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五章 關山重重

天生韓信 一百三十五章 關山重重

關中自古帝王州。

渭水起源隴西,東至函谷入大河,流經關中八百里,謂之曰八百里秦川。這裡風調雨順,土地肥沃,農業發達,爲秦國的興起奠定了強大基礎。

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爲姬,炎帝爲姜。黃帝和炎帝皆是在關中興起,並最終創立了華夏族的文明。

昔日大禹塑九鼎分天下爲九州,其子夏啓打破禪讓制,始創夏朝,及至末代夏桀暴虐爲商湯所代。夏商兩朝皆以河南之地爲王城,關中便被漸漸拋棄,淪爲了攘夷之地。待周武興起於西陲之地的關中,西進取代了荒淫無道的商紂王,定都關中執天子之事,關中方重新回到華夏文明的中心。

平王東遷後,爲周室養馬牧邊的秦襄公因爲護駕有功,當時的周平王感念其功,便對襄公說:“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意思就是戎人攻佔了鎬京和岐山,你去攻擊他們吧,打到哪裡,那裡就歸秦所有。這原本是周平王空口許下的一張空頭支票,想要忽悠已經窮到無以爲賞的秦襄公。沒想到秦襄公到是個實在人,回到秦國後發力猛攻戎人,延續了幾代秦人的血淚戰史,到了秦穆公時期,秦國已經徹底的趕走了戎人獨佔關中,成爲了春秋五霸之一。

秦國得以建國關中,逐漸取代了衰弱的周王室成爲了關中新的主人。因爲久與戎人作戰,所以相對關東諸侯來說秦人異常的驍勇善戰,而且因爲有了關中這麼一塊肥沃的根據地,秦國才得以爲日後的霸業奠定了堅定的基石。

已經到了七月,秋種的日子即將來臨,剛剛經歷過生死大戰的秦國此時已經放下了所有的事情,一心爲耕種的事宜做種種佈置。當初爲了堅清壁野,秦國將咸陽以東所有的秦人悉數遷入咸陽,城池、糧倉也被紛紛破壞防止爲聯軍所用。

如今既然已經定下了盟約,關中暫時得以安寧,秦人們便在官府的指引下紛紛東遷回到故里,重新收拾殘破的家園。大秦文官體制這臺機器已經加足了馬力全力開動,以孟堅爲首的文官一個個忙的熱火朝天。

原本農事只是治粟內史的職責,可今日秦國已經破敗至此,唯有所以的官吏全部動員起來才能忙的過來,就連已經年近六十的孟堅也不得不躬身例行,親自帶隊搞農忙大生產,只爲來年秦國能積攢更多的糧草以應對可能到來的戰事。

相對於‘勞模’孟堅,韓信就顯得清閒了許多,三個月前爲了迎戰所有的秦人都被動員起來了,現在戰事暫停便解除了動員,讓大部分青壯重新回到了田園耕種,又從隴西、北地的親近秦人的羌族部落中徵集了一批驍勇善戰的羌人補充進了秦軍。

此時整個秦國的常備軍僅保留了六萬,田市率軍一萬五千駐紮在函谷關,甘肖領軍八千囤駐武關,王歧二萬大軍扼守秦嶺北麓防範劉邦,趙無忌一萬三千人在北地防範上郡的司馬欣和董翳,而咸陽僅留五千羽林居中策應。

連年來的慘烈戰事,已經讓整整一代的秦人青壯死在了沙場之上,始皇帝十年到二十年這這十年間出生的秦國男子,竟然折損了八成以上,可見秦國慘烈到何種地步。

從二世元年陳勝起兵至此,除掉關東征集的秦卒外,關中秦人在沙場上已經損失了足足七十萬成年男子,這對秦國的中興無疑是個毀滅性的打擊。

要知道無論在哪個朝代,人口都是決定國力最重要的指標。這也讓韓信頭疼不已,他雖然足智多謀,可也沒有辦法憑空變出人口來。

要增加人口,無非就是三種辦法,一種是緩行,就是鼓勵生育,立法獎勵多生者懲戒不婚者和老夫少妻者。這種辦法雖然長久有效,可要等新的一代秦人成長起來,恐怕黃花菜都涼了,項羽的大軍收拾掉關東其他反對勢力後,一定不介意再順手滅掉秦國。

