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五子示忠

“什麼?此話當真?裴鄭二族果然爲太后陷殺?仁宗帝原是有意傳位晉王?”

邵廣脖子已經僵直,雙眼瞪得溜圓,眉梢高高飛起,整個人好比石雕,僵硬了許久才問出這一句話,慘白着一張臉,茫然的目光依次劃過幾個知己沉肅認真的面容,最終停留在擔當解說的十一娘臉上,重重喘息着,彷彿隨時準備暈厥過去一般。

已經是中秋次日,賀湛就快“成家立業”,故而趁着大婚之前邀約幾位好友飲宴以慶“脫單”,事實上當然是爲了讓十一娘向她十分看好力必爭取的盟友邵廣坦言隱情,一番話說來,邵廣有這反應也的確在衆人預料當中,這時幾人之所以端坐無語,也是爲了突顯十一孃的領袖地位。

“紳確信十一娘之言。”簡單利落的一句肯定,卻是出於尹紳之口。

他本非長安職官,只是因爲得知邵廣遠歸,賀湛又恰臨大婚,趁着中秋節,乾脆請了數日休假,好在尹紳本就在畿縣爲官,不需長途跋涉,快馬加鞭即日便能趕回長安,原是中秋當日就已抵京,不過因爲父母家人已在長安置居,不得不先見家人,今日才往上清觀,卻正遇十一娘與邵廣準備赴賀湛之請,自然隨往。

十一娘既然看好邵廣,當然不會獨防尹紳,事實上相比邵廣,她甚至以爲尹紳非但才德兼優相比邵廣更具智計,原也有一併開誠佈公的打算,既然尹紳趕上了今日宴會,自然正合心意。

果然,相比邵廣的驚愕茫然,尹紳顯然早有準備,一句話就表明了聯盟的誠意。

“某並非不信十一娘,只是這事……也太過聳人聽聞。”邵廣好容易“柔軟”下來,兩手直捧突然沉重的腦袋,一連聲地未知是驚是悲的長嘆,也未知是沮喪還是疑慮。

十一娘剛纔只將仁宗帝從危重到崩逝的許多隱情詳細敘述,這時才又把陸離當年所察關於裴鄭謀逆案的證據交待。

邵廣憤而擊案:“某從不信裴鄭謀逆,卻僅以爲是奸侫讒言欺上,沒想到,真沒想到太后纔是幕後主使,難怪謝、毛一流才能位及國相……某實愚昧,若非十一娘今日告知真相,還以爲韋太后比仁宗帝更有識人之能公正嚴明,因而某才能夠進士及第,兩回死裡逃生!”

好好發泄了一番,邵廣突然想起自己答應的婚事,徹底哭喪了臉:“日後該當如何,太后奸惡,韋相勢必不是無辜,他那孫女……也罷,大不了再修書一封,讓母兄代爲轉圜,就說原本在家爲某定了親事,只不過不及知會……”

十一娘哭笑不得:“太后既然開口賜婚,哪能不知九郎家中並未議定姻緣?就算太后並未事先探察,九郎已經領受懿旨,又是事關韋相府,怎容郎君出爾反爾?依太后之狠絕,只怕就算九郎家長已經議定姻緣,爲免韋緗顏面盡失受人議論,必定會造成無辜冤死。”

邵廣打了一個寒噤:“當然不能牽連無辜。”卻更加沮喪:“那又應當如何?”

十一娘嚴肅了形容:“兩個選擇,要麼讓韋緗暴亡……”

“這怎麼行?”邵廣彷彿被蠍子蟄了般地渾身一震:“雖說太后與韋相不是好人,韋七娘不過閨閣女子,若非大奸大惡,怎能害她性命?”

十一娘當然預料到邵廣會有這樣的反應,全不在意他這番焦躁憂急,板着臉孔說道:“那就只剩一個選擇了,便是九郎屢行應諾,求娶韋緗,只不過必須對韋緗懷有戒備,關於今日商議之事萬萬不能泄露。”

邵廣雖說樸直,但十一娘確信他並非愚笨之人,只要知道了韋太后的真面目,當然不至於再中陷井暴露意圖,否則寧願捨棄邵廣,也不會將己方置於危險境地。

可邵廣一想到將來要與結髮妻子同牀異夢爾虞我詐,捧着頭的雙手就放不下來,十分懊悔自己的莽撞愚蠢,纔會淪落至左右爲難的境地,但他卻堅定了與太后黨勢不兩立的意志,無論如何也要輔佐晉王這個正統,可也因爲狠不下心妄害無辜,雖然沮喪不已,卻也只好接受了這個無奈之下的唯一選擇。

“某實在疑惑,既然太后爲奸惡之徒,何故要撮合在下與韋七娘成就姻緣?在下並非顯望子弟,難道太后以爲邵某亦同謝、毛奸邪之輩,會行助紂爲虐之事?”

