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陳橋別(上)

在大宋腹心,一支兵馬正在行軍,領頭之人卻是岳飛,岳飛遣兵馬出行,無聲無息,具體到岳飛而言,此次到了大宋的腹心之地數月的遭際,給這個耿耿有報國之心的少年無敵武將兜頭澆了一盆涼水,所有一切,都讓他難以解惑。

所有一切,都讓他時時覺得憤懣,此次領兵先遣而出,預先在河北邊地佈置一切,恨不得能早些起行,不要驚動任何人以至行程耽擱了,對岳飛而言,彷彿只有趕到邊地,握着他手中大槍,騎在得自蕭幹手中的雄俊黑馬之上,面對着鋪滿原野呼嘯而來的異族胡騎之時,他這顆心能得以安穩下來。

晉陽軍遠調河東,在這個時候,楊凌也是讓岳飛,牛皋等軍將返回軍中聽命,畢竟在這汴梁之中,他們實在是有些難以施展拳腳,不過岳飛就算是想驚動什麼人,惹出什麼稍稍熱鬧一點的場面出來,也是沒有人會趨前湊趣的。

他們這千五軍馬在都門中人來說,就跟馬上要解體了差不多,恨不得他們趕緊到河北邊地自自滅去,先遣人馬一應文書,代勞的東府之人,有多快便辦理得多快,幾乎是擲到了岳飛的面,岳飛也是勉強克復了自己對於此事的心結,晉陽軍畢竟要存壯大下去,要真正能在河北路起到屏藩作用,在緊要關頭,不定還得馳援河東,回師汴梁,以濟將來可能發的最壞局面。

楊凌這般舉措佈置雖然足夠膽大妄爲,也足夠肆無忌憚,但是總是對大宋御邊有利的事情,朝廷都能對晉陽軍上萬忠勇兒郎撒手不管,還是楊凌以一人之力接過這個重擔過來,岳飛縱然再有這事情不是很對的想法,也只有按照楊凌所命行事。

但願將來,在邊關之上,在外敵之前,就能證明俺嶽鵬舉的耿耿之心,也能證明小楊將主雖然行事有些肆無忌憚,卻也是爲了這個大宋!這麼些原因夾雜在一起,讓岳飛一行人恨不得自己是隱身,這天天還未曾全明,就憑藉所發的文書牌票出了汴梁——說實在的,這個時侯的汴梁夜間也是不關城門的。

一路埋頭沿着通往河北路的大道直奔向自己目的地而去,管是到河北水路還是到河北路的旱道,一直要到那發了出名的黃袍加身之事的陳橋鎮告分途,晉陽軍應得的糧餉,這個的確是由朝廷不撥付,餉從朝廷運,糧秣多半就是從河北路坐支,不足之處再由朝廷補上。

但是不少人是在西軍長大的,知道其中貓膩,現在朝廷在這應分糧餉的撥付上都漸漸有些不及時了,更別沿途經手之人雁過拔毛,西軍應得的,這些年每年也不過實際到手就是六七成數,不過西軍自己有產業,有回易,足夠彌補還有餘。

對於晉陽軍而言,這等毫無依靠的軍馬,更是初到河北之地,加上朝廷刻意冷遇,這應得糧餉每年能到手多少真是不準的事情!更不用臨陣還有犒賞,這都是額外支出,燕地雖然在韓世忠和留守楊畋的治理之下稍稍恢復了生氣,可是一年的時間,怎麼都是投入比產出多,一直到了互貿開始,這纔好了不少。

對於神策軍,楊凌從來不擔心,畢竟那裡面,還有從一穿越就在身邊的兄弟羅候,嚴世臣把關,不斷的在軍中增強楊凌的影響力,可以預見,數年之後,楊凌再度返回神策軍,依舊只需要振臂一呼,便是雲糧而影從……

可是對於晉陽軍,現在朝廷是怎麼也騰挪不出這筆錢,就算騰挪得出,也不會給晉陽軍的,一支大宋的駐守軍馬,沒有經營出來的防禦體系爲依託,沒有修整出來的轉運道路,沒有足夠的軍資積儲,每年應得的衣糧餉項都時常匱乏。

臨陣缺乏犒賞,什麼也是打不起仗,打不了仗的,這個時侯,想來任何對晉陽軍的支援,都會受到歡迎,但是岳飛卻一副不以爲意的模樣,不少人在這一瞬間,忍不就以爲晉陽軍從岳飛以下,都已經心灰意冷,準備就這樣苦挨下去,挨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出力打仗自然是不會了,只是坐等晉陽軍瓦解便罷。