再一種就是通過戰爭來獲取人口,當初虎狼秦國正是通過逐步蠶食關東六國,才得以此消彼長,最終一統天下,可現在有項羽這個西楚霸王超級強大的存在,韓信自然不會輕易開啓戰端。剩下最後一種方法也是韓信認爲最可行的一種,那就是重新統一秦國,召回散居各地的秦人。

項羽分封三王於秦地,無非就是讓劉邦和司馬欣、董翳一南一北威脅關中。

九原郡是秦國最年輕的一個郡,是昔日蒙恬驅匈奴取河套之地所設,現在中原勢微匈奴便趁機收回了河套,所以項羽雖然分封了上郡和九原兩郡給司馬欣和董翳立國,其實這兩難兄難弟就是擠在一個郡裡,是諸侯國裡面混的最潦倒的兩個諸侯王。他們因爲項羽坑殺降兵的事情,早已經被秦國父老恨之入骨,現在能在上郡站住腳跟已經非常不容易了,更別說提兵南下了。韓信只是因爲不想和項羽重開戰端,所以纔沒有派兵驅逐這兩個秦奸。

至於漢中的劉邦,倒是心腹大患。

漢中雖然久爲秦地,可是那裡的居民對秦國的認同感並不是很強,劉邦去了之後,一番仁義德政讓許多百姓心向於他。而且漢中橫卡在關中和另一個糧倉巴蜀之間,將咸陽和巴蜀生生阻斷。

項羽當日分封諸侯,故意沒有提起巴蜀的歸屬,無非就是想以此爲誘餌讓劉邦和秦國重開戰端,消耗雙方的實力。項羽的用心劉邦自然猜得到,所以他果斷的將漢中通往關中的所有棧道燒燬,表示無意於關中同時也防止秦軍南下。另一方面廣招其兵,用猛將抓緊對巴蜀二郡的進攻。

巴蜀兩郡在秦國算是一個異類的存在,昔日秦惠王趁楚國藍田大敗後無力西顧,派大將司馬錯和上卿張儀滅了蜀國,又從楚國奪取了大片巴地,分設了巴蜀二郡。巴蜀的子民多爲百濮諸系的部落,崇尚自由不容於苛刻的秦律,所以巴蜀之地被秦國所佔後叛亂四起,秦國派去的官吏和駐軍紛紛被殺死。

秦國則報復的派大軍數度圍剿,卻收效甚微。因爲巴蜀多爲山林之地,秦國的大軍一來土人們則躲進了山林避而不戰,又從背後襲擾秦軍的糧道,讓秦國大軍深陷巴蜀之地。這讓秦惠王頭疼不已,最後迫於無奈只好和巴蜀的土人頭領達成了一項協議,巴蜀爲秦國二郡,服從官府的管理按照秦律的要求納糧繳稅,但子民可以不用服秦國的兵役和勞役,土人首領在部落中也享有相當大的自治權。

李冰修建都江堰後巴蜀變成了天府之國,繼關中之後的最大糧倉,爲秦國的統一戰爭貢獻了相當大的力量,再加上巴蜀的土人一向安分守己,這也讓霸道無比的始皇帝沒提起興趣對這個‘特區’動手。後來天下大亂秦國勢微,當地的秦吏就和土族頭領們達成了自保協議,即不出兵干涉秦國的內亂,所以白龐和皇甫圭雖然持着天子詔進巴蜀接管,卻只僅僅控制了蜀郡成都縣以北的少許地方。

劉邦佔據漢中後,便急攻蜀地,白龐和皇甫圭派使者千辛萬苦的翻過了秦嶺向咸陽求援。可是韓信對此卻無可奈何,且不說和劉邦交戰會不會給項羽落下日後開戰的把柄,就說秦國現在虛弱至極的國力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再加上棧道盡毀又無路南下。

所以漢中以及巴蜀會是秦國的下一個目標,但卻不是現在。

自從秦國和項羽定下盟約後,關東陸續有秦人成羣結隊的迴歸關中。當年始皇帝統一六國時,曾經有百萬的秦吏和秦人出關分散在各個新佔領的郡縣中。秦帝國在短短的二年內迅速的崩塌,有相當多的士民軍卒流落在關東六國,只是因爲歸途被阻斷所以不得而歸,這些秦人大多脫下了秦國的服飾藏於六國子民中。

