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章 王績示誠

安撫住齊姬,送走了賀燁,十一娘回到晉王府。

正逢春季,河北道官員再度前來晉陽商會新政之事,這回王績卻請陸離轉告,意欲私下面會晉王妃,這原本便有些蹊蹺,又因王績一再強調“私下”,越發顯得事情神秘玄奇,十一娘三思之後,打消了將碰面地點乾脆擇定溯洄館的想法,頗經周折,在王府之外市坊之中,擺脫耳目與王績面會。

王績先以拜禮相見,但十一娘雖然貴爲晉王妃,其實不應當一州刺史朝廷高官如此禮節,更不說私下相見,王績乃柳蓁翁爹,爲十一孃的長輩,十一娘反而當持晚輩禮敬待。

但這回她沒有推脫,正襟危坐受王績大禮拜見,洗耳恭聽這位長輩接下來的說辭。

“數日之前,老父遣長安家人抵達幽州,託家人之口,轉告於臣,自共治議和,經懷恩王、衡陽侯兩起事故,家父實感灰心力拙,雖憂慮國難近在眼前,憾恨無能挽回社稷之禍,於是心生告老之意,只尚有一線期望,懇請王妃示下,家父與臣,甚至京兆王衆多子侄、門生,是否仍應效力於朝,抑或歸隱於野。”

先以臣子之禮相見,再謙稱爲臣,“示下”一番言外之意,無疑是王淮準授意王績,委婉向晉王系示誠,這是王相國終於忍不住要揭開窗戶紙,他的確深感灰心力拙,然而唯一的期望便是晉王能夠撥亂反正,晉王妃若肯明示,京兆王纔有堅持戰鬥的必要,否則也只能歸隱於野,只圖自保。免得當蠻夷滅國,華夏之臣被逼在生死之間抉擇,生則向異族稱臣對蠻夷屈膝,死則拒絕降服,赫赫一族殉國,但王淮準顯然是不願死殉韋太后治管的所謂君國,更加不甘爲蠻夷效命,那麼逼於無奈,只好預先歸隱於野,徹底淡出朝堂了。

而十一娘現在需要考慮的是,應否對京兆王坦誠相告,信任不疑。

這其實也不用考慮與遲疑,十一娘相信王淮準雖說較裴鄭曾經兩門宗長更加圓滑世故,懂得趨利避害,但其心性仍然還是不失正直,而事實證明,如今世道,圓滑世故、趨利避害纔有望生存,而生存纔是撥亂反正的必然前提,更加難得當然是圓滑之餘不失正直,所以十一娘不會拒絕京兆王的主動示誠,晉王之業,需要更多世族輔助,這是一條非生即死的道路,一味顧慮謹慎只能固步自封,而眼下,晉王系與太后黨的決一死戰已經不遠了,的確到了聚集力量準備致命一擊的關鍵時刻。

“王公乃社稷之臣,當然不應歸隱於隱,也請王刺史堅信,華夏之治並未走到絕路,殿下目的雖在權位,可當得權位,再度震服蠻夷復興盛世纔是更加遠大志向,殿下離不開志士忠臣輔佐,於此,我僅代殿下,敬謝京兆王氏一族,靜待時機,齊心協力於社稷治世。”十一娘恭身,迴應長揖之禮。

“殿下果然……”王績反而怔住,卻極快如釋重負:“家父與臣,固然素知韋太夫人與王妃雖爲女子卻遠勝鬚眉,雖表面屈從奸後絕不至於助紂爲虐,然實在不敢相信晉王殿下竟能擔當社稷之重,王妃坦然相告之前,臣甚至仍有疑慮。”

“不瞞王刺史,令郎一直暗佐殿下。”

這下王績越發驚詫,幾乎忍不住埋怨:七郎這小子,居然早知晉王野心,不,是志向,不管是野心還是志向,難道不該告知尊長,這可是謀逆之罪,更不好就要夷族滅門!

