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決戰之前

春明門被襲,李由在、賀湛奪門遁逃,乃至突厥聯軍攻打潼關卻遭遇大敗的消息再也無法封鎖,仍然留在長安的八望士官開始頻頻拜訪薛公,因爲他們已經意識到晉王系或許能夠挽回社稷衰亡,無人不知薛絢之至今仍任太原府少尹,儼然晉王系親信重臣,他們迫切地希望諸多猜測能在薛公口中得到證實,這對於他們的取捨至關重要。

奇桑也終於意識到薛公的重要性,這日詔見,固然薛公仍以“抱病”的藉口推脫,不過突厥那位傳詔官這回卻沒有繼續客氣,逼迫薛公不得不奉令赴見。

面對奇桑,薛公當然沒有驚惶失措,當奇桑質問可曾知曉晉王野心時,薛公矢口否認:“老朽已經多年不問朝政,尤其長子被貶黜往嶺南之後,無法約束嫡孫陸離以病弱之軀幹涉權位之奪,憂心薛氏滿門將有禍難臨頭,更加謹慎小心,不想諸多隱忍,卻無法避免身陷戰亂,老巧風燭殘年,實在不願顛沛流離,再者家門爲大周顯望,若因國難臨頭而無擔當,即使饒幸得生,數百載積業也將毀於一旦,所以老朽才寧願傾盡全力守衛我中華帝都,縱然敗北,至少不爲懦弱之徒,汗王試想,老朽倘若得知晉王燁能夠振救君國於不亡,何至於將族中衆多子弟,陷落異族俘虜,此時必然已在洛陽,爲晉王燁效力。”

奇桑怒極冷笑:“薛公這樣說,便是承認不肯向我突厥臣服?”

“只要還有一線希望,豪傑之士怎甘淪爲投敵叛臣?汗王有梟雄之志,理應明白,要使天下歸服,便必須證明汗王確乃天命所歸,然而,眼下時勢,縱然韋太后盡失人心,匡復治世卻並非唯餘汗王一人。”薛公凜然無懼:“縱然汗王要取老朽項上人頭,老朽亦不願向異族稱臣。”

薛公自求一死,咬定八望決無可能臣服,這當然激怒了突厥部將,兵敗的恥辱讓他們將李由在恨之入骨,奈何這時李由在已經脫身使他們鞭長莫及,他們的怒火當然要傾瀉在其餘周臣身上,紛紛上諫,要求奇桑下令斬殺周臣,就連謝瑩,也建議奇桑乾脆處死韋太夫人以及薛、崔二公。

宇文盛卻不贊成。

李由在的逃離並沒有牽連到他,因爲二人雖同爲周臣,卻從來沒有干連,李由在爲柴取舉薦,便連柴取,其實都沒有被奇桑治罪。

這說明奇桑雖然吃了一個敗仗,卻並沒有喪失理智,非常清楚李由在只是個例,決不代表所有的周臣都如他一般居心叵測,譬如柴取,他倘若是晉王黨,爲何將長安城拱手相送?

宇文盛提醒奇桑:“薛子瞻、崔政迂腐,並不代表八望盡乃迂腐之輩,可汗王若在此時誅殺世族,豈不越發讓大周士官心向晉王?至於晉王妃之家眷,倘若死去,便毫無價值,臣以爲目前關鍵,汗王還是需要奪取潼關,大敗晉王,到時讓晉王明悉厲害,再用王妃族人與之談判,方爲上策。”

謝瑩在冷靜下來之後,也覺得薛公是有意離間,竟然附和道:“若非京兆尹提醒,妾身竟險些中計,賀燁若真重視崔、薛兩門,這回完全可以讓這二姓族人趁亂逃出春明門,然而一點沒有動靜,這是爲何?說明賀燁根本沒將崔、薛兩門放在眼裡,甚至擔心若讓汪亥崴與其聯絡,大有可能暴露,又或者是賀燁有意留薛公爲質,激怒汗王,讓汗王斬殺世族,如此一來,稍經挑撥,長安便會激發暴亂,動搖汗國根基。”

謝瑩還有假設:“賀燁並沒料到汪亥崴已然暴露,留他在城中,必定還有後着,也許就是爲了策發暴亂,如今汪亥崴雖說被處死,城中說不定還有殘黨,與其殺掉薛子瞻,不如放長線釣大魚。”

