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面具揭開

賀燁這時正遙望營州城頭。

一年前他過榆關,抵遼西,仍然統率先鋒軍,以銳不可當之勢奪柳城、錦州、義縣等地,實際上在共治二年初春,已經徹底將營州四面圍困,潘博無法得到部屬轄地的守望相助,營州已然成爲一座孤城,但這個曾經雄心壯志意圖吞併賀周的安東王,手裡仍舊握着十萬親衛,他選擇的不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而是緊閉城門消極防守,賀燁不知這個足稱梟雄的對手如今是什麼心理,他或許仍在期望着北遼耶律氏的支援,或許已聽聞了大周被突厥戰敗的消息,懷抱希望燕國公部會受朝廷之令撤援長安,如此他仍然有望東山再起,更或許他在等待燕國公急功近利,準備在周軍攻城時予以猛烈的反擊,或許他已經心灰意冷,以消極的方式苟延殘喘。

無論潘博如今怎麼想,怎麼部署,賀燁一方已然估清情勢,縱然這樣的龜縮,潘博也已經堅持不了多久,因爲營州城中,已經沒有多少糧食,遼西之地苦寒,雖數十載以來潘博鼓勵農桑,開懇荒陌,但爲壯大軍隊,當然也必須鼓勵人口繁衍,又兼潘博爲了迅速擴充實力,以善政吸引大周流亡人口,已然造成耕地不足收成難解需求的困窘,安東轄境不得不依靠行商遠販糧粟,方能緩解治下軍民的溫飽。

又兼燕國公奪回渝關,大軍逼近,潘博早在兩年前便不得不閉城固守,營州城外,農家皆捨棄耕種避入城中,如今四方失陷,潘博難以得到支援,三十萬軍民,僅靠城中存糧支撐,已然瀕臨斷糧的局面。

再拖延下去,百姓將會易子而食,因爲潘博首先滿足的,必須也只能是兵勇。

賀燁沒有着急發動最後的總攻,他在一月之前,便遣使在城下喊話,只要潘博獻城投降,將恕其不死,安東王自據營州,推仁德、施善政,如今大勢已去,營州儼然孤城,料安東王必定不忍子民慘爲餓殍,安東之民,原也是炎黃子孫,與中原華夏血脈相連,朝廷當然不會因安東王逆謀之罪,責難黎民百姓,便連軍衛都可得到寬免,殊不見營州城外,安東柳城、錦州等地雖被收復,周軍卻與子民相安無事,甚至有意願離開遼西苦寒之地,歸復原籍的子民,竟被允遣,如今已在燕趙、晉朔等地,安居樂業衣食無憂。

只要安東王屈降周室,戰亂即告結束,代價無非是潘博再非割據一方之王公,死罪雖免,卻淪爲庶民而已。

這樣一來,百姓甚至士勇都會心生期望,因爲他們並沒有亡國被俘的恥辱心態,他們原本也是大周的臣民,有些是爲了生計,絕大多數是逼於無奈才爲潘博號令,眼看滅頂之災近在眼前,驀然卻發覺有生的希望,而且日子未必就會比從前更差,又有多少願意去死呢?

雖說有些死忠於潘博的親衛,不能容忍他們敬愛的安東王淪爲罪庶,不甘放棄他們與安東王共同的抱負,但這些人絕對不佔多數。

當然,相比普通軍民,他們在安東擁有更加高貴的地位,更加優越的生活,他們可稱統治階級,正常情況下,他們才能代表一個政權的意志,大可不必理論被治階級的想法,然而眼前也並不是正常情況。

