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裴府舊奴

“微臣雖然爲柳三郎所託,問清上述舊事,固然對絢之有所改觀,然則起初也並無深交之想,但因爲從前心存偏見之故多有冒犯,過意不去,這才置席相邀,可與絢之暢談一番後,是真感覺到絢之智計才華,見識頗遠,尤其……太后恕微臣直言,四年之前聖人頒詔罪己,微臣已知多年來聖人不問政事,天下軍政竟是太后執掌,那日酒後興起,便與絢之議論,問其有何見解。”

如今之於大周,還沒有不準世人議論國政的禁令,莫說賀湛與薛陸離這等宗室顯望子侄,便是布衣百姓,也不乏聚衆談論國政的時候,太后當然不至於怪罪,尚且頗有些興趣:“薛絢之怎麼說?”

“絢之直言,不論古舊,多少巾幗不弱鬚眉,只說本朝,也有女中堯舜文皇后奠定盛世之治,聖人一度因爲悲慟沉湎縱酒,三年以來若非太后賢德,國政何至於有條不紊。這話實與微臣知見如一。”

太后當然聽得出這是賀湛藉機奉承,心裡雖十分受用,嘴上卻說:“當年我也是無可奈何,總算聖人終於擺脫悲慟,纔是天下幸事。”

賀湛卻滿面憂慮:“然則,聖人太過信重馮薛二相,再兼榮國公這等……重利擅權之輩,實在讓人憂心。”

馮伯璋與薛謙已然是太后心頭兩根利刺,再兼一個榮國公,當年劉玄清一案就是被他鬧了出來,待朔日朝會後,又收買顧懷恩,逐漸獲取天子信任,屢進讒言挑是生非,意圖破壞太后與天子母子關係,爲盧家牟利,更讓太后想來就如鯁在喉。

Www★TTκan★C 〇

但她這時當然沒有表示,只聽賀湛繼續說道:“絢之以爲,薛相當年因受謝刺史與毛相國打壓排擠,雖被授參知政事一職,卻如同擺示,與期望相差甚遠,經朔日朝會,好不容易贏得聖人信重,起初也力倡嚴懲劉渡貪墨一案,卻當毛相國與韋相國察明劉渡罪證後,忽然改爲力保,這事大有蹊蹺……因馮相國曾爲裴逆門生,絢之懷疑其說服薛相欲利用裴鄭逆案陷謝刺史與毛相國於不利,名爲忠良昭雪,實爲削除異己。”

“這都是薛絢之推斷?”太后心中驚疑不定:“薛家與裴家世代姻親,薛絢之從前更與裴逆有師生之義,難道他就完全不疑裴鄭逆案爲人有意陷構?”

“身爲大周臣民,理因以盡忠君國爲重,私情居次,絢之與微臣都是這般以爲,才至於性情相投。絢之曾說,裴逆曾爲外戚重臣,若非罪證確鑿,聖人又如何會定罪處治,身爲臣子,絕不敢質疑聖斷,絢之甚至認爲就連薛、馮二相,也萬萬不信裴鄭蒙冤,不過是借這名義剷除異己,卻沒想到這番行爲會將君上置於不利,潘逆猶據營州,倘若大周內亂,豈不是授逆賊侵我國土之名?”

裴鄭若有冤屈,“同謀”潘博豈非也是受人陷害,叛國謀逆大罪就成了逼於無奈,在這關頭一但翻察舊案,還真是授潘博“洗冤屈”、清君側的旗號,名正言順興兵!

所以,天子賀衍無論如何都不會翻察舊案,只會藉口栽陷劉渡將謝毛治罪,甚至韋元平!

賀湛這話,顯然指明薛謙與馮伯璋是爲黨爭,其實根本無心爲裴鄭翻案,當然也有向太后示誠的意思,暗示憑藉四年之間朝堂紛爭,他與薛陸離已經洞悉些微隱情,這事雖則有些冒險,不過反而可能讓太后相信。

要說如今朝局,世人若還看不穿謝韋等爲太后黨,薛馮卻是天子臂膀,表面看來是兩派黨羽之爭,實則太后臨朝之慾不減,那就是真笑話了。

只要不觸裴鄭舊案,太后還不至於忌憚,更重要的是,庸凡之人,也無能得到太后真正重用。

賀湛這是拉着薛陸離站隊,表達兩人願意效忠君國,而所謂君國,這時顯然並非賀衍一人的君國。

“十四郎,今日我這番詢問,你當明白不能外傳罷。”對於賀湛的示忠,太后這時依然不置可否,仿如完全沒聽明白一般。

“微臣遵令。”

“至於薛絢之,你雖與他交好,最近還是不要來往了。”太后又道。

縱然賀湛多智機械並擅察人心,這時卻也拿不準太后將他這番話聽信多少,薛家是否能如計劃般轉危爲安,然而也只好如此,出宮之後,他非但沒再與陸離來往,甚至叮囑十一娘最近也再莫去薛府。

“太后應當還會再行試探。”十一娘斷定。

賀湛也以爲然:“雖爲防事漏,咱們不應再與陸離聯絡,可萬一陸離不防,正中圈套,豈非前功盡棄?”

