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國號的爭論7.13

郭威不篡漢,楚國就得外甥點燈籠照舊,按照原來的樣子老老實實的入貢中原,在大漢的良民,可是,郭威一旦躥漢,楚國就要立刻有所反應,一來馬雲要趕緊登基稱帝,和僞周平等外交,同時,河東的劉崇是肯定不會投降郭威,這麼一來劉崇必然會在太原稱帝,馬雲要趕着這個“漢帝”的前面,讓劉崇的大漢,和他哥哥劉知遠的大漢區別起來,按照唐、樑、唐、晉、漢這個順序,接下來的政權則應該是大楚。二來則是旗幟鮮明的打出討伐“漢賊”郭威的旗幟,爲以後的口誅筆伐也好,還是真刀實槍的廝殺也好,找到一個道義上面的最高點。

自大郭威如汴京之後,楚國zf正式的運轉了起來,禮部等楚國稱帝大型活動籌劃人,更是二十四小時待命,一等郭威稱帝的消息傳來,楚王馬雲就要立刻粉墨登場,宣告大楚王朝的成立。

而含元殿裡面,馬雲等人也在緊急的磋商着,一旦稱帝,這皇帝就要有個皇帝的樣子,和藩國不同。這zf機構就要徹底的完善起來,這樣,徐仲雅等人引經據典,開始整編這個部門該不該設置,那個部門應不應該保留。

最後,參照唐制,大楚的官府機構終於確定了下來:“三省六部一院一臺”。三省是:中書省,用於擬定詔書的,這分爲兩種情況,一種是皇帝親口下達,由中書舍人等記錄下來,還有一種是大政方針,冠以皇帝的名義,以詔書的形式發出。當然這詔書要該有皇帝的大印,然後在下達到門下省。中書省正職長官爲中書令,副職長官爲中書侍郎。下面有中書舍人、右散騎常侍、右諫議大夫、右補闕、右遺、起居舍人、集賢殿和史館(機構)。由於馬殷擔任了多年的中書令,因此這中書令就不能再用了,換了一個新的名字,叫中書侍中。

門下省是用來複核中書省的命令的,如果複覈不通過,則可以由給事中批註送還中書省,讓中書省重新擬定。他的正職長官爲門下侍中,副職長官爲門下侍郎。下面有:給事中、左散騎常侍、左諫議大夫、左補闕、左遺、起居郎、城門郎、符寶郎、弘文館(機構)。

尚書省則是負責執行門下省下達的中書省的命令的。下面有六部,各部設有尚書、侍郎爲正、副長官。六部之中以吏部尚書爲首。

由於一道詔書要經過中書、門下兩省才能正是生效,同時,還要考慮到具體執行過程中的苦難,於是,大楚有設立了政事堂,讓中書侍中、中書侍郎、門下侍中、門下侍郎,還有吏部尚書等官員可以進入政事堂議事。中書侍中、門下侍中相當於是國家的丞相了。

一院則是指樞密院,由於六部變成了執行機構,所以馬雲單獨的披出了樞密院全權負責軍事行動,而六部中的兵部只是用於組織培養軍隊將領,對軍隊將領的升遷給出一定的考覈,用來作爲對樞密院進行牽制。

一臺指的是御史臺,它專門負責監察zf官員,最高長官是御史大夫(虛銜),真正掌權的則是御史中丞,在下面則分爲左右御史,一個稽查中央官員,一個稽查地方官員。

同時楚國還恢復了“九寺”的設置,包括:太常寺、光祿寺、尉寺、宗正寺、太僕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少府寺。

任命徐仲雅爲門下侍中、鍾允章門下侍郎,範質是中書侍中、周宗爲中書侍郎(周宗淪陷了,原因很簡單第一馬雲以詔書的形式跟定了周宗同志在敵後工作的成績,第二週宗同志的嫡親弟弟等家族成員多人,都加入了新興的大楚zf。把周宗搞的辯無可辯,而且忠義之名盡失,只能是羞羞答答的重出江湖了),王贇爲樞密使,李驤爲樞密副使,石文德爲吏部尚書、趙普爲刑部尚書、吳班爲戶部尚書,江文蔚爲禮部尚書,何仲舉爲工部尚書,曹芸爲兵部尚書,拓跋恆爲御史中丞。

討論了管制之後,新任的中書侍中範質就剝奪了中書舍人的權利,親自潑墨,準備爲大楚王朝起草第一份詔書。正當範質甩開膀子,準備開寫的時候,馬雲突然問道:“咱們的國號是叫‘大漢’嗎?”

這話一出口,幾個朝廷重臣登時面面相覷。拓跋恆第一個跳出來說道:“大王,這大漢,當時劉氏子孫方可叫得啊。前漢的劉邦,後漢的劉秀,蜀漢的劉備,乃至現在的後後漢的太祖劉知遠,都是姓劉啊。”

馬雲撇撇嘴,反駁道:“南朝的劉裕不也是號稱劉邦的子孫嗎?他開國怎麼不叫漢,而叫宋啊。他可以叫宋,咱們自然也可以叫漢嘛,這事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啊!”