可是明眼人目光一掃之間,就見岳飛麾下那些漸漸遠去的隊伍,三五百人的隊伍,就護衛着六七十輛大車,明顯都是新趕製出來的,用料既紮實,加工得也細緻,鐵製部件在秋日陽光下閃閃發亮,這些車都裝得沉甸甸的,強健挽馬走騾拉着,在道路上碾出深深的車轍印。

隊伍中人馬都顯得強悍矯捷,諸般遠行器物都是新的,絲毫也沒有凋敝破敗模樣,人騎在馬上,在車上,走在途中都顯得精氣神十足,怎麼也不象一副自甘瓦解的模樣。

轉眼又想到一直隱隱約約在晉陽軍身後,現在正在汴梁城經營得風水起,財源廣進,人人以財神目之的那位楊凌楊大人,彷彿就明白了什麼。

……

陳橋鎮在汴梁正北,正是大宋開國太祖的龍興之地,百餘年前,十萬禁軍精銳呼嘯而出,在此處停下腳步,深夜之中,忽然全軍鼓譟,軍將士卒直抵太祖面前,以黃袍加之,轉而回師,一舉禪代了後周江山,從此平蜀滅唐,吳越獻土,成就大宋至此百餘年的基業。

百餘年後,陳橋鎮已經稍嫌冷落,但仍然是汴梁通往河北路河北諸路的緊要路口,在陳橋鎮南,有一大片黑沉沉的館驛建築,正明瞭此處交通要道的地位。

一場伐燕戰事打下來,河北諸路殘破,就是往來汴梁的北地商旅都少了許多,眼見就是深秋將冬的季節,北地將開始寒風呼嘯,大雪塞途,從北地往來汴梁的動靜更是稀少,這麼一處汴梁北面的衝要之處,此刻顯得相當冷清,陳橋鎮中今日不逢集市,也沒什麼市聲,而在旁邊不遠的陳橋驛,只有幾個老軍或在打掃,或在門外曬太陽發呆。

回想百餘年前這左近萬軍鼓譟,最後打起的火把如龍,簇擁着黃袍加身的太祖急急回返汴梁,一舉改朝換代的激動人心的景象,時人經行於此,當有恍若隔世之嘆。

岳飛一行隊伍,並不準備在陳橋驛落驛,汴梁左近驛自然歸都門禁軍所管,在都門禁軍手中,一切都發展到可以經營的,幾百人落驛,那消耗可就是太大了,雖然現在晉陽軍有楊凌支撐,岳飛卻還要爲他省幾貫錢。

而且他這一行人,唯恐的就是招人注意,最就這樣靜悄悄的直抵河北邊地,當下連陳橋鎮都繞過了,沿着旁伸出來的官道,繞了一個大圈,準備越過此間,到了天黑之間,再覓一處地方紮營就是,反正輜重帶得夠多,一應宿營器物,都是現成的。

此刻天色已近黃昏,岳飛策馬趨前,想讓隊伍速度提起來一些,遠遠離開陳橋鎮再紮營,省得太引人注目,正在馬上招呼隊伍中諸人加快些腳步的時侯,他身邊一名親隨扈衛一指前面,聲音有些激動:“將軍,前面等候之人,豈不是小楊將主?”

岳飛渾身一震,舉首望去,就見前面不遠處一個荒涼的山丘之上,兩騎策馬而立,馬上一人瘦削英挺,隔得這麼遠似乎也能感覺到他銳利的眉眼,卻正是楊凌,在他身邊,就只有湯懷隨侍而已。

秋風正烈,將楊凌披着的斗篷高高扯起,爲西落的斜陽一照,在地上拉出了長長的,爲避嫌計,晉陽軍現在一切動作,楊凌都要儘量避開,朝廷將晉陽軍打發到河北,對楊凌和晉陽軍之間關係的忌憚,等於就是擺到明處。

岳飛和麾下人馬出外遠行,就算背後得到了楊凌暗中支撐,但是朝廷如此冷遇,豈能不心中忐忑,要是能和楊凌見上一面,這顆心就能安上許多,可是全軍上下都知道,晉陽軍出外,在幾年之內,只怕都是難以見到一手將他們帶出來的楊凌楊大人了。

可是卻沒想到,楊凌卻不顧嫌疑,在汴梁城中還有這麼多事情等着他去應對之際,輕車簡從,不聲不響的繞到了前面,在這道左等候他們這支就要奔赴大宋邊地的人馬!他們的情形,在這裡已經不知道等候多了!

在這一瞬間,岳飛忍不就是眼眶一熱,在這一刻,他發覺,只有楊凌在他們身後的時侯,晉陽軍一軍上下,會覺得心安!岳飛一扯繮繩,飛也似的馳出,身後十幾名親隨扈衛都緊緊跟上。隨行大隊人馬,雖然未奉號令不得擅自脫離行軍隊列,卻都聲傳着興奮激動的話語。

“小楊將主來送俺們了!”