“相信令郎並不曾泄露機密,然王相國與刺史,又怎會疑慮殿下能否擔當重任呢?”十一娘當然能夠洞悉王績此時極想訓子的心情,但她並不介意,畢竟瞞着尊長行爲這等大事,太有可能讓家族莫名其妙遭受滅頂之災了,王績心有餘悸也是情理之中,她更加疑惑的是,王績當聞晉王纔是“希望之光”,雖說驚異,然而遠遠不及她預料當中的震詫,可王寧致守口如瓶,他的父祖又是怎麼察覺賀燁可能暗懷野心,不,暗懷抱負呢?

“是舍侄遠致。”王績也坦然相告:“相比小犬,遠致才華更得家父看重,正是遠致洞諳殿下並非矇昧愚頑,篤信殿下必定心懷大志,只家父雖然採信,臣卻依然猶疑。”

十一娘對王遠致尚有印象,但實在不明他是怎麼看出賀燁的破綻,當然眼下也不是追究這些細枝末節的時候,她告訴王績:“蜀王與太后,即將圖窮匕見,我欲向太后獻策,謀除蜀王,當使其效仿罪庶淇,即爲策動政變之罪,如此一來,即便天子位居正統,然行弒母不孝之惡,怎能治理臣民?太后應當不會立即廢位處死天子,多數是將天子軟禁宮苑之中,由她再度掌管軍政,直到徹底懾服臣民人心,方會施以毒害,再立一傀儡操縱。”

最合適的傀儡人選便是十一孃的兒子,不過晉王仍然活蹦亂跳,太后不會安心,她在廢立之前,必須除掉晉王,還有十一娘這個更具威脅的晉王妃——任氏事件,十一娘已經公示不願加害晉王,更加不願遲兒涉及權位之爭,太后已經容不下十一娘了,在利用之後,必須將晉王夫婦二人斬草除根。

所以繼蜀王之後,晉王與太后也必須圖窮匕見。

“如今姚潛掌管禁軍,竇輔安統率宮衛,蜀王這些年雖然籠絡不少黨徒,多爲文官,並無兵權,蜀王有何實力策動政變?”對於晉王妃的計劃,王績大覺詫異。

“策動政變乃逼不得已之下下策,蜀王當然不會優先選擇,他起初考慮應是待突厥再度兵犯,鼓動輿論譴責太后懦弱誤國,利用懷恩王及其舊部一案,收買忠臣之心,逼迫太后退居內闈,不過蜀王頗爲急功近利,眼下,太后逼害齊侯,致使靈州軍勇、百姓義憤填膺,蜀王應當自恃時機已到,等不到突厥興兵了,但光靠蜀王黨及部分正統派,還不能勝過太后黨逼其退政,蜀王應當會先行拉攏王相國以爲助力,而王相國,必須拒絕蜀王拉攏。”十一娘繼續闡述她的計劃。

但王績百思不得其解仍然在於,蜀王哪有底氣策動政變。

“同時,我也會授意太原四姓,率先支持太后,徹底斷絕蜀王通過朝劾逼使太后退政之路,而蜀王,也並非沒有策動政變實力,只是此計於他而言,更具風險而已,但當蜀王意識到別無選擇,也只能行險。”十一娘壓低聲量:“元得志,雖爲太后黨,實則已經暗暗投誠蜀王,據我察獲,姚潛這回之所以能夠穩守甘州,抵禦五部聯軍數輪猛攻,是因元得志私下推薦一奇士爲他出謀劃策,而此奇士,原本是聽令於蜀王。”

王績被再度震驚到了:“蜀王是想要脅姚潛助他起事?”

十一娘頷首。

這應當也是蜀王起初答應議和的原因之一,安北休戰,姚潛調回長安,他纔有望威脅爭取此人倒戈相向,對於擊敗太后更有保障。

“可要是蜀王成功,之於殿下大業豈非……”

“蜀王不會成功。”十一娘篤斷道:“因爲姚潛不可能助他,只會帶他進入韋太后所布陷井。”

“王妃爲何如此篤斷?”

