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

陳敬雲當年爲了拉攏海軍,同時也是爲了保持海軍的戰鬥力可以說是全盤接受了前清時代的海軍,不但軍官還是士兵他都是繼續用着,薩鎮冰和程璧光就是最明顯的例子了。而這些年來海軍也和陸軍以及空軍不同,陸軍和空軍都是陳敬雲一手建起來的,可以說是被陳敬雲掌控的很徹底,但是海軍方面陳敬雲很多時候只能是在大方針上指導指導,實際事務就很少插手,要不然當年陳敬雲也不會驚訝於海軍那羣人竟然沒有自己的吩咐就去試驗航母甚至改裝航母了。

雖然說海軍依舊是聽從陳敬雲的號令的,但是這種狀對於習慣掌管一切的陳敬雲而言多少不舒服,這些年來一直也是在海軍中培養自己的嫡系力量,宇文濤在陳敬雲的支持下已經晉升爲中將,並且擔任了海軍部作戰司的司長,海軍部裡可沒有參謀部這種機構,所以海軍部裡的作戰司也不同於陸軍的作戰司,反而是更像陸軍作戰司的上級機構參謀部,又或者是其他國家海軍中的海軍作戰部之類的機構,主要擔負全海軍的戰略制定規劃以及在戰爭時期直接指導海軍各艦隊作戰,要不然也不會是宇文濤這個海軍中排名前幾位的中將來擔任司長了。

陳敬雲要培養嫡系力量,要掌控海軍力量的心思雖然沒有明說但是那些部下們都是跟着他差不多十年以上的老人了,也是陸續看出了這種苗頭,所以一些年紀大一些的人都是開始主動讓位。

而這個主動讓位也並不是說就是把權力都讓出去了,而是退居幕後,比如說在軍工行業中舉足輕重的唐輝康,他一樣也是辭去了職位,但是他並沒有就此淡出政界而是繼續以陳敬雲私人工業顧問帶着,影響力也並沒有減弱多少。再比如薩鎮冰,他要是從海軍部總長這個位置上退下來,他依舊是海軍唯一的上將,下面的衆多海軍將領都不是他的學生就是他的手下,這影響力是依舊的,和現在不同的是,現在是站在前臺,而退下來後就是站在了幕後。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個以退爲進的手段,薩鎮冰知道如果自己繼續坐在海軍部總長這位置的話,陳敬雲表面上不會說什麼,但是以陳敬雲的手段,估計自己以後是沒有什麼好果子吃的。

而重要的是爲了海軍的發展,薩鎮冰很清楚要想陳敬雲用心思發展海軍,那麼就得讓陳敬雲把海軍認爲是他可以掌控的,而不是薩鎮冰和程璧光等少數海軍將領掌控的,陳敬雲要徹底掌控海軍的心思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從關閉福州海軍學校到開辦南京海軍軍官學校,並且打破了舊有閩系的力量,從全國招收海軍學生就已經可以看得出來,陳敬雲是在海軍年輕一代中樹立自己的影響,加上陳敬雲在海軍中的嫡系宇文濤中將的部分力量,陳敬雲親自掌控海軍那也是遲早的事情。

考慮了諸多情況和爲了海軍的未來,薩鎮冰已經是決定提前退下來,不過在退下來之前還得安排好後繼事務,比如下任海軍部總長的人選,薩鎮冰是看好程璧光的。

程璧光自然是不清楚薩鎮冰內心裡的打算,這雖然疑惑着,但是薩鎮冰既然讓他做新一輪的海軍發展計劃,他自然是欣喜無比的,於是乎接下來的時間裡他是忙着和艦政司商討着下一代重型巡洋艦的設計方案,另外也是開始制定新一輪的海軍發展計劃,也就是海軍第四期發展計劃。

當世界局勢因爲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而顯得平靜下來的時候,中俄和蘇俄之間的戰爭也是告一段落,蘇軍在過去的幾年內雖然打了諸多勝仗,而且還收復了烏克蘭等大片領土,也先後擊敗了多支俄國白`軍,並擊敗了波蘭的七十幾萬大軍,但是在鄂木斯克面對中俄那八十餘萬的聯軍,加上鄂木斯克複雜堅固的戰壕堡壘以及受限於遠東鐵路的運力,讓蘇軍空有數百萬兵力也無法全部投入到前線,雖然也投入了近百萬的兵力用以對抗但根本就無法攻佔鄂木斯克。

加上此時蘇俄國內因爲遭遇多年的戰亂,工業和農業的生產水平已經是降低到連1913年的俄國四分之一的水平都不到,哪怕是信奉馬克思上帝,但是社工黨的人也是要吃飯的,打仗也是要炮彈和子彈的,於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都無法在東線取得徹底勝利的情況下,蘇俄也就和俄國展開了秘密接觸。

關閉

這個時候中國方面乃是協約國的其他國家也是採取了一定的外交壓力,於是成功的讓蘇俄和俄國臨時政府達成了臨時停戰協議,停戰協議並沒有涉及到任何主權等政治問題,而是以人道主義爲藉口,爲了避免中蘇俄三方軍人更多的死傷,處於人道主義考慮而簽署臨時停戰協議。

這個時候的蘇俄和俄國都是互不承認,都說自己是俄國的正統,而鄂木斯克的前線依舊保持大軍對持着,但是因爲臨時停戰條約的簽訂,總算是避免了大規模戰鬥的出現,讓蘇軍和俄軍都是得到了充分的喘息之機,更讓東西兩個俄國得到了寶貴的發展時間,蘇聯開始提出第一個五年工業發展計劃,而俄羅斯臨時政府也是宣佈組建正式政府,建立俄羅斯共和國,籌建國會,克倫斯基所領導的社會革命黨取得大選的勝利,克倫斯基也被當選爲俄羅斯共和國的第一屆總統。

