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

“若有一天我真能君臨唐國,就住在北京,將猴子你封在南京,替我坐鎮大明的南方,將信臣留在日本,把朝鮮封給勝家!”

柴田勝家和秀吉都是信長麾下的重臣,秀吉一心要蓋過勝家,現在聽信長這般說,立時喜不自勝。

兩人將要醉倒之前,信長吩咐道:“猴子你現在不要隨意向人吐露此事,總得我們將本願寺和毛利家都征伐下來,混一日本之後,我爲徵夷大將軍之時,再說此事。”

信長現在已經是日本第一人,幾次上洛,幕府將軍都是由他一手擁立,他是日本兩大貴族集團平、源二姓中的後人,是正經的世襲貴族,也是“公家”的身份,所以不少人勸信長自爲天皇,但信長就不願爲之,因爲日本的天皇向來是無能者居之,有能者爲幕府將軍,總攬大政,所以信長的野心,就是在幾年之後成爲執掌大政的徵夷大將軍,實權在手,倒無所謂虛名。

如果能征服明國,那就不妨自立爲皇帝了,唐人的皇帝向來是執掌實權,統馭萬分,以當時日本貴族對中國的瞭解,這一點是人盡皆知的。

“最近島津家給我推薦了幾個不錯的唐人,一個已經是足輕大將,一個也是足輕組頭,我見過了,全是難得的人才,那個足輕組頭叫李守拙,謹慎能幹,我再用他幾年,再派他回唐國去,真正收集一些有用的情報……用的那些海盜,白白害死我們的人,全無用處啊。”

“唐人的駐軍,有多少道,府,縣,最少查實清楚,軍隊用什麼武器,擅長什麼,有什麼名將,大臣,最好是做些有用的功夫。”

“是,是!”

秀吉連連答應,心裡其實不怎麼以爲然,他打算用唐人武士再去搜羅情報,也是聽從信長的意思,他和信長兩人的特點就在這裡顯現出來,秀吉是根據現有的情況,感覺能做了,便去做,信長則是表面疏狂,其實內心十分縝密小心,這一點,倒是和盟友德川家康很象,而信長的器宇膽氣,又比德川要強的多。

著名的信長包圍網時期,織田和德川聯軍敗於武田軍,信長旁若無事,皆因他深信繼續下去,必能破圍,而德川則嚇了一褲子的屎,是真的嚇出屎來了……

“猴子你這傢伙這樣是不行的啊……”

信長終於醉倒了,酣然入夢,在夢中,似乎已經真的攻入大明,征服天下了。

而秀吉的迷夢,似乎更加宏偉的多……不僅要混一中日朝三國,他還打算打下印度,所有已經知道的偉大國度,他都想去征服!

……

……

八月下旬的時候,張豬兒帶着自己一個千總部的部下,已經在中左所和木城驛的中間,靠近西官山的地方,建起了一座營地。

凌晨之時,他趴在還散發着新建築特有的石灰和泥漿味道的公廳內,藉着油燈的燈火,書寫着報告。

現在有司各司其職,象中左所營地這樣的大

興作是由建築司來執行工程運作,用的物資,材料,銀兩,由建築司向財務司報備,同時廉政司會派人員來監察,民政事務,軍人不必多管。但底下領了多少帳篷,領多少器械,使用多少軍需物資,儘管有軍需司的人在千總部負責統計審覈,但主官還是得親自報備才行。

“迄今爲止,本部所領戰馬馬匹一百五十匹,輜重雜馬一百三十匹,大車二十七輛,鹽菜銀子三千一百五十兩,公使銀一千二百兩,所建房舍軍營四百一十間,校場一個,火銃一百二十杆,子藥三千斤,彈丸一千斤……”

寫到這,感覺到夜風的涼爽,張豬兒舒服的伸了個懶腰,將信紙用火漆封好,預備第二天交給軍需的人,一起上交。

每個千總部所領的銀兩,物資,包括軍鏟和帳篷,鐵鍋,罐子,小刀、叉、水壺在內,全部要有明細的帳目表,並且隔一段時間統計損耗。很多細節上的工作,軍需官就做好了,不過需要主官確認下來,張豬兒這一次報備的是大件,主要是戰馬和火銃。

他的千總部當然不可能補齊,現在各營其實只是把架子鋪起來,各千總部也是如此,不過中左所千總部是獨立在外,需要單獨鎮守一方,特別是鎮守軍港,張豬兒臨行時被召見過一次,與惟功面談過後,才知道自己責任有多重。

鎮守軍港,肅清地方,同時還要擠壓原本的中左所,配合有司的工作,可以說,他要做的是千總軍官的事,又遠遠不止一個千總軍官。

正因如此,中左所千總部兩個司各配了兩個滿員的局,一個老兵局帶一個新兵局,同時還有一個騎兵局,雖不是夜不收局,但也是十分精銳,有一些老兵參加過鎮夷堡之戰,也有一些是趙雷奔襲救出曹簠時的部屬。

