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五

4019年年初,古國塌陷局開始實施行業改革,在臺站推行中心臺製。6月初,在酈局主導下,角省塌陷局開始制定改革的方案。

酈局第三次來到角亥臺,酈局在全臺會上說:“我局實施的改革是全面的,涉及到機構、業務、紀律、經濟等方方面面。有的我們走在了前面,比如績效工資。我局前期進行省局改革,合併處室減少非業務人員。後期進行臺站改革,推行中心臺製,大部分臺站將變成無人值守。如果角省局的人員少一百五十人,我把所有的臺站無人化,臺站原有的人員全部調入省局。”

甄臺問:“酈局,我給省局打過幾個報告,我想問問,”酈局打斷甄臺的話說:“不是什麼都需要打報告的,你的樓門維修還需要打報告嗎?”

酈局走後,甄臺說:“這搞業務出身、不抽菸不喝酒的領導真是另類。”

儷局提出優化全省的觀測臺網,停測部分難以維護的老舊儀器。

柏鬆說:“錢科,山上山洞的照相記錄,天天人工更換相紙,不說雨雪酷暑嚴冬,就說洗相、烘乾、人工量數、人工錄入,都數字化時代了,把這套儀器優化掉吧。”錢科說:“老儀器,優點是穩定。要停測,需要得到省局相關部門的批准,涉及到數據中心、儀修中心、臺網中心、觀測處,不太好辦。”

私下,柏鬆對楊光說:“多好的停測機會,自己找麻煩。”楊光對柏鬆說:“臺站改革,酈局上報的中心站沒有角亥臺,角亥臺將被合併,最終人員會被調往中心站,拋家舍業的,估計沒有人願意異地上班。角亥臺應該有一個留守人員,論工齡和臺齡他排不上,因爲這臺老儀器需要人維護,錢想留守的可能性很大。現在停測,錢想會百般阻撓的,他成功留守後,肯定停測。假如角亥臺能夠成爲中心站,到時候錢科自然會找藉口停測。停測是肯定的,全看錢科的個人需要罷了。”

角亥臺的岩層錯動位移項目,現在的觀測是日觀測。今後,三日一測、五日一測、一週一測,選用那個比較合適,古國局發通知來徵求臺站的意見。甄臺問楊光:“你看我臺幾日一測比較好?”楊光說:“甄臺,隨便報一個就行,徵求這樣的建議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也許下個月實施,也許下一年實施,也許不實施,你別太認真了。真的要改變,徵求我們的建議就是走走過場,也可能自己想怎麼幹就怎麼幹。”

在全省的陷情分析會上,預測中心的專家們提出兩個潛在的塌陷危險區,一個稱爲東部危險區,一個稱爲中西部危險區,危險區呈橢圓形,邊緣包括臨近省份的區域。角省所轄的區域面積是73萬平方公里,兩個危險區的總面積達到120萬平方公里,中西部危險區最大,新劃定的危險區沒有包含最西端亥市的西部地區。

在角亥市與壁亥市的交界處,發生一個塌陷羣,陷中就在亥市的西部,地點不在省局劃定的危險區內。

自徐局時期開始,二十多年,角省劃定西部危險區都包含亥市西部。酈局上任,合併處室,加強分析預測的力量,今年首次排除亥市西部,這個陷羣就發生了。

自2月起到3月中旬,塌陷的次數達二百多次,其中最大的塌陷,使亥市市區具有強烈的陷感。《角省大陷新預案》啓動,角省塌陷局成立五個應急工作隊,每個工作隊由一名副局長負責。第一隊以維修中心爲主體,在角亥市和壁亥市各架設一個臨時定位臺站。第二隊由對外聯絡處主導去壁省塌陷局,負責兩局之間的協調和聯動。第三隊入駐角亥市,啓用亥市塌陷應急指揮中心。第四隊由陷害處主導,負責可能發生的陷害評估和救援工作。第五隊由維修中心、預兆中心、定位中心聯合主導,負責省內儀器的維護與陷情分析。

