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晉王妃人選

開明坊位於明德門直通皇城朱雀門這條筆直寬敞的天街從南向北數第三座市坊,已算長安城外郭,但其中居住市井平民並不佔多。長安城中住宅,有東貴西富之說,城中東北區域以達官貴族宅第密集,而西市附近坊曲則是富人云集之地,越是靠南的外郭,居住宅第越顯低末,可官員宅第仍舊是集中在天街以東,西北外郭纔是真正魚龍混雜之處。

柳東野不過一個從八品主薄,在長安居大不易的情況下,購置宅居無疑癡人說夢,他原本可以住在衙內爲縣衙屬官准備的職舍,只他一得調令,妻子孟氏無論如何也不肯放過這個見識體會京城繁華的機會,硬鬧着舉家西遷,拖兒帶女攜家帶口居住職舍難免擁擠,柳東野還自恃名門子弟的高傲,不肯有失顏面,於是咬牙賃下位於開明坊這處兩進宅院,只憑他月俸雜餘總共每月兩千餘錢,尚還不夠賃金,好在有祖業田產等收入纔不至於捉襟見肘。

他有兩子一女,長子已經到了議親的年齡,眼看六禮告成又是一筆碩大支出,想要升遷各方交際應酬也不能免卻,是以柳主薄真心認爲養家不易,置侄子侄女不顧也是無可奈何,並非他心狠涼薄,要是將來得了富貴,多少彌補不得。

可是柳東野忘記了,他這時的所謂祖業家產中,包括有已經過世的弟弟遺產,必須由婷而姐弟繼承。他這個世父選擇性地疏忽了縱使無力照顧侄子侄女,也應當將婷而姐弟理應繼承的家產交託,只代侄子侄女掌管家產卻將活人置之不顧的作法簡直荒謬滑稽,這甚至超出了涼薄的範疇,簡直就是貪婪歹毒,霸財欺孤。

這日他將婷而接了回家,長長吁一口氣,卻不耐煩與侄女閒話,將人交待給孟氏安置後,就往書房,也沒閱看典籍,也沒忙碌公務,而頗有閒情逸致烹煮茶湯,一個越窯青瓷被柳主薄用白絹反反覆覆擦拭,簡直奉若珍寶,愛惜非常。

突聞僕役入稟萬年令竟然登門,柳東野受寵若驚,一邊喊着“快請”不及披上外裳就往外迎去,及到門檻處才又頓足,忙忙反身,打開鎖櫃,從方鏤空雕盒裡小小心心再取出另一個青瓷茶碗來,擱於茶案上,這才迎出。

承擔能力有限,柳東野賃下這處院宅自然不太寬敞,可也翻修了正廳重植了花草,院子裡還放着幾座賞石裝飾,照壁也是新置,雕畫有喜鵲登梅,廊下階前點綴不少盆栽,菊色金燦,緩和陰雨帶來的蕭殺。

曹剛曹明府已經進入院內,正負手觀賞着梅臺邊那樽嶙峋俏麗的太湖石,見柳東野一身家常簡服,匆匆忙忙倒履相迎,一個長揖十分恭謹,他笑着還了一揖,拈着那三寸短鬚說道:“東野這宅居雖說不大,然則佈置極爲雅緻,可見情趣不俗。”

柳主薄連道“哪裡”,謙遜一番後,纔將上司往書房請:“明府光臨敝居,實乃蓬蓽生輝,本應請坐正廳,然在下剛好烹茶,還期明府品飲,莫責簡慢。”

曹剛本是有事要與柳東野詳說,不耐煩往正堂這類僕役環繞處,聽這話後只覺親信果然有眼色,哪裡會怪罪:“我正好經過,想你今日休沐,又住在此坊,冒昧叨擾。”

這般客套着,主客就座,曹剛打量此間書房,只覺樸雅,甚投他品位。

此人也非出自顯望,家族只是普通世族,卻一貫標榜清逸之風,以雅士自居,就連用人,也不喜太過訶諛者,仿若柳東野這號奉承討好卻不顯山露水者,十分投曹剛脾味。

但他一開口,那話聽來就完全不像高風亮節的君子了。

“喻家那門婚事,進行得如何?”