“貴主之計雖說可行,然而汗王還需加強戒備,莫如逼令諸貴,上繳兵器,另外還需加強管制,搜繳坊間刀劍器具,以防暴亂。”宇文盛補充道。

其實長安爲周室管轄時,顯望之族雖然可以擁有一定數量的私衛,但如連弩、護甲等器具,自然不許各府私衛配備,不過刀劍等器物,莫說貴族家中常有,便連遊俠豪客往往也會佩帶,只這些兵器的殺傷力當然遠遠不如軍隊配備,屬於管制之外。

阿史那奇桑起初並不在意諸貴的私衛以及兵器,因爲長安城內外駐守百萬盟軍,當然不懼城中暴亂,然而現下他必須攻奪潼關,而且決意親征,那麼便會抽調多數兵力,一旦後方暴亂,無疑不利局勢,所以宇文盛的建議很得奇桑讚賞,他並沒有爲難薛子瞻,毫髮無損地將人送回宣揚坊,甚至在決戰之前,又舉辦了一場宴會,邀請諸貴出席,甚至對李由在不吝讚揚,聲稱雖說中計,被晉王賀燁伏擊,若獲李由在,勢必斬殺,不過憑心而論,李由在能爲晉王燁出生入死,其赤膽忠心實在讓人肅然起敬。

奇桑這是在向諸貴顯示自己的寬容大度,同時也在暗示諸貴,晉王燁能救李由在、賀湛等親信脫困,卻對諸貴不聞不問,遠近親疏一目瞭然,向誰投效更有可能飛黃騰達,爾等好生衡量。

還別說,這場宴會後果然收服了一些士官,大多是正統派,他們雖然反對韋后弄權,拒絕棄都東逃,但同樣不能容忍晉王燁的謀逆之行,他們希望賀燁能與突厥拼個魚死網破,這樣一來,他們效忠的當朝天子賀洱便有望平息內憂外患,結束動亂的時局。

於是他們大加讚頌汗王胸襟廣闊,痛斥賀燁爲亂臣賊子,意圖慫恿奇桑與賀燁兩敗俱傷。

但在奇桑看來,與賀燁開戰已經是不能避免,他也懶得深究這些士官的心態,而篤信收買有了成效,對阻止他大開殺戒的宇文盛更加賞識倚重,因爲謝瑩的疏失,導致賀湛、李由在成功逃脫,這多少讓奇桑心生不滿,無法再倚重謝瑩女流之輩,他將收剿刀劍兵器防範暴亂的重任交託宇文盛。

而宇文盛果然不負重託,他在長安原有名望,百姓們也極其信任這位京兆尹,自發上繳刀具者不在少數,而對於八望士官,宇文盛的態度非常強硬,不僅搜剿兵械,甚至還威逼利誘諸貴遣散不少私衛,這些人都由京兆府統一編制,爲巡防城衛,上有突厥統領監督,這樣一來,看似杜絕了諸貴聯合激發暴亂。

皇城宮城有伊力統率的五萬宮衛守護,內郭外郭有宇文盛節制的五萬兵衛禁嚴,阿史那雄河傷勢也漸漸好轉,雖說暫時不能領軍作戰,坐鎮長安已然不成問題,奇桑汗王便能夠放心大膽再徵潼關,他要親自一雪兵敗的恥辱,他要讓賀燁明白,先驅突厥奪回長安逼令韋太后讓權的計策並不可行,賀燁只有一條退路,那就是捨棄幽燕、晉朔、洛陽、關中,與韋太后決一死戰,憑藉長江天險,據金陵苟延殘喘。

當奇桑制定諸多軍事計劃時,十一娘仍然在經營她的生意,只不過戰爭結束前,連衆多商賈也不能離開長安了,她原本也沒有潛逃的主意,韋太夫人以及均宜夫婦還未營救成功呢,上回她讓十餘死士裝模作樣襲擊柳家宗宅,正是爲了讓謝瑩乾脆將太夫人一家三口困禁宮內,否則一旦起事,兵荒馬亂,她還得分心護衛家人安危,均宜行動不便,留在宮中反而更加安全。

這日十一娘正在東市一家酒肆,宴請某家官眷,她當然要預先到場,正好聽聞一樓大廳,有幾個士子打扮的文人,說起那日春明門被襲的事。

“聽說是有一夥人喬裝成爲行商,大約也就二十來個奉文牒入城,守衛原本不設防,哪知當頭那位,不待守衛看清文牒,拔劍出來就砍倒守衛,他振臂一呼,同夥紛紛響應,春明門內又有內應殺出,情勢極其混亂,再有一彪人馬,也不知從哪方躥出,打頭那位臉上扣着銅面,簡直有若殺神降世,只他一人,瞬息之間便砍殺五十多個突厥兵!”

