第136章 失控

…花花真定府。錦繡太原城六紋句民間俗語。正道出真勉麼岫一府的繁華昌盛。可如今的真定。卻已經成爲一座鬼城。自去歲金軍南侵,圍攻真定以來,軍民團結一致,齊心抵抗。這讓女真人十分惱火,因此破城之日,大開殺戒,城中青壯年男子幾乎被斬盡殺絕。留下的老弱婦孺,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時,仍舊惶惶不可終日。他們被金軍驅趕出城,掩埋遇難軍民的屍首。看到自己的親人,子弟遭此橫禍,其心情可以想見。真定百姓在這種時候仍舊盼望着有朝一日王師北上,報這血海深仇,將女真秋夷趕出國土。

可此時的東京帝都裡。大臣們已經吵作一團,圍繞是戰是和的問題上,針鋒相對,寸步不讓。耿南仲唐恪指責徐處仁李綱禍國亂朝,請求皇帝罷免他們,向大金國求和。可李綱等人還寄希望於調遣衛州孟州之兵繼續北上。兩幫人馬抑足了勁,在大敵當前的情況下,還互相傾軋。

十月中旬,攻陷真定府的金軍稍作整頓之後,繼續南下。聞風喪膽的夫宋河北守軍依託城池堅守不出。金東路軍接連攻打刑滄等州不克,又揮師東進,意圖山東,宋軍仍舊固守。衿離不會同部下分析,認爲自去年交戰之後,宋廷已有準備。河北之地早已堅壁清野,不利於我。

但郭藥師極力進言。稱河北宋軍龜縮於城中,不足爲慮,當揮軍渡河,一刀斬首!斡離不猶豫之時,東京方面卻幫了他大忙。

在金軍兩路分別受阻於太原真定之時,趙桓就已下詔,讓各地守軍自尋戰機,阻敵於黃河之北。但在青滄援兵被對方殲滅之後,大宋君臣仍舊沒有反思戰略上的失誤,在聞聽金軍南下推時的消息後,朝廷勒令各地守將出城迎城,必備阻擋金軍南下的步伐。這種做法,使帶兵之人十分寒心。

十月十九,剛剛趕到紛州的西軍折可求部,在朝廷的接連催進之下。倉促出兵,赴太原解圍。在文水縣郭柵遭遇金軍伏擊,損失頗重。可求向接替已故种師道繼任兩河宣撫使的範訥請求緩進,範不允,斥責折可求懈怠畏戰,嚴令出兵。折家軍逼不得已,十月二十三,與金軍再戰。折可求激勵士卒說“世受國恩,邊寇未滅,此可求之罪也。今敵夷猙獰,社稷危難,可求願一死以報之”。

並向士卒許諾,若擊退金賊,必有重賞。將士受此激勵,士氣稍振,五戰三捷,進逼榆次。圍攻太原的粘罕急遣精兵拒敵。但就在折可求誓言拼死一戰,寧爲玉碎,不爲瓦全之際,兩河宣撫使範訥背信棄義,曾答應折家軍的獎賞不予兌現。此舉,直接導致折家軍數萬部隊軍心渙散,士卒極度憤怒,又兼金軍強兵來犯,擅自逃離者達十之三四。折可求有心報國。無力迴天,勉強應戰之後,大潰。不得不望南泣拜,撤回府州駐地。河東重鎮紛州因此失守。可恨的是;折氏忠義爲國,血戰之後,卻得到範訥送往東京的一道彈劾奏章。

紛州既失,太原孤懸于山西。相鄰各州縣因朝廷未能補發物資支援,擔心兵力既不足,糧餉也不濟,幾乎未作抵抗,或投降,或逃跑,河東告急!範訥得知情況後,倉皇南竄,臨走之前,還不忘學一把作了無頭之鬼的童貫,煞有架勢的告誡河東諸將,要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務必效死,以衛國土。他一逃,徹底將种師中拋棄。粘罕喜不自勝,謂麾下衆將曰,覆亡南朝,便在今朝!遂遣大軍,全力攻打太原。

十月下旬,受把持朝廷的文臣逼迫,河北守軍放棄擅長的守城,出拒金兵。還不到十一月初。宋軍一連敗了七場,士氣跌至谷底。以至於朝廷催促進軍的軍令再傳到前線時,竟有宋軍將領直接開城投降。條件只有一個,懇求女真人勿害百姓。斡離不應允,並派遣宋軍降將前面開路,爲其招降納叛。

十一月初,金東路軍飛速南下,也不知斡離不是否還在記恨上次被徐衛率領一班雜牌擋在河北五天五夜,在一路再未遇到強力抵抗的情況下,竟然撲向宋軍重兵防守的俊州滑州。此二州各據黃河兩岸,守衛浮轎,即使不懂軍事的文臣也知其事關生死,因此京畿制置使姚古親自坐鎮,並有原涇原路經略副使,兵馬副都總管,現在的京畿制置使司都統制徐原領兵。斡離不見宋軍有備,郭藥師又建議不要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謂的浮橋爭奪之上。金軍遂轉兵克恩州,以郭藥師爲先鋒。撲向了大宋王朝的北京,大名府。至此,河東河北兩地,已面臨失控的, 。

