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電子對抗

在意大利和奧地利、南斯拉夫邊境地區,由於中美兩國的軍事控制狀態並不是完整,雙方都存在着把部隊部署到對方地區內,比如說中國陸軍就在南斯拉592B和意大利邊境地區裡,向西延伸進入意大利境內達到數十公里之遠。而美軍同樣也有着類似的舉動,比如這個克查赫就是屬於奧地利的領土,但是卻是被美軍實際控制。

由於克查赫深入中國聯軍控制區的腹地,美軍對此也是非常重視的,不但在這個小小的小鎮部署了一個步兵營和一坦克連的兵力駐防,同時在後方更是部署了該步兵團的剩餘兩個步兵營以及一個坦克營的兵力。

也就是說,美軍爲了克查赫這個小地方,直接以及間接部署的總兵力是高達一個步兵團外加一個坦克營的兵力。這種的兵力哪怕是各國軍隊部署的非常密集的歐洲地區,也算是非常少見的了。

正式由於美軍在這個地區部署了重兵,所以聯軍爲了奪回克查赫也算是投入了重兵,不但有着奧地利國防軍一個師的兵力,同時還有中國陸軍第三師的一個戰鬥羣投入其中,爲的就是在最短時間內拿下愛克查赫,不給美國人太多的反應時間,在美國反應過來之前就把克查赫給拿下,造成既成事實。

至於不宣而戰之類的擔憂,實際上中國高層對此並不擔心,中美之間的軍事衝突從去年在太平洋地區的時候就是頻繁發生,尤其是飛機之間的衝突更是非常頻繁,去年還有過雙方在菲律賓上空用飛機相撞的例子發生,而實彈開火的衝突也不少,在太平洋地區兩國海軍發生的比較多,尤其是菲律賓附近海域,已經發生多次雙方軍艦相互開火的例子,而在歐洲地區,這幾個月來也是衝突頻繁,前幾天就剛剛發生過雙方戰鬥機相互開火,導致雙方都有飛機被擊落的事情。然而這麼多軍事衝突發生了後,雖然在外交上雙方都會相互指責抗議,但是卻都沒有引起進一步的大規模戰爭,不管是杜魯門還是陳敬雲,都保持着相當的默契,那就是軍事衝突小打小鬧可以,還可以試探試探對方的實力,至於說因爲些許的軍事衝突就爆發戰爭,這兩人都沒有這樣的想法。

而今天這個克查赫之間的戰鬥,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中美之間的一次大規模軍事衝突,並不算兩國之間全面爆發戰爭的前奏,要不然的話,中國陸軍就不會只出動一個戰鬥羣進攻一個克查赫,而是整個第九集團軍直接向意大利進軍了。

實際上,如果兩國真的爆發全面戰爭,或者說如果陳敬雲真的決心要和美國人來一場生死決戰,那麼所謂的常規軍事力量對抗都是次要的,第一時間裡陳敬雲就會出動B19戰略轟炸機和核彈,直接往紐約扔核彈了,還打什麼常規戰爭啊。

正是因爲這一點,所以即便是中國已經對克查赫進行了大規模的攻勢,但是在美國人那邊,卻是沒有認爲這已經是兩國爆發戰爭的跡象。

美國陸軍第九師師部此時已經是接到了來自克查赫南部的第47團所發來的有線電話的報告。至於無線電通訊,美國人發現在戰鬥開始之後,他們以往極爲依賴的無線電通訊頻繁出現故障,無法和前線部隊取得有效及時聯絡的情況,美國人不傻,自然明白這是中國人對他們的無線電通訊進行了干擾,不過無線電通訊不行,但是軍隊之間的有線電話通訊依舊通暢,中國的電子干擾設備雖然在這年頭還算不錯,但是也干擾不了人家有限電話的通訊。

電子對抗,這在二戰中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名詞了,歐洲戰場上的英國和德國空軍之間的對抗,就是頻繁出現電子對抗,從傳統的無線電密碼破解,再到轟炸機執行任務的時候釋放箔條幹擾敵軍地面雷達,再到用無線電設備直接干擾敵軍的無線電通訊,再到直接干擾敵人的無線制導炸彈、導彈等,電子對抗一步一步發展,短短几年內就已經是成爲了各國新型並發展的重點項目。

其中最爲明顯的例子就是,英國在戰爭期間,曾經多次對德軍的高頻無線電通訊系統進行干擾,迫使德軍開發並服役更高頻率的無線通訊系統,同時盟軍海軍面對中國以及德國大規模服役的電視無線電制導炸彈的威脅,大批量的在軍艦上裝備電子干擾設備,導致中德兩國早期的電視制導炸彈因爲極爲容易被幹擾,中國海軍更是放棄服役早期電視制導的打算,一直等到了初步解決了容易被幹擾的問題後才大規模服役電視制導炸彈。此外,中國對日`本的多次轟炸,盟軍對德國的多次轟炸行動中國,都廣泛的使用了干擾措施,比如早期投放箔條,後期更是在轟炸機撞上干擾設備,直接飛臨敵國上空主動干擾敵方的雷達,掩護己方轟炸機羣的安全。