戰事稍停,中國軍方也是進行了從國內抽調了其他部隊進駐俄國,替換在俄國駐紮了多年的第十軍、第十二軍的部隊,其目的就是爲讓國內那些已經多年沒有打過仗的部隊也去鄂木斯克的對持前線感受感受緊張的戰爭氣氛。

要知道雖然雙方簽訂了臨時停戰協議,但是鄂木斯克前線雙方依舊是保持重兵對持,前線部隊依舊是處於戰備值班狀態,那些戰壕裡依舊部署着大量的士兵,和戰爭時期是沒有太大的差別的,而實際上雖然大規模的戰爭結束了,但是一些小規模的衝突依舊時不時的發生着,比如偵察兵去偵查,偷襲,暗殺之類的事情常有發生。

不管如何說,1922年的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和鄂木斯克臨時停戰條約的簽訂,總算是讓全球範圍內持續了多年的戰爭落下了帷幕。

就在人們以爲和平已經到來,美好生活就等着他們的時候卻是發現,哪怕沒有了戰爭,世界也不是那麼美好的,隨着歐洲戰爭乃至俄國內戰的結束,由戰爭所刺激而增長的各國工業發展陷入停頓,不管是美國還是日本甚至是中國,因爲戰爭的結束大批軍工相關企業進行了收縮,進行裁員,而其他工業也是受戰後經濟危機的影響而遭遇嚴重困難。

已經融入世界貿易體系的日`本和中國自然也是深受戰後經濟危機的影響,日`本的工商業在1919年德國一投降後,立馬就是開始萎縮了。而中國的工商業在歐洲戰爭結束後也是受到了重創,尤其是紡織業以及其他輕工業產品更是受到了極大的打擊,英法乃至日`本的企業大量進入中國市場,讓中國本國的輕工業體系面臨着重大的危機。而是重工業體系因爲還有着俄國內戰的支持所以多撐了兩年,但是當俄國內戰也結束後也是陷入了發展停頓的狀態。

1923年初,經濟發展司的馬寅初愁眉苦臉的看着手中的這份經濟發展預期報告,都不知道該怎麼向陳敬雲說好,而財政部的莊楠更是鬱悶,因爲1923年的財政收入預算中,出現了自1911年福建軍政府時代以來首次下跌,去年1922年的財政收入預算是十九億華元,雖然只比1921年的十八億八千萬只多了兩千萬,但是好歹保持了增長,但是1923年的財政收入預算中只有十八億六千萬,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是比去年的十九億少了四千萬,甚至比1921年都少了兩千萬。而財政收入的直接降低代表的是什麼?代表的是戰後經濟危機已經開始大範圍的影響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開始下滑,中國的鄰國日`本更好不到那裡去,他們1919年就開始出現下滑了,1920年日`本政府雖然通過發展軍備刺激經濟使得出現了少有的比歐洲戰爭期間還要好的繁榮經濟,但是僅僅保持了一年到了1921年經濟就是大幅度暴跌,1922年戰後經濟危機更加嚴重影響日`本。美國經濟危機的出現不但讓中國生絲出口受阻,同樣也讓以生絲和洋布爲主要出口商品的日`本出口貿易出口遭受重創。

當1923年中國再一次提高布匹等紡織品進口關稅用來保護本國紡織業的時候,原本就在中國市場苦苦掙扎,不但要和中國洋布還要和英法美洋布進行競爭的日`本洋布在中國的出口量更是直接暴跌到谷底,生絲和布匹的出口受創讓日`本的進出口貿易幾乎陷入了不可逆轉的危局,沒有出口就沒有外匯,沒有外匯就不能進口機器設備。

1923年初,中日兩國和世界上的其他工業國家一樣,都深受戰後經濟危機的困擾,受此影響,甚至中國海軍的第四期海軍發展計劃都是被迫拖延,在建的衆多軍艦也是拖延了竣工時間。日`本也是好不到那裡去,改裝航母原本是1924年就要服役的,但是現在他們已經是把計劃調整到了1927年以後了。

這深受經濟危機影響的中日兩國原本就已經因爲中日兩國的工商業是彼此間最大的競爭對手而矛盾重重,爲了保護本國工商業,中國不但提高的輕工業品的關稅,更是在國內提倡使用國貨的運動,此舉遭來了日`本的強烈反對,前兩年兩國就已經因爲經濟問題而矛盾重重了,而到了1923年,當旅大租界條約到期之際,更是徹底點燃了兩國的矛盾!

剛和平了不到一年,戰爭的陰影再一次籠罩在人們的頭頂之上!

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0章 密議(二)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1054章 戰損(二)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191章 伍世鍾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457章 北巡(二)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11章 午夜暗香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961章 低估(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72章 牽手賞梅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0章 密議(二)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350章 蔡凝(一)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1034章 變化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96章 福州體系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961章 低估(二)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73章 白雪紅梅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13章 臨近生變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
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0章 密議(二)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1054章 戰損(二)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191章 伍世鍾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457章 北巡(二)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11章 午夜暗香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961章 低估(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72章 牽手賞梅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0章 密議(二)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350章 蔡凝(一)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1034章 變化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96章 福州體系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961章 低估(二)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73章 白雪紅梅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13章 臨近生變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