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性格隨境變

上世紀最後一年的金秋十月,出於提升公安文學的創作力度,公安部宣傳局與中國魯迅文學院,聯袂舉辦了"首屆全國公安文學作家培訓班"。我有幸成爲32名學員中的一員。

"魯院"在安排著名作家授課的同時,也組織師生間的互動。有次我提了一個問題:"爲何老是強調小說中的人物行爲,必須與人物性格相符?"老師沉吟片刻,說:"就我看來,小說人物活與不活,其實掌握在每個讀者的世界觀裡。"

當年老師的這個回答,語焉不詳到讓我有種"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之感。前些日子,我又認真細緻地重溫了一遍《三國演義》,恍然覺得那個老師之答,精妙!

大家知道,活躍在《三國演義》中的袁紹、曹操、劉備、呂布等人物,他們說走就走、說打就打、說反就反、說叛就叛、說殺就殺,性格上的"無厘頭“,簡直無以復加。比如曹操,性格多疑,但在聽到袁紹謀士許攸來降,竟然跣足出迎,毫不猶豫採用其計;赤璧之戰前夕,曹操看罷蔣幹所呈那封書信,未究真假,二話不說,即令處斬具有通敵之嫌的蔡瑁、張允兩將。如果按照小說人物性格、行爲相符之說,疑心病極重的曹操,說什麼也要驗證一番,但他卻對許攸"無問東西"、對蔡、張"手起刀落"。這,符合人物性格邏輯嗎?

蔡瑁、張允遭遇斬首的時間極短,短到曹操突然覺得信件蹊蹺,急欲收回命令時,蔡、張業已斷氣。曹操之變,大有“翻臉比翻書還快"之味。相比僅誤殺兩將的曹操,東漢遺老王允,則因其性情轉換得太快,而導致數十萬生靈遭遇塗炭!

王允早年事奉漢靈帝劉宏。劉宏駕崩後,事奉漢少帝劉辯。董卓擅立漢獻帝劉協,他又事奉劉協,可謂"三朝"元老。身爲東漢遺老,王允十分痛恨董卓,但他沒像丁原、袁紹等人那樣,當面頂撞董卓。王允的不露聲色,使他有了左右逢源的資本。比如董卓首次提出廢、立皇帝那次,座中丁原、盧植等軍閥當場起身反對。董卓大怒,拔劍欲砍丁原、盧植。就在雙方劍拔弩張之際,王允出面調和:"廢立之事,不可酒後商議,還是另日再議爲妥。"因於這個提議,不損任何一方面子,故爾得到赴宴官員們的一致同意。

雖然那次火拼危機得以化解,但之後董卓還是通過策反呂布、殺了丁原之策,擅立劉協。這以後,爲了除去忤逆董卓,發生過曹操行刺董卓露餡,劉備、關羽、張飛"三英戰呂布"欲除董卓等事件。但因有義子呂布護佑,故董卓每次皆能化險爲夷。

王允終於明白,對付董卓,只能智取,不能強攻。摸清董卓、呂布的軟肋後,王允回到家中,"叩頭便拜"貂蟬,"淚如泉涌"明志,直讓作爲義女的貂蟬,要想不參於剷除董卓都難。

王允藉助貂蟬"送呂布以秋波,獻董卓以媚眼"的表演,成功地除掉了董卓,並因此獲得漢獻帝劉協的肯定及官員們的讚揚,一躍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事實型宰相"。但就是這個在剷除董卓過程中,能夠運籌帷幄的人,掌握大權後,竟然走出了讓小說家們看來,根本不符合人物性格發展邏輯的兩步臭棋。

