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

張惟賢就是在這種時候,突然發力,將錦衣衛內部殘餘的勢力,幾乎一掃而空。

而且,趁機辦了幾個大案,雖然看起來無懈可擊,但其實幾乎全部是冤案。

並且,在錦衣衛內挑選力士,校尉,大漢將軍,編成內操軍,先是三百人,每日在錦衣衛衙門附近操練,後來上奏給萬曆知道,改爲在萬歲山下操練。

後又編入小太監,加旗手衛力士,內操人數,已經漲爲三千人。

每日旗幟招展,三千內操兵全着鎖甲,銀光閃爍,擊鼓而過時,燦然若銀蛇。

在這樣的聲威之下,什麼彈劾都不在話下,手段自然也更加狠毒起來。

遲子凌知道張惟賢打算對自己下手,是魏仲平給了他確切的情報。東廠的消息來源相當可靠,在遲子凌送出家人後不到兩日,家中便已經被大舉包圍。

他一個落職的鎮撫,默默無名,張惟賢猶自不放過,遲子凌躲在暗處,如老鼠般潛伏出京,好歹掙出條性命出來。

如此一來,京師是呆不下去,事實上,鐵騎四出,持駕帖搜捕於他,若非遲子凌是錦衣衛出身,躲藏的本事極佳,恐怕早就被逮住了。

這麼一路困頓,堅難困苦之處自是不必提了,哪怕到了寧遠,猶然有一隊校尉在城中搜捕於他,待到得遼陽境內,穿過第一股遼陽鎮軍鎮守的軍堡之後,遲子凌才徹底放下心來。

到城中之後,他身上幾乎一文錢也不曾剩下,原本打算直接到總兵衙門,但自己的身份並不普通,遲子凌擔心惟功的態度,亦擔心消息暴露後,張惟賢會更加瘋狂,找到自己藏在保定的家人。

是以左右爲難之時,正好看到順字行在肅清門一帶的門店,這是最早的一個店,只針對附近的兩個坊,規模並不大,但遲子凌知道運作的規矩,上門之後,直接便找到一個掌櫃,三言兩語,便是與軍情司接上了頭。

……

……

惟功不到一刻功夫就出了門,王國峰帶着一隊人跟隨,侍從室的人在內圍。

五十餘人全部穿作訓服,分成三隊,都沒有騎馬,從總兵衙門的側門分股出來。

現在惟功在遼陽城的威望實在太高,一旦出門,很可能造成圍觀。

這種情形,也就是他這樣的總兵纔會出現,以前的歷任遼陽總兵,絕不會有這方面的困擾。就算普通的州縣文官,出門大轎,儀仗,百姓遠遠都跪了,哪裡會有什麼上前圍觀之事?

上一次他騎馬出來,結果沿途近十里路跪了近萬人之多,全部是自發從家中出來。有屯民的家屬,有工人和家屬,也有軍屬,每個人的生活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裡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半年之前,惟功的聲望還只是普通的好官,傳奇的將軍,未來的國公一類的和百姓無關的角色,但在半年之後,他已經是深深的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所以一旦他出現,出現比那一

日更狂熱的場景也不是不可能……最少,又時隔一個多月,遼陽和遼陽鎮改變的地方百姓的生活幾乎是一天比一天好,而且隨着軍屯的盛行,還有公安司的設立,地方上的青皮無賴凡有鬧事的,一律被關押苦役,連帶着治安都是好了十倍不止,所以惟功出現的風險,絕不會是刺殺,而是被狂熱的百姓給堵着不能動彈,發生擠踏的危險可是比刺殺大的多了。

總兵府邸內駐兵就有兩個局,附近還有軍營,出現幾十個穿着半高腰軍靴,殺着小牛皮武裝帶的軍人也並不奇怪。

這麼久的時間過來,遼陽城中的居民對鎮兵的這種軍服已經從驚奇到習慣,等軍常服出現之後,又是十分的羨慕了。每個小夥子看到軍常服的時候眼裡幾乎都能噴出火來,實在的,這一身軍服貼身挺括,鄣顯着男人的陽剛之美,再平常的容貌,在這一身軍服的襯托之下也是變的英氣勃勃。

在這陣子鎮裡放開軍官結婚的禁令之後,幾乎每日都有提親的媒婆出現在軍營和住戶之間,城中的適齡的女孩子,對嫁一個英姿勃發的遼陽鎮軍官,絕對沒有什麼牴觸的心理就是了。

原本鎮軍軍官的待遇就比衛所武官強,薪餉也高,這陣子因爲張用誠結婚帶起的風潮之下,估計最少說成了好幾百對親事,未來的幾個月內,估計每天都有好幾十起結婚的隊伍經過,到年前,最少一半以上的軍官可以解決婚姻大事了。

普通的士兵,成親的應該還是不會太多,在服役期結婚的困難還是太大,還好本地人蔘軍的也本來就說成了親事的多,這種事不如京衛過來的急切,只要解決了京衛子弟的問題,婚姻一事,也就基本上解決了。

