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外所有聲音在這一刻都傳進了陳設富麗的劉延慶中軍內帳裡。
宋軍營盤當中的士卒,自有森嚴軍法在,看到後路那裡傳來驚天動地的馬蹄轟響,還有隱隱的喊殺聲如悶雷滾動一般傳來,更有煙火次第從後路處升騰而起。
營伍當中士卒,不得亂位,不得嘈號,不得奔走,有亂軍心者,定斬不饒,所以數萬逼近燕京下寨的環慶軍主力,都只是默默的看着身後景象,等待着統帥盡下達回援的命令。
唯一能夠自有嘈號,紛紛議論,跌足長嘆,甚至互相埋怨,在劉延慶軍帳外亂得跟一個鴨子池塘也似的,就是宋軍劉延慶身邊的軍將幕僚們。
每個人都在大呼小叫。
“誤矣,誤矣!蕭幹這廝,示弱一直退到了燕京城下!此人堅忍,更過於耶律大石!俺們竟然之前都看錯了他!”
“萬馬雷動,蕭幹這廝,至少抽調出兩萬騎,一半以上的軍力,步軍不知道還有多少,直撲俺們後路要害處!”
“呼延灼持重,累世將門,麾下更有數軍萬餘戰卒,弓弩倍之,應該據守得住,抽調援兵回援!”
“撐持得住?怎麼起火了?從高梁河南到這裡,這大軍北上 還是一團糟,和涇源、秦鳳、熙河諸軍又鬧翻了,俺們環慶貪功,現在就的一軍扛着!依俺看,不要又是一場白溝河!”
“蕭幹抄俺們後路。燕京必然空虛,軍中現在也有數日之糧。乾脆俺們就直進燕京,拿下這遼人根本之的,看他們還能如何!”
“攻城器械,戰守之具,百萬箭矢,甚至數千步軍披甲。都在後路。拿什麼去撲燕京堅城?遼人懷必死之心撲擊,雖然兇猛,但是朝不保夕。只要俺們能撐住遼人這破釜沉舟的一擊,穩住局勢,遼人也就再無能力擊退俺們環慶軍了,到時候自可按部就班,攻拔燕京!”
“還說什麼,快點準備去回援呼延灼罷!”
外面蝟集的軍將幕僚,看着南面。一個個急得團團轉,說什麼的都有,就聽見一聲斷喝:“都嘈號些什麼!再有亂某軍心者,都拖下去行了軍法!”
大家紛紛轉頭。就看見劉延慶劉太尉就穿着一身中單,披着戰袍就出來了,大家臨敵下塞,都是身不卸甲小翻身起來就能打仗,這劉太尉倒是安閒。
不過劉延慶這個時候臉色也是又青又白,惱怒的看着南面,不過比起衆人的慌亂。劉延慶的神情卻沉穩許多。
不少他麾下軍將幕僚暗自佩服:“這個老頭子雖然現在荒唐許多,但是畢竟是積年宿將,每臨大事,才能看出這分靜氣!”
只是在片刻,劉延慶就表露了還存於身上的宿將風範,朝北一指:“蕭幹窮鼠噬貓,破釜沉舟來這麼一手,你們就慌張成這樣,看來在某家麾下,實在縱容得你們太過舒服,都忘了戰陣上面的事情到底是什麼模樣!某環慶軍大軍數萬俱全,營盤堅固,涇源軍秦鳳軍熙河軍就在不遠,朝夕至。蕭幹不過四萬餘燼,就算輜重俱毀,只要某陣腳不動,又有何懼哉?大宋還能再湊集擡重物資運一百次過來!而蕭幹還能支撐多久?好小家子氣模樣!”
他大大咧咧的斥完這些麾下軍將幕僚,環慶軍台州團練使王德卻是急得冒火,他在趕赴劉延慶軍帳前,已經用旗號,用傳騎,召集了本部最爲精銳的兵馬。
四軍萬餘兵馬,都在集結整備,聲令一下就能向南做好結陣而行的方略,也許半天就能回援後路,呼延灼說不定還能支撐到那個時候,劉延慶卻偏偏在這裡擺這個太尉模樣!
劉延慶也知道軍務緊急,向南再瞻望一下,那裡升起的火頭,已經不是一簇,而是十幾團煙雲騰空,局勢看來已經窘迫到了一定程度,劉延慶也想不通,呼延灼足足節制上萬環慶軍士卒,遮護這要緊後路,怎麼這短短時間之內,就已經被動到了這個地步?
他再也顧不及擺那大帥氣度,氣急敗壞的揮手:“王德,王德!你節制所部兵馬,快快回援,保住後路,某保你防禦使位置,拿下燕京,說不定還能再進一步,有節度使銜頭!”
Www ⊕тт κan ⊕Сo
王德大聲領命,急不可耐的就邁步而出,這個中軍營盤其實是他的,他麾下親衛立即奔向營盤當中掛着巨大前軍都部署旗號的望樓,這裡就要出旗號,幾個營盤現在正在集結等候的大軍就要出營,向南應援後路後路!
就在這個時候,這一系列大軍營盤頂在最前面的望樓就已經紛紛揮舞旗號,鼓動金鼓號角,向後傳遞訊息。
這些號令爲警慢值守在望樓之上的宋軍士卒忠實的向後傳遞,綿延近十里的宋軍大大小小的營盤小這個時候,都傳遞着同樣一個軍情。
正面遼軍已經動了,遠攔子爲先,大隊居後,步騎混雜,更有重型的攻寨器械,旗號大張,煙塵滿天,向環慶軍大營逼來!
蕭幹此時此亦,全軍俱動,在投入了自己擁有力量極大一部分抄擊環慶軍後路的同時,剩下的也掃數而出,主動進逼環慶軍大營,彷彿要一次將環慶軍全數擊垮粉碎在燕京城下!
在王德的調兵旗號還未曾出去的時候,中軍望掛就瘋狂的朝下傳遞着軍情,所有人在這匆都被蕭乾雷霆一般的舉動震驚在當場好一陣子,這還是那個從涿易二州一路敗退,退到高粱河,退到燕京城下,成爲宋軍上下所有人笑柄的遼人四軍大王蕭幹了麼?
王德第一時間就反應過來,大步的衝向望樓,劉延慶也反應過來,痛罵了一句身後親衛:“還等什麼?扶着老夫上望樓!”
十幾名親衛頓時涌上,七手八腳的攙扶着劉延慶上去,還有人趕緊回去捧着一領厚斗篷跟上,望樓上面風大,老太尉可經受不起。
一行人魚貫來到望樓之下,劉延慶麾下親將幕的們也都涌了過來,望樓上面狹窄,沒有他們觀陣的空的,只能蝟集在底下七嘴八舌的繼續議論,比剛纔還要熱鬧三分,這個時候劉延慶卻再沒心情呵斥他們了,十幾名親衛前面拉後面推,將身形胖大的劉太尉頂上了望樓高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