雖然只有不到七百人的部下,這也是張豬兒帶過的最強的力量了,在此之前,他就是一個司副把總,這一次大擴軍,是很多軍官的機會,張豬兒是幸運的,他抓住了這個機會在手中,一下子就躍成了千總,很多以前的上司,已經成了他的部下。

只經過一個半月的建設,四百多間營房和環繞一里半路的胸牆堡壘,配合十來個箭樓哨塔,整個千總部的營地,防備十分森嚴,營地裡有取水的深井,排水溝,垃圾填埋和廁所,一應俱全,背倚西官方,在他們的正前方,就是中左所的北城,再往前就是南城,往東南方向就是土城子。

三個城加起來,方圓也不到十里,張豬兒站起身來,藉着官廳高大寬敞的窗子往北去看,但見三個城池如同蹲在地上的三個怪獸,黑漆漆的一片,根本看不清楚,只有城樓子上掛着的氣死風燈,在初秋的微風裡來回的搖晃着。

很快就要天亮了,藉着燈火燭光和晨曦的微光,張豬兒最後寫道:“中左所千戶黃敬特別費二百兩,以上。”

特別費是從公使費用裡出,一旦用光就要請軍需司補,公使錢由主將自由支配,但要寫明用途,以

備查察。

一般的地方官也有公使錢,但那等於是特別津貼,只要用不完就是官員自己的,大明官員似乎還真沒有把這錢用掉的,反正當官不修衙,不事興作,又能得好評,還能把銀子落袋,皆大歡喜,最好不過。

遼陽鎮的公費就是公費,張豬兒用來買紙張筆墨的錢就是從這裡頭來,但叫他貪污幾錢銀子,他不敢,亦不值當。

好歹一個月十六兩了,還有米,糧,布,何必幹這種營生行當。

象遼東都司原本的這些武官,那個黃敬是世襲千戶,田畝也有過千畝,役使軍戶替他種地,一年所得不過幾百兩,開銷又大,還要賄賂上官,窮的要死,二百兩特別費他打算親自送去,看看黃敬的表情也好。

天亮之後,軍號響起,所有的士兵起身跑圈,十二圈跑完了,每人身上都是大汗淋漓。

在這裡立營已經有半個月,新兵從入營直接就拉練到這裡,然後每天上午三小時體能訓練,下午一小時體能,兩小時技戰術,晚上臨睡前一小時識字班和講評點名,然後熄燈休息,時間雖不久,那些新兵也脫了身上的平民習氣,一舉一動都象個軍人的模樣了。

正因如此,張豬兒決定今天開始第一次行動。

軍號聲中,七百零五人被集結起來。

“全體,披甲!”

“是,全體,披甲!”

張豬兒沉聲下令,兩個司把總,四個局把總,還有他們的副手,立刻接二連三的下起令來。

他的千總部已經發下火銃,軍訓局還配給了最好的一羣教官,都是精通火銃發射與戰法的好手,同時周晉材可能也在月底或下月初趕來,甚至有傳言,總兵官大人也會前來中左所,一則視查軍港建設,迎接第一批放排前來的大木,二則就是觀察中左所千總部的訓練情形。

因此,在隊伍之中,不僅是有張豬兒的部下們,還有相當多的教官,他們在脫列觀察,有時候會提醒部隊主官。

“此時不妨鬆散,但行軍和戰時一定要更加密集。”

“要叫弟兄們適應下來,每個方陣內彼此留多少距離,給火銃手多大的施展空間,各方陣之間的通道留多少距離。”

“入你孃的,長槍手在兩側是要保護銃手,你們離銃手有些遠了!”

這些軍訓教官都是從舍人營時代就開始參與軍訓,到目前爲止,各局訓導官已經全部脫離指揮序列,成爲專職的教官,等軍隊成爲老兵,訓練合格之後,他們會再去訓練新兵,而一旦有新戰法,他們可能也會出現在老兵隊伍之中。

在他們眼裡,只有受訓者,沒有老兵新兵之分,所以隊伍中不論新老,只要出現錯誤,便是捱罵無疑。

張豬兒的老上司李寶,也在其中,他現在是千總部訓導官,與張豬兒平級,平時脾氣很好的一個人,在此時卻是漲紅了臉,青筋畢露,不停的大聲喝罵着。

(本章完)

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四章 途中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一百八十八章 哨騎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六百章 雪中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六百六十一章 早飯第二十章 長兄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五章 薊州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一百章 悟劍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任第九十章 說古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三章 殺良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
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四章 途中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一百八十八章 哨騎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六百章 雪中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六百六十一章 早飯第二十章 長兄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五章 薊州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一百章 悟劍第二百二十章 亂起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任第九十章 說古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三章 殺良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