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終於“香消玉殞”

十一娘此時當然早有察覺小表弟三郎的“遊手好閒”。

眼下大族子弟,一般五、六歲時便經親長啓蒙,雖然嫡宗子侄多數不會進讀“良萎不齊”族學,而由家中長輩抑或僚客中才學不俗者教導,甚至少數年紀小小便奉親朋家族之中“賢才”爲師,或者遊學求教隱士大儒,然則到了柳三郎這樣年歲,又因父兼封爵實職,大多也都會進讀官學。

依柳姑丈爵品官位,三郎即便進不得國子監,也能在太學佔一席位,將來就算因爲已得出身而不參科考,但有官學背/景,授職時也更加有利,比只有散階者更有機會獲得實職。

可三郎已然除服,衆位家長卻彷彿並沒想法送他入學,而是讓同樣“遊手好閒”的柳少卿督促管教。

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十一娘心下早在猜疑,今日好容易得這機會,果斷抓緊就此展開探問。

柳蓁聽說弟弟受罰,卻彷彿並不怎麼焦急,倒像更多是因爲好奇才去毬場一探,這時往大宅西北角行去,竟是不慌不忙,足夠十一娘打探隱情。

“原來阿耶竟是三哥老師?可阿耶爲何不教姐姐們功課?”十一娘故作不明。

“叔父當年可是大名鼎鼎京都才子,三弟能得叔父教習指進已算慶幸,女子又不用科教入仕,哪好煩擾叔父?再者,教習咱們之幕師也爲文士,經義釋解與詩詞歌賦皆都不俗。”

固然大周望族也甚重視女兒才華,然則自然不比男兒更重,換作普通世族,大多是由祖母或嫡母等女眷親長教導,好比柳家這般,單請幕師講解已不多見了,更何況被父祖等男性長輩教導學識,更是屈指可數。

“可我曾聽阿耶說過,他八歲即入官學,爲何三哥已經十五,還沒入官學呢?”

諸如國子監等官學招生,歷來有年齡限制,規定爲十四至十九,然當年柳少卿才名早動京都,又兼那時德宗與柳正關係不錯,是以纔有了這個特例,柳少卿八歲即入國子監,十五便奪進士科狀頭。

可三郎不入官學卻不是因年齡限制,柳蓁覺得這問題要解釋起來本就十分複雜,更別說還得讓小堂妹明白其中意思,因此她略微猶豫了一下,只囫圇答道:“叔父當年因不享門蔭,需靠科舉得出身,三弟卻已得散階,不需再經科舉便得入仕資格。”

“可我也聽阿耶說過,雖有門蔭,但能協助聖人治理國政之賢臣,大多爲科舉出身飽學之士,而京學士子相比鄉貢及州郡生員,更有望及第。”

倘若普通五歲稚子說出這番話來,柳蓁自然會覺得驚詫,然則她已經見識過這位小堂妹強記之能,又想到叔父性子不比父親肅厲,聽聞也極爲憐愛小堂妹,往常閒話此類並不算奇異,故而就沒大驚小怪,只又沉吟了一陣,乾脆說道:“論理應當是如叔父所說,可眼下,官制卻又不是這般簡單,便連國子監、太學生員都有良萎不齊,與其讓三弟入京學,真莫如由叔父教授文史,再者將來……三弟也許會因爵家子弟授武職。”

話雖簡單,十一娘卻已經品度出不少隱情。

顯然,阿蓁一未嫁閨閣,對官制仕途不應有這許多認識,姑母已然故世,而放眼柳家,似乎也只有韋太夫人能有這見地分析。

這說明韋太夫人對眼前官制崩壞非但洞悉明瞭,甚至還對孫輩直言不諱,不送三郎入學非但不是出於忌備打壓,反而是另有規劃。

聽阿蓁之意,韋太夫人似乎有意讓三郎“從武”?

大周建國至今,國人雖重文武兼修,然則在盛世之治以後,幾代君主在國政大事上卻顯明重文輕武,武官無論權勢聲望相比文臣都有不如,當然,十一娘並不認爲韋太夫人這是欲毀三郎前程——她從前便聽聞不少有識之士議論,異族復勢,邊患頻繁,而朝廷輕疏邊備不重軍事,長此以往,必有大禍!