角亥臺的定位儀,南北分量存在低頻干擾已經有三年了,多次上報故障申請報修,維修人員來過兩次遲遲沒有解決問題。發生陷羣,第五隊的第三小組前來維修。

這天楊光休班,甄臺打電話給他:“省局來人維修定位儀器,你們三個人都要到場。”楊光說:“也不是什麼大事,我就不去了。”甄臺說:“要不是酈局搞這麼大的架勢,我也不要求你來,家裡沒有事你就當鍛鍊身體跑一趟。你我都清楚,堅持不了多長的時間。”

小組的兩個人進出山洞五次,故障依然沒有排除。隊員小管說:“如果是同一個干擾源,三個分向會同時出現,現在只是南北有,東西和上下沒有,應該是南北向儀器的問題。”小穆說:“也可能只存在南北向的干擾,不能排除儀器沒有問題。”楊光見兩個人越討論可能性越多,就打斷他們的話,“把探頭的底座旋轉90度,南北變東西,東西變南北,重新調整水平再看。干擾依然在南北,可以斷定只是南北向存在干擾源,跟儀器無關。干擾跟隨到東西向,說明儀器的這一分向有問題,不關干擾源的問題。”兩個人面面相覷,既不說話也不行動。楊光說:“不敢動探頭是吧?如果不動,有兩向還是正常的,果真一動,恐怕三向都不正常,是吧?”二人還是不聲不響,楊光說:“不是你們不敢動,我也不敢動,換新的吧。”小穆說:“給隊裡打電話,換探頭吧。”小管說:“也只能這樣了。”第五隊回話,“回來吧,以後再說,省裡沒有備用的探頭。”

很快,這個塌陷羣結束了,周邊並沒有發生破壞性的塌陷。

古國局針對岩層錯動位移觀測發佈指導性建議:臺站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可以選擇日觀測或者是五日一測,如有變動請打報告給本省省局觀測處。

一個月後,小程來找甄臺,“甄臺,我瞭解一下,全國就我臺的岩層錯動觀測是日測,其它臺站都是五日一測。”甄臺預料到小程會來找自己,他說:“我知道,可是你的很多補貼是按日發放的,要是你有五日一測的要求,我可以打報告改成五日一測。小程,你回去好好想一想。”過了一日,小程打電話給甄臺,“甄臺,我還是一日一測吧。不過我只負責每日的觀測,別的一概不管,牽扯到儀器檢驗、月報報送、年度評比資料整理。”

甄臺同錢想商量,“岩層錯動從學科上屬於預兆,岩層錯動就歸你們預兆科管理吧。”錢想知道科裡的另外兩個人不願意多幹,他說:“行,不過我們去觀測點得按出差對待。”甄臺說:“可以。”錢想說:“甄臺,你最好在週二的例會上宣佈一下。”

在下週二的例會上,甄臺說:“按照學科的歸屬,岩層錯動項目的日常管理工作歸預兆科,參與管理的人去觀測現場每天補助六十元,交通費實報實銷。”錢想回到預兆科就對柏鬆和小米說:“甄臺把岩層錯動項目給我們預兆科了,我不太願意接手。”柏鬆說:“我不願意參與。”小米說:“我更不願意參與。”錢科說:“那好,既然我們的意見一致,我去找甄臺,把這項目推掉。”

錢想對甄臺說:“我們科的多數人不願意接手岩層錯動項目,甄臺,我也沒有辦法。”甄臺說:“你們不接手,那隻能同定位科商量了,正好劉朝陽願意幹。”錢科說:“甄臺,我提一個建議,把岩層錯動項目獨立出來,既不屬於預兆科也不屬於定位科,由我和小汪來管理,小汪有私家車,給點油錢,我倆來去也方便。”甄臺想:“看來是柏鬆和小米不同意接手。給定位科,老烏和劉朝陽幹不了。楊光對整件事都有懷疑,還是不讓他接觸的好。讓錢想和小汪共管,比較穩妥。”甄臺對錢想說:“就按你的建議辦,不用開會研究了,也不用對大家宣佈了。”錢想說:“我聽甄臺的。”