柳東源:“敝侄女纔剛接返家中,在下正考量着一切安置妥當,遞帖邀請喻君伉儷來府,探探口風。”

“可得上心,別看馮相國眼下器重於我,我更有心提攜東野再進一步,然而這是京城,你終究缺着根底,原本你爲柳氏一族子弟,也是名望之後,無奈眼下柳韋是姻親,韋相國又有意打壓馮相……京兆柳靠不住,要想站穩腳跟,東野勢必要有一門望族姻親,喻薛兩家是姻親,本身也爲名門,令侄女到底與你隔着一層,當然不如令千金嫁去喻家更增穩固。”

“在下只擔心喻君看中是京兆柳,韋太夫人會從中作梗。”

“喻君嫡妹嫁者並非薛氏嫡宗,只是嫡支,多少會有顧忌,眼下咱們有薛相這層關係,喻君想必也會權衡,至於韋氏,大可不必擔心,我聽說,她雖爲貴妃生母,貴妃卻多年拒而不見,應是有嫌隙……韋太后野心有目共睹,聖人再掌政權就是爲了不讓太后干政,謝饒平已經不足爲懼,韋元平與毛維遲早也會被聖人清算,再說你纔是長輩,令侄女之婚事當然由你這世父操持,韋氏倘若作梗,可佔不住理。”

柳東源大訝:“明府竟能探聽得宮闈秘事?”

曹剛拈鬚而笑:“我能得馮薛二相器重,當然不是僅憑運數饒幸。”

卻也沒有說這宮闈秘聞從什麼渠道得知,又再說起另外一樁:“聖人有意要爲晉王擇妃,然而在這當頭,卻又鬧出晉王折辱江東伯暴打蔣氏一事,雖有聖人庇縱,然而不敬尊長到底還是讓晉王更受鄙薄,眼下顯望無不對晉王敬而遠之,晉王妃不大可能是顯望閨秀,倘若你能達成與喻家聯姻,根底有所鞏固,我便有底氣向馮相諫言,令侄女若能成爲晉王妃……依聖人對晉王手足之情,將來你之仕途還用擔心?”

這話讓柳東野心裡怦怦亂跳,險些沒脫口而出何不乾脆讓自家女兒成晉王妃,然而他轉念一想,憑這時根基,沒有攀附大姓,當然不可能達成這一期望,只有與喻家順利聯姻,才能進行下一步。

“晉王暴戾,身份卻仍貴重,若不是太后有意打壓,也不會考慮霍邑柳,聖人仁德,也不會不顧貴族意願強行賜婚,是以這事纔有咱們操作機會,令侄女若能得這運數,就算韋太夫人不滿,世人也不會議論你這世父不慈算計侄女姻緣,兩全其美之事,東野可得好好考量。”

柳東野再無半點不甘,一揖長禮:“在下三生有幸,才得明府點撥提攜。”

而在含象殿,天子這時正一籌莫展,他前些時候剛剛與太后直言該爲晉王選妃,趁着太后邀宴閨秀爲同安擇選伴讀機會,也留意留意已到嫁齡的名門閨秀,然而晉王緊跟着就鬧出暴打蔣氏一樁,鬧得沸沸揚揚,說什麼的都有,太后下了帖子,顯望之族就像約好般接連道罪,各家閨秀同時感染風寒,不能赴宴。

這下連爲同安擇選伴讀一事都要延後到春暖花開時候了。

天子當然明白事情不會這樣湊巧,顯然顯望們對晉王之戾不滿避之不及,生怕害了自家女兒。

然而於大周臣民而言,還遠不似後世一樣,對待皇室到奴顏婢膝地步,再說強逼別人嫁女,皇室也不免斯文掃地,暴戾任性如肅宗都沒做過這樣的事,仁厚溫懦如賀衍更加不可能逼令朝臣。

太后倒寬慰起賀衍:“貴妃兩個侄女,柳七娘雖然已經定親,柳九娘卻仍待嫁閨閣,莫不如我與你姨母商議商議?就是九娘年歲還小,賜婚無妨,大婚至少還得等個兩、三年。”