潘博的政權已經走到窮途末路,統治階級的意志,湮滅不了民衆渴望生存的決心。

糧庫裡的粟米在逐漸減少,百姓們已然在忍飢挨餓,衣食無憂安居樂業於他們而言,這樣的誘惑太迫切,太吸引。

他們翹首盼望着潘博能夠屈降,捨棄自己的榮華富貴,實現曾經對萬千子民的允諾。

但潘博根本沒有理會賀周的使者,因爲獻降就等於徹底失敗,他知道再也無望東山再起,當初他擁兵自重,賣國求榮,不是爲了人生以罪庶落幕,他骨子裡並非仁德賢明,他也從來不是愛民如子,他苦心經營多年,把自己塑造成爲道德楷模,把以營州爲中心的安東轄境,打造成似乎與賀周統治下的州縣天淵有別的樂土,只不過是因爲他只能這麼做,才能收穫更多民心所向,才能壯大聲威,以正義的旗號,顛覆賀周的暴/政。

所以野心抱負是必須的前提,所謂公正愛民,所謂天下大同,都必須屈居這個前提之下。

賀燁當然也料到潘博會如何取捨,他就是爲了拆穿潘博的僞裝,摧毀營州的衆志誠城軍民同心。

同時,他已經整裝待發,時刻準備着向營州發動最後的總攻,他要讓這場勝利儘可能的輕而易舉,他希望儘可能減輕士兵的傷亡。

因爲他心知肚明,轉身之後,與突厥人的戰爭,纔是不容一絲疏怠與饒幸,那場戰爭,是華夏與蠻狄的殊死較量,重要及關鍵程度,甚至遠勝兵諫韋太后。

而這時,不僅僅先鋒部的黑衣衛,燕國公所率三十萬大軍,全體將士,均在關注儼然已經取代燕國公發號施令的“青面少將”。

尤其統領們,除了少數知情者,心中均有狐疑。

“青面少將”自幽州大捷後,便受令留守葦澤關,若說突然趕赴遼西是奉朝廷調遣,身先士卒驍勇衝鋒也是其一直以來的風格,可這回,秦少將竟然逾越燕國公這位主將,指揮若定決斷戰計,燕國公等將領卻毫無異議,聽令景從,這樣的情形實在讓人疑惑。

可十載整頓,復幽燕、徵遼西,一步步創建功業,莫說燕國公原來的舊部,就算是姚潛留下的那幫部屬,這時也已然習慣了令行禁止,他們是軍人,並且是邊軍,遠離政治中樞,原就不擅權術求榮,姚潛自調回長安,就算未將這幫舊部完全拋之腦後,也是鞭長莫及,反而是燕國公對他們論功行賞,他們逐漸意識到作爲軍人的榮耀,他們親眼目睹過秦氏子弟的身先士卒,軍人骨子裡不甘敗辱的英勇逐漸復甦,他們至此有了信念,他們渴望的是受人敬重的勳功,攀附奉承等手段也許會給他們帶來富貴,但絕對不會有今時今日的驕傲,那是發自內心的,睥睨一切的,昂首挺胸於天地之間,無愧無負於先祖列宗。

當然也有一部分“食古不化”者。

但這些人已經被秦明逐步清除了。

所以諸位將士儘管心存疑惑,卻誰也沒有開口質疑,更沒有引起軍心哄亂,畢竟“青面少將”的驍勇善戰有目共睹,一定程度上,他率下先鋒部的戰績甚至完全可以聘美燕國公。

三十萬大軍,列陣於營州城外,然而這片天地之間,卻只有嬌陽烈烈,風聲吼吼,沉默的將士們鼻端依稀可聞自南而來那片大海特有的腥溼,西望卻是起伏的丘陵,他們手中的利戈鋥鑠,腰間的長刀暗鳴,他們已經準備好衝鋒,徹底摧毀與他們對峙已久的安東軍,他們渴望勝利,他們信心十足。

賀燁卻依然緊盯着營州城牆。

終於望了一眼天上的金烏,似乎還觀察了一下樹影,開口詢問柳彥:“以往這個時候,正是南門換防之時,今日卻無動靜。”

柳彥給予肯定:“的確不曾換防。”

他自己都沒察覺語音裡難以抑制的興奮,蠢蠢欲動的情懷,喉嚨直覺發緊:“時機已到?”