錢想去找小汪,說:“甄臺指定我和你管理岩層錯動項目,別人不願意幹,我們也不能白乾,是吧?”小汪會意,夥同錢想去見甄臺,小汪說:“甄臺,我和錢科去岩層錯動現場,就按袁工頭的標準給補貼吧,一天二百行嗎?”甄臺說:“可以。”

錢想和小汪幹了很長一段時間,大家才知道。小米對柏鬆說:“錢想把我們都耍了。”柏鬆說:“他就是在耍我們。不過就算我們當時肯接手,我們也得不到太多的錢。我們不接手,有了藉口,錢想把項目摟到手裡,他能拿到錢。”小米說:“錢科爲人處事,點點滴滴都這樣,防不勝防啊。”“米姐,玩不過他,我躲開還不行嗎?”小米說:“他在甄檯面前拿我們說話,想躲也躲不乾淨。”柏鬆說:“米姐,在大單位無所謂,在這個小單位,有這麼一個人,唉!真是無奈。”

角省局新增四口深井,觀測岩層定向力,角亥臺就是其中之一。

楊光去找甄臺,“甄臺,我打聽了一下,以往的岩層定向力觀測項目是省級的。我想參與,因爲評聘職稱有加分。”甄臺說:“行,我臺的就由你來主管。”

過了幾天,楊光值班,進院就發現鑽井隊在工作。甄臺不在單位,楊光打手機問:“甄臺,項目都開始幹了,我怎麼不知道?”甄臺說:“老楊啊,這個項目統一由省局負責。”“甄臺,負責人是誰?”“是公孫曙光。《角省岩層定向力觀測》是部級項目,四口深井是一個整體,是我們的理解有誤。”楊光說:“項目的主要負責人,職稱評聘可以破格了。”甄臺說:“沒有主要次要的,就一個負責人。”楊光說:“我們參與一下,沾沾光總可以吧。”甄臺說:“你自己去活動,我不管。”楊光說:“臺站總得出具一份證明吧。”甄臺說:“我不知道是什麼證明。”

鑽孔完成後,設備廠家來人安裝儀器,探測井深不足九十米。

臺站只有楊光一人值班,安裝儀器的年輕人問楊光:“深度爲什麼不夠?”楊光說:“我沒有參與。”“由誰負責?”楊光說:“省局的人。”“麻煩你給他打個電話,好嗎?”楊光說:“還是你們自己打吧,我不知道負責人的電話。”

公孫曙光次日到了,對負責安裝儀器的兩人說:“不是你們量錯了,就是深度不夠,鑽井的技術人員說遇到複雜地況,繼續下鑽需要加錢。”

儀器廠家的老者說:“算了,別管那麼多了,有多深算多深,安吧。”

錢想在單位上院的樹叢中放置食物,吸引山上飛鳥來啄食,錢想在遠處用三腳架架設相機用長焦鏡頭拍攝。烏焦青指着相機說:“這套玩意可不是小錢兒,是吧——,都明白的。”錢想回答:“這是我老婆的客戶送的。”楊光說:“那一定是一個大客戶。”

錢想最近總是爬山,常爬單位的東山,他喜歡拍到山頂攝日出和日落。

烏焦青對楊光說:“看明白沒?接下來有事情要發生,是吧——,你明白的。”楊光笑着說:“老烏的眼睛是雪亮的,一起共事三十多年,我或多或少的也能悟出一點來。”