賀衍本來也看好柳九娘,然而這事連貴妃都不贊同。

“柳氏女兒有我一個嫁入這囚籠就夠了,其中艱險苦楚,可不願九娘再蹈覆輒,聖人寬宏,饒過妾身家人罷。”

天子不得不改變主意,原本另有打算,可經貴妃提醒,明白這時泄露太早難保不會被韋元平與毛維洞悉想法,要是又在太后面前挑唆……母親好不容易對燁弟打消防備,若是知道他有意立燁弟爲儲,勢必不肯,反而會將弟弟置於險境。

故而這時,天子只說道:“燁弟任性驕縱,只怕姨母不願讓九娘受屈。”

當然不願,就連入宮爲同安伴讀,韋濱往也藉口九娘才華不足性情也失穩重推託。

太后看來,柳九娘也的確直率驕縱,不易掌控不說,將來也難以起到監視賀燁目的,若非聰慧智計者,怕是不能哄得賀燁服軟,更不說投其心意,夫妻不睦,賀燁即使有什麼想法,也不會與妻子直說,這個耳目還有什麼作用?

她存心提起柳九娘,無非是安天子心,表示自己一心爲賀燁考慮罷了。

“顯望不願,莫不在略次門第……”

天子話未說完,太后斬釘截鐵打斷:“先帝在世時便有囑令,晉王爲嫡皇子,身份貴重,非顯望閨秀不堪婚配,即使我從聖人之願,宗正卿也不會認同。”

賀衍既然有心立賀燁爲儲,當然也不會忽略鞏固賀燁根基,眼看顯望女兒無望,其實打算的是爲弟弟擇個將門閨秀,人選都盤算好了,薛謙屢屢諫言調秦步雲再守幽州,對抗潘博叛軍,武威伯若重掌軍權,對賀燁將來登位及統治江山勢必大益,武威伯嫡長孫女秦霽,比晉王年小兩歲,可爲晉王妃人選。

然而,皇室子弟歷來不與掌兵之家聯姻,以防威脅帝權引發政亂,倘若這時提出……只怕會泄露欲立賀燁爲儲。

賀衍不及而立,即使無子,朝臣也勢必不會贊同立晉王,就連薛謙與馮伯璋兩個左膀右臂,也定然會反對,更別說太后。

但天子又實在不願將自己不能“人道”的隱疾公之於衆。

他這時提議降低門第,不過是打探太后口風而已,想着待時機合適,提出這一計劃時顯得不那麼突兀。

這時遭太后拒絕,賀衍也沒再堅持。

太后又勸:“燁兒年齡也不大,便爲子嗣計,先納姬妾未嘗不可,聖人還是當以教束爲重,再不能庇縱太過,待燁兒改掉陋習穩重下來,再擇妃也不遲。”

“如此……有勞母親操心,燁弟已經十四,應當……教引男女之事。”

