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節 商稅的顧慮

放下劉閼的奏疏,劉徹站起來,對着旁邊的王道吩咐一聲:“朕要去上林苑看看,準備一下……”

“諾!”王道點點頭領命而下。

半個時辰後,劉徹的天子御駕自未央宮東闕而出,沿着御道,朝上林苑而去。

不得不提的是,在整個西漢,長安城裡都有一條專門供皇帝出行專用的御道,而且皇帝也會常常沿着這條御道出宮,前往上林苑或者自己的陵寢所在。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條御道在平時,百姓也能行走。

史記中就記載了太宗孝文皇帝某次出巡,一個行走在御道上的行人發現天子馬車,連忙躲進橋洞下面,結果還是驚了御駕車馬的故事。

歷史上,後來小豬朝有名的倖臣江充出任水衡都尉後,也一度是靠着專門抓捕那些擅自行走御道的路人、權貴來充當政績,收繳罰款,後來江充居然抓到了小豬的太子劉據身上,由是埋下巫蠱之禍的導火索。

這些都說明,在西漢前中期,所謂的御道,在皇帝沒出行的時候,路人與權貴只要膽子夠大也是能走上一走的。

而劉徹即位後,覺得爲了自己個人偶爾的出行,就專門在長安乃至於關中開闢所謂御道,勞民傷財不說,關鍵還無法禁止,..其他人平時逾越。

這就有些蛋疼了。

於是思慮再三後下詔規定,除天子出行之時,御道平時也面向公衆開放毋有所禁。

而這條詔令的依據則是。御道這玩意啊,是惠帝所修。惠帝上不能奉宗廟,下不能佐社稷。關鍵他修的這條御道,還穿過了高廟,不孝啊!朕豈可因惠帝之錯而一錯再錯?

這倒是個好說辭,也沒人能非議。

畢竟,這條御道就是修建它的惠帝,也一度忐忑不安,多次告罪於高廟。

後來還是叔孫通想了個折衷的辦法,給劉邦在長陵和沛地再立兩個原廟,才讓惠帝勉強接受。

所以。如今劉徹出行,多了一個程序:清道。

每次出行前,會有一隊騎士先行一路前往目的地,曉諭沿途百姓,天子出行了,趕緊讓開。

至於會不會有陰謀家暗地裡就此埋伏刺殺什麼的?

這又不是博浪沙!

在關中這個大本營,劉徹根本不怕任何刺殺。

在關中也不會有反劉的政治勢力生存的土壤。

反正劉氏數十年乃至於之後百餘年,從未有過任何刺殺天子的行爲發生。

況且,天子車駕出巡。安全本身就有保障,單單是隨行護衛與軍隊就多達數百,御駕攆車更是做足了安全保障工作,除了牀子弩和大黃弩能穿透御駕馬車的防禦外。其他武器皆不能損其分毫。

真要有人拿了牀子弩或者大黃弩行刺,那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長安都已經落到敵人手裡了!

那就不是行刺,而是改朝換代了!

所以。這些方面劉徹都不擔心。

唯一的問題是,詔令下達後。御道不再專屬皇帝一人,許多百姓都有事沒事就愛往御道上湊。沾沾天子氣,這樣一來這御道就變得跟其他道路一樣,遇到雨天難免有些泥濘。

不過,這也讓劉徹抓住機會,在內史衙門下新設了一個城管司,專門負責清理長安道路和閭里的垃圾,清潔城市衛生。

早在當太子的時候,劉徹就已經在謀劃這麼做了。

實在是長安的商業太發達了。

而發達的商業也導致了長安城市的兩級分化。

尚冠裡及其周邊閭里等靠近戚里和未央、長樂兩宮的閭里,屬於長安的曼哈頓、王府井,居民非富即貴,庭院深深,閣樓亭榭,美輪美奐,而居住在長安各市及城區邊緣的,則是典型的貧民窟,居所破舊不說,各種生活垃圾更是堆積如山,長久纔會清理一次。