公孫處帶着經濟處的人突然到了角亥臺,自錢想手中要出臺站的經濟賬目。儘管清楚公孫處此行的目的,甄臺說話還是有點音顫,問道:“公孫處,就,就我們臺站嗎?”公孫處說:“甄臺,別擔心,這是全省性的。今後臺站取消賬戶。”錢科說:“那醫療保險、電費怎麼交?”公孫處說:“每個人都辦一張公務卡,只要超過二百元的支出,都走公務卡,不得使用現金。今後,發票的單位一律爲角省塌陷局。還有,甄臺從地方要來的錢,直接由亥市災害中心轉撥給省局。”

繳納醫療保險,省城不接收退休人員,只接收在職人員。亥市要求退休人員和在職人員不能分開,要走都走,要留都留。其它市的要求,同角亥市的大同小異。對此,省局決定,臺站的賬戶依然保留,只用來繳納醫療保險。

三個月後,自外面傳來消息,就這次,公孫處自角亥臺轉走資金一百三十一萬。一次酒後,烏焦青問:“錢想,聽說公孫處轉走一百三十一萬?是吧——。”錢想看着甄臺,甄臺說:“是。”劉朝陽說:“你媽X的,單位咋有這麼多的錢?你們倆從來沒對任何人說過。”錢想說:“不單是我們,遠的不說,角戌站上繳三十萬,角酉臺上繳五十萬。”烏焦青說:“看明白沒?是吧——,都明白的。”劉朝陽說:“你媽X的誰不明白呀,這些錢放在臺站,郜局調用方便,郜局退休前這些數字肯定清零,你媽X的第六查詢組來得突然,郜局不敢花了。”烏焦青說:“不是不敢花,是來不及花了,是吧——,都明白的。”楊光說:“唉,角亥苦錢久矣。”

臺站的賬戶取消,岩層錯動觀測員小程的工資由省局直接發放。康處來找甄臺,一杯酒入口以後,康處問:“甄臺,有好辦法嗎?”甄臺說:“工作上的事,楊光有辦法。錢的事,只有錢想有辦法。”“甄臺,把錢想叫來。”錢想應邀到了酒店,喝光一杯白酒,康處就小程的工資問題挑明瞭說給錢想。甄臺問錢想:“小程的事,錢科有辦法嗎?”錢想沉思片刻,說:“岩層錯動觀測使用三名合同工,兩名女工的工資微不足道,不把小程獨立出來,用她們倆來稀釋小程。合同按照項目做,項目由小程來負責。”康處拍掌道:“這辦法不錯。”

4019年9月,烏焦青退休。在審批退休的時候,角省人員廳指出:3985年至3988年,烏焦青在塌陷學校進修,帶薪進修需要提供當年的工資證明,否則這三年不能計入工齡。找當年的工資表,都被郜局下令給燒了,省局人員處和經濟處聯合開具的證明不被省人員廳認可。老烏說:“我的同學,比我提前退休的,是吧——,爲什麼不存在這個問題?是吧——,都明白的。”公孫處回答:“以前退休的手續由省局審批。自今年始,我局退休人員納入全省社保,由省人員廳審批。”烏焦青說:“我是帶薪進修,這是沒有疑問的,是吧——,都明白的。現在的問題,都是你局裡造成的,是吧——,你必須給我一個說法,是吧——。不然啊,我不退休,是吧——。”魯局找到甄臺,說:“這個人是你單位的,這件事由你來處理,必須讓退休人員滿意。”甄臺說:“我打聽過,不是不能辦,這隻能通過個人的關係來辦。”魯局說:“我不關心細節。”甄臺說:“唉!誰讓我是臺長。”

楊光向甄臺提出要求,“甄臺,老烏退休,給定位科增加一個人吧。”甄臺回答:“我向省局打報告。”

10月中,烏焦青拿到退休證,週二例會,他當着衆人的面對甄臺說:“我記得你剛任臺長的時候說過,是你說的啊——,這臺長你只幹十年,是吧——,我算了一下你已經幹滿十三年,你超期服役了,是吧——,都明白的。”甄臺靜默了好一會,一指門口說:“你一個退了休的人,滾犢子!”

