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棄子

鍾允章端着茶杯,瞟了眼趙季札,呵呵一笑道:“此次滅蜀鍾大人可謂首功啊,這一點我已經奏報朝廷了。皇上想必不日就會下詔重賞鍾大人,將來在朝堂上必然會被陛下重用。不過呢,依照往日的慣例,鍾大人還是要在成都城停留一陣子,安撫地方少不了你們這些瞭解情況,知根知底的老人啊!當然了,這也是一種考校。”

別人投靠楚國,或許會談談價格,看看投降之後,楚國會怎麼安排自己的出路,可是趙季札卻沒有這個資格,楚國只不過籠統的說了一個必會重用,至少是布政使。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趙季札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主動投靠的,而是在排除異己的過程中,被楚國捕風房拿住了把柄,這纔不得已投降的。因此,在楚軍入城之時,趙季札猜想到要把孟昶藏起來,以便於自己立功。正因爲他不知道楚國會如何處理自己,他一直都在鍾允章的身前晃來晃去,拼命的巴結做事,希望鍾允章能夠幫他出頭探尋探尋馬雲的口風。現在鍾允章終於吐了口風,趙季札當時眼睛就是一亮,鍾允章雖然說得含糊,但其中的意思,趙季札卻聽了個一清二楚。“這是一種考校!”,什麼纔是考校呢,那就是考察啊,看你這個人到底有沒有才幹,到底能不能被重用。這就是要看錶現了。雖然趙季札一大把年紀還被要被人看錶現,可是,他趙季札畢竟一門心思想上進啊。

鍾允章以爲投降了楚國之後,立刻會被楚帝大加封賞,可惜,城破之後,鍾允章所帶來的聖旨上,只是冊封了孟昶,其餘的蜀國官吏,或者被抓,或者被免了官職,或者被殺。只有他趙季札等寥寥幾人沒有混到一官半職。這兩天他心裡面七上八下的,現在終於是安定了下來。原來還有這麼一說!

要上進,就要立功啊。另外,對趙季札來說,大蛇不死必留後患啊。前陣子得罪的人太多也太狠,楚國現在雖然打壓豪強地主,可如果那批人老實知趣的話,楚國爲了穩定川中大局,一定會採取和光同塵的政策,這麼一來,自己可就危險了。爲了避免萬一,他趙季札也要把這差事搶過來。

趙季札當即說道:“鍾大人既然有意打壓這些豪強地主,下官原爲前驅!”趙季札心裡恨恨的想到:我一定要把這個差事搶到手。藉着打壓豪強地主的東風,一勞永逸的把那些政敵打得徹底翻不了身!

你心中中計了。鍾允章心理面這麼想的,可是嘴上卻淡淡的說道:“趙大人,這可不是我的意思,這皇帝陛下的意思!孟昶雖然投降了,可是,那些依靠孟氏發家的那批地主豪強們,心中卻未必投降,這也是敲山震虎,狠狠的打擊幾個人,也免得有些人心懷不軌!”

“下官明白了!”趙季札說道。測試文字水印7。鍾允章的話惡狠狠的,在趙季札聽來,那就是老趙,你丫一個勁兒的往前衝,狠狠的收拾他們不要有什麼後顧之憂。就算出了什麼事情,也不要緊,有皇帝和朝廷給你做主!

見趙季札說的如此的上道,鍾允章笑呵呵站了起來,從一旁的香案上面,雙手捧下來一卷明黃圓滾兒綢布。趙季札心中一愣,這個顏色他見得太多了,明黃色,不過是在楚國還是在蜀國,這明黃色可是隻有皇家才能夠使用的啊。這。。。這莫非是聖旨不成?

“趙大人,還不接旨!”鍾允章笑容轉瞬即逝,一本正極的說道。

“聖旨”?趙季札心中暗道:你丫剛纔不是說朝廷不日會下詔的嗎?怎麼你手裡還有詔書啊?可是,他心裡面雖然有點疑問,該有的禮節卻一點不敢失,他撩衣襟跪倒在地說道:“微臣鍾允章接旨。測試文字水印1。”

鍾允章緩緩的把聖旨唸了一邊。趙季札三跪九叩謝恩之後,差異的說道:“鍾大人,您不是說朝廷的聖旨要過幾天才會下達嗎?”他心中有點懷疑,這是什麼,是聖旨啊。他鐘允章有膽子扣留聖旨啊?