而這些貧民窟,無疑是各種細菌與病菌的滋生溫牀。

不清理一下,劉徹睡覺都會做噩夢。

而城管司的建立,算是了卻了劉徹這個擔憂。

而且城管司還能解決一大批長安底層百姓的就業問題。

清理垃圾、打掃街道、清掃渭河淤泥這些工作,除了最底層的百姓外,不會有人願意去幹。

而偏偏,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人力。

至於清理出來的各種生活垃圾,尤其是渭河的淤泥以及各種人畜糞便,則全部被送去了上林苑,作爲土化肥的原料或者乾脆就直接作爲肥料使用。

更秒的是,城管司成立後,將全長安的衛生和道理環境都搞的煥然一新,受到了朝野稱讚,甚至,連劉徹偷偷的打着城管司的名義,在長安九市和花街柳巷中加徵了商稅,都沒人在意。

“可惜……”想着這個劉徹也嘆了口氣:“如今的商稅,還未達到呂后時一半的標準……”

說起來,後來小豬搞的告緍什麼的,其實也是撿的呂后的牙慧。

呂后時期頒佈的律令尤其是市律和商律,幾乎無所不包,商人不管賣什麼,都要給朝廷上稅。譬如開礦,要按照產量以石上稅,賣東西,按照所賣貨物的最終成交價上稅。

可惜啊!

諸侯大臣共滅諸呂后,這些呂后制定的律法除了戶律和少數律令外,餘者盡皆被廢。

時至今日,就算劉徹想恢復,也要小心翼翼。

這也是人類政治鬥爭的傳統。

政治鬥爭的失敗者,不論他先前推行的政策是好是壞,一律要被潑上髒水,極力污化。

彷彿那個失敗者天生就是個腳底流膿,嘴角長瘡,連走過的路都污穢不已的大魔頭。

秦與呂后,就是這樣的證明。

而後世歐羅巴的元首,也得到了這樣的待遇。

天朝、米帝和毛子,類似的例子也數都數不清。

這大抵是人類的通性罷,對於自己的敵人,尤其是內部的敵人,一旦打倒,就必然嚴防死守,防止有朝一日,會被秋後算賬。

因此,劉徹深知,就算他將來真的恢復了呂后時的商稅律法,恐怕也要換個馬甲,換個名目來幹了。

這麼想着,御駕就已然到達了上林苑。

ps:等下還有一更!

ps:最近看書,發現呂雉真是個人才啊!即使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在經濟方面,呂后都是人傑了!