十一娘輕笑:“事情進行到這地步,陸哥又怎會魯莽行事?”

——

卻說賀湛纔出含象殿,太后問話處的圍屏後就繞出一人,正是韋元平。

“十四郎那些話你已在後耳聞,如何看待?”太后問道。

“我早就看穿此子並非池中物,果然心明眼亮,又善斷利害。”韋元平拈着長鬚:“只是薛家到底與裴家牽連太深,雖眼下看來薛謙不像表面那般耿率,實爲大奸似忠,但薛家餘衆如何,尚不好說,太后若問我看法,還是乾脆剷除乾淨。”

“若有這般容易,我也不會廢這周折。”太后蹙眉:“薛家雖無掌兵之權,卻根深蒂固,一點子小罪如何能將之連根拔除?再用謀逆重罪,這時卻沒當年機緣巧合,更何況聖人也沒那麼好矇蔽,若是引起世家顯望人人自危,串聯一氣再鬧出聯名上書懇請明斷,反而弄巧成拙。”

“太后意思是……”

“賀十四郎如此看好薛絢之,意氣相投應該不虛,另有一重要則是薛絢之身後薛家,若能交好,將來也是他根底,明賢公對這曾孫子栽培之心不庸置疑,這些年來薛謙鬧得惡誹不斷,後頭想來也有薛子瞻謀劃。”

“薛謙畢竟是嫡長子,不至於罷。”韋元平懷疑道。

“可是這嫡長子卻可能將薛家拖入泥沼!”太后笑道:“你以爲薛子瞻當真不問世事?不過是韜光養晦而已,家中子侄多已成年,又有薛絢之這般才華橫溢之輩,薛子瞻甘心薛家就此沒落?這麼看來,當初他辭官歸隱,多半是因爲與裴家牽連太深,擔心天家忌防,推出薛謙來是爲示誠,只沒想到薛謙這般冒進,薛子瞻也是逼於無奈,纔打算舍長子而保大族。”

“這老狐狸!”

“不過十四郎今日倒提醒了我一點,潘逆尚且據域稱王,聖人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翻察舊案,裴鄭二族飛灰煙滅,縱然如薛家這等世代姻親,如今也岌岌可危只圖自保,怕是再沒閒心爲裴鄭平反昭雪。”

太后捧盞,微啜一口暖湯:“薛謙就罷了,但若薛家餘衆還能爲我所用,倒比廢力剷除更加有益,只人心如何,卻也不能大意……當年在裴府安插那耳目,叫什麼來着?”

“太后是說尤三?”

“他仍在京都?”

“是,當年裴府一應僕役皆被處死,這尤三又已改頭換面成了商賈,不怕有人認識。”

“這回,可得利用利用這人……待事了後,將他送去別處,這麼一個人,當年留在眼皮底下是好監管,但終究是個把柄……罷了,這些陰損事你別插手,我交待毛維處治。”太后放下茶盞,沉吟片刻,又對韋元平低聲交待一番。

尤三何人?其實已被賀湛早早從元康口裡套問出來,原來這人便是當年提醒元康叩玉家的叩音娘子與裴後貌若之人,賀湛起初以爲及恩侯府收容有當年裴府舊僕,哪知摸察一番卻並沒收穫,反而讓他察出個韋元平安插的耳目,後來才從元康那裡聽聞尤三的存在,當然,元康並不知道尤三在裴鄭舊案中的作用,只曉得此商賈頗得謝饒平與毛維庇顧,故而樂意交好。

十一娘卻也不認得尤三,只因尤三本是裴府馭夫,十一娘根本沒有注意,但尤三卻是見過裴五娘,當初,也正是此人將那封所謂書證偷藏相府被殺人滅口的幕僚家中。

尤三一早被謝饒平收買,也被及時救出裴府,因而纔沒被牽連處死,太后也沒急着將他滅口,這時卻正好最後利用一回。

未過幾日,近段時日因爲事事順心而神清氣爽的馮伯璋纔剛在平康坊豪飲之後歸府,便有幕僚於讓神秘兮兮請見。

“什麼?有個商賈飲醉了酒,竟對你誇口爲裴相府舊僕,並聲稱知道當年逆案真相!”馮伯璋拈着鬍鬚,噴着酒氣,微咪眼角看着於讓。

“在下起初也不信,今日再找藉口邀了那尤三,好一番威逼,他才鬆口……聲稱只要相國予以重金,他便將當年真相告之。”

馮伯璋心中冷哼,卻沒拆穿於讓,只道:“裴鄭一案我從未想過翻察,這事……罷,我只告訴薛相一聲,看他有無興趣。”