“這麼多遠行輜重器械,都是楊大人暗中傾家爲俺們晉陽軍置備起來的,俺們血戰一場,就被從都門攆走,朝中諸公都視俺們爲無物,就楊大人念着俺們!”

“晉陽軍要存壯大,離不得楊大人!但願楊大人在汴梁多福多壽,不要折在那些齷蹉之輩手中!”

看着岳飛他們馳來,楊凌和湯懷的身形也是一動,策馬就馳下丘,在這丘陵腳下和岳飛他們會上。岳飛迎着楊凌關切的目光,一時間不知道什麼,半晌迸出一句:“小楊將主!”,這稱呼已經不再是都門之時的楊大人了。

這一句卻情不自禁的流露出舊日在燕地時侯的稱呼,彷彿此時此刻,楊凌還要統領他們,北上河北邊地,再沒有汴梁諸多擾攘紛亂,楊凌率領他們這羣男兒就在天地廣闊的長城內外,痛痛快快的與韃虜廝殺去!

回首這半年汴梁沉浮,岳飛恍然覺得,還是在燕地的時侯,是男兒大丈夫最爲心安理得,最爲快意的日子,楊凌不則聲的伸手過去,在馬上拍了拍岳飛結實的肩膀,微笑道:“我料定鵬舉你急着趕路,不會在陳橋鎮落驛,繞路前行,就在這前路等着了,果不其然,沒有讓我白跑一趟。”

湯懷也在旁邊笑道:“大人已經在這裡等候一個多時辰了,嶽哥哥,俺們比你們出汴梁只怕還早一個時辰……着哥哥此去,俺心裡跟貓抓似的,恨不得隨哥哥北上廝殺去!”

岳飛瞪了湯懷一眼,收拾起自家激動的心情,恭謹向楊凌行禮問道:“不知道大人還有什麼事情要向俺交代?此去途遠,只怕就不能時時在大人身邊了,此刻就恭領大人的號令。”

楊凌擺擺手笑道:“要的,行前都對你和牛兄弟交代完了,現在還有什麼得?只是這支軍馬,是老子辛辛苦苦一手帶出來的,不知道有多少次,老子就側身在這支軍馬的陣列當中和你們一起廝殺,現在你們要遠行,我去只能留在汴梁,不能時時照應你們,心裡面實在舍不下,所以特地前來送行……沒什麼事情吩咐的。”

岳飛又是一禮,低聲道:“大人關顧之情,嶽某與晉陽軍上下,何敢克當。”楊凌銳利的眉眼掃了岳飛一眼,朝後擺擺手,湯懷頓時就策馬退開幾步。

岳飛身後親隨也同時退開,楊凌定定的着岳飛,同樣也放低了聲音:“鵬舉,我只和你一句。我現在所作所爲,都是爲了將來能毫無顧忌的率領你們上陣與最兇惡的敵人廝殺!保這個大宋,保這片土地上的萬千百姓!”

“這話我只最後一次,你信也罷,不信也罷,就是如此了,將來你不願意跟隨我的旗號面臨那些鋪滿原野而來的兇惡敵人,自然有人跟隨與我……”

“你自己想想這半年在汴梁的歲月,就這樣下去,任朝中這些當道諸公播弄,當成千上萬的真鐵騎呼嘯南來的時侯,誰來抵擋他們?誰來拼將一死,挽回這氣數?是你我,還是朝中現在當道諸公?這條路我是隻有堅定的朝下行去了,就是義無反顧四字……就是如此!”