在北地,殘餘的北方軍團尚有近十萬的兵卒和數十萬的秦人勞役、家眷,卻因爲被關東諸侯阻隔而不通消息。另一個大的集團就是嶺南,昔日始皇帝兩徵百越在那裡留有四五十萬的大軍,以及徵調了五十萬的中原人南下定居。這四五十萬的大軍裡面有近二十萬的秦人,士民同樣也有二十餘萬的秦人,只是守將趙佗的態度讓人很難以琢磨。在秦國危急存亡的關頭,趙佗下達了一道很讓人費解的命令,下令燒燬了北上的棧道,禁止士民北上,嶺南的秦人就這樣拋棄了他們曾經一手建立的秦帝國。

嶺南的大股秦人資源讓韓信心動不已,只是因爲漢中和巴蜀都不在秦國的控制之下,暫時也是無能爲力了,唯有先打通了巴蜀和黔中的通道才能徐徐圖之。所以韓信暫時放下念頭將目光重新轉向北地,派出了使者趕往雲中和留守北地的王涇取得聯繫。

既然使者已經派出,韓信也只有耐心的等待來自雲中的消息了。

雖說戰事已停,可六國的潰兵流落在關中來不及撤走的也有不少,這部分人有些佔山爲寇讓地方不得太平。韓信便將羽林的五千騎分爲數十個小隊,以百人爲一組在關中巡弋,發現小股的盜賊則直接撲滅,大股的則集結攻打。

槐食率領的這一隊百人隊正是羽林軍三曲的一支小分隊,他們奉命沿着少習山脈巡查境內,防止有關東的間諜斥候翻過少習山進入秦境。

少習山從函谷關綿延至武關,正是關中隔斷關東的屏障所在,雖然山脈高大且佔地極廣大軍絕難度過,但小股身手高超的斥候還是可以翻越的。秦國自從收復武關後,便由巡騎來巡視少習山。

槐食今年三十有二,隴西人士,長的臂粗膀圓、孔武有力,一副標準老秦人的相貌。因爲武藝高強所以被選入了天子親軍羽林衛得以常伴皇帝左右,成爲了家鄉人人羨慕的有志青年。昔日跟隨蒙毅護衛始皇帝數度巡幸時確實風光無比,可惜蒙毅死後羽林衛便成了沒孃的孩子,被趙高所忌拆的零散不堪,大批有豐富經驗的將尉和士卒被調出了羽林隊,剩下的要不就是老弱,要不就是像槐食這樣毫無背景之人。

所幸韓上將軍入咸陽掌權後重建了這支曾經功勳卓著的天子親軍,槐食也因爲在咸陽城下血戰中跟隨上將軍作戰勇敢而立了不少戰功,被破格提拔成了百將。這讓槐食對上將軍感恩戴德,更加勤勉的執行軍務來報答他的賞識。

槐食擡頭看了看天色,心中估算着就此返回營地大概正好黃昏,便下令停止前進,休息片刻後就返回營地。

從禳袋中掏出了草料喂坐騎吃了些,槐食目光投向遠方的山脈,有些心不在焉想着事情。望向遠方中的目光卻忽然出現了一騎,凝神一看,正是自己派去查探軍情的斥候,便迎了上去。

見那斥候滿臉通紅,一副慌慌張張的樣子,槐食忍不住鄒眉叱喝道;“小石頭,看你這熊樣,有什麼事情好大驚小怪的。”

槐食之所以這麼說,無非就是這些日子來遇到過最大的敵情也就是幾百人的流寇,秦國已經閉關自守守,自然不會來的敵軍襲擾。

那小石頭憋的滿臉通紅,一張小臉上滿是惶恐之色,待接過了同伴遞過來的水袋猛喝幾口後才結結巴巴的說道;“大……大軍,那裡有大軍,好多好多人。”

槐食一驚,急忙問道;“哪裡來的軍隊,有多少人,可是我秦國的軍隊?”