對惟功來說也是好消息,雖然跟他過來的無疑都有紮根遼東的覺悟,但這些二十左右血氣方剛的小夥子們只有真正成了親,有了妻子和自己的宅院之後,這纔算真正的在這方熱土之上紮下根來了。

遲子凌正蹲在順字行的倉庫前的石階下,一片樹蔭正好斜擋在他的身上,加上門洞裡穿堂進來的涼風,吹的他一身破爛衣袍啪啪直響,倒也愜意。

這裡頭有不少搬貨的夥計,批發的中小商人也是不停的路過,各人看到他的模樣,無不詫異,不知道爲什麼順字行的店裡有這麼一個人。

有幾個夥計,一直用警惕的眼神盯着門內外,這裡雖然是遼陽,仍然有錦衣衛和東廠的人混進來,這陣子已經查着不少,只是還沒有收網,所以雖然是在遼陽城中,仍然需要十足的警惕方可。

“南北貨房……海貨房,醃臘房、醬貨房、乾果行、燈燭房……”

等的百無聊賴的時候,遲子凌也是在打量着內院的情形。

從正門進來,就是兩邊對座的廂房一樣的房間,但還是十分的軒敞高大,每房都有石階上下,牆基高大,牆面厚實,可以防潮防寒,當然,也宜防火。

如果是倉房,就不開大窗子,

只留小窗通風采光,對面的這些大廂房,各有其名,南北貨房裡北貨當然是皮貨乾貨人蔘一類,南貨則紙張茶葉書籍金銀飾物布匹南米樣樣都有,從川流不息的人羣來看,生意當然是好的離譜。

“遲老哥,好久不見。”

就在遲子凌暗中感慨的當口,一個人影擋住了他的視線,遲子凌有些發呆的擡起頭來,一看是惟功笑吟吟的看着自己,他打了個激靈,立刻便是站了起來。

“見過少國公……”

他有些遲鈍的要跪下,惟功將手一伸,笑道:“不必和我來這個禮,我不喜歡。老遲,你這樣子,可真是夠落魄的啊。”

“一言難盡,總之,在京城不僅是官職難保,也是沒有活路了。”

“若不是這樣,你這個有世職的錦衣衛鎮撫也不能跑到我這裡來。”惟功笑的很是開心,拉着遲子凌的手道:“這一次過來,就在我這裡做事吧。”

“下官前來,有兩件事想要報效。”

“哦?”惟功饒有興趣的看他,笑道:“不知道是哪兩件事?”

“第一,下官帶了一本冊子來,有錦衣衛在朝鮮和倭國的細作名錄,包括大人派到倭國的那個小兄弟,惟一的記錄,也是帶了過來。”

李守拙當初和錦衣衛的人一起赴日本,在很多人看來是惟功的一着閒棋,並不重要。只有惟功自己明白,大明在萬曆年間有兩個兇惡的大敵,一個當然是後金,另外一個,便是日本。

他前來遼陽,很多舉措,人都以爲是對付北虜的積累,只有他自己明白,真正的對手就是這兩個,而且,日本爲先。

豐臣秀吉沒有得逞,不代表日本沒有威脅,中國正是在日本入侵朝鮮時出盡全力,前後調集諸省大軍,當時兩大總兵,李如鬆和麻貴先後爲提督,明軍傷亡十分慘重,特別是李家的家丁和遼東鎮諸將的家丁損失慘重,使李如鬆直接退出朝鮮戰場,可想而知,戰場上的損失對李如鬆的打擊有多大。

而耗費的物資和金銀,估算在兩千萬以上,壬辰倭亂之後,大明最後的一點家底就打完了,正因損失這般嚴重,才使女真能夠崛起。

這兩個敵人,對華夏來說,都是窮兇極惡,也是惟功急欲除之而後快的。

對朝鮮和日本的情報工作,當然也是十分要緊,遲子凌這一次帶來的東西,對惟功來說,確實彌足珍貴。

但惟功沒有顯現出什麼特異之色,看着遲子凌,微笑道:“這已經是厚禮了,還有第二件?”

“第二件大禮,是下官想替大人剷除城中的錦衣衛校尉和東廠番子。這些人當然應在掌握之中,不過下官出身錦衣衛,對他們的行事風格和規矩較爲了解,如果下官參與其中,應該不會有漏網之魚。”

“甚好!”

惟功這一下才真正放心,如果遲子凌不是當初的遲子凌,這樣的事情是不會做的。

(本章完)

第四百章 意外第三十章 講官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二百八十九章 強兵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九百章 糧價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三百零一章 殺戮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七百三十三章 動員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三百章 緩急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將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一百七十章 決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十一章 衝突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五百六十四章 改變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
第四百章 意外第三十章 講官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二百八十九章 強兵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九百章 糧價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三百零一章 殺戮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七百三十三章 動員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三百章 緩急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將第二百四十七章 指掌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一百七十章 決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十一章 衝突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勉勵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五百六十四章 改變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