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平安歸來

“在學生看來,李清現在不是在攻打白池城或是鹽城,便是已經得手正在返回的路上,至於那些党項部落也許會給李清帶來一定的麻煩,但現在李清已經沒有餘力來收拾他們了。最好的結局便是快速打勝一仗,然後用懷柔的手法來解決東方部落的問題,以後待時局穩定之後便開始騰出手來慢慢蠶食這些部落。先生這次設局來消滅李清本來是沒有問題的,不過李清此人野心實在是太大,先生反而助李清邁出這一步,這不能說是先生的錯,這也算是天意。剩下來大宋要做的應該是收拾殘局,東方部落絕對不能就這麼讓李清蠶食乾淨,對他們進行援助是非常有必要的,除去鹽巴之外,糧食和茶葉也是在援助範圍之內。東方部落也擁有廣大的草場。畜牧業十分發達,大宋從他們的手中獲得牛羊甚至是馬匹要遠比在李清手中容易的多,也藉着東方部落和李清對耗,大宋必須快速積累實力,三五年之內必須可以動手收拾李清,否則李清做大將會變成另外一個元昊!”彥生說道。

“今天福寧殿中,有很多人都站出來反對這次對李清下手,這次是爲師一手策劃的,不過不到最後翻底牌的時候,誰也不能肯定自己就是贏家!”王靜輝心中多少有些疲倦,對於軍事方面他不是很在行,自己的徒弟成長都很快,但要想達到獨當一面還有一定距離,現在對本來面目動手確實有些勉強了。

“哼!”彥生臉上露出了一絲不屑的神情說道:“就算大宋不去動李清,估計李清也原本計劃好要動手,不過就是對象不同罷了。仗打到這個份上,大宋所取得地利益是非常巨大的,至少這次軍事行動的軍費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王靜輝聽後笑了笑說道:“永仁那裡最彈簧的結果還沒有送過來,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次所截獲地牛羊馬匹價格放到大宋來消化的,就是打上四五次這樣規模地戰鬥都是富富有餘的!真是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啊!”

彥生不知道什麼是“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只是聽說先生正在主持一項非常複雜的武器製造工作。涉及的方面很多,最終的產品便是“大炮”,他也學過《物論》不過彥生素來不喜這些東西,也正是因爲如此王靜輝才把他培養成謀士。

王靜輝嘴裡面經常跑火車,滿嘴都是新詞,彥生也凍同有深究什麼是“大炮”,先生的話他理解的非常到位——打仗就有錢!雖然這樣怪異的理論他到現在還是有些鬧不明白,倒是他的師兄涅心對此甚爲推崇,但是看到有先生參與地對外戰爭幾乎每次出手不僅軍費都賺了回業。就是發展海外貿易順便成立的護航艦隊也是大宋最有錢的軍事部門,除此之外還能夠爲自己和國家謀取很多的利益,這足以讓他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先生,現在朝廷那邊地現難該如何處理?畢竟這樣的彈章不同以往,這次先生受到現難。下面的人肯定會見風使舵向先生髮難,這不得不防,這類彈章要是在皇上那裡太多了,會影響到先生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彥生嚴肅的說道。

“現在我們該做的都已經做了,剩下來的只有等待,若說還有什麼可做地,那便是加大對富弼和韓琦的支持。韓琦那邊要有充足的支持。能夠讓他挺過旱災,並且還要有能力對抗來自遼國的軍事訛詐,至於富弼……想辦法讓他加緊備戰,若是李清鋌而走險,那大宋也要適時將邊境向北推移!左廂神勇軍司、石州、銀州這明堂川流域的西夏國土要併入我大宋,這塊土地肥沃,據說也是一個優良的牧場,正好拿來給大宋養馬,最次也能夠在河東路的晉寧軍西邊建立緩衝地帶!”

“富弼是反戰的,估計能夠讓他出兵,這實在是不容易!”彥生皺着眉頭說道。

“富弼能夠走到今天。決非你所想象中的無能之輩,這老傢伙和韓琦的軍事策略基本上是一致地,只要能夠讓他看到對手軍力虛弱,我想他是不會拒絕再添軍功的,畢竟‘富韓’!‘富韓’!富弼既然與韓琦並列稱雄,韓琦能夠在西北立下保安軍之戰這樣的軍功,想必他心中也是不甘寂寞的,只是苦無機會而已。”王靜輝冷笑着說道,他知道有中國特色上韓琦和富弼在暗地裡是有很深的矛盾的,這都要怪韓琦爲人太過霸道所致,但前有韓琦在自己的地盤上立下軍功,後有王韶熙河之役,想來富弼是坐不住的,要不然自己也不會這麼容易說服富弼這樣“二十年口不言兵”的堅定反戰人物來挑釁李清,要是讓李清緩過勁兒來,他富弼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彥生說道:“那弟子是否要去延安府走上一趟面見富弼?!”