一是毒殺大名鼎鼎的蔡邕。因於感念董卓聘請自己入朝從事《後漢史》的編纂工作,蔡邕前去哭祭暴屍街頭的董單。獲悉此情,王允勃然大怒,不管蔡邕"寧受司馬遷之形,以便纂完'後漢史'"的懇求,先是將其下獄,繼而予以毒殺;二是對董卓部屬處置不當。董卓死後,早先被董卓派去攻打關東的將領如李傕、郭汜等,均向朝廷提出歸順之意,但王允嚴令:凡屬董卓追隨者、涼州籍者,皆殺!面對如此酷令,李傕、郭汜等將領,準備化裝成平民,逃回涼州。

偏編老天讓涼州出了個智囊型人物賈詡。同樣面臨瀕死狀態的賈詡,唆使李傕、郭氾:"你們想逃回老家過太平日子,想法不錯,但路上遇到一個小小亭長,就可以要了你們的命。既然橫豎是死,爲何不乘着尚掌兵馬的機會,拼搏一番?成,救了自己,敗,再逃不遲。"

李傕、郭氾醍醐灌頂。於是先將軍中與王允、呂布同鄉的人殺個精光,然後沿途糾集從長安城內逃出的涼州人,一併進發長安。得知涼州兵致亂,王允即令徐榮、胡軫兩將迎戰。不料胡軫也是涼州籍,他乾脆陣前倒戈,殺死徐榮,投了李傕。

涼州兵很快將長安圍個嚴實。王允就讓呂布藉助牢固城牆嚴加死守。誰知到了第八天,有涼州籍內鬼打開城門。呂布帶兵倉促應戰,但不敵蜂擁而入的涼州兵。不得己,呂布帶着貂蟬及少量親隨,逃離長安。

其時王允尚有出逃機會,但他明白亂世無去處,故帶着家人,靜等死期。很快,涼州兵衝進王允宅邸,大開殺戒:"允之三族,俱折於斯"。

史載:從剷除董卓到王允被殺,前後間隔僅十天。除了前三天長安城"民皆歡欣"外,之後七日的長安城:"屍積街巷,形似累卵"。

因於這次政局驟變中死傷的無辜民衆,遠遠多於董卓擅權時期,即使做過剷除董卓這一利國利民的好事,《後漢史》也沒列傳王允,而名聲極差的董卓、呂布等卻有一席之地。足見當時編纂史書的文人,是多麼憎恨、痛恨、仇恨王允。

王允在對付董卓時,步步爲營,着着妙棋,體現了不錯的智慧;但在除掉董卓後,卻一着不慎,滿盤皆輸。"同是王允,差別咋會那麼大咧?"其實導致差別大的原因,出在權力上!是的,正是突然而至的權力,讓王允脫離了原有的性格軌道。

據此說明,小說中的人物性格,既可隨着人物身份的變化而變化,也可隨着人物所處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最爲主要的,當可隨着讀者世界觀的變化而變化一一此所謂"一千個讀者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也!