宮內演武場,晉王腳踩金鞍,滿拉弓弦,箭尖正對靶心,卻不防突然一陣鼻癢,好個驚天動地的噴嚏……眼看射空的箭簇,賀燁頓時有了一種十分不妙的預感。

第942章 偶爾第131章 郎有情而妾無心第1374章 帝王可以這樣深情第421章 世子夫人第1264章 這樣的君臣第757章 不該惹第356章 取捨背後第527章 慘敗第627章 車裡作戲第196章 魚兒咬餌第603章 再聞名號第714章 巡視第697章 孟飛笛第71章 車禍第46章 命定之人第1156章 一夜戰鼓急第184章 謊騙第107章 流照亭中第745章 怪物第1243章 枕邊風的確有威力第593章 割耳明志第564章 方氏下場第177章 國相薛謙第476章 露餡第341章 莫大隱患第518章 緣定第625章 “心願”引發的猜疑第663章 玉管居第257章 收買人心誰不會第578章 預示第1099章 禍水的重要性第87章 又一輪佈局第783章 踐行第1273章 和親第2章 帝星從者第1289章 示弱第943章 驚變第556章 血訴第1162章 戰後會談第348章 暴室見聞第266章 三人合彈,四人聯詩第599章 老奸巨滑賀舍人第1078章 因悲苦而狠絕?第332章 晉王、十一妹;陸離、蕭小九第515章 幸與不幸第1052章 談判第753章 敏感或遲鈍第102章 自相殘殺第286章 計“醒”盧銳第1146章 洛陽有降臣第635章 風波之後第658章 突襲第6章 再嫁婦,卻爲寵妃第1083章 看任氏“破摔”第1205章 皇后的秘密糗事第350章 繼續演第18章 元家有三郎第1207章 隔閡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889章 我的野心很大第537章 探病第875章 殿下出馬第218章 國民好叔父第321章 小韋氏吃虧第6章 再嫁婦,卻爲寵妃第656章 熱血大壯第384章 盧銳就要倒黴第798章 殿下的桃花劫第315章 厚顏如此,無恥之極第712章 煩纏第930章 難怪子嗣艱難第848章 晉王不急婢女急第472章 謝姑娘的良人第288章 可惜生於柳氏第458章 徐郎來見第1319章 私見第1305章 妖魔上陣第699章 出手第430章 徐國公崔政第576章 高低顯見第1056章 韋太后小勝一局第880章 機心第1339章 脫簪待罪第362章 阮郎“癡”,事態急!第1054章 嫌隙第213章 鬥心第1210章 轉眼一門二夫人第1194章 碧奴入宮第444章 圍觀者第850章 藥效第377章 南陽郡王第523章 調離第1148章 誘導非偶然第379章 對峙紫宸殿第89章 鬧鬼第1269章 輕敵第508章 惡意第1019章 驛站計商第1015章 王妃差點逼死人
第942章 偶爾第131章 郎有情而妾無心第1374章 帝王可以這樣深情第421章 世子夫人第1264章 這樣的君臣第757章 不該惹第356章 取捨背後第527章 慘敗第627章 車裡作戲第196章 魚兒咬餌第603章 再聞名號第714章 巡視第697章 孟飛笛第71章 車禍第46章 命定之人第1156章 一夜戰鼓急第184章 謊騙第107章 流照亭中第745章 怪物第1243章 枕邊風的確有威力第593章 割耳明志第564章 方氏下場第177章 國相薛謙第476章 露餡第341章 莫大隱患第518章 緣定第625章 “心願”引發的猜疑第663章 玉管居第257章 收買人心誰不會第578章 預示第1099章 禍水的重要性第87章 又一輪佈局第783章 踐行第1273章 和親第2章 帝星從者第1289章 示弱第943章 驚變第556章 血訴第1162章 戰後會談第348章 暴室見聞第266章 三人合彈,四人聯詩第599章 老奸巨滑賀舍人第1078章 因悲苦而狠絕?第332章 晉王、十一妹;陸離、蕭小九第515章 幸與不幸第1052章 談判第753章 敏感或遲鈍第102章 自相殘殺第286章 計“醒”盧銳第1146章 洛陽有降臣第635章 風波之後第658章 突襲第6章 再嫁婦,卻爲寵妃第1083章 看任氏“破摔”第1205章 皇后的秘密糗事第350章 繼續演第18章 元家有三郎第1207章 隔閡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889章 我的野心很大第537章 探病第875章 殿下出馬第218章 國民好叔父第321章 小韋氏吃虧第6章 再嫁婦,卻爲寵妃第656章 熱血大壯第384章 盧銳就要倒黴第798章 殿下的桃花劫第315章 厚顏如此,無恥之極第712章 煩纏第930章 難怪子嗣艱難第848章 晉王不急婢女急第472章 謝姑娘的良人第288章 可惜生於柳氏第458章 徐郎來見第1319章 私見第1305章 妖魔上陣第699章 出手第430章 徐國公崔政第576章 高低顯見第1056章 韋太后小勝一局第880章 機心第1339章 脫簪待罪第362章 阮郎“癡”,事態急!第1054章 嫌隙第213章 鬥心第1210章 轉眼一門二夫人第1194章 碧奴入宮第444章 圍觀者第850章 藥效第377章 南陽郡王第523章 調離第1148章 誘導非偶然第379章 對峙紫宸殿第89章 鬧鬼第1269章 輕敵第508章 惡意第1019章 驛站計商第1015章 王妃差點逼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