“再等一等。”賀燁上前兩步,直到看清營州城頭的防軍似有騷動,他們似乎不再關注城外,而有回望城內的動作。

“殿下,彷彿今日真已到了時機。”這時連秦明都忍不住開口,話音才落,手已經摁緊刀鞘。

“再等一等。”賀燁兩眼閃亮,目光卻看向西向。

他摒息凝神,終於聽到了三聲向天穹發射的鳴鏑,隨後,有狼煙騰起。

那是他安排在營州城的細作如約報訊,說明城中動亂已生。

青銅面具之下,鋒銳的嘴角向上彎起,賀燁轉身,面對三十萬整裝待發的將士。

多少年了,從大明宮的生死攸關、忍辱偷生,一步步走到今天,晉王賀燁,終於要揭開臉上的僞裝,讓這個天下,重新認識自己!

將士們眼見面具揭開,露出的容貌卻沒有被大火燒燬的疤痕遍佈。

甚至有好些人都看不清“秦少將”的眉眼,更沒有恍然大悟的震悍。

但先鋒軍們,以及站在前列的衆多統領,不僅看清了晉王殿下的面貌,甚至聽清了營州城外的誓詞。

“將士們,歷經十載,今日!於大周而言無比恥辱之共治二年,五月望日,某,晉王賀燁與三十萬將勇,將會攻伐營州,斬殺潘逆於刀鋒之下,徵復遼西,開創功績,過去之屈辱與愧恨,將終結於此一戰,逆黨獲誅,疆域得復,大周將士君臣,將以此一戰震懾蠻狄奸小,吾輩,非亡國懦夫,吾輩將匡復社稷,亮出長戈,劍指蒼穹,我要聽見你們胸中志向,於天地之間震籲,大周必勝!華夏必勝!”

驕陽之下,黑袍金甲紅披,這個年輕的統帥,劍芒直向金烏。

他的身邊,燕國公、秦明、柳彥等等統將,單膝跪地,拳抵胸房:“臣,聽令晉王,大周必勝、華夏必勝!”

震驚是必然震驚的,但沒有人猶豫沒有人懷疑,他們這時雖然不知長安已然淪陷,甚至不知韋太后已然撤逃,但共治議和的恥辱,曾經屢屢挫於安東軍的愧恨,這些在心中早成塊壘,他們都渴望着以一場毫無爭議的勝利,告慰軍中戰死的同袍,也告慰自己!