王靜輝沉思了半天說道;“彥生,你還是留在我身邊好了,我會給富弼寫一封信陳述厲害,想必他應該不會拒絕,關鍵還是關良他們能夠獲得西北的準確情報,只有這樣富弼纔會按照我們的設想去出牌!”

西北廣闊的草原上,一支千多人的馬隊在草原上策馬飛奔——這是深入李清腹地的特種部隊,他們在倉皇而逃。

無心一邊在馬上帶領着部隊快速向南飛奔,一邊不時的觀察頭頂的上空——天空中有幾個黑點,那是党項人的鷂鷹,這咱兇猛的飛禽在党項人手中變成了這個時代最有威力的偵查跟蹤工具。無心所率領的特種部隊戰略非常,但作爲一支深入敵後的孤軍,他們是絕對不能進行陣地戰的,行蹤越是隱秘越好。但現在党項人在天空中放飛地這幾支鷂鷹卻擊中了特種部隊的要害——鷂鷹整個白天都盤旋在他們的頭頂上,給後面的党項追兵指明道路,這使得特種部隊在這廣袤的草原上幾乎無處遁形。

無心他們也曾想過在險要的地方用毒箭給後面地党項追兵來一次伏擊,但只要自己一停下來,頭頂上的鷂鷹也跟着停下來,就在自己地頭頂上盤旋。這幾隻該死的扁毛畜生把雹主和他手底下的特種兵們給氣得直咬牙,但又無可奈何——他們身上的強弓射程根本不可能有這麼高。況且射出去這麼遠,這命中率就看老天的意思了,在朝空中放了幾箭之後,他們便放棄射殺鷂鷹的打算了。除了用強弓射殺之外,他們也曾將一匹馬殺死,在上面灑上毒藥,但鷂鷹根本就不會上當,它們都是党項人精心訓練的,絕對不會吃除了主人手中其他的肉食。

無心也曾聽說過党項人訓練鷂鷹用來送信或是偵查敵情。他的小師弟冰封就曾遇到這東西地追殺,除了奪路而逃之外沒有其他的辦法。而且他也知道能夠有鷂鷹領路的党項軍隊決非一般軍隊可比,絕對是精銳中的精銳,所以不不管後面的追兵有多少,他們就算能夠伏擊也不敢冒這樣地風險。甚至連在夜晚偷襲對手的想法都沒有。

這次西夏之行在無心心中還是非常成功的,除了第一階段的劫虜党項部落的牛羊馬匹,襲擊馬場之外,還燒燬了奈王井潑喜軍的後勤基地,在戰果上非常輝煌的,至少要比他上一次乾地漂亮的多。不過無心還要想憑藉特種部隊優良的作戰技巧再幹上幾票,甚至是嘗試偷襲嘉寧軍司。但在他們燒燬奈王井後的第二天便碰上了鷂鷹,幸虧放出去的斥候手中有望遠鏡提前發現了正在逼迫的追兵,不然真的有可能被對手給合圍了,以後的幾天當中無心使用了各種辦法來甩開頭頂上的鷂鷹,但都以失敗告終,這股窩囊氣實在是讓他有些咽不下去。

無心也是被鷂鷹給迷惑了,他不知道李清只分出了五千人馬來追擊他,這麼少的追兵若是他們肯仔細謀劃,趁夜偷襲很可能會得手,不過在看到鷂鷹之後,特種部隊只剩下逃命地份了,根本沒有機會觀察後面有多少追兵。唯一讓無心比較慶幸的是,自己的戰士都是人手三匹馬,不斷的換乘,這種速度要遠比對手快的多,所以追兵只能夠遠遠的跟着他們,但卻追不上。

不過話又說回來,無心還是應該感謝這些鷂鷹的,要不是沒有這些附骨之疽,無心他們很可能會在擺脫奈王井的追兵之後,去嘗試偷襲嘉寧軍司,嘉寧軍司是座堅城,無心自然是不會想着佔領李清的老窩兒,但嘉寧軍司城外三裡處的倉庫卻是李清的命根子,兩年前正是冰封出其不意的燒燬了嘉寧軍司糧倉大部分糧食之後,保安城之戰中樑格嵬纔會這麼被動,以至於全軍覆沒。無心身爲王靜輝的大弟子,自然也想給嘉寧軍司倉庫一下子,重演保安城之佔,甚至他的手中還有關良費勁心機搞來的嘉寧軍司倉庫示意圖。

