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節 建奴白甲

“建奴就這樣偃旗息鼓了?”林冕先是吃了一驚,接着興奮起來。

“不是,他們變招了。”

蕭飛雖然也算戰場新丁,但畢竟是銃兵千戶,有上過專業的軍事課程,對戰場的情形更爲了解。

建奴搞出這麼大的陣仗,怎麼可能一輪打擊就撤退?

果然,如蕭飛說的說的那樣,大量的建奴和漢軍旗撤到百步之外,重新列陣。

而原本的弓手也後撤,待步陣調整過後,建奴又派另一批弓手重新往城牆這邊拋射過來。

這時銃手裝填完畢,在號令之下,第二輪齊射又重新打放。

對面又有人瞬間倒下,只是由於弓手站位稀疏,成果有限,有人倒下就不動了,也有人在地上不停的翻滾着。

蕭飛眉頭緊皺,對這個戰果十分不滿意。

但距離太遠,無可奈何。

在銃手們低頭清膛和重新上彈藥裝填時,漢軍旗和建奴弓手還射了兩輪。

在這個距離,射過來的箭矢仍然勁力十足,不停的有銃手中箭。

大半箭矢落在懸掛和地面上,也有一部份落在人的身體上。

披甲的銃手中箭後也受了輕傷,箭尖劃破皮膚,鮮血滲透裡襯和衣服,透出綿甲。

有個銃手中了兩箭,但還沒有達到輕傷標準,不能下火線,他的前胸和後背都是一片殷紅色,看着十分驚人。

沒有披甲的銃手,一旦中箭,身體多半被箭矢刺穿,箭矢入肉極深,中了一箭就叫人失去了戰力。

軍醫和護兵不停的來回奔跑着,把中箭傷重的銃手搬擡下陣地。

幾個軍政官在陣地上不停遊走,他們沒有使用盾牌護身,甚至有個軍政官乾脆沒有披甲,他們在陣中不停遊走,鼓勵士兵,激昂士氣。

經過這樣數輪對射,銃手反而冷靜下來,然而頭頂的箭矢一輪接一輪的過來,死傷逐漸變得慘重。

但與此同時,連續打放幾輪後,對面建奴弓手的陣地上也是一片狼籍,死屍和傷者混成一片。

沒有大規模的衝鋒,火銃殺傷力在遠距離不如強步弓的弊端顯現了出來,但同時,強弓的速度也不如火銃。

畢竟人力有限,這種強弓射個三五箭,一般人就乏力了。

所以,在箭手的箭壺裡,裝箭量鮮有超過二十根。

槍來箭往,蕭飛半截身子都被汗溼透了,第一輪打過之後效果極好,當時所有人都極感興奮,一場大勝似乎唾手可得。

但現在的局面就是兩邊對射,雙方互有死傷。

他看到下面換成建奴旗丁和紅甲兵弓手,甚至還有上百多個白甲也站在陣前,拉開步弓,開始向城牆射箭。

這些白甲射的箭更加強力,力道更準。

想成爲白甲,不僅要有強悍的身體和武藝,豐富的戰場搏殺經驗,弓馬射術的水平也肯定比普通的紅甲和旗丁要高超很多。

建奴現在純粹是軍功立國的奴隸制國家,尚武之風簡直不要鼓勵。

從兒童能走路時就開始學騎射,長大後在長期的射獵和戰場廝殺中箭術在不停的進步。

後世的射手最多是在賽場上爭取榮譽,這些射手卻是爲了生存和自己的性命在訓練和實戰,兩者的差距其實真的很大。

白甲是建奴中的精英,普遍在三十左右的年齡。上戰場最少十年,經歷過無數次血戰。

他們眼神冰冷,意志堅定,見慣生死已經可以在戰場上冷靜下來,合理的分配體能,射箭的水平和速度都比普通的甲兵和旗丁高出一截。

雖然只有上百人,但在這些白甲的精確打擊下,城牆上銃手損失比之前略有增加。

另一邊的漢軍旗卻是越來越有撐不住的感覺,下面已經不再全部齊射,而是改分爲兩隊輪射。

這樣雖然不如齊射威力大,但這邊射出一箭,對面也能打放一輪,在第二箭堪堪射出時,對方的第二輪也打響了。

弓箭原本是應該比銃手快的多,但銃手分列而射,幾乎連綿不絕,不停的有漢軍旗被打翻在地,地面上躺了一層的人。

有當場被打死的,也有重傷者躺在地上"shenyin"着,整個戰場上瀰漫着濃郁的硫磺氣息和血腥氣,幾乎嗆的人沒有辦法呼吸。

尚可位身邊有個漢軍被打中了腦袋,整個頭顱都被打裂了,鮮血和腦漿迸發出來,噴了四周的人一頭一臉。

他的左臉頰上也噴了一些,濃郁的血腥氣幾乎使他要嘔吐出來,但是他不敢有絲毫動靜,仍然很沉穩的從身側的箭囊裡取箭,搭弦,然後發射出去。

有個漢軍忍受不了,停了射擊,用袍袖拼命擦臉,接着轉身就想往後陣跑。

“該死的漢狗。”

一個高個的白甲幾步趕過來,抓住這個要跑的漢軍,按在地上,抽出順刀,一刀從脖後斬了過去。

頭顱落地時,似乎還在叫喊和哭嚎着。

所有的漢軍都是凜然,張弓搭箭的速度更迅捷了。

不停的有人中槍倒下,也不停的有逃兵被就地斬首。

多爾袞和皇太極似乎下定決心要分出勝負,步陣又重新集結,準備從缺口突入。

觀察半天,明軍的火銃手有限,只要持續打擊,他們必定崩潰。這一仗雖然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還是能打贏。

皇太極御駕親征,此戰關乎大清臉面,必須要堅持。

正面戰場,兩軍已經是完全在拼意志和消耗,誰頂不住,誰輸。

瞭望哨裡,居高臨下,戰場的情形一覽無餘。

白甲兵的表現和作用,所有人都看在眼裡。

此情此景,讓秦浩明心中久違的激情再次沸騰。

建奴的白甲兵相當於什麼,這個時代的人肯定不清楚,可他知道,那就相當於後世的特種兵。

穿越太久,位高權重,長久沒有出手,以至於都忘記了自己過往的身份。

特種作戰嗎?