她頒佈的商律詳細到了開礦的商人,要按照鐵礦、銅礦以及金礦、銀礦的不同而徵繳不同稅率,而市集的商品貿易則按照營業額來收稅,我都有點懷疑,呂后是不是穿越者了。

不過然並卵,呂后一死,諸呂授首,一切都被推到在地……

第933節 廣關(2)第59節 微服(1)第1314節 震動第729節 圈錢第264節 西漢袁隆平第886節 季心歸來第1049節 匈奴人的陰謀第1251節 策劃戰爭(2)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1047節 戰河陰之強敵(2)第989節 不罪三公第1424節 使團(1)第1018節 戰前準備(4)第10節 齊王的問題第1027節 狂歡(1)第104節 栽贓第904節 少府的成果(3)第794節 動員(1)第1228節 權力的走狗第986節 動員(1)第148節 蝗蟲要來了第550節 無題第1486節 儒法分道之因第319節 投機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11節 包裹着蜜糖的陷阱第1515節 局勢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1046節 戰河陰之強敵(1)第1290節 崩潰的開始(1)第50節 五銖第1139節 權勢改變命運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1531節 和平時代結束了第1587節 當家做主的人第1436節 戰鬥力爆表的商賈(2)第1052節 國家力量(2)第952節 公羊學的野望(3)第209節 調查(3)第986節 動員(1)第1172節 膽戰心驚第1341節 接觸戰第1388節 聯盟(2)第1556節 匈奴的大一統(1)第1383節 高漲的輿論第691節 文治(2)第1074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1058節 大鐵礦第774節 承諾(1)第383節 詔諭第302節 亂起!第771節 匈奴的試探(1)第1358節 自作孽第1518節 囂張的劉榮第1411節 河套的開發(2)第1224節 觸動第1169節 藝術(3)第1536節 居延(1)第519節 盤算第538節 無題第706節 淘金浪潮(4)第385節 殺使第382節 殖民(2)第215節 漢鼎!第1592節 統治(2)第711節 骯髒時代(2)第974節 陌刀威武(2)第94節 拯救黃老學第528節 三越攻略第1457節 掀桌子(3)第1071節 血戰(2)第1105節 血洗龍城第524節 護濊別部司馬第1432節 死間第1337節 狼性還是狗性?(3)第789節 馬邑會戰(3)第1524節 流放第1072節 血戰(3)第585節 新世界(1)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1060節 郅都的超級胃口第629節 溫言在口(4)第1098節 分蛋糕第518節 昆明池第151節 軍議與蝗災第1274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1)第210節 貨幣戰爭第1002節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609節 諸夏時代第286節 無法改變第1294節 帝國的毀滅(3)第272節 新思維(1)第768節 軟弱的官僚(2)第799節 戰前(3)第728節 佈置第598節 軍臣的決斷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102節 抓捕
第933節 廣關(2)第59節 微服(1)第1314節 震動第729節 圈錢第264節 西漢袁隆平第886節 季心歸來第1049節 匈奴人的陰謀第1251節 策劃戰爭(2)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1047節 戰河陰之強敵(2)第989節 不罪三公第1424節 使團(1)第1018節 戰前準備(4)第10節 齊王的問題第1027節 狂歡(1)第104節 栽贓第904節 少府的成果(3)第794節 動員(1)第1228節 權力的走狗第986節 動員(1)第148節 蝗蟲要來了第550節 無題第1486節 儒法分道之因第319節 投機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11節 包裹着蜜糖的陷阱第1515節 局勢第1601節 修改戶律第1046節 戰河陰之強敵(1)第1290節 崩潰的開始(1)第50節 五銖第1139節 權勢改變命運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1531節 和平時代結束了第1587節 當家做主的人第1436節 戰鬥力爆表的商賈(2)第1052節 國家力量(2)第952節 公羊學的野望(3)第209節 調查(3)第986節 動員(1)第1172節 膽戰心驚第1341節 接觸戰第1388節 聯盟(2)第1556節 匈奴的大一統(1)第1383節 高漲的輿論第691節 文治(2)第1074節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1058節 大鐵礦第774節 承諾(1)第383節 詔諭第302節 亂起!第771節 匈奴的試探(1)第1358節 自作孽第1518節 囂張的劉榮第1411節 河套的開發(2)第1224節 觸動第1169節 藝術(3)第1536節 居延(1)第519節 盤算第538節 無題第706節 淘金浪潮(4)第385節 殺使第382節 殖民(2)第215節 漢鼎!第1592節 統治(2)第711節 骯髒時代(2)第974節 陌刀威武(2)第94節 拯救黃老學第528節 三越攻略第1457節 掀桌子(3)第1071節 血戰(2)第1105節 血洗龍城第524節 護濊別部司馬第1432節 死間第1337節 狼性還是狗性?(3)第789節 馬邑會戰(3)第1524節 流放第1072節 血戰(3)第585節 新世界(1)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1060節 郅都的超級胃口第629節 溫言在口(4)第1098節 分蛋糕第518節 昆明池第151節 軍議與蝗災第1274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1)第210節 貨幣戰爭第1002節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609節 諸夏時代第286節 無法改變第1294節 帝國的毀滅(3)第272節 新思維(1)第768節 軟弱的官僚(2)第799節 戰前(3)第728節 佈置第598節 軍臣的決斷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102節 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