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僭越

太后聽着,點頭道:“這話說的是了,有幾分見地。”

“奴婢只是想,太后娘娘自今後不好直接再過政事,確實有一些頭巾客最迂腐不過,話也多,憑白叫他們找到口實攻擊太后,也是不好。”

“正是這個意思。”

“但皇上確實還真是太小……”馮保見太后沒有反對的意思,便又急着道:“所以不能真的撒手不管,奴婢是想,日後,國家大政也好,宮中之事也罷,太后不再明着管了,但奴婢和東廠,仍然將朝野並宮中的大小事情,稟報給太后知道,若是皇上有什麼偏差,皇太后也好私下教導皇帝,除了太后,誰也不好做這樣的事,是以太后絕不能真的優遊林下,任事都不管不顧了。”

“這樣好麼?”

太后心中是千肯萬肯,嘴上卻是不肯一下子答應下來的。

畢竟皇帝成年親政,皇后也是六宮之主,自己按情按禮,都不應多事了。

“皇上才十五不到,皇后才十三,加起來纔多大,這世上的事情,皇上和皇后還小,沒摸透咧。”

馮保是用對自己家孃親或是當家老太太的口吻,話說的對皇帝和皇后也是有點不恭了,當初隆慶年前一手遮天的首輔高拱高大鬍子,就是因爲內廷傳旨沒有經過內閣,高拱說:九歲的天子知道什麼詔旨?

就是這麼一句,被馮保和張居正利用,傳到內廷,說高拱有不臣之心,引起兩宮太后的恐慌,高拱就是因此而去位。

現在隔了幾年,馮保又這麼說了,不過在場聽到的人行若無事,連太后也是輕輕點頭,明顯是贊同的意思了。

“就照你說的辦吧。”

太后終是點頭,答應了下來。

“母后,風大了,還是進去歇息吧。”

潞王適時過來,輕輕攙扶着太后,柔聲勸說。

對這個兒子,李太后的歡喜其實在皇帝之上,萬曆的聰明中夾雜着不少自私的成份,而且畢竟是皇帝,自恃身份,對母親掌握大權,有本能的反感和猜忌。

潞王就不同了,事事奉迎,而且長的眉清目秀,這一點母子三人都象,都是瓜子臉,白淨皮膚,眼睛都不很大,但潞王身形適中,有點長身玉立的感覺,而且又是小兒子,做母親的,不免就偏愛一些。

在潞王的攙扶和勸說下,少婦一般的太后卻是以老婦人的姿態,緩步走向自己的寢宮之中,而在馮保的勸說之下,皇帝擁有無上權力的身軀之上留了一條小尾巴,這小尾巴就是馮保的監視與太后的道義上的最高仲裁權,現在的萬曆不會想到,幾年之後,他將面臨怎樣的一場風波。

只有在潞王攙扶母后離開時,看向馮保的那曖昧不明的眼神之中,飽含深意,而馮保也是輕輕一點頭,示意自己明白,一切,俱在不言中!

……

皇帝大婚的熱鬧風潮,一直到半個月之後才漸漸消彌下

去。從皇后的嫁妝到那一天的排場,就足足叫人津津樂道了好一陣子,然後就是帝后一起出遊,這是宮中的慣例,就象四月初四那天,一定要將冬裝換成春裝一樣,雖然那天可能會很冷,但宮中的規矩就是這樣一成不象,何時換紗,何時穿棉,何時穿什麼樣的補子,比如元宵那天,宮中上下都穿燈景補子,宮中扎燈山,這是從永樂年間就傳下來的規矩,到現在也沒有更改過。

帝后出遊,當然也忙壞了禁衛和京營,惟功的舍人營現在是公認的強兵,也是頻繁出動,好在營中將將士編成若干部份,輪流出動,倒也對訓練計劃沒有太大的衝擊,而舍人將士們也是樂得擔任這種差事,護衛帝后,自己也能看看風景,鬆快鬆快,而且,還有不少舍人們幻想着,能不能再遇一次盜匪襲擊,然後大家在大人的帶領之下,斬首殺敵,再一次成就舍人營和自己的功業。

上一次南城之事以後,幾個千總級別的先受賞,連沈榜和張用誠都加封了正五品和六品的文官散階,朝廷不算小氣,再下來就是陶希忠鐵文海王樂亭周思進周晉材等人,全部授給實職百戶或千戶,他們是不滿十八歲的少年,按例還不能襲職,這是難得的特例殊恩。

有前例在,這些舍人們當然也恨不得自己也有這樣的機會!

可惜,半個月風平浪靜的過去了,一直到四月底,一切都是風平浪靜,並沒有特別的事情發生,只有到了四月下旬之時,另外一件大事發生,哪怕連坊間的童子都知道,張先生請假回鄉弔喪,迎接老母至京奉養!