更或許是,韋太夫人已經敏銳感覺到比異族邊患更加逼近的政治風險,而未雨綢繆。

“四姐懂得真多。”十一娘爲了證實推斷,又再進一步試探。

看着小堂妹滿面“景仰”,柳蓁輕輕一笑,揉了揉十一孃的發頂:“我與你一般大時,可什麼都不懂……伊伊,你今後跟着祖母,可得懂事乖巧,能得祖母教導可不容易,你好生聽教,將來只會比我懂得更多。”

果然這些見知,都是來自韋太夫人。

姐妹兩這般一邊牽着手,一邊閒話,足有一刻餘才行到毬場,十一娘老遠就見一高一矮兩人,都扎着馬步,只三郎胳膊上還舉着把石鎖,蕭小九倒是手中空空,卻一副吹鬍子瞪眼模樣,不知衝一旁僕從嚷嚷什麼。

“阿耶責罰三弟就罷了,如何連小九也一同受罰?”柳蓁這時倒驚訝得連連稱奇,拉着十一娘快走幾步,於是便聽見小九那話——

“讓提兩桶水來,怎麼半天不見人影,還不去摧摧!我說好要與三哥同甘共苦,怎能眼見三哥舉着石鎖,我卻這般輕閒?快去摧摧……十一妹怎麼來了?十一妹,快來我旁邊扎馬步,我教你習武。”

十一娘:……

蕭小九一張小臉已經被春陽曬出胭脂紅,汗珠也掛了整個腦門兒,見十一妹忽閃着兩隻黑眼盯着他瞧,卻不往這邊挪步,不滿起來,也顧不得與三郎“同甘共苦”了,就要上前拉她過去,卻因往常被一堆女眷寵縱過頭而失於鍛鍊,今日又的確半蹲得久了些,兩腿早已僵麻,冷不丁一動,竟支撐不住,整個人往前一栽,倒向柳蓁姐妹行了一個實足“大禮”。

慌得一邊僕從連忙上前扶人,柳蓁強忍笑意,不去看小九狼狽形容,只問自家阿弟:“今日究竟做了什麼錯事,竟惹得阿耶責罰?”

三郎原本還能支撐,雖不免汗溼額頭,倒還算“面不改色”,只經這一問,臉卻忽然通紅,乾脆避開目光,竟是悔愧得不敢與人直視形狀。

還是蕭小九,雖說才因站立不穩撲倒,這時只覺雙腿痠痛麻漲得不像自己身上長着,卻仍不願失了他“翩翩風度”,硬撐着站了起來沒賴在地上,只整個人幾乎掛靠在僕從胳膊彎,將今日前因後果一口氣說來,倒還條理分明。

原來,這位當日聽說賀十四郎見多識廣,又被蕭氏教育了一番要虛心上進,便打定主意要與賀十四郎結交,當面請教十一娘口述那兩古蹟出於何典,只他交待僕從一打聽,又聽說賀十四郎回京不久,就對平康里一絕色佳人極爲傾慕,時時攜同踏春賞花,泛舟曲江。卻不想前幾日,因爲瑩陽真人得了李籬下相贈樊川別墅,賀湛迫不及待邀請幾位好友一同遊賞,自然有叩音相隨。

哪知樂極生悲,叩音因被籬下居古樸優雅景緻吸引,不慎失足墜水,虧得賀十四郎及時救起,卻因受驚太過,不慎嗆水傷肺,好幾日高熱不退,竟香消玉殞。

蕭小九聽聞賀十四郎爲悼紅顏知己,作不少詩賦,連忙讓僕從打探謄寫來看,通讀下來,只覺新巧不俗,又感人肺腑。於是小九對賀十四郎更添景仰,遂起拜會之心,央了三郎兩日,今日總算說服三郎,帶他前往拜會賀湛。

十一娘聽到這裡,當然明白叩音爲“死遁”,想來已經順利進入宮廷,只賀湛有意拖到如今,應當還是打算藉助瑩陽真人助力,爲免叩音孤立無援,她不由得微微蹙眉,實爲牽連真人而心有不安。

再又一想,十四郎自幼雖隨真人習讀經史,後來四處遊學,也仿過一些名士,更兼機緣巧合竟拜得隱士蔣渡餘爲師,學識應當不差,不過那些年與他通信,也明白他不善詩賦,最不耐煩“傷春悲秋”以詩詞寄情,這回竟能寫出連蕭小九這天才都稱讚不已的詩作?只怕是尋王七郎代筆,好讓世人盡信叩音紅顏薄命罷?

纔想到這兒,又聽蕭小九振振有辭抒發不平:“可我與三哥剛到平康坊,迎面就遇世父,世父根本不聽我倆解釋,就厲責出口,非但拘了我倆回家,緊跟着又再體罰三哥,不就是出了趟門,未免讓人不服……可三哥既然認罰,我也懶得爭辯,但不能袖手旁觀,這事本是因我而起,我自當與三哥同甘共苦。”