有仇不報夏侯霸重學輕權道嚴畯死後蒙恥嘆全琮三國鼎立始與滅學高情摯追邴原自我膨脹害彭羕豬般隊友最可怕關羽的三種死法兩面三叨是譙周豔服隱藏羞恥情親人蒙難痛無奈德不配位害社會卸磨殺驢亦明智青黃不接是大忌人見人擁拜于吉附馬朱據有點冤身在蜀漢心在魏金子爲誰而閃光孫吳穩固贊呂範無中生有話周倉放蕩不羈敘簡雍媳婦變婆惡滿貫人生贏家歸呂岱世冤一箭泯恩仇善良暴戾陰陽面酸棗會盟後果酸名不符實滋國殤年齡是個大問題好人壞人難分辨空城退敵比心機曹昂一死百事改孫策脈系無從覓仕途沉浮似狼狗劉備是兒壞孫好閃爍星中有羊祜桃源地獄須臾間人物性格隨境變功勳卓著震敵國河東河西輪流嘻三國鼎立始與滅鐵肩道義宗預擔三國隱士第一人蔡邕一生令人噓河東河西輪流嘻每況日下咒司馬禍福相依堪唏噓謀士成堆牌難打獻身勇士貪財奴孫吳穩固贊呂範三國鼎立始與滅章表書檄看陳琳仕途沉浮似狼狗龐會報仇虛實辯叔侄相剋有隱情蔡瑁並非將幹害仕途沉浮似狼狗金子爲誰而閃光語不驚人死不休謀士成堆牌難打吾粲坦蕩獄中坐三國隱士第一人人心不足蛇吞象曹昂一死百事改曹芳年號蘊蹊蹺胡編亂造故事巧生死不渝在磊落恃強凌弱燒自身斡旋高手是孫乾關羽落敗於自身媳婦變婆惡滿貫名臣宿將俠朱儁男人一半是女人無中生有話周倉心比天高命如紙沉默無聲一良將空城退敵比心機子不繫父見董允這個謀士有點冤孫吳穩固贊呂範人物性格隨境變曹魏狗熊知多少學高情摯追邴原識時務者公孫康以刀畫面祭倉慈放蕩不羈敘簡雍大材小用惜龐統守城悍將數郝昭名臣宿將俠朱儁孰先孰後競風流張遼戲耍三巨頭相逢一笑泯恩仇知恩圖報順天理吾粲坦蕩獄中坐曹操最恨哪三人紙上談兵尤可哀如意算盤害許貢最是封建屬株連人心不足蛇吞象蜀漢馬忠多輝煌夫妻反目爲哪般
有仇不報夏侯霸重學輕權道嚴畯死後蒙恥嘆全琮三國鼎立始與滅學高情摯追邴原自我膨脹害彭羕豬般隊友最可怕關羽的三種死法兩面三叨是譙周豔服隱藏羞恥情親人蒙難痛無奈德不配位害社會卸磨殺驢亦明智青黃不接是大忌人見人擁拜于吉附馬朱據有點冤身在蜀漢心在魏金子爲誰而閃光孫吳穩固贊呂範無中生有話周倉放蕩不羈敘簡雍媳婦變婆惡滿貫人生贏家歸呂岱世冤一箭泯恩仇善良暴戾陰陽面酸棗會盟後果酸名不符實滋國殤年齡是個大問題好人壞人難分辨空城退敵比心機曹昂一死百事改孫策脈系無從覓仕途沉浮似狼狗劉備是兒壞孫好閃爍星中有羊祜桃源地獄須臾間人物性格隨境變功勳卓著震敵國河東河西輪流嘻三國鼎立始與滅鐵肩道義宗預擔三國隱士第一人蔡邕一生令人噓河東河西輪流嘻每況日下咒司馬禍福相依堪唏噓謀士成堆牌難打獻身勇士貪財奴孫吳穩固贊呂範三國鼎立始與滅章表書檄看陳琳仕途沉浮似狼狗龐會報仇虛實辯叔侄相剋有隱情蔡瑁並非將幹害仕途沉浮似狼狗金子爲誰而閃光語不驚人死不休謀士成堆牌難打吾粲坦蕩獄中坐三國隱士第一人人心不足蛇吞象曹昂一死百事改曹芳年號蘊蹊蹺胡編亂造故事巧生死不渝在磊落恃強凌弱燒自身斡旋高手是孫乾關羽落敗於自身媳婦變婆惡滿貫名臣宿將俠朱儁男人一半是女人無中生有話周倉心比天高命如紙沉默無聲一良將空城退敵比心機子不繫父見董允這個謀士有點冤孫吳穩固贊呂範人物性格隨境變曹魏狗熊知多少學高情摯追邴原識時務者公孫康以刀畫面祭倉慈放蕩不羈敘簡雍大材小用惜龐統守城悍將數郝昭名臣宿將俠朱儁孰先孰後競風流張遼戲耍三巨頭相逢一笑泯恩仇知恩圖報順天理吾粲坦蕩獄中坐曹操最恨哪三人紙上談兵尤可哀如意算盤害許貢最是封建屬株連人心不足蛇吞象蜀漢馬忠多輝煌夫妻反目爲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