“大王,這國號叫楚,還是叫漢。原本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何仲舉說道。聽他的意思,這是想迎合馬雲的意見了。

旁邊的石文德跳了出來,怒斥道:“何大人,國號之事事關重大,什麼叫做沒什麼區別啊!大王,臣以爲大楚早已深入人心,貿然該國號,恐怕不好啊!”

馬雲爲什麼想改國號,原因很簡單,他覺得大漢這個名字,比較爽啊。後世的人,說起來就是漢唐盛世,送來沒有說什麼宋元盛世,馬雲想沾沾大漢朝的光。

趙普在一旁笑道:“大王,你可知爲何當年劉備立國爲漢,而劉裕立國卻爲宋呢?不是劉裕不想建國號爲漢,而是這“漢”在當時惡名要遠遠大於讚譽。原因就是因爲當時五胡的劉淵等人作亂建號爲漢,殘殺百姓大失民心。而現在的‘漢’,在中原恐怕也是臭名昭著,咱們如果建號爲漢,恐怕以後爭奪中原的時候,會受到意想不到的阻力啊!“

趙普的話說得很明白,劉知遠這批人已經把大漢的名字給玩的臭臭的了,咱們再湊上去,不僅沒有佔光,反而還落得一身腥。

李驤也說道:“大王,您忘了,嶺南劉氏也是建號大漢,咱們可是把他們給剿滅了,而且,這個大漢也確實不怎麼滴啊,臣以爲還是大楚好。”

羣臣這麼一反對,馬雲也住了嘴,他本來還想說說“唐”的事情,聽李驤這麼一說,自己剛剛滅了一個唐,前陣子更是全力的摸黑李唐,突然一轉臉,自己又建國號爲大唐,這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嗎?楚就楚,說不定咱這個楚比漢唐更有名呢?

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35章 燒不死你第61章 招降納叛第9章 長沙朝議第46章 蜜月第36章 打不打第11章 岳陽樓(上)第100章 戰高平2第40章 一戰關中(1)第203章 謀蜀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61章 迷惑第4章 美侍女第29章 詐門第31章 推波助瀾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78章 蒙汗藥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117章 造反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34章 遭遇第83章 中箭第106章 會戰(5)第4章 造假幣第3章 攻攻試試第98章 論戰第85章 援兵1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73章 半渡而擊第142章 展示實力2第26章 限制党項(5)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第19章 軍務政務第64章 祭孔第35章 稱王荊湖(中)第210章 聊天第83章 中箭第63章 堅守第32章 定策(中)第43章 激戰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39章 茅山道長第117章 造反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49章 chongle第9章 讓涇州第1章 南平窘境第15章 首富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3章 突擊檢查第47章 關門打狗第48章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69章 側翼第49章 chongle第36章 打不打第131章 使者第178章 糧草第60章 出降(下)第17章 送客第7章 援救第102章 坦胸相見第12章 被打斷了!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5章 首富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56章 專權第85章 援兵1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81章 分兵第135章 潑髒水2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54章 留一手第99章 戰高平第89章 援兵5第21章 江湖傳聞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79章 兵發明州第53章 奇謀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68章 釋放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44章 10萬兩白銀第100章 戰高平2第12章 楚王選集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6章 謀臣(1)第28章 黎陽大戰第83章 中箭
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35章 燒不死你第61章 招降納叛第9章 長沙朝議第46章 蜜月第36章 打不打第11章 岳陽樓(上)第100章 戰高平2第40章 一戰關中(1)第203章 謀蜀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61章 迷惑第4章 美侍女第29章 詐門第31章 推波助瀾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78章 蒙汗藥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117章 造反第51章 旖旎的一夜第101章 雙管齊下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34章 遭遇第83章 中箭第106章 會戰(5)第4章 造假幣第3章 攻攻試試第98章 論戰第85章 援兵1第114章 淮南的對策第73章 半渡而擊第142章 展示實力2第26章 限制党項(5)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第19章 軍務政務第64章 祭孔第35章 稱王荊湖(中)第210章 聊天第83章 中箭第63章 堅守第32章 定策(中)第43章 激戰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39章 茅山道長第117章 造反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49章 chongle第9章 讓涇州第1章 南平窘境第15章 首富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3章 突擊檢查第47章 關門打狗第48章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69章 側翼第49章 chongle第36章 打不打第131章 使者第178章 糧草第60章 出降(下)第17章 送客第7章 援救第102章 坦胸相見第12章 被打斷了!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5章 首富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56章 專權第85章 援兵1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81章 分兵第135章 潑髒水2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54章 留一手第99章 戰高平第89章 援兵5第21章 江湖傳聞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79章 兵發明州第53章 奇謀第113章 孫晟來訪(3)第68章 釋放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44章 10萬兩白銀第100章 戰高平2第12章 楚王選集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6章 謀臣(1)第28章 黎陽大戰第83章 中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