十一娘頓覺哭笑不得,感情這毛孩子尚且不知平康里是什麼地方,方纔如此理直氣壯。

第480章 關於仰慕第1346章 馮美案第1375章 姻緣定第1295章 契機從何談起?第871章 承德五年第27章 頗多可疑處第1406章 還是想殺人第1035章 驟亂第1204章 隋奉御第226章 智留邵廣第781章 不求,竟得第1209章 切磋第871章 承德五年第1051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1085章 致命的疏漏第118章 晉王回宮第1335章 迎戰第1283章 再也不見第1164章 送還第680章 韓氏來訪第375章 自焚第869章 晉王負傷第646章 新居第765章 腹飢?第114章 太夫人的審斷第1239章 柳二伯的春天第1179章 牛角尖第319章 上當第1012章 真是個大隱患第425章 英雄救美第1345章 公主新交第486章 撲朔迷離第381章 賀淇的急智第1037章 楊先生初會新“東家”第708章 確已動情第411章 “揭穿”璇璣第316章 瑩陽的怒火第851章 憐香惜玉第19章 “結交”元三第1087章 營救不難第598章 求情被拒第742章 母子第689章 哎呀這邂逅第658章 突襲第782章 還是美人計?第983章 論過錯第628章 把酒夜談第462章 晉王要“出婦”第1240章 柳小弟的姻緣第1373章 衆叛親離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1390章 設網第519章 賀燁討茶第912章 轉變第541章 姐妹交心第1401章 皇后再成“軟杮子”第403章 十一娘又要害人了第228章 春鶯失手了?第1239章 柳二伯的春天第1044章 公詢日第1295章 契機從何談起?第1006章 計降東瀛佃第1275章 好曲佳詞第51章 晉王賀燁第317章 推盞相勸,各懷堅定第138章 鬧上門前第1019章 驛站計商第1300章 一計連一計第1375章 姻緣定第247章 英國公子第63章 姐妹相認第131章 郎有情而妾無心第1017章 至興卿來迎第696章 好色之徒羅六郎第107章 流照亭中第134章 聖母興周第102章 自相殘殺第308章 唯柴取悲憤第14章 嫡母的重要性第696章 好色之徒羅六郎第5章 昔日名動京華第669章 太谷行第270章 誰奪榜首第1193章 陛下大走桃花遠第805章 新政頒行第944章 莫罪謝六娘第856章 大醉第1142章 艾綠出演第469章 尹紳婚事第170章 晉王妃人選第1077章 晉王將死第908章 又一個惡意針對第598章 求情被拒第1241章 表姐表妹第640章 “以貌動人”第1327章 兩難全第6章 再嫁婦,卻爲寵妃第801章 算是言歸於好第1274章 柳青嵐第471章 在下家中行二
第480章 關於仰慕第1346章 馮美案第1375章 姻緣定第1295章 契機從何談起?第871章 承德五年第27章 頗多可疑處第1406章 還是想殺人第1035章 驟亂第1204章 隋奉御第226章 智留邵廣第781章 不求,竟得第1209章 切磋第871章 承德五年第1051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1085章 致命的疏漏第118章 晉王回宮第1335章 迎戰第1283章 再也不見第1164章 送還第680章 韓氏來訪第375章 自焚第869章 晉王負傷第646章 新居第765章 腹飢?第114章 太夫人的審斷第1239章 柳二伯的春天第1179章 牛角尖第319章 上當第1012章 真是個大隱患第425章 英雄救美第1345章 公主新交第486章 撲朔迷離第381章 賀淇的急智第1037章 楊先生初會新“東家”第708章 確已動情第411章 “揭穿”璇璣第316章 瑩陽的怒火第851章 憐香惜玉第19章 “結交”元三第1087章 營救不難第598章 求情被拒第742章 母子第689章 哎呀這邂逅第658章 突襲第782章 還是美人計?第983章 論過錯第628章 把酒夜談第462章 晉王要“出婦”第1240章 柳小弟的姻緣第1373章 衆叛親離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1390章 設網第519章 賀燁討茶第912章 轉變第541章 姐妹交心第1401章 皇后再成“軟杮子”第403章 十一娘又要害人了第228章 春鶯失手了?第1239章 柳二伯的春天第1044章 公詢日第1295章 契機從何談起?第1006章 計降東瀛佃第1275章 好曲佳詞第51章 晉王賀燁第317章 推盞相勸,各懷堅定第138章 鬧上門前第1019章 驛站計商第1300章 一計連一計第1375章 姻緣定第247章 英國公子第63章 姐妹相認第131章 郎有情而妾無心第1017章 至興卿來迎第696章 好色之徒羅六郎第107章 流照亭中第134章 聖母興周第102章 自相殘殺第308章 唯柴取悲憤第14章 嫡母的重要性第696章 好色之徒羅六郎第5章 昔日名動京華第669章 太谷行第270章 誰奪榜首第1193章 陛下大走桃花遠第805章 新政頒行第944章 莫罪謝六娘第856章 大醉第1142章 艾綠出演第469章 尹紳婚事第170章 晉王妃人選第1077章 晉王將死第908章 又一個惡意針對第598章 求情被拒第1241章 表姐表妹第640章 “以貌動人”第1327章 兩難全第6章 再嫁婦,卻爲寵妃第801章 算是言歸於好第1274章 柳青嵐第471章 在下家中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