這下子賀湛實在忍不住了:“如同當年曹剛舞蔽案,你道太后是因爲主持公正才下令嚴究?無非是爲籠絡人心張顯德賢達到順利臨朝而已,太后明知曹剛不過是枚棋子,打壓博容者實爲毛趨,可曾因此追究毛趨之罪?就算後來鬧生夏陽一案,博容險些冤死,太后已然察實爲毛維伯侄報復之舉,結果如何?毛趨雖然獲貶,毛維依然穩居相位!”

尹紳也是連連頷首:“九兄不知,愚弟卻是一清二楚,夏陽案若非十一娘籌劃得當,太后斷不會寬饒九兄,想必這回嶺南一案,也是十一娘居中斡旋,九兄方能轉危爲安。”

“邵九郎未行罪事,忠於君國,十一當然不會見死不救眼看奸惡得逞,只十一雖然有斡旋機會,的確全因韋太后這時還必須在意輿論,太后雖然臨朝,可眼下還有宗政堂牽制,遠不到爲所欲爲乾綱獨斷地步,爲與汝陽王爭取人心,當然着重於顯示賢能,因夏陽一案,九郎在士子當中已經奠定剛正不阿之名,此回嶺南一案又有汝陽王參涉其中,太后不得不察明實情,可經嶺南一案,九郎聲名愈更大漲,九郎之經歷品格,倒頗似文皇后時期杜相。”

說到這裡,十一娘脣角顯然一絲嘲諷:“當年杜相性情耿直魯樸,故入仕之初頗多波折,也是幾受陷害,文皇后察斷實情,賞識杜相具直諫之耿,授任御使之職,雖杜相不乏直諫文皇后施政疏漏處,文皇后從無斥言,杜相四十入政事堂,兩年之後就因病而逝,文皇后爲國失良才扼腕不已,譽稱杜相爲君主明鏡,鼓勵百官效仿,故文皇后執政期間,甚至到武宗繼位,忠直耿諫之言官甚多,咱們這位韋太后歷來自信才能足以比肩文皇后,當然也需要一面明鏡,邵九兄豈不恰好合適?”

卻又直視邵廣:“謝、毛一黨雖爲太后親信,然因上位者無能,黨羽多爲庸碌,可太后既要壓制汝陽王黨達成大權獨握,目下自然需要真正人才奠定政績,九兄也好,薛六兄與王七兄也是一樣,在士人羣體都已存在一定影響,故太后必然重用,以圖網絡人才爲己所用。”

邵廣這才隱約意識到自己的作用,卻仍然一團焦慮:“那接下來,某應當如何行事?總不能爲了應付太后,就行禍國殃民之諫罷?”

“九郎該當如何便當如何,只不過行事之前,希望預先與我等商議,萬萬不能莽撞,將自己置於險惡之中。”十一娘說道:“九郎經過夏陽、嶺南一案聲名鵲起,勢必會收穫許多有識之士主動交好,我不願勉強九郎攀結權勢,然而對於此類忠耿之士自當維持交往,但切記不可泄露晉王一事,當時機成熟,需要九郎等鼎力相助時,我自當知會。”

這一件事並不違背邵廣的一貫原則,他當然頷首以示遵行。

十一娘又說韋緗:“七娘雖說功利,父祖又爲太后黨,然而大奸大惡之事她確也並未參與,不過是因家族先後出了文皇后與太后兩位,有些不屈鬚眉之傲罷了,只韋七娘一貫不願拘於後宅,早存終身不嫁之念,這回之所以答允婚配,必然是甘當太后耳目之用,意在穩穩籠絡九郎,爲太后所用,九郎當有準備,如何應對韋緗旁人卻不能插手。”

由得邵廣皺着一張無可奈何的苦瓜臉哀聲嘆氣不絕,十一娘卻又將話題轉向:“如今十四郎與六哥已屬三省職官,再兼邵九郎,不出所料應當也會留京任職,那麼尹二郎與四姐夫倒是更加適合外放了。”

王七郎先就表達意願:“我這較書郎也當得厭煩了,家祖父與家父之意,亦是贊成外放。”

尹紳也即示意:“在下對朝中人事知之不多,留京也無用武之地,全憑十一娘安排。”

十一娘雖然感覺到尹紳過於心悅誠服的態度似乎有些蹊蹺,然而也並沒有意思追根究底,只微微頷首,示意諸位可以放開手腳慶祝賀湛即將成爲有婦之夫了,只與不能多飲的陸離避去一旁閒話,交待道:“陸哥明日通知殿下,徐修能一事我需稟諫。”