鍾允章現在卻變得異常的客氣,他拱手以禮,賠禮道歉道:“趙大人,實在是不好意思啊。這聖旨是我在興元府時收到的,不僅僅是一道聖旨,關於趙大人呢,還有另外一道聖旨。其實呢,就是皇帝陛下對趙大人的考究之意,如果趙大人願意留下來幫助調理川中事務的話呢,就暫時讓趙大人兼任成都布政使,如果趙大人不同意的話,那就有另外一道聖旨,調趙大人入京爲官。測試文字水印3。呵呵,陛下爲趙大人專門留下來兩個官位,這可是從未有過的啊,趙大人這一下子可是簡在帝心了!”

真的有兩封聖旨嗎?怎麼可能。馬雲又不是笨蛋,他趙季札又不是諸葛亮,怎麼可能被皇帝如此重視呢。其實就是這一道聖旨,而且,馬雲還在給鍾允章的密詔中說了,趙季札可用的話,就把聖旨給他,如果不可用的話,就把這小子送到金陵來,交給馬雲處置,這聖旨還退回來。爲什麼馬雲會有這麼一個交代呢,因爲這趙季札名聲太差了,朝廷重臣們都不主張重用他,只不過礙於國際形勢,不好過河拆橋、翻臉不認人罷了!也就是說,別看他趙季札立功不小,其實丫就是一雞肋。測試文字水印6。

可有了馬雲這樣的囑咐,鍾允章活動的餘地可就大多了。原本,鍾允章是完全不放心趙季札的,如果讓趙季札當了這個成都道布政使,那麼川中百姓可能就遭了難了。鍾允章是不願意讓趙季札當這個官的,可是,如果趙季札不當這個官。他鐘允章就必須親自動手來處理這些豪強地主了,因爲馬雲沒給他多少錢。這麼一來,所有的壓力都到了他鐘允章身上了,所以,鍾允章想了想就把趙季札這枚棋子給翻出來了。測試文字水印1。而且還有意識的誤導趙季札,想借趙季札的刀來處理這些事情。

這趙季札不是什麼好鳥,讓他來對付地主豪強,那自然是戴上了個人傾向性,肯定做不到公正公開。可是話又說回來了,在孟昶的統治下,那些地主豪強沒有一個人屁股上是乾淨的,欺男霸女的事情,沒有誰從來都沒有做過的,不然的話,他們自然可能在短短的20年內,搶佔了那麼多的田地呢?既然沒什麼好人,就讓趙季札去鬧一鬧。

這聖旨一出,趙季札真個人就安心了。雖然比起過去來說,他的官職是小了很多,可是,他並沒有被邊緣化,反而被楚國皇帝馬雲授予了重任,這就說明,馬雲對他並沒有什麼偏見,只要他幹得好,未必不能像鍾允章那樣,成功的躋身於楚國統治的高層。測試文字水印1。畢竟,在嶺南的鐘允章,和今天的趙季札非常相像,當年的鐘允章是嶺南的宰相,投降之後,相當了嶺南東道布政使,後來才一步步升遷的。如果,他趙季札幹得好的話,也是可以升官發財的。

“鍾大人放心,下官絕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的!”趙季札挺着胸說道。他一掃這兩天的忐忑不安,變得異常的意氣風發!

“哈哈哈,對趙大人的能力,我是非常相信的!不過,鑑於這些人都有些家人護院,本官的意思是,幫你調配一都人馬,交給你指揮。”鍾允章說道。

“多謝鍾大人!”趙季札高興了起來,鍾允章的話再明顯不過了:老趙你可要下狠手幹,我把軍隊都調給你使用了。測試文字水印6。

“鍾大人,最近成都附近鬧騰得厲害,我聽說趙季札抄了不少人家,抓了不少人啊。有點怨聲載道的意思了。您。。。您不知道嗎?”盧絳對鍾允章說道。說實話,本來這政務亂不到盧絳插嘴的,可是,現在成都市面上流言很多,有點人人自危的意思,作爲川中的最高軍事將領,他不能不有所防範!