幸好無心沒有這麼去做,李清對自己的後勤是非常關注的,奈王井被燒了也就罷了,那是他還沒有來得及進行有效的部署,況且奈王井並非是他唯一的補給後勤基地,至多讓前線作戰的李泉感到有些麻煩而已,但是嘉寧軍司是他的根本,負責守衛的不僅有四萬真正的潑喜軍,還有三萬當地應召的部落,倉庫地區更是在戰事一起之後便守衛的如同鐵桶一般。只要無心隊們去偷襲倉庫,不僅拿不下來,還會暴露自己的行蹤,想那李清的心腹重地,無心一旦暴露,這兩千人馬可不是冰封一個人這麼好藏的,說不得不死也要拔層皮。

雖然被敵人趕着跑,但無心還是不甘心,在急行軍一晝夜之後,稍作休息便直接偷襲了素駝口,將這裡的一千多守軍殺個片甲不留,一把火將素駝口燃爲灰燼,事後便策馬狂奔——據此一百五十里外便是青風峽,後面就是大宋的蝦塻寨了,而後面的追兵直到八個時辰之後才趕到素駝口,看到還冒着青煙地素駝口。五千潑喜軍追兵除了感到憤怒之外,便是心中直冒冷汗。

不管怎麼樣,無心他們這羣剛剛成立纔不到一年的特種部隊抽入西北戰場作戰的成果還是非常輝煌的,在進入蝦塻寨之後,他們便放出信鴿通報正在延安府坐鎮的富弼平安歸來的消息,並且沿着歸德川南下,準備經環州、通遠。橫流延慶水翻過馬嶺到保安城繼續待命。

五天之後,王靜輝在汴都開封便接到了特種部隊平安歸來地消息,並且上面還附帶了詳細的戰報,這是特種部隊自組建以來頭一次出動,能夠取得這樣地成績也讓王靜輝心中寬慰不少。雖然是被敵人追在屁股後面趕出西夏的,但這也沒有辦法,畢竟在對付像鷂鷹這樣的飛禽,目前唯一的手段便是像遊牧民族那樣培養自己的猛禽偵查兵,但即使在遊牧民族之間,這種技術也是非常罕見的,更何況大宋。無心率領的特種部隊有這樣的成績也足以讓自己向文彥博交答卷了,至少卷面是非常養眼的——偷襲了八個馬場並且將其中地兩個馬場的馬轉移到武寧堡;摧毀敵人後勤基地奈王井,並且偷襲了素駝口,這樣的成績任何人都不會挑剔的,畢竟這是第一支能夠在沒有後勤支援的情況下深入敵國腹地作戰地軍隊。

對於王靜輝來說,這份戰報來的正是時候。他現在承受的壓力很大,就好象是大宋在西北地區吃了大敗仗一樣,出於不同目的,各種彈劾王靜輝的奏章像雪花一樣齊聚銀臺司,皇帝趙頊的案牘上的彈章又達到了一個新地高峰。這封戰報的到來使得皇帝趙頊對王靜輝的信心又找回來點,也使得原本就處於搖擺之中的文彥慢慢的繼續支持王靜輝——他手上沒有一個能夠精通軍事的文官,而王靜輝雖然並非是軍人出身。但在軍事上的見解獨到,這特種部隊就是駙馬最先提議的,無心的這封戰報確實顯現了當初駙馬所承諾的特種部隊地作用,徹底駁斥了武官系統中對此的疑問,最重要的是這種小規模行動部隊戰鬥力強,對於補給的依賴並不是很高,試想現在是對付西北的党項人都如此容易,要是把這種小股部隊放到南方平定叛亂又該有什麼樣的效果!?現在文彥博甚至開始計劃上書皇帝,準備以這支特種部隊爲藍本,擴建特種部隊的規模。

幾乎是在王靜輝收到特種部隊平安撤回大宋消息的同時,正在從鹽城趕往武寧堡的李清在路上接到了一個令他非常憤怒的消息——東方各部落聯合起來十萬大軍正在向嘉寧軍司方向進攻。兩天前便攻破了王亭鎮、大沙堆、萬井口和三岔口等地,現在距離嘉寧軍司僅僅三百里之遙,在此之前只有左村澤和柳泊嶺兩地可以稍微抵抗一下聯軍的攻勢!

李清心中最佳的結果便是封住樑太后向他進軍的咽喉要道,將宋軍堵在武寧堡,現在他率軍趕向武寧堡就是想要一鼓作氣拿下武寧堡,若是宋軍防守嚴密的話,那對他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損失;而對東方各黨項部落,他不是沒有餘力去收拾,只不過兩面樹敵已經讓他感到有些吃不消了,沒有必要再樹一強敵,況且以後他想要發展,少不得要和他們打交道,所以對於東方各黨項部落,李清更願意採用細水長流的蠶食政策,沒有想到就是不在自己眼中的這些党項部落,居然在這個節骨眼上跳出來進攻自己。