第76章 公義與得失第19章 “結交”元三第1121章 見瑩陽第564章 方氏下場第1236章 女兒的反叛第295章 名揚北里第369章 勝負已定第87章 又一輪佈局第460章 五子示忠第442章 意料之外第247章 英國公子第713章 前車之鑑,不得不忍第482章 師生第581章 異像第590章 南陽王府的家事第36章 姐妹三人第1158章 大開殺戒第480章 關於仰慕第852章 不怒第951章 挑釁你了又如何第342章 未嘗不知隱患第1340章 各備殺着第634章 規矩第600章 及冠了第933章 丟了性命第1070章 太后退步了?第158章 決勝第467章 喜怒無常的夫君第34章 波濤暗涌的柳氏族內第165章 蔣氏大鬧含象殿第237章 寬衣需警慎第875章 殿下出馬第949章 傷逝第1015章 王妃差點逼死人第26章 “私會”與密謀第1045章 真正的殺人無形第488章 七、八頭阿喜第1366章 開殺戒第51章 晉王賀燁第837章 聚會玉管居第1141章 “明燈”的麻煩第914章 “兇手”只能有一個第1228章 拆穿第758章 王妃很煩躁第412章 玉壇主現身第681章 以疏間親第16章 北里叩玉家第574章 酷暑臨第613章 陪媵是個大問題第143章 罪有應得第793章 “歹人”潛入第948章 託付第295章 名揚北里第50章 內廷遍“私情”第881章 真相第1342章 小九再次出走第707章 進步第246章 刑場冤聲第949章 傷逝第127章 重返舊居第633章 元媵人第599章 老奸巨滑賀舍人第358章 你瞑目罷第139章 押送縣衙第193章算計開始第465章 賓客們第554章 深夜火光第150章 挖牆角第1302章 求助第842章 生辰第1082章 這個狀況真奇異第1306章 捉弄第1399章 已經接近真相了第960章 王郎將,真風流第151章 西嫵女第326章 劍走偏鋒第731章 當衆調情?第555章 承認又如何第1079章 人心易變第599章 老奸巨滑賀舍人第384章 盧銳就要倒黴第811章 利害,在看不見的地方第713章 前車之鑑,不得不忍第1231章 功臣回國第889章 我的野心很大第17章 樂妓叩音第38章 計劃進行時第1010章 漏網之魚第1372章 雷劈第1108章 王績示誠第1061章 阡陌的來歷第355章 攀咬吧,妃嬪們!第454章 綠帽子的作用第1285章 生疑第682章 阮美男登場第36章 姐妹三人第1185章 再見長安殿第271章 爭得解送第143章 罪有應得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
第76章 公義與得失第19章 “結交”元三第1121章 見瑩陽第564章 方氏下場第1236章 女兒的反叛第295章 名揚北里第369章 勝負已定第87章 又一輪佈局第460章 五子示忠第442章 意料之外第247章 英國公子第713章 前車之鑑,不得不忍第482章 師生第581章 異像第590章 南陽王府的家事第36章 姐妹三人第1158章 大開殺戒第480章 關於仰慕第852章 不怒第951章 挑釁你了又如何第342章 未嘗不知隱患第1340章 各備殺着第634章 規矩第600章 及冠了第933章 丟了性命第1070章 太后退步了?第158章 決勝第467章 喜怒無常的夫君第34章 波濤暗涌的柳氏族內第165章 蔣氏大鬧含象殿第237章 寬衣需警慎第875章 殿下出馬第949章 傷逝第1015章 王妃差點逼死人第26章 “私會”與密謀第1045章 真正的殺人無形第488章 七、八頭阿喜第1366章 開殺戒第51章 晉王賀燁第837章 聚會玉管居第1141章 “明燈”的麻煩第914章 “兇手”只能有一個第1228章 拆穿第758章 王妃很煩躁第412章 玉壇主現身第681章 以疏間親第16章 北里叩玉家第574章 酷暑臨第613章 陪媵是個大問題第143章 罪有應得第793章 “歹人”潛入第948章 託付第295章 名揚北里第50章 內廷遍“私情”第881章 真相第1342章 小九再次出走第707章 進步第246章 刑場冤聲第949章 傷逝第127章 重返舊居第633章 元媵人第599章 老奸巨滑賀舍人第358章 你瞑目罷第139章 押送縣衙第193章算計開始第465章 賓客們第554章 深夜火光第150章 挖牆角第1302章 求助第842章 生辰第1082章 這個狀況真奇異第1306章 捉弄第1399章 已經接近真相了第960章 王郎將,真風流第151章 西嫵女第326章 劍走偏鋒第731章 當衆調情?第555章 承認又如何第1079章 人心易變第599章 老奸巨滑賀舍人第384章 盧銳就要倒黴第811章 利害,在看不見的地方第713章 前車之鑑,不得不忍第1231章 功臣回國第889章 我的野心很大第17章 樂妓叩音第38章 計劃進行時第1010章 漏網之魚第1372章 雷劈第1108章 王績示誠第1061章 阡陌的來歷第355章 攀咬吧,妃嬪們!第454章 綠帽子的作用第1285章 生疑第682章 阮美男登場第36章 姐妹三人第1185章 再見長安殿第271章 爭得解送第143章 罪有應得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