第107章 流照亭中第1131章 名門第122章 遇見第954章 軍中險械鬥第365章 紫宸殿內第1161章 團圓第1132章 不懼辱殺第591章 竹亭之談第1245章 賀尚書之託第1310章 隔閡當真加深了第629章 舊人上門第126章 出閨成禮第1276章 大醉第698章 癡情錯付呀第40章 到底是誰更傻第1354章 弱女子的營救第819章 窗戶紙第470章 心結第859章 殿下的追求模式第1202章 皇后終於亮爪牙第1054章 嫌隙第1318章 釋姚潛第981章 仙遊嶺一行第672章 奇特反應第1120章 起事第557章 別無選擇第603章 再聞名號第433章 悲摧伯府第745章 怪物第128章 不是舊時景物第1081章 成了?第420章 獻計第1208章 慰妻第1023章 以死間定案第333章 衙堂公審第1084章 生路?圈套也第793章 “歹人”潛入第921章 發作第1373章 衆叛親離第750章 孟九嫂第329章 惡狗互咬第1344章 察破第724章 現形第780章 擴充幫手第408章 和想像完全不同第844章 賀燁的笑話第382章 喪鐘醒京城第1108章 王績示誠第186章徹底攪亂的佈局第978章 雲州有變第553章 玉郎名周季第961章 又再明目張膽第481章 人頭落地第644章 何氏君蘭第66章 輿論的力量第77章 不是無關利益第303章 算計晉安第1141章 “明燈”的麻煩第35章 年少無知的軟柿子第1164章 送還第170章 晉王妃人選第697章 孟飛笛第434章左右爲難第196章 魚兒咬餌第596章 何爲遺憾第1029章 不服輸第1379章 無法逃避的決別第1402章 急轉第1394章 形蹤第13章 阿耶休得如此第404章 “發明家”謝瑩第471章 在下家中行二第944章 莫罪謝六娘第1244章 自作孽第1273章 和親第520章 陸離挖坑第341章 莫大隱患第289章 新科狀頭第854章 對陸離“告白”第820章 曇花將現?第1116章 言振柴取第512章 計成第735章 艾綠又拜師第1362章 決戰在即第487章 一笑第488章 七、八頭阿喜第513章 隱患多多第638章 赴藩第267章 長安五子第63章 姐妹相認第551章 捷報第976章 再度征戰第81章 夫妻矛盾,母子交心第1349章 戰火飛速蔓延第894章 戰機第1183章 厥上,門外,兩雙第223章 驚變第533章 暗殺第106章 嫌棄第969章 伏屍禁苑
第107章 流照亭中第1131章 名門第122章 遇見第954章 軍中險械鬥第365章 紫宸殿內第1161章 團圓第1132章 不懼辱殺第591章 竹亭之談第1245章 賀尚書之託第1310章 隔閡當真加深了第629章 舊人上門第126章 出閨成禮第1276章 大醉第698章 癡情錯付呀第40章 到底是誰更傻第1354章 弱女子的營救第819章 窗戶紙第470章 心結第859章 殿下的追求模式第1202章 皇后終於亮爪牙第1054章 嫌隙第1318章 釋姚潛第981章 仙遊嶺一行第672章 奇特反應第1120章 起事第557章 別無選擇第603章 再聞名號第433章 悲摧伯府第745章 怪物第128章 不是舊時景物第1081章 成了?第420章 獻計第1208章 慰妻第1023章 以死間定案第333章 衙堂公審第1084章 生路?圈套也第793章 “歹人”潛入第921章 發作第1373章 衆叛親離第750章 孟九嫂第329章 惡狗互咬第1344章 察破第724章 現形第780章 擴充幫手第408章 和想像完全不同第844章 賀燁的笑話第382章 喪鐘醒京城第1108章 王績示誠第186章徹底攪亂的佈局第978章 雲州有變第553章 玉郎名周季第961章 又再明目張膽第481章 人頭落地第644章 何氏君蘭第66章 輿論的力量第77章 不是無關利益第303章 算計晉安第1141章 “明燈”的麻煩第35章 年少無知的軟柿子第1164章 送還第170章 晉王妃人選第697章 孟飛笛第434章左右爲難第196章 魚兒咬餌第596章 何爲遺憾第1029章 不服輸第1379章 無法逃避的決別第1402章 急轉第1394章 形蹤第13章 阿耶休得如此第404章 “發明家”謝瑩第471章 在下家中行二第944章 莫罪謝六娘第1244章 自作孽第1273章 和親第520章 陸離挖坑第341章 莫大隱患第289章 新科狀頭第854章 對陸離“告白”第820章 曇花將現?第1116章 言振柴取第512章 計成第735章 艾綠又拜師第1362章 決戰在即第487章 一笑第488章 七、八頭阿喜第513章 隱患多多第638章 赴藩第267章 長安五子第63章 姐妹相認第551章 捷報第976章 再度征戰第81章 夫妻矛盾,母子交心第1349章 戰火飛速蔓延第894章 戰機第1183章 厥上,門外,兩雙第223章 驚變第533章 暗殺第106章 嫌棄第969章 伏屍禁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