“聽說晉王領燕國公部已經兵援潼關,打頭那位,莫不就是殺得營州潘部聞風喪膽之青面少將吧?”

“應該就是那位,若非燕國公部先鋒少將,還有誰能如此神勇?”

十一娘看向窗下,見議論之人不像是道聽途說的閒漢,心裡不由嘀咕,莫不是晉王殿下親自出馬接應李由在來了?還真像是那人的風格,素愛出其不意,阿史那奇桑萬萬想不到,他的對手竟然會偷襲春明門,否則哪有必要傾巢出動,當日在春明門外設伏,便能將晉王殿下俘虜。

正出神,客人卻來了,出乎十一娘預料的是,劉氏竟也同行。

她連忙殷勤迎出見禮。

劉氏一把拉住十一孃的手,也不避忌旁雜,開口便相求:“好二孃,如今只有你能助我,賀郎必定身在洛陽,你想想法子,將他再劫來長安,只要你做成這事,我擔保讓洛陽阮家,將來爲新朝首富!”

十一娘不好接腔,只能陪笑,劉氏這才醒悟過來,將那官眷暫時打發去別處,十一娘這纔好勸說:“並非妾身膽敢拒絕夫人,妾身可實在沒有這麼大本事,自從夫人上回提說那事,妾身便修書一封讓兄長安排,可別說瑩陽真人,便連袁氏,出輒隨扈上百,哪裡能刺殺得手?再者夫人想想,賀郎君若回長安,哪還保得住性命,妾身看來……夫人似乎並不怨恨賀郎。”

劉氏淌眼抹淚:“我哪裡會恨他,只怨他執迷不悟,死心踏地追隨晉王燁。”

十一娘嘆道:“妾身的確無能爲力,夫人,便是妾身現在想要相助,長安禁嚴,書信口訊都無法送出。”

“長安竟然再度禁嚴了?”劉氏愕然。

“夫人竟不知?”

“我這幾日,哪有閒心關注這些瑣事。”

“夫人剛纔說賀郎君是追隨晉王?妾身早前聽底下幾個文人議論,說什麼突襲春明門者乃燕國公部先鋒少將,尚覺咄咄怪事,燕國公明明遠在營州,怎麼會奪佔洛陽,妾身前些時候還與家人通信,可一個字也沒聽家人提起。”十一娘轉移話題。

“不怪你不知,晉王燁爲了伏擊汗王,這等機要又哪裡會公之於衆,便連河南尹,也被瞞在鼓裡,晉王燁先是收買了潼關守將姜導,奪取虎牢關後裝模作樣南下,待誤導汗王,再殺了個回馬槍,連河南尹此時也身陷囹圄。”

十一娘當然不會爲李辰翁擔心,所謂身隱囹圄,只不過是爲了繼續誤導奇桑,保護宇文盛繼續潛伏而已。

卻從劉氏口中應證了一件事——

“的確是先鋒少將突襲春明門,那人身手十分了得,恍然殺神從天而降,也難怪能讓潘部、北遼聞風喪膽,只他雖了得,那晉王萬萬不能與汗王匹敵,只憑先鋒少將一人驍勇,怎麼能夠戰勝突厥百萬大軍?賀郎這一去……怕是凶多吉少了。”