秦浩明的嘴角抹過一絲冷笑,把戰場指揮權交給閻應元和張雲,讓浩子召集王茂天和他的小隊。

雙手伸出往下按,壓住衆人要勸的話語,轉身殺氣騰騰步下樓梯,是該老子出手了。

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九節 無需再忍第六百一十三節 決戰關頭第一百九十二節 膽大包天第三百八十五節 還是不是男人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三百五十五節 自投羅網第五百節 真的很酸爽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九十節 梟雄淚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一百零五節 秦家村第二百八十三節 君臣相宜第二百二十二節 漢蒙一家親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二十六節 牆倒衆人推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五百五十節 憂心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六百二十八節 不管有主無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第四百六十一節 令出一人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四百一十節 定南軍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四百零七節 私鹽氾濫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六百零八節 下輩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第六百零八節 下輩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三百三十八節 他鄉遇故知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二百二十三節 一箭三雕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一百四十六節 組建隊伍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三百三十八節 他鄉遇故知第三十六節 義女柳如是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四百七十五節 行動第三百七十六節 什麼夫人?第五百零九節 萬事俱備,不欠東風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四百一十九節 無恥之尤第一百一十節 狼行千里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三百二十九節 有容乃大第七十七節 阿巴泰的渴望第三百六十節 誰的孩子第六百四十六節 家是他們的家,國不是他們的國第四百五十八節 華夏一式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四百七十四節 彎彎繞繞第一百零七節 立功授田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四十二節 合則兩利第一百五十一節 刮目相看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一百五十六節 兩面三刀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三百七十一節 圍三闕一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四百三十一節 醉紅樓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第五百七十七節 鰲拜慘死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四百九十七節 鄭森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一百九十一節 周皇后的智慧第六百二十三節 算計東林(二合一)第五百零一節 首重軍功第五百零七節 抵近偵查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二百三十七節 雛形初成第三百六十節 誰的孩子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第四十一節 泄密第三百七十一節 圍三闕一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
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五百七十四節 以命相拼第二百九十二節 臨別前夕第十七節 大明的悲哀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九節 無需再忍第六百一十三節 決戰關頭第一百九十二節 膽大包天第三百八十五節 還是不是男人第四百六十五節 大明銀行第三百五十五節 自投羅網第五百節 真的很酸爽第六十五節 部署第九十節 梟雄淚第六百五十節 其樂融融(新書《崇禎大帝國》已發,求諸君支持!)第一百零九節 崛起第一百零五節 秦家村第二百八十三節 君臣相宜第二百二十二節 漢蒙一家親第一百一十五節 預備禮物第四十八節 忠義盧象升第二十六節 牆倒衆人推第一百三十五節 暴戾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五百五十節 憂心第六百節 少跟本督來這一套第六百二十八節 不管有主無主之地,微臣替大明取之!第四百六十一節 令出一人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四百一十節 定南軍第三百五十三節 修羅地獄第四百三十七節 崇禎的感觸第二十九節 好友來投第四百零七節 私鹽氾濫第三百七十三節 戰略藍圖第六百零八節 下輩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五百五十三節 還有什麼依靠第六百零八節 下輩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三百三十八節 他鄉遇故知第一百七十二節 病入膏肓第二百二十三節 一箭三雕第一百一十三節 有女婉如第一百四十六節 組建隊伍第二十節 劫富濟貧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三百三十八節 他鄉遇故知第三十六節 義女柳如是第三百零九節 殺是爲了不殺第五百零三節 棒子的安排第六百二十節 撤退事宜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四百七十五節 行動第三百七十六節 什麼夫人?第五百零九節 萬事俱備,不欠東風第三百二十六節 去登州,那裡有吃的第三百六十七節 一觸即發第四百一十九節 無恥之尤第一百一十節 狼行千里第五百一十節 突襲第三百二十九節 有容乃大第七十七節 阿巴泰的渴望第三百六十節 誰的孩子第六百四十六節 家是他們的家,國不是他們的國第四百五十八節 華夏一式第七十二節 風波起第一百三十六節 遼東漢人第四百七十四節 彎彎繞繞第一百零七節 立功授田第四百七十七節 欺人太甚第九十五節 府軍驕橫第四十二節 合則兩利第一百五十一節 刮目相看第五百六十八節 軍魂第一百五十六節 兩面三刀第五百五十一節 雄軍風采第三百七十一節 圍三闕一第五百二十九節 變化第四百三十一節 醉紅樓第三百五十二節 速戰速決第二十五節 翻雲覆雨第五百七十七節 鰲拜慘死第三百九十節 檢閱第五百三十三節 丟臉第六百二十六節 國之根本,大明長城!第四百九十七節 鄭森第五節 大明的骨氣第一百九十一節 周皇后的智慧第六百二十三節 算計東林(二合一)第五百零一節 首重軍功第五百零七節 抵近偵查第四百一十一節 天下大勢第二百三十七節 雛形初成第三百六十節 誰的孩子第五百八十九節 聞之心酸第四十一節 泄密第三百七十一節 圍三闕一第二百六十七節 餘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