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

上船之後,沒有外人,各家說話便更隨意了。

左右不過是痛罵張居正,現在江南的士紳,幾乎無有不痛恨張居正的,縱是有一些極少的有識之士,知道土地兼併是革命的來由,歷朝兼併的厲害了,則多半要引發朝代更迭,而亂世之中,人不如狗,能平安度過的家族百中無一,所以國家多有財賦收入來養兵養士,其實是好事,國家疲弊,於國於民都非好事,可惜,能這麼想的就是百中無一,而敢於這麼說的,更是萬中無一了。

得罪別的集團還好說,江南的士紳集團,委實不是好得罪的。

幾支禿筆,幾本筆記,刊印天下,可能數百年後,你一樣的名聲醜惡,百世不得翻身。

話本,評書,筆記,詩詞,叫你百口莫辯。

這種情形,一直到明末清初時才得以改變,清朝統治者比起明朝統治者更狡猾,更殘暴,一邊扶植自己人,養幾條能叫的狗,一邊揮舞屠刀,殺盡不服,則天下人服。

在清初時,江南士紳被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最少有七千到一萬的士紳因爲江南抗稅一案被殺,整個士紳階層幾被一掃而空,再借明史案等大案興起文字獄,你不是掌握輿論?朝廷一邊收你的書,改你的詩詞,一邊砍你的腦袋,重壓之下,清朝中前期就改變了江南的士風和民風,什麼讀書人的脊樑,統統將你打折了再說,自此之後,聖君與奴才的關係定了型,幾百年後,還有人吹捧“康乾盛世”,而就算是乾隆盛時,人均還比不過萬曆,所謂盛世,不過是滿洲小集團和他們的奴才趴在漢人的身上吸血,數百年後,居然還有人信之無疑。

現在的江南士紳自然還保留着相當的骨氣,只是這種骨氣不是用在憂國憂民上,而是用在計較自己的利益上,任何人敢觸犯他們的利益,自然便是生死仇敵。

“我等說到底還是勢不如人。”

顧學平時並不多嘴,此時聽衆人罵的熱鬧,終是忍不住道:“小兒前一陣來信,抱怨京裡珠薪米桂,實在難居,我叫他去求申閣老,好歹將我家的田土掛一些在申家,結果閣老連見都不願見小兒。”

“這件事我家亦想做,但申家和王家等各家都不願幫手。”

“人家是閣老,大宗伯,我等算什麼?攀附不上,罷了,罷了!”

江南士紳,彼此聲氣相連,互相總有一些關係可攀,現在江南籍的官員來說,申時行官做的最大,然後便是禮部尚書王錫爵,也是大宗伯了,而且幾年之內必定可以入閣。

可惜申時行不願收地,破壞自己的名聲,同時影響自己在張居正心裡的形象,所以哪怕是再親近的人或再大的面子,申家都不肯收地,到現在,申家在松江和蘇州兩府加起來還沒超過一萬畝地,對一個閣老來說,這地太少了。

王錫爵也是大世家出身,此老薑桂之性,性子十分耿直,不好財貨,但世家慣性是

難免的,王家也收一些地,只是數量較申家更少,好在各人知道他的脾氣,罵聲反而是比申時行要少的多。

“還是當年徐閣老家,那是仗義的很。”

“是的,當年我家一角地八百多畝,就掛在他家名下,說一聲就允了。”

“唉,徐閣老是替我們江南不少人吃了掛落,現在兩個兒子尚在充軍。”

“也還好了。自夏閣老始,閣老被殺,抄家的不在少數,高大鬍子,差點也掉了腦袋,後來隔了幾年,馮保還要殺他,張江陵也要殺他,幸得不少有心人力保,才留下性命,老實說吧,徐家弄的太張揚,又碰上海剛鋒那樣的刺頭,有這樣的結果,已經可以說一聲僥倖!”

這人算是熟知當朝和前朝史事秩事的,自嚴嵩鬥夏言,砍了首輔腦袋開始,徐階鬥跨了嚴嵩,殺了小閣老嚴世藩,徐階本人又被高拱鬥翻,黯然回鄉,高拱被張居正和馮保聯手趕走,差點丟命。

本朝的政爭,嘉靖以前是文臣互鬥,不傷和氣,以致仕爲止,大家拱手而別,算是君子之爭。

自嚴嵩開了鬥殺夏言的先河,大明的官場鬥爭,也是越來越殘酷,而黨爭的跡象,也是越來越明顯了。

凡我同黨,則必爲同道,而非我同黨,則必爲奸邪。

他們所說的徐閣老便是徐階,當年徐家在松江蘇州常州等地有超過二十萬畝土地,這裡頭徐家真正自有的其實只是少數,多半倒是各地的士紳,通過各種關係,掛在徐家的門下。

徐階從嘉靖年間到隆慶年,權勢薰灼時不比現在的張居正差,衆人將地掛在他家名下,無非就是省力役,省田賦,也省麻煩。

當時的地方官,還有那些地頭蛇,給他們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到徐家去囉嗦!