第777章 殿下救命第546章 笑見血仇第12章 主母施罰第1370章 一線第299章 十一娘諫言第602章 羅五的身份第565章 將亂第1310章 隔閡當真加深了第324章 “槍手”在行動第743章 曝露第1373章 衆叛親離第1211章 歪打第813章 毛夫人的醒悟第1095章 利誘高玉祥第15章 緊閉的家門第159章 餘味軒,半東家第288章 可惜生於柳氏第1409章 來了第451章 賀湛返京第760章 擁躉們第1241章 表姐表妹第377章 南陽郡王第103章 小九險傷第866章 “雙美”共浴第759章 詔令至第231章 問審對質第514章 江迂遭驚嚇第899章 你又能聰明到哪裡去第250章 再突變第571章 破局第1319章 私見第808章 意料之中的推脫第104章 花粉和氣喘第762章 天價第291章美貌女子第1345章 公主新交第1010章 漏網之魚第665章 好色也能“世襲”第202章 又是一年了第543章 優諫戲第59章 太夫人的品析第71章 車禍第599章 老奸巨滑賀舍人第584章 哭驚排雲殿第481章 人頭落地第416章方氏有進展第844章 賀燁的笑話第1120章 起事第904章 晉安又殺回第184章 謊騙第522章 私奔第223章 驚變第305章 賢妃舉薦第1159章 俘獲第1406章 還是想殺人第148章 真相第721章 夜會第608章 受辱第380章 “閻王”現身第382章 喪鐘醒京城第232章 抓住破綻第1119章 欲返長安第543章 優諫戲第40章 到底是誰更傻第801章 算是言歸於好第1320章 索恩第1224章 莫測心思第904章 晉安又殺回第1315章 請君赴會第921章 發作第1248章 並嫡第344章 天子賜,亦敢辭第535章 獠牙森森第1183章 厥上,門外,兩雙第593章 割耳明志第324章 “槍手”在行動第79章 七娘捱打第1212章 正着第419章 方氏成密友第711章 扈孃的妙用第786章 議發展第1147章 李公之餌第1401章 皇后再成“軟杮子”第984章 “殿下”中計第142章 練手第325章 好一場母慈女孝第1364章 太子“救美”第114章 太夫人的審斷第1254章 計成?第1325章 揭幕第578章 預示第1349章 戰火飛速蔓延第214章 此生已是陌路第423章 晉王有行動第1025章 謝瑩被斥第1361章 反目第1200章 敬畏第1198章 美人還不死心第1296章 寧死不從第470章 心結
第777章 殿下救命第546章 笑見血仇第12章 主母施罰第1370章 一線第299章 十一娘諫言第602章 羅五的身份第565章 將亂第1310章 隔閡當真加深了第324章 “槍手”在行動第743章 曝露第1373章 衆叛親離第1211章 歪打第813章 毛夫人的醒悟第1095章 利誘高玉祥第15章 緊閉的家門第159章 餘味軒,半東家第288章 可惜生於柳氏第1409章 來了第451章 賀湛返京第760章 擁躉們第1241章 表姐表妹第377章 南陽郡王第103章 小九險傷第866章 “雙美”共浴第759章 詔令至第231章 問審對質第514章 江迂遭驚嚇第899章 你又能聰明到哪裡去第250章 再突變第571章 破局第1319章 私見第808章 意料之中的推脫第104章 花粉和氣喘第762章 天價第291章美貌女子第1345章 公主新交第1010章 漏網之魚第665章 好色也能“世襲”第202章 又是一年了第543章 優諫戲第59章 太夫人的品析第71章 車禍第599章 老奸巨滑賀舍人第584章 哭驚排雲殿第481章 人頭落地第416章方氏有進展第844章 賀燁的笑話第1120章 起事第904章 晉安又殺回第184章 謊騙第522章 私奔第223章 驚變第305章 賢妃舉薦第1159章 俘獲第1406章 還是想殺人第148章 真相第721章 夜會第608章 受辱第380章 “閻王”現身第382章 喪鐘醒京城第232章 抓住破綻第1119章 欲返長安第543章 優諫戲第40章 到底是誰更傻第801章 算是言歸於好第1320章 索恩第1224章 莫測心思第904章 晉安又殺回第1315章 請君赴會第921章 發作第1248章 並嫡第344章 天子賜,亦敢辭第535章 獠牙森森第1183章 厥上,門外,兩雙第593章 割耳明志第324章 “槍手”在行動第79章 七娘捱打第1212章 正着第419章 方氏成密友第711章 扈孃的妙用第786章 議發展第1147章 李公之餌第1401章 皇后再成“軟杮子”第984章 “殿下”中計第142章 練手第325章 好一場母慈女孝第1364章 太子“救美”第114章 太夫人的審斷第1254章 計成?第1325章 揭幕第578章 預示第1349章 戰火飛速蔓延第214章 此生已是陌路第423章 晉王有行動第1025章 謝瑩被斥第1361章 反目第1200章 敬畏第1198章 美人還不死心第1296章 寧死不從第470章 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