必勝的呼聲有若雷霆震響,大周的勇士無不屈膝仰面,看着終於揭開面具的晉王殿下,率先跨坐戰馬,發出“進攻”的號令。

第175章 不是爲了解救天子第457章 情之一字第866章 “雙美”共浴第286章 計“醒”盧銳第99章 和裴後“齊名”第1078章 因悲苦而狠絕?第1388章 絕情人第6章 再嫁婦,卻爲寵妃第3章 十四郎的裴五姐第359章 莒三哥?大蹊蹺!第1118章 獻城第627章 車裡作戲第666章 矛盾第581章 異像第783章 踐行第1104章 年號何滑稽第1064章 意外的交鋒第778章 陳氏家訓第928章 針對的究竟是誰第899章 你又能聰明到哪裡去第1162章 戰後會談第592章 已成定局第1298章 拖後腿第1006章 計降東瀛佃第963章 左右爲難王刺史第458章 徐郎來見第269章 重試第1060章 歸來者的出路第167章 可憐的肋骨第16章 北里叩玉家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544章 秦孺人的小心思第437章 盟主第444章 圍觀者第1094章 獻策玲瓏臺第112章 黑鍋第1264章 這樣的君臣第895章 殿下煽風第547章 砸腳的開端第1034章 溫情第505章 相繼鼻青臉腫第1066章 叔母難稱第417章 歪打正着第707章 進步第1056章 韋太后小勝一局第268章 圍擁萬年廨第1000章 總算來了第734章 盤問要技巧第1208章 慰妻第433章 悲摧伯府第309章 美人有知音,閻王得擁躉第627章 車裡作戲第676章 人間蒸發第847章 再無可信之人第709章 至雲州第750章 孟九嫂第411章 “揭穿”璇璣第1088章 蜀王也是背鍋俠第842章 生辰第910章 阮郎有心,碧娘無意第1171章 廬州之亂第479章 陸離坦誠第404章 “發明家”謝瑩第327章 賀燁的請求第813章 毛夫人的醒悟第663章 玉管居第11章 以大欺小,勝之不武第325章 好一場母慈女孝第43章 十一娘“升遷”第784章 各自忙碌第65章 不願爲敵的人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593章 割耳明志第929章 “囂張”的王妃第1001章 晉王方式關心你第854章 對陸離“告白”第1381章 賀燁問案第498章 突變第232章 抓住破綻第1096章 太后入甕第940章 大功告成?第802章 內宅風起第590章 南陽王府的家事第164章 先鋒賀湛第1218章 準了!第136章 瑤英的作用第1315章 請君赴會第671章 親近的滋味第618章 扭曲的心第1367章 皇后可以這樣嚇人第253章 晉王要小心第1241章 表姐表妹第313章 煞克之謎第734章 盤問要技巧第331章 還有個“小幫手”第350章 繼續演第125章 都是涼薄惹的禍第1046章 魯護之威第1093章 徐修能已知情第1162章 戰後會談
第175章 不是爲了解救天子第457章 情之一字第866章 “雙美”共浴第286章 計“醒”盧銳第99章 和裴後“齊名”第1078章 因悲苦而狠絕?第1388章 絕情人第6章 再嫁婦,卻爲寵妃第3章 十四郎的裴五姐第359章 莒三哥?大蹊蹺!第1118章 獻城第627章 車裡作戲第666章 矛盾第581章 異像第783章 踐行第1104章 年號何滑稽第1064章 意外的交鋒第778章 陳氏家訓第928章 針對的究竟是誰第899章 你又能聰明到哪裡去第1162章 戰後會談第592章 已成定局第1298章 拖後腿第1006章 計降東瀛佃第963章 左右爲難王刺史第458章 徐郎來見第269章 重試第1060章 歸來者的出路第167章 可憐的肋骨第16章 北里叩玉家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544章 秦孺人的小心思第437章 盟主第444章 圍觀者第1094章 獻策玲瓏臺第112章 黑鍋第1264章 這樣的君臣第895章 殿下煽風第547章 砸腳的開端第1034章 溫情第505章 相繼鼻青臉腫第1066章 叔母難稱第417章 歪打正着第707章 進步第1056章 韋太后小勝一局第268章 圍擁萬年廨第1000章 總算來了第734章 盤問要技巧第1208章 慰妻第433章 悲摧伯府第309章 美人有知音,閻王得擁躉第627章 車裡作戲第676章 人間蒸發第847章 再無可信之人第709章 至雲州第750章 孟九嫂第411章 “揭穿”璇璣第1088章 蜀王也是背鍋俠第842章 生辰第910章 阮郎有心,碧娘無意第1171章 廬州之亂第479章 陸離坦誠第404章 “發明家”謝瑩第327章 賀燁的請求第813章 毛夫人的醒悟第663章 玉管居第11章 以大欺小,勝之不武第325章 好一場母慈女孝第43章 十一娘“升遷”第784章 各自忙碌第65章 不願爲敵的人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593章 割耳明志第929章 “囂張”的王妃第1001章 晉王方式關心你第854章 對陸離“告白”第1381章 賀燁問案第498章 突變第232章 抓住破綻第1096章 太后入甕第940章 大功告成?第802章 內宅風起第590章 南陽王府的家事第164章 先鋒賀湛第1218章 準了!第136章 瑤英的作用第1315章 請君赴會第671章 親近的滋味第618章 扭曲的心第1367章 皇后可以這樣嚇人第253章 晉王要小心第1241章 表姐表妹第313章 煞克之謎第734章 盤問要技巧第331章 還有個“小幫手”第350章 繼續演第125章 都是涼薄惹的禍第1046章 魯護之威第1093章 徐修能已知情第1162章 戰後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