東京皇城,子醜交替之際。

雖然朝廷有意封鎖消息。可紙終究包不住火,尤其是從兩河戰場上潰退下來的無數宋軍將士雲集東京周邊,使得東京再度陷入恐慌混亂之中。這座數朝古都,從未像此刻一般戰慄。百姓似乎已經預感到了不祥,這一次恐怕不會像去年那般幸運了。

雖是深夜,但禁中垂拱殿仍舊燈火透明。殿前長階,幾名內侍正打着燈籠,在前引領耿南仲、唐恪、荊昌、李邦彥等人疾步行進。到了垂拱殿外,這些現任或曾任宰執的大臣們再也顧不得往日的威儀體統,七嘴八舌,激烈地討論起來。

“金軍已趨北京,然大名之兵已補青滄,如何作戰?大名一丟,金軍必然渡河,此誠危急存亡之秋!我等深受皇恩,斷然不可坐視官家被徐處仁李綱等奸佞之臣矇蔽鼓動!今夜晉見,我等需同習協力,力奏官家遣使至金軍營中,求其緩師議和!否則”耿南仲那張四凸不平的臉此時看來更加猙獰。

“不錯!再打下去。莫說兩河,便是這東京也難保!女真人要的無非是三鎮之地,給他便是!”唐恪向來爲耿南仲馬首是瞻,此時聽他提議,立即附和道。

李邦彥默然無語,張邦昌雙手握於腹前,嗟嘆道:“形勢所迫,也只好不得已而爲之。唉 。

正說着,忽聽李邦彥低聲喝道:“李伯紀來了!”(未完待續)

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793章 角力第496章 湖上密謀第95章 統帥第588章 拒絕稱臣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139章 競爭第四百一十四章第675章 徐郡王第758章 目標!大名府!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八百七十八章第326章 亮招第八百五十二章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490章 回是不回第450章 決意反攻第682章 捕風捉影第85章 箭雨第247章 詔書飛傳第383章 送別李綱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21章 八品官都不要第494章 政變之兆第723章 新君出爐第456章 捨近求遠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402章 鐵浮屠重現第538章 第五位大帥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443章 狼煙再起第708章 絕處逢生第723章 新君出爐第53章 梟首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719章 詭異的禁中第388章 有本事使出來第815章 朋友 利益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235章 煤老闆第430章 混亂的延安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八百三十一章第78章 進軍第四百一十九章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73章 小種經略第507章 曙光初現第339章 左右爲難第477章 天授之地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267章 總攻在即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四百一十八章第251章 楊彥疑兵第八百六十九章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121章 大捷第319章 震天雷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七百八十六章第55章 張叔夜第482章 激烈爭奪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藥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61章 恩怨第39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54章 兩軍對陣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八百七十四章第488章 復出?第301章 接手三州第361章 交底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637章 翻手爲雲第633章 說話要硬氣第825章 梨渦美人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151章 一窩蛇鼠第84章 橋不能燒第615章 養寇第68章 美女第443章 狼煙再起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八百七十九章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391章 火燒麥田
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793章 角力第496章 湖上密謀第95章 統帥第588章 拒絕稱臣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139章 競爭第四百一十四章第675章 徐郡王第758章 目標!大名府!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八百七十八章第326章 亮招第八百五十二章第468章 深夜驚魂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490章 回是不回第450章 決意反攻第682章 捕風捉影第85章 箭雨第247章 詔書飛傳第383章 送別李綱第433章 棋逢對手第21章 八品官都不要第494章 政變之兆第723章 新君出爐第456章 捨近求遠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402章 鐵浮屠重現第538章 第五位大帥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564章 萬軍雲集第443章 狼煙再起第708章 絕處逢生第723章 新君出爐第53章 梟首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719章 詭異的禁中第388章 有本事使出來第815章 朋友 利益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235章 煤老闆第430章 混亂的延安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八百三十一章第78章 進軍第四百一十九章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73章 小種經略第507章 曙光初現第339章 左右爲難第477章 天授之地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267章 總攻在即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四百一十八章第251章 楊彥疑兵第八百六十九章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121章 大捷第319章 震天雷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七百八十六章第55章 張叔夜第482章 激烈爭奪第669章 斬首示衆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藥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61章 恩怨第39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54章 兩軍對陣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八百七十四章第488章 復出?第301章 接手三州第361章 交底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637章 翻手爲雲第633章 說話要硬氣第825章 梨渦美人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151章 一窩蛇鼠第84章 橋不能燒第615章 養寇第68章 美女第443章 狼煙再起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233章 閤家歡樂第八百七十九章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391章 火燒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