小石頭搖了搖頭道;“我怕被發現就沒敢靠近,那支軍隊好像是從山裡突然冒出來的,黑壓壓的一片足足好幾萬人。”

槐食額頭冷汗低落,這種時候突然在少習山下出現大軍,那肯定不是咸陽的軍隊,難道是關東的諸侯背信棄義前來偷襲。想到這裡槐食再也按捺不住了,他決定親自帶着人跟着小石頭前去查探,同時下令副手將隊伍後撤回大營預警。

縱馬來到小石頭說的地方,槐食等人小心翼翼的翻上了一處高地,放眼望去頓時頭皮發麻,心中一陣寒意生起。

小石頭沒有說謊,果然是一支大軍,遠遠望去粗略算下不下二萬人。

只是這支軍隊看上去有些奇怪,具體怎麼說呢,如果沒有隱約可見的行列,那這支隊伍倒不像是軍隊而像是支難民隊伍。隊伍中的人也是渾身破破爛爛的,有人拿着武器,有人卻兩手空空,沒有打旗幟,沒有戰馬,都是無精打采的步行。

槐食從軍十餘年經驗非常豐富,心中不由升起疑問,若說是諸侯軍來襲,那未免太扯了,就這樣一支叫花子軍隊,幾千的鐵騎一陣整齊的衝鋒都足以將他們徹底的擊垮。

小石頭等人都將目光投向槐食,緊張的看着他等待着他下令。槐食猶豫了許久,終於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帶着四人縱馬奔向這支姑且稱之爲軍隊的‘軍隊’。

見五騎飛奔而來,這支軍隊也察覺到了,隊伍中一陣慌亂,紛紛停下了腳步。聽見一人的吆喝叫喊聲,正對着的數百人居然嘩啦啦的排成陣列正對着槐食,看樣子到很像是秦軍中的防禦隊列。只是原本應該是盾手和長戟手的位子,卻站着手中空蕩蕩的士卒,皆是滿臉緊張的看着來者,直到看清了槐食他們的服飾才面露喜悅,紛紛交頭接耳。

槐食小心翼翼的停留在一箭之外的地方,輕輕催馬上前高聲喝道;“你們是什麼人?”

槐食等了半天,卻沒有人前來回話,那些人只是一個個眼神閃爍的看着他,頓時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又提高聲音喊道;“這裡已經是關中,按照盟約是秦國的領土,請你們說出自己的身份,否則視爲與秦國爲敵!”

這時對面的隊伍中一陣譁然,一人更是失聲高喊道;“到關中了,終於活着回家了,回關中了。”

隊伍裡又是一陣混亂,一名軍官模樣的人迎着槐食奔來,一邊跑一邊興奮的手舞足蹈。槐食見他狀若瘋癲的樣子頓時嚇了一大跳,急忙掏出弓箭張弓厲聲道;“站住,再往前我就放箭了。”

那人見此嚇得急忙停下來連連擺手道;“別別別,別放箭,我是秦人,我是秦人呀。”

“秦人?”槐食心生警惕,又問道;“你們都是秦人嗎?”

那人急忙連連點頭,“是呀是呀,我們都是秦人,我們這只是一部分,後面還有好多呢,他們那些傢伙腳慢還在山裡,上將軍也在後面。”

“上將軍。”槐食一愣,秦國現在唯一的上將軍不就是韓信,他怎麼可能會跑到山裡去,可看那人一臉欣喜若狂的表情又不像作僞,便狐疑的問道;“上將軍,是哪個上將軍?”

那人想起了什麼,忽然有些慚愧的低下了頭,嘴脣微動,諾諾的說道;“章……章邯,章上將軍。”

“我們也是秦人,也是秦軍呀。”