鍾允章卻毫不在乎的問道:“盧將軍,你可是聽說了些什麼消息嗎?我看趙大人做的還不錯嗎?”

“可是,這才三天時間,他已經抄了九戶人家了!而且都是家底殷厚,在地方上面有點名望的人家。而且,誰反抗的話,他趙季札可是當場格殺的!他是布政使,這麼幹,對咱們大楚可是有些影響的啊。”盧絳有些子擔憂,生怕趙季札激起民變!

“盧將軍,不會是有人找你關說了吧?”鍾允章狐疑的看了眼盧絳,輕輕的提點了他一下。

盧絳連忙擺擺手,說道:“哪有此事,我的軍隊就在城中駐紮着,我整天呆在軍營中,和外面的官紳們可從來沒有什麼交集。只不過是看了些軍情司的情報罷了!”

“呵呵呵。山雨欲來風滿樓啊。盧將軍多做些未雨綢繆的事情,是應該的。至於,趙季札鬧騰,呵呵,他無非就是抄家得了些錢財罷了,至於,那些土地,不都租給了百姓了。我聽到的消息可是百姓歡呼雀躍呢!”鍾允章笑呵呵的說道。不過,這盧絳畢竟是自己人,鍾允章也不便於過於隱瞞,他想了下又說道:“我是支持清除那些罪大惡極的地主豪強的,不過,如果,趙季札要是以公謀私的話,還是要嚴懲不貸的。我是天天等着他看,盧將軍那邊也不能鬆懈了啊!”

盧絳瞟了眼笑呵呵的鐘允章,一下子明白了過來,原來這趙季札丫就是一棄子罷了。

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87章 戰潞州第9章 典軍使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34章 遭遇第46章 撞車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73章 半渡而擊第66章 迎親第63章 皇帝樓上坐第57章 霹靂火彈第38章 決策(1)第87章 戰潞州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88章 援兵4第75章 搜捕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73章 半渡而擊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71章 單挑第200章 混戰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22章 摸底第70章 申屠近況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15章 首富第17章 送客第3章 突擊檢查第24章 議和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176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149章 奢侈品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70章 血戰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57章 波瀾再起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75章 廣東內務第17章 伏擊(三)第135章 詩賊(2)第23章 設宴第3章 嶽州現狀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3章 攻攻試試第103章 會戰(2)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127章 買賣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17章 謀臣(2)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56章 賬本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23章 召回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65章 條件第81章 豫章行(四)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97章 拼了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149章 奢侈品第40章 一戰關中(1)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31章 推波助瀾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60章 出降(下)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40章 找點事幹(上)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36章 打不打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9章 棄子第111章 決策第78章 豫章行(一)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83章 中箭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63章 皇帝樓上坐第82章 豫章行(五)第120章 歸程(上)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
第94章 全國大吹捧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87章 戰潞州第9章 典軍使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34章 遭遇第46章 撞車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73章 半渡而擊第66章 迎親第63章 皇帝樓上坐第57章 霹靂火彈第38章 決策(1)第87章 戰潞州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100章 長江水勢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88章 援兵4第75章 搜捕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73章 半渡而擊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71章 單挑第200章 混戰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22章 摸底第70章 申屠近況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15章 首富第17章 送客第3章 突擊檢查第24章 議和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176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149章 奢侈品第133章 刺客來歷第70章 血戰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92章 親嘴的後果第57章 波瀾再起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75章 廣東內務第17章 伏擊(三)第135章 詩賊(2)第23章 設宴第3章 嶽州現狀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3章 攻攻試試第103章 會戰(2)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127章 買賣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17章 謀臣(2)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56章 賬本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23章 召回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65章 條件第81章 豫章行(四)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97章 拼了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149章 奢侈品第40章 一戰關中(1)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31章 推波助瀾第113章 周府議事第60章 出降(下)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40章 找點事幹(上)第92章 進位九千歲第36章 打不打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9章 棄子第111章 決策第78章 豫章行(一)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83章 中箭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63章 皇帝樓上坐第82章 豫章行(五)第120章 歸程(上)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