從剛過年不久的二月,張居正和朝野之間就預備元輔大人的這一次遠行,預計是從四月到八月或九月這一段時間,半年之久,張居正將在往返的途中和江陵度過。

從萬曆元年到如今,這六年之間,這座龐大的城市之中就是一直以張居正坐鎮,他將遠行的消息,當然也絕對是震撼性的一樁大事,坊間傳言,議論紛紛,甚至有不少人感到擔憂,惟功因爲這一次的遠行,國事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和變故。

好在,到三月時,張居正決意將遠行時,先將馬自強和申時行兩人延入閣內,將內閣的力量補強,然後公開宣佈,在自己遠行之時,朝廷會以快馬驛傳的方式,將每日天下發生的諸多大事,不停的送到張居正所在的地方。

也就是說,元輔所在,便是朝廷!

臨行的奏摺之中,張居正也是公然自稱“不穀”與“孤”,這樣的自稱,在大明二百餘年下來,以文臣身份膽敢如此的,張居正也是第一人!

“元輔自奪情之後,辦事更加雷厲風行,天下政務,無不順暢,今年更有歲入增加之成就……但元輔的秉性也是大變,更加猜忌與獨斷專行了。”

敢這麼說話的,當然也是與張居正有舊,四十餘歲,一臉落拓像的宋堯愈便是有這樣的膽子,就算張居正知道他說的,十餘年幕客之私情,也

不會拿他怎樣。

惟功卻是不敢聽了,在廣寧門外的真空寺附近,他和宋堯愈、沈榜幾人,加上王國峰等伴當,也是混雜在過萬的送行隊伍之中,衆人一起,來替將遠行的當今元輔送別。

整個京城的官場已經是爲今天的盛事而爲之一空,所有的文武大員,勳貴尊親,包括幾個老駙馬在內,幾乎是傾巢而出!

這還不是百官自己的意思,而是皇太后和皇帝兩位至尊一起下的諭旨!

自張居正動身之後,兩宮下諭旨,並百官送行,並派光祿寺整治宴席,並順天府整治道路,命有司陳列器物,以張聲勢,命禁軍中挑千多騎士,衛護隨行,皆穿銀甲,遠遠看去,天際之間一片銀光燦然,猶如一條逶迤擺動的銀蛇,在這條碩大的長蛇之中,又有穿着鮮豔服飾,擡動大轎而來的張居正的儀從們,每人都穿着綵衣,所用器物都用彩,用後來明史的記錄來說,就是“光耀白日”!

一看到元輔的大轎過來,真空寺內外的百官足有數百人之多,都穿着各色吉服,色彩由緋至天青,嫩草,紅藍綠三色燦然,自張四維爲文官之首以下,爵以成國公定國公英國公諸家公爵以降,武官以都督等一品武臣以下,全部列隊而出,遠遠向張居正的轎子,長揖施禮!

這樣的禮遇,縱是親王也是過逾了,只有皇帝才配的上,但張居正的三十二人擡的大轎距離真空寺外不過百丈距離,對這邊的情形清晰可見,可張居正並沒有立刻下令停轎,或是自己下轎表示謙虛,而是讓大轎繼續正常前行。

這樣的僭越,還有在百官之前高高在上的態度,毫無疑問會更深的激怒一些對張居正心中有成見的人。

加上臨行之前,張居正對皇帝居高臨下的訓斥態度,怎麼看來,都屬不智。

“元輔也是沒有辦法……”

宋堯愈的臉上皺紋越發深刻起來,他緩緩搖頭,嘴裡似乎是含了一塊橄欖一般,有苦不堪言的感覺:“奪情一事,有傷物議,只有強化自己的威權,以種種僭越之態,行帝師權相之術,這才能使天下人去疑心,使百官甘爲被元輔驅使……元輔這是玩弄人心,玩弄官心,他知道,真正有風骨的人百中無一,敢於對抗權勢之人,千中無一,多數人只會趨炎附勢,所以元輔只能選擇越來越強勢,使趨附於他的人越來越多,權勢也就越來越大。”

“但對皇上……”

因爲四周無人,大家閒聊,惟功索性也不藏話,直接問道:“爲什麼元輔對皇上,越來越嚴厲,有時候元輔的奏摺,簡直就是師父訓斥弟子,以人臣這樣對君上,元輔不怕皇上記恨嗎?”

“唉,這也是更沒辦法了……”

宋堯愈臉上困苦之色更明顯了,他看着越來越近的大轎,緩緩道:“元輔雖然在外朝無人能抗,但權勢的根基,卻是在內朝。”

惟功若有所悟,道:“你是說馮公公?”

(本章完)

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二百五十五章 藩士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一百八十八章 哨騎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二十章 長兄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十六章 殺人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十四章 寶和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一百八十二章 距離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任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人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二百章 廷仗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一百八十二章 距離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三百零一章 殺戮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七十四章 大魚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十二章 寶刀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九章 習武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六百五十二章 重箭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
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二百五十五章 藩士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一百八十八章 哨騎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二十章 長兄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十六章 殺人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十四章 寶和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一百八十二章 距離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任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人第四百二十章 萬世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二百章 廷仗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一百八十二章 距離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三百零一章 殺戮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七十四章 大魚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十二章 寶刀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九章 習武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六百三十二章 洞房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六百五十二章 重箭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