第94章 信口雌黃二百四十九章 齊地九二百一二十八章 河北初定下第18章 公子熊心二百一二十三章 燕趙歸心十二第28章 各懷心思一百九十八章 攻守易勢第80章 奇怪少年第50章 賢內助二百一二十三章 燕趙歸心十二一百六十章 奪門之變下一百三十一章 決戰中第84章 亂起二百五十八章 大風歌三第44章 忠僕一百四十六章 欲蓋彌彰第67章 大戰在即二百五十八章 大風歌三二百五十五章 左丘下一百一十二章 大廈將傾上二百五十六章 大風歌上第51章 白帝當道二百七十一章 見龍卸甲六二百五十九章 大風歌四第69章 王離之憂一百九十八章 攻守易勢第65章 漠北第5章 故居一百五十章 南征北戰一百一十七章 咸陽大變二百四十四章 齊地四一百六十章 奪門之變下二百一十九章 燕趙歸心八二百一十五章 燕趙歸心四第200章 南征大軍二百六十八章 見龍卸甲三第67章 大戰在即二百一三十三章 鏖戰中原六第48章 劉邦一百五十五章 禍水東引二百一二十章 燕趙歸心九第94章 信口雌黃第20章 項羽第82章 父子反目(上)第69章 王離之憂二百三十五章 天下爲棋下二百五十八章 大風歌三二百六十二章 大風歌七第94章 信口雌黃第41章 沙丘之變(四)第104章 鉅鹿之戰(四)二百五十九章 大風歌四第104章 鉅鹿之戰(四)一百三十九章 大漠鷹飛一百五十八章 不求連城壁第14章 九宮戲第85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上)二百四十四章 齊地四一百六十四章 雪夜之變第55章 老薑新蔥二百四十一章 齊地一二百四十四章 齊地四二百一三十章 鏖戰中原三第22章 大秦時代的超人事件二百一二十九章 鏖戰中原一第67章 大戰在即一百七十章 牽掛之情二百五十四章 左丘上二百一二十九章 鏖戰中原一一百九十三章 瘋狗稽粥第104章 鉅鹿之戰(四)二百六十八章 見龍卸甲三一百三十九章 大漠鷹飛二百一十九章 燕趙歸心八第25章 偷天換日一百八十三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一百九十一章 蒼鷹折翅下第23章 星語第10章 含沙射影第12章 嶺南(上)二百一二十八章 河北初定下二百四十一章 齊地一一百四十一章 驅虎吞狼一百四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87章 危如累卵第14章 九宮戲一百八十二章 一觸即發一百四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19章 霸道第99章 江山裂二百四十五章 齊地五第111章 天下弈一百一十二章 大廈將傾上第39章 沙丘之變(二)二百五十五章 左丘下二百四十二章 齊地二二百零八章 問鼎天下第92章 生死之間第204章 儒皮法骨
第94章 信口雌黃二百四十九章 齊地九二百一二十八章 河北初定下第18章 公子熊心二百一二十三章 燕趙歸心十二第28章 各懷心思一百九十八章 攻守易勢第80章 奇怪少年第50章 賢內助二百一二十三章 燕趙歸心十二一百六十章 奪門之變下一百三十一章 決戰中第84章 亂起二百五十八章 大風歌三第44章 忠僕一百四十六章 欲蓋彌彰第67章 大戰在即二百五十八章 大風歌三二百五十五章 左丘下一百一十二章 大廈將傾上二百五十六章 大風歌上第51章 白帝當道二百七十一章 見龍卸甲六二百五十九章 大風歌四第69章 王離之憂一百九十八章 攻守易勢第65章 漠北第5章 故居一百五十章 南征北戰一百一十七章 咸陽大變二百四十四章 齊地四一百六十章 奪門之變下二百一十九章 燕趙歸心八二百一十五章 燕趙歸心四第200章 南征大軍二百六十八章 見龍卸甲三第67章 大戰在即二百一三十三章 鏖戰中原六第48章 劉邦一百五十五章 禍水東引二百一二十章 燕趙歸心九第94章 信口雌黃第20章 項羽第82章 父子反目(上)第69章 王離之憂二百三十五章 天下爲棋下二百五十八章 大風歌三二百六十二章 大風歌七第94章 信口雌黃第41章 沙丘之變(四)第104章 鉅鹿之戰(四)二百五十九章 大風歌四第104章 鉅鹿之戰(四)一百三十九章 大漠鷹飛一百五十八章 不求連城壁第14章 九宮戲第85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上)二百四十四章 齊地四一百六十四章 雪夜之變第55章 老薑新蔥二百四十一章 齊地一二百四十四章 齊地四二百一三十章 鏖戰中原三第22章 大秦時代的超人事件二百一二十九章 鏖戰中原一第67章 大戰在即一百七十章 牽掛之情二百五十四章 左丘上二百一二十九章 鏖戰中原一一百九十三章 瘋狗稽粥第104章 鉅鹿之戰(四)二百六十八章 見龍卸甲三一百三十九章 大漠鷹飛二百一十九章 燕趙歸心八第25章 偷天換日一百八十三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一百九十一章 蒼鷹折翅下第23章 星語第10章 含沙射影第12章 嶺南(上)二百一二十八章 河北初定下二百四十一章 齊地一一百四十一章 驅虎吞狼一百四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87章 危如累卵第14章 九宮戲一百八十二章 一觸即發一百四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19章 霸道第99章 江山裂二百四十五章 齊地五第111章 天下弈一百一十二章 大廈將傾上第39章 沙丘之變(二)二百五十五章 左丘下二百四十二章 齊地二二百零八章 問鼎天下第92章 生死之間第204章 儒皮法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