“因爲我在內闈安插有耳目,所以能夠篤斷。”十一娘點到即止。

王績蹙眉思索一陣,方纔恍然大悟,神色卻變得極爲尷尬,不得不幹咳幾聲平定心情,卻突然想到一事:“王妃可留意過麗妃及其庶兄常植?”

“略知一二。”十一娘道:“麗妃之父乃常序,常序原爲毛維黨徒,後轉投元得志,這人能力有限,無論是否倒戈蜀王,對太后而言實在不至影響。”

“王妃有所不知,麗妃與常植所圖甚大,竭力離間天子與蜀王,天子疑心蜀王不過是想將太后取而代之,目的仍爲操控霸權,故重用常植黨,對蜀王大有壓制之意,又那常植,甚至以爲太后無足輕重,蜀王纔是隱患,天子聽信,大約不會贊同蜀王發動政變。”

“常植竟然已成一黨?”十一娘冷笑,麗妃這位庶兄,甚至無能通過明經之試,麗妃得寵之前,只知與紈絝聲色犬馬,短短兩載而已,竟然也有能力結成黨派?

“盡爲投機取巧之徒,不值一提,然而天子對常植卻十分信重。”

“天子之所以信重常植,無非是因麗妃,只要太后針對麗妃打壓,常植是否還覺得太后無足輕重呢?”

王績頷首:“王妃之計確然可行,臣立即便令家人歸去長安,轉告家父務必配合。”

“有勞王刺史,轉告令尊,若遇疑難,可與我十四兄賀澄臺商議。”十一娘提醒道。

她在太原,與京兆王聯繫當然不便,應對緊急事故,往往鞭長莫及,但賀湛人在朝堂,與王相國碰面商量當然更加便利。

雖說她也得賀湛通報,高玉祥不知爲何忽然對賀湛動疑,下令內察衛盯梢跟蹤了一段時間,不過自從懷恩王遇難,高玉祥又打消了懷疑,再者因爲這段時間,太后需得利用晉王妃一系逼迫蜀王與天子狗急跳牆,賀湛即便“上躥下跳”,也是出於太后的授意,與京兆王等中立派來往,屬情理之中,太后並不會阻止,也不會動疑。