“十萬就想吞吐下嘉寧軍司?!你們的胃口未免有些太大了!”李清在心中冷冷的想到。嘉寧軍司是他立足的根本,西夏版圖形成後,十之七八的侵宋戰爭都是在東部開始的,而嘉寧軍司歷來是出發點,就連幾十年前西夏和契丹之間的戰爭,嘉寧軍司也是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這麼多年的經營使得嘉寧軍司變成了一座堅城,李清又很重視學習宋軍的守城技術,把從宋軍那裡“偷師”學到的東西都用在了嘉寧軍司的防禦上,加上七萬軍隊的重兵把守,這些党項部落的聯軍根本就沒有可能拿下嘉寧軍司,讓李清最爲可惜的便是大宋的武寧三堡比入侵党項皇族部落更重要,但此時不得不撤退回援嘉寧軍司了,時間耽擱的越久,這此野蠻的部落對自己的地盤破壞的也就越嚴重,可惜失去了這麼一次好機會。

相比“蝗蟲”無心,這些打李清主意的党項部落更像是一羣蝗蟲,真正做到了所過之地寸草不留的境界,關良比李清知道的稍微晚一些,但在他眼中李清現在就是諸葛再世也無法挽回這次損失了。

第377章 刺殺第237章 天上掉餡餅第209章 轉變第31章 安排第313章 亂局第237章 天上掉餡餅第2章 觀光第381章 硫球第227章 狀元第138章 新事業第63章 路難第126章 長相守第259章 殺雞敬猴第160章 驚雷第337章 殺伐西夏(一)第286章 契機第61章 雨至第119章 體檢第133章 莫測第414章 做戲第266章 有別第211章 王霸之論第218章 狼外婆第310章 衝突第185章 教訓第404章 來州第239章 沉醉第311章 釋疑第45章 試探第419章 志向第103章 準備第81章 賜婚第359章 責問第206章 兵敗第217章 試製第262章 未雨綢繆第199章 公道之言第186章 漂白第145章 急招第278章 顧忌第248章 迴歸第46章 收官第12章 算賬第331章 捨棄第272章 威懾第31章 安排第289章 寸草不留第33章 拜訪第327章 埋伏第139章 關節第356章 圖謀第325章 內應第14章 策論第107章 無謂第232章 武策第126章 長相守第90章 前奏第186章 漂白第268章 預警第305章 新式武器第363章 團聚第135章 互算第408章 逆襲第263章 遇襲第139章 關節第100章 成果第46章 收官第6章 贈杯第168章 傳警第433章 出擊第44章 目的第185章 教訓第207章 樑太后第362章 分裂第178章 第一槍第191章 風滿樓第146章 傳位第375章 海上第317章 厲兵秣馬第369章 奴隸第56章 因勢利導第43章 轉機第281章 西北第112章 王韶第411章 功成第151章 同行第89章 貪污第223章 收帳第279章 矛盾第75章 兼容幷蓄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313章 亂局第173章 拒受第55章 難治第243章 測度第115章 苦惱第227章 狀元第99章 包公第171章 暢談第400章 女直
第377章 刺殺第237章 天上掉餡餅第209章 轉變第31章 安排第313章 亂局第237章 天上掉餡餅第2章 觀光第381章 硫球第227章 狀元第138章 新事業第63章 路難第126章 長相守第259章 殺雞敬猴第160章 驚雷第337章 殺伐西夏(一)第286章 契機第61章 雨至第119章 體檢第133章 莫測第414章 做戲第266章 有別第211章 王霸之論第218章 狼外婆第310章 衝突第185章 教訓第404章 來州第239章 沉醉第311章 釋疑第45章 試探第419章 志向第103章 準備第81章 賜婚第359章 責問第206章 兵敗第217章 試製第262章 未雨綢繆第199章 公道之言第186章 漂白第145章 急招第278章 顧忌第248章 迴歸第46章 收官第12章 算賬第331章 捨棄第272章 威懾第31章 安排第289章 寸草不留第33章 拜訪第327章 埋伏第139章 關節第356章 圖謀第325章 內應第14章 策論第107章 無謂第232章 武策第126章 長相守第90章 前奏第186章 漂白第268章 預警第305章 新式武器第363章 團聚第135章 互算第408章 逆襲第263章 遇襲第139章 關節第100章 成果第46章 收官第6章 贈杯第168章 傳警第433章 出擊第44章 目的第185章 教訓第207章 樑太后第362章 分裂第178章 第一槍第191章 風滿樓第146章 傳位第375章 海上第317章 厲兵秣馬第369章 奴隸第56章 因勢利導第43章 轉機第281章 西北第112章 王韶第411章 功成第151章 同行第89章 貪污第223章 收帳第279章 矛盾第75章 兼容幷蓄三百六十七章 貿易第313章 亂局第173章 拒受第55章 難治第243章 測度第115章 苦惱第227章 狀元第99章 包公第171章 暢談第400章 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