甄臺進人的報告批覆了,人員統一招聘。有一人通過了筆試,面試的時候,那個人放棄了。楊光說:“能考上的人不來,想來的人考不上。”

第二十六章、四第十三章、五、六第一章、二第一章、四第十一章、四第五章、二第八章、四第二十四章、二第二十三章、老張回家、一第一部、源頭、第一章、權力、一第十三章、二第二十五章、六第二十六章、換局長、一、二第二章、七第四章、九第十七章、汪臺逝世、一第六章、二第十八章、三第十二章、三第一章、十、十一第二十六章、五第四章、八第三章、七第二章、四第一部、源頭、第一章、權力、一第三章、四第四章、三第十七章、二第二十章、四第二十三章、四第四部、堰塞湖、第二十五章、酈局長、一第八章、四第十章、楊光、一、二第五章、二第二十三章、老張回家、一第九章、周欣榮、一第二章、七第一章、四第二十一章、集體腹瀉、一第二十章、四第四章、二第二十章、三第七章、汪仁良、一第七章、汪仁良、一第二十一章、二第二十三章、老張回家、一第四章、七第十二章、二第二十二章、五第三章、九第十八章、三第二章、二第八章、四第二十六章、五第七章、五、六第二章、十一第四章、三第七章、五、六第四部、堰塞湖、第二十五章、酈局長、一第二十四章、二第二十四章、五第八章、五、六第八章、四第十三章、三第四章、九第十六章、四第七章、汪仁良、一第二十四章、郜局退休、一第三章、六第二十二章、六第十六章、五第十一章、五、六第四章、九第一章、十三第十六章、四第二十一章、二第十一章、五、六第十一章、錢想、一第二十三章、三第二十四章、五第一章、三第三章、四第七章、三第一章、六、七第二十二章、六第十一章、三第一章、五第十一章、二第八章、二第十八章、二第四章、六第二十六章、四第十六章、五第二十三章、四第二章、二第三章、五第二章、六第十九章、二第二十二章、二、三、四第三章、八
第二十六章、四第十三章、五、六第一章、二第一章、四第十一章、四第五章、二第八章、四第二十四章、二第二十三章、老張回家、一第一部、源頭、第一章、權力、一第十三章、二第二十五章、六第二十六章、換局長、一、二第二章、七第四章、九第十七章、汪臺逝世、一第六章、二第十八章、三第十二章、三第一章、十、十一第二十六章、五第四章、八第三章、七第二章、四第一部、源頭、第一章、權力、一第三章、四第四章、三第十七章、二第二十章、四第二十三章、四第四部、堰塞湖、第二十五章、酈局長、一第八章、四第十章、楊光、一、二第五章、二第二十三章、老張回家、一第九章、周欣榮、一第二章、七第一章、四第二十一章、集體腹瀉、一第二十章、四第四章、二第二十章、三第七章、汪仁良、一第七章、汪仁良、一第二十一章、二第二十三章、老張回家、一第四章、七第十二章、二第二十二章、五第三章、九第十八章、三第二章、二第八章、四第二十六章、五第七章、五、六第二章、十一第四章、三第七章、五、六第四部、堰塞湖、第二十五章、酈局長、一第二十四章、二第二十四章、五第八章、五、六第八章、四第十三章、三第四章、九第十六章、四第七章、汪仁良、一第二十四章、郜局退休、一第三章、六第二十二章、六第十六章、五第十一章、五、六第四章、九第一章、十三第十六章、四第二十一章、二第十一章、五、六第十一章、錢想、一第二十三章、三第二十四章、五第一章、三第三章、四第七章、三第一章、六、七第二十二章、六第十一章、三第一章、五第十一章、二第八章、二第十八章、二第四章、六第二十六章、四第十六章、五第二十三章、四第二章、二第三章、五第二章、六第十九章、二第二十二章、二、三、四第三章、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