只是後來張居正決心清丈,連恩師的面子也不給了,而又不好直接出面,後來想了一個辦法,將直名滿天下的海瑞調到江南任巡撫。

這一下,徐階慘了。

家產被抄了個乾淨,兩個兒子因爲劣跡太明顯被充軍,一生未受挫折,在嚴嵩權勢最盛時也隱隱能分庭抗禮,後來最終鬥跨嚴閣老的徐階,晚年算是跌了一個大跟頭。

好在張居正還念在師生之情,沒有將事做的太過份,後來迅速將不懂事的海瑞調走,閒置,徐家的事安穩下來,徐階終於可以安度晚年了。

而每年張居正都會致信給徐階,師生兩人的私誼在表面上沒有受損,但真正的實際情形如何,在這裡的每個江南士紳,心裡都是明白的很。

“我聽人說,”顧學突然一臉興奮,向衆人低語道:“聽說張江陵夜御十女方能滿足,那個鎮薊的武將也不要臉,給他送美姬,送海狗腎!”

“呵呵。”高靜成笑道:“前日接王鳳洲一信,言及元輔私事,也是十分有趣。”

王鳳洲便是王世貞,太倉人,亦是江南大世家

中人,他是明朝中後期赫赫有名的“後七子”之一,文章和詩文都叫人沒有話可說,所以是現在江南文壇領袖人物,一聽說他張居正,各人都將耳朵豎了起來。

除了熊熊燃燒的八卦心理外,就是因爲王世貞和張居正有嚴重的積怨,具體細節已經湮滅在歷史長河中了,反正王世貞認爲自己是正義的一方,張居正毫無疑問是邪惡的。

“王鳳洲說江陵相國日餌房中藥,發強陽而燥,又飲寒劑泄之,其下成痔,則脾胃不能受之……”

“原來江陵果然食春yao。”

“嘖嘖,聽說江陵府中有美人數十,個個堪稱國色,比皇宮大內還要厲害的多。”

“豔福無邊,縱身體受些損亦值得了。”

明初因爲太祖太宗兩朝的高壓,民間十分“質樸”,不論是請客,宴席,穿着,日常用具,都以樸實無華爲主,縱是有錢,亦很少用絲製品等值錢物,門戶也不是有錢就能亂蓋的。到中期之後,思想放開,心學流行,民間有一種解放大潮,文人就是急先鋒,著名的金瓶梅等著作,就是在嘉靖和萬曆年間出現的。

衆士紳說着張居正的這些齷齪事,也不論真假,表面上是鄙夷奚落,眼神深處,卻是閃爍着羨慕的光芒。

“這些事,切勿外傳。”高靜成擡手道:“有辱元輔名聲,有礙官場觀瞻,衆位切記。”

“這個是自然。”

“我等省得。”

高靜成不說,有人還想不起來,這麼一說,衆人都是會意,當下一邊點頭,一邊臉上都顯露出會意的笑容。

這些話不僅要說,而且要大說特說……管你張居正是不是爲了國政累跨的,管你是不是爲了國計民生在擴田檢地改條鞭法,管你是不是爲了節省財賦寬免徭役和重整驛傳……反正你就是縱慾無度!

顧學的笑容,也是與衆人一樣,甚至多了幾分惡毒。顧憲成給他的信中,經常抱怨和叫苦,而顧憲成身邊的人,不論是趙南星還是鄒元標,或是李三才,對張居正都有強烈的反感。

罔顧國家舊制,隨手安插私人,政由私門,與民爭利,考成法是最大惡法,這些觀點,都是由顧憲成在信中不停的吐露過來。

這些信到江南,自然就成了顧學等人的炮彈,源源不斷的打出去,江南一帶,對張居正的各種舉措原就十分不滿,彼此算是一拍即合,整個輿論,自是對張居正十分不利。

三月吳善言被毆一事的處理,也令江南輿論大譁。

堂堂文官巡撫都御史被毆於小兵,不論吳某人做事多荒唐,但居然因此免職,朝廷這樣舉措失當,張居正這個首輔,又再次成爲衆矢之的。

“這個奸相,”別人已經轉了話題,開始說些詞詩戲曲之事,顧學插不上嘴,只得在船上自顧自的想着,“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能被皇上趕回江陵,要不然早點死了也好!”

(本章完)

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二十章 長兄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十七章 感激第三百八十三章 麻包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八百一十三章 龍安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五百六十四章 改變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十五章 決絕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八十九章 頂峰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五百五十八章 暮氣第二百五十章 建州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八百章 工廠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三百三十三章 兇頑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火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十一章 衝突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第六十四章 波動
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二十章 長兄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十七章 感激第三百八十三章 麻包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八百一十三章 龍安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五百六十四章 改變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十五章 決絕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八十九章 頂峰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五百五十八章 暮氣第二百五十章 建州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八百章 工廠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三百三十三章 兇頑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火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十一章 衝突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第六十四章 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