“我楊凌行事,仰不愧天,俯不怍地,燕地河東,一步一血,多少次險死還生,某赤心所在,天日昭昭……”(。

第11章 飛馬報捷第687章 肅清第482章 鋒芒暗蘊(二)第630章 北上(完)第235章 槍挑鐵滑車(七)第499章 潛雷生(九)第207章 雪滿弓刀(二)第714章 整軍會獵(三)第578章 改天(八)第696章 合兵(六)第148章 風雲動(十五)第481章 鋒芒暗蘊(一)第607章 大風起兮(七)第610章 大風起兮(完)第254章 鐵馬冰河(三)第672章 全線動搖(一)第563章 殺破狼(十一)第184章 恩怨了(一)第360章 河東亂象(完)第177章 馬蹄急(二十四)第168章 馬蹄急(十五)第592章 將出(二)第312章 女真兵勢第314章 雁門關定計第663章 送軍第153章 風雲動(完)第36章 困局(一)第19章 常勝軍郭藥師第576章 改天(六)第238章 槍挑鐵滑車(完)第112章 涿州(十二)第298章 傻人不傻第352章 三點一線第332章 槍挑鐵滑車(四)第635章 擁駕(五)第393章 收網(二)第200章 風雲亂(七)第46章 各有動作第78章 奪城(三)第627章 北上(十七)第132章 暗潮生(十八)第294章 天下梟雄第159章 馬蹄急(六)第404章 收網(十三)第235章 槍挑鐵滑車(七)第468章 朔州會戰(六)第534章 潛龍在淵(四)第174章 馬蹄急(二十一)第725章 家國天下事(一)第694章 合兵(四)第434章 莫須有(五)第604章 大風起兮(四)第722章 整軍會獵(十一)第197章 風雲亂(四)第365章 血路險關第418章 風雷齊動(七)第718章 整軍會獵(七)第571章 改天(一)第440章 莫須有(十一)第615章 北上(五)第431章 莫須有(二)第567章 殺破狼(十五)第710章 宜芳大捷(十)第126章 暗潮生(十二)第463章 朔州會戰(一)第60章 暗流(六)第5章 遼國遠攔子第324章 鐵圍重重第695章 合兵(五)第138章 風雲動(五)第83章 大功(二)第191章 恩怨了(八)第497章 潛雷生(七)第101章 涿州(一)第159章 馬蹄急(六)第218章 雪滿弓刀(十三)第445章 莫須有(十六)第292章 抵定勝局第239章 大江東去(八)第390章 暗撥乾坤(九)第616章 北上(六)第375章 楊可世局面第106章 涿州(六)第284章 死地後生第282章 城外之盟第293章 去留何處第520章 行路難(完)第390章 暗撥乾坤(九)第466章 朔州會戰(四)第177章 馬蹄急(二十四)第556章 殺破狼(四)第70章 甩手掌櫃第432章 莫須有(三)第478章 初入汴梁(八)第270章 火燒燕京第493章 潛雷生(三)第671章 折家喪膽第690章 宜芳重鎮第357章 河東亂象(三)第516章 行路難(六)
第11章 飛馬報捷第687章 肅清第482章 鋒芒暗蘊(二)第630章 北上(完)第235章 槍挑鐵滑車(七)第499章 潛雷生(九)第207章 雪滿弓刀(二)第714章 整軍會獵(三)第578章 改天(八)第696章 合兵(六)第148章 風雲動(十五)第481章 鋒芒暗蘊(一)第607章 大風起兮(七)第610章 大風起兮(完)第254章 鐵馬冰河(三)第672章 全線動搖(一)第563章 殺破狼(十一)第184章 恩怨了(一)第360章 河東亂象(完)第177章 馬蹄急(二十四)第168章 馬蹄急(十五)第592章 將出(二)第312章 女真兵勢第314章 雁門關定計第663章 送軍第153章 風雲動(完)第36章 困局(一)第19章 常勝軍郭藥師第576章 改天(六)第238章 槍挑鐵滑車(完)第112章 涿州(十二)第298章 傻人不傻第352章 三點一線第332章 槍挑鐵滑車(四)第635章 擁駕(五)第393章 收網(二)第200章 風雲亂(七)第46章 各有動作第78章 奪城(三)第627章 北上(十七)第132章 暗潮生(十八)第294章 天下梟雄第159章 馬蹄急(六)第404章 收網(十三)第235章 槍挑鐵滑車(七)第468章 朔州會戰(六)第534章 潛龍在淵(四)第174章 馬蹄急(二十一)第725章 家國天下事(一)第694章 合兵(四)第434章 莫須有(五)第604章 大風起兮(四)第722章 整軍會獵(十一)第197章 風雲亂(四)第365章 血路險關第418章 風雷齊動(七)第718章 整軍會獵(七)第571章 改天(一)第440章 莫須有(十一)第615章 北上(五)第431章 莫須有(二)第567章 殺破狼(十五)第710章 宜芳大捷(十)第126章 暗潮生(十二)第463章 朔州會戰(一)第60章 暗流(六)第5章 遼國遠攔子第324章 鐵圍重重第695章 合兵(五)第138章 風雲動(五)第83章 大功(二)第191章 恩怨了(八)第497章 潛雷生(七)第101章 涿州(一)第159章 馬蹄急(六)第218章 雪滿弓刀(十三)第445章 莫須有(十六)第292章 抵定勝局第239章 大江東去(八)第390章 暗撥乾坤(九)第616章 北上(六)第375章 楊可世局面第106章 涿州(六)第284章 死地後生第282章 城外之盟第293章 去留何處第520章 行路難(完)第390章 暗撥乾坤(九)第466章 朔州會戰(四)第177章 馬蹄急(二十四)第556章 殺破狼(四)第70章 甩手掌櫃第432章 莫須有(三)第478章 初入汴梁(八)第270章 火燒燕京第493章 潛雷生(三)第671章 折家喪膽第690章 宜芳重鎮第357章 河東亂象(三)第516章 行路難(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