這一番安排下去,十一娘也只能坐等長安消息知傳了,不過爲使蜀王破釜沉舟,她還需要動用一人推波助瀾。

第686章 悍將嚴氏第830章 拜壽風波第229章 又死人了第104章 花粉和氣喘第327章 賀燁的請求第862章 殷勤也有錯第1278章 傾心第1278章 傾心第223章 驚變第137章 甘下修羅第129章 姐妹之間的舊怨第486章 撲朔迷離第1107章 幽冥邊緣第52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253章 未平息第1347章 改法制第361章 相見不能相認第814章 不怕你錢多第982章 談判第1301章 終於面聖第456章 到中秋第448章 最合適的人第238章 夜遇第1005章 貪生的禍害第469章 尹紳婚事第337章 韋緗添亂第1332章 爭贏第968章 殺人進行時第126章 出閨成禮第672章 奇特反應第581章 異像第889章 我的野心很大第627章 車裡作戲第856章 大醉第1311章 不情不願的“成全”第1374章 帝王可以這樣深情第884章 毛大尹躺槍第82章 太夫人眼裡的好兒媳第878章 無以爲報第723章 滅門第861章 這樣懲罰好不好第198章憐香惜玉及恩侯第1077章 晉王將死第849章 下藥第313章 煞克之謎第972章 衆口鑠金第215章 母子過招第874章 說好的捉姦呢第816章 任姬的機會第421章 世子夫人第1081章 成了?第149章 遺孤第1312章 沒完第136章 瑤英的作用第1414章 病重第1013章 帶綠帽子果然要被嘲笑第1373章 衆叛親離第468章 若蘭擇婿第879章 難自禁第37章 袁氏抓緊“一線生機”第1章 七郎施救第374章 國璽下落第657章 替身之用第784章 各自忙碌第972章 衆口鑠金第620章 晉王長史第1114章 寧死不爲喪家犬第983章 論過錯第507章 鮫珠衣第910章 阮郎有心,碧娘無意第74章 小韋氏眼中“公道”第1103章 噩耗抵太原第328章 惡劣紈絝第185章 裴府舊奴第1333章 暗鬥第1145章 李由在出演第566章 禍生第484章 新玩法第1301章 終於面聖第931章 攻守之爭第935章 阿祿好眼光第234章 狂妄無知真可怕第428章 阮嶺之用第586章 對峙第1070章 太后退步了?第807章 真是虧大了第85章 蕭氏的憂慮第703章 承諾第226章 智留邵廣第902章 無關緊要的事第32章 庶女心計第449章 奸智第1006章 計降東瀛佃第714章 巡視第203章 入宮覲見第1075章 善之?惡之?第214章 此生已是陌路第898章 知己的作用第965章 突厥復國第29章 又有新“疑兇”
第686章 悍將嚴氏第830章 拜壽風波第229章 又死人了第104章 花粉和氣喘第327章 賀燁的請求第862章 殷勤也有錯第1278章 傾心第1278章 傾心第223章 驚變第137章 甘下修羅第129章 姐妹之間的舊怨第486章 撲朔迷離第1107章 幽冥邊緣第52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253章 未平息第1347章 改法制第361章 相見不能相認第814章 不怕你錢多第982章 談判第1301章 終於面聖第456章 到中秋第448章 最合適的人第238章 夜遇第1005章 貪生的禍害第469章 尹紳婚事第337章 韋緗添亂第1332章 爭贏第968章 殺人進行時第126章 出閨成禮第672章 奇特反應第581章 異像第889章 我的野心很大第627章 車裡作戲第856章 大醉第1311章 不情不願的“成全”第1374章 帝王可以這樣深情第884章 毛大尹躺槍第82章 太夫人眼裡的好兒媳第878章 無以爲報第723章 滅門第861章 這樣懲罰好不好第198章憐香惜玉及恩侯第1077章 晉王將死第849章 下藥第313章 煞克之謎第972章 衆口鑠金第215章 母子過招第874章 說好的捉姦呢第816章 任姬的機會第421章 世子夫人第1081章 成了?第149章 遺孤第1312章 沒完第136章 瑤英的作用第1414章 病重第1013章 帶綠帽子果然要被嘲笑第1373章 衆叛親離第468章 若蘭擇婿第879章 難自禁第37章 袁氏抓緊“一線生機”第1章 七郎施救第374章 國璽下落第657章 替身之用第784章 各自忙碌第972章 衆口鑠金第620章 晉王長史第1114章 寧死不爲喪家犬第983章 論過錯第507章 鮫珠衣第910章 阮郎有心,碧娘無意第74章 小韋氏眼中“公道”第1103章 噩耗抵太原第328章 惡劣紈絝第185章 裴府舊奴第1333章 暗鬥第1145章 李由在出演第566章 禍生第484章 新玩法第1301章 終於面聖第931章 攻守之爭第935章 阿祿好眼光第234章 狂妄無知真可怕第428章 阮嶺之用第586章 對峙第1070章 太后退步了?第807章 真是虧大了第85章 蕭氏的憂慮第703章 承諾第226章 智留邵廣第902章 無關緊要的事第32章 庶女心計第449章 奸智第1006章 計降東瀛佃第714章 巡視第203章 入宮覲見第1075章 善之?惡之?第214章 此生已是陌路第898章 知己的作用第965章 突厥復國第29章 又有新“疑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