所以別看現在只是二戰,但實際上現代戰爭的很多東西都是二戰起步的,二戰末期的戰爭,已經是有了現代戰爭的雛形了,噴氣式飛機、雷達、導彈、電子戰、坦克的脫殼穿甲彈都已經是相繼出現。

受益於國內電子產業的先發優勢,中國在軍用電子上向來佔據不少優勢,中國三軍的各種雷達性能向來都是中國軍事工業的驕傲,不但有遠程預警雷達,更有海軍所用的精準的火控雷達,而飛機上裝備的雷達也是發展迅速,比如早期就大規模在各種轟炸機上使用的各型號雷達等,後期雷達技術發展進步,體積縮小,慢慢的可以裝進戰鬥機了,比如漢中電子公司專門爲了小型化戰鬥機開發的HZ-44測距雷達系列,已經是廣泛裝備在F12戰鬥機、F11戰鬥機,F13戰鬥轟炸機等諸多先進的噴氣式飛機上。同時漢中電子公司專門爲了夜間噴氣式戰鬥機而研發的HK-45機載火控雷達也已經是完成了開發,目前正在準備裝載在經過專門改裝的F12戰鬥機上,並預定定型爲F12F,如果這個計劃能夠成功,那就代表着中國空軍正式擁有全天候的作戰能力,面對敵軍可能發動的夜間轟炸,將能夠派遣最爲先進的噴氣式戰鬥機進行攔截。

中國的各種雷達澎湃發展的同時,對於電子對抗也更爲注重,而三軍之中又以陸軍最爲重視,原因也簡單,那是因爲陸軍的李玉挺中將提出的諸多戰略理論中,電子戰理論就是其中的重點,而電子戰當中,對於無線電干擾和抗干擾自然也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不過雖然電子戰的理論是陸軍提出的,但是真執行並投入重資發展的卻是空軍,原因也簡單,因爲電子戰的主體主要還是空軍。至於爲什麼是陸軍會率先提出電子戰這個概念的理由非常簡單,因爲在那幾個陸軍大佬看來,空軍就是陸軍的一個下屬軍種,作爲中國軍事力量的主體,陸軍對空軍的發展有着不可推卸的引導責任。那些大佬如此想法,被沈綱、陳儀重點培養的李玉挺自然也是把空軍和海軍都看成了陸軍的小弟,所以纔會出現陸軍率先提出電子戰這種概念的事情。

實際上,中國的陸軍從來就不是一個單純的陸軍,比如目前中國國家軍事委員會下,有海軍部、有空軍部,但是惟獨沒有陸軍部,爲什麼,因爲在陸軍的那些大佬心中,整個國家軍事委員會就是陸軍部了。所以纔會在國家軍事委員會下直接設立參謀部、裝備部、後勤部這些部門,而且陸軍的很多部門都是直接掛靠在國家軍事委員會下的,比如兵器總監,戰術總監,炮兵總監、工程總監這些屬於陸軍的下屬部門都是直接掛在國家軍事委員會下頭的,不像陸軍和海軍那樣,是掛靠在各自軍部下。

如此也就導致了國家軍事委員會下屬的參謀部也不僅僅是陸軍參謀部,這個參謀部實際上是海陸空三軍聯合參謀部,參謀部裡不但有來自陸軍的總長,參謀部作戰次長,同樣還有來自海軍的參謀部次長、以及來自空軍的參謀部次長,參謀部總體上是負責全國所有軍事力量的戰略指揮,包括陸軍、海軍、空軍。真正負責陸軍作戰實際上是參謀部下屬的聯合作戰部,也就是以往參謀部下屬的作戰司,這個部門乃是陸軍的實際作戰指揮機構,戰時負責全國陸軍部隊的實際指揮,其聯合作戰部的部長爲中將銜,並且並不受參謀部總長的領導,而是受參謀部作戰次長的領導,而參謀部作戰次長乃是上將銜的職位,不向參謀部總長負責,直接向國家軍事委員會負責,其地位相當於海軍作戰部部長以及空軍參謀部部長,都是上將銜。

在國內陸軍的地位太過於特殊,所以真正的那幾個陸軍大佬比如沈綱和陳儀向來都不是認爲自己只管陸軍,而是陸海空三軍一起管的——

還一章,估計會晚些!

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27章 袁氏復出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997章 陰謀(一)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261章 煙華夜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212章 大戰(二)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476章 不孝子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1054章 戰損(二)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212章 大戰(二)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1040章 秋熱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90章 蔡鍔心思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
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27章 袁氏復出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997章 陰謀(一)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261章 煙華夜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212章 大戰(二)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476章 不孝子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1054章 戰損(二)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212章 大戰(二)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1040章 秋熱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90章 蔡鍔心思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