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酒和女人

這場瀰漫在古巴雪茄和上好紅酒中的氣氛並沒有顯得太緊張,反而始終都是處於一種輕鬆的狀態,衆人談論國家大事時還偶爾說出幾句玩笑話,讓這場政治會談在笑談中進行着,隨着時間慢慢過去,該說的也說的差不多了,衆人才是相繼起身。

這一次的小會面並沒有說太多的具體問題,更沒什麼太過深入的話題,頂多是說了表面上的一些事情而已,主要是集中在各國領事問陳敬雲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中主要集中在試探陳敬雲對待各國在華利益態度問題,比如現在鬧的沸沸揚揚的回收租界問題,又比如關稅自主問題以及前清的各項條約等等。這些問題大家也沒有太過仔細的交談,大多數只是略微說幾句,現在說太詳細是沒有必要的,大家只是相互知道一個態度就可以。

陳敬雲要知道的是,列強各國是否會對目前國民軍和北洋軍的戰爭中是否保持中立,是否和去年承認南方革命省份一樣爲中國內戰交戰團體,從而保持中立態度。

列強各國所需要知道的是,陳敬雲這個掌控了中國東南部的大軍閥,這個極有可能在將來統治中國的年輕軍閥對各國是否保持了排外的態度是。

大家場面話說的差不多了,也就結束了,至於具體的事情,真正涉及到具體利益的問題那會是雙方秘密坐下來談,是不會在這種公開場合的。

當衆人結束會談下樓的時候,窗外的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樓下的酒會已經是變的極爲熱鬧,林林總總穿着貌岸道然的男女圍成一個個小圈子交談着,有三五個男士圍在一起談論生意上的事務,也有人們聚在一起討論中國內戰方面的事情,也有人談論着歐洲上空越來越濃厚的戰爭陰雲,當然了也免不了人們好奇的討論着陳敬雲這個人。

說起現在的中國人中,真正讓外國人注意並看重的沒有多少,首先排在第一個的自然是袁世凱,然後第二個就是奔波十餘年最後一舉推翻滿清皇朝的孫文了,而現在嘛,還得再加上陳敬雲。

這三個人中,陳敬雲這個被中國衆多報紙宣稱爲南方二傑之一的年輕軍閥之前和蔡鍔一起,成爲中國南方諸軍閥中最有實力的軍閥,也是袁世凱統一南方諸省的最大障礙。而現今蔡鍔已經北上,繼任雲南都督的唐繼堯雖然大肆擴軍並進軍四川使得滇軍的實力比蔡鍔時代更爲龐大,但是從政治影響力來說是遠不如之前的蔡鍔,更加不要說和現在的陳敬雲相提並論了。

而一個月前,陳敬雲所率領的閩浙軍事集團不但佔據了廣東大半個東部地區,而後更是調集了五個師高達六萬餘人的大軍在蘇南地區和北洋軍大戰。這一場戰爭到底是國民軍先北上還是北洋軍先南下,到底是什麼誰先挑起的這場戰爭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國民軍和北洋軍已經在蘇南地區激戰一個月有餘。

雖然人們在上海到處都可以看見國民軍的大批傷兵,還可以看見一批接着一批的國民軍新兵從閩浙的數個新兵訓練營中不斷奔赴上海、杭州,隨後補充各支傷亡慘重的國民軍部隊,尤其是鎮江方向,就連福州軍校裡尚未完成學業的第九期學生都已經提前結業隨後補充到前線部隊中,用以補充損失極大的基層軍官。這些現象都可以說明國民軍在蘇南地區遭到了極大損失,上海的一家英文報紙引用了各種公開資料以及來自其他方面的一些隱秘資料,推測國民軍自從十月份十九號進軍蘇南以來,陣亡人數至少已經超過五千人,受傷的人數更是無法統計,但是單單是羈留在上海各醫療場所的傷兵就至少有七千以上就可以看出來國民軍的傷亡有多大了。

這個數字雖然有所誇大,但是也從側面證明了國民軍的傷亡並不小。

然而,儘管人們都知道國民軍的傷亡不小,但是他們無法否認的一個事實就是,國民軍到目前爲止依舊堅持在蘇南,鎮江依舊牢牢的把控在國民軍手中,和溧水、句容方向的國民軍一起把南下的北洋軍給擋了下來。而後更是派軍渡江作戰,前往南京和北洋軍作戰,有些消息靈通的人士已經通過一些小道消息得知,南京方面的戰事已經進入白熾化階段,也許不用幾天時間就能分出勝負。

不管以後戰事如何發展,但目前的情況就是,北洋軍和國民軍在蘇南地區僵持不下。國民軍在付出了大量的傷亡之後向國人乃至在華外國人宣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北洋軍並非是不可戰勝的,國民軍有決心也有信心阻擋北洋軍南下的步伐。

可以說,這個事實出乎了很多的意料,之前極大多數人都對陳敬雲保持悲觀態度,認爲陳敬雲不要說進軍蘇南了,甚至極有可能浙北都守不住,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放棄杭州然後退守浙江南部山區,吸引北洋軍南下脫離鐵路線,拉成北洋軍的補給後和北洋軍作戰。甚至更有悲觀者認爲陳敬雲會把浙江全部給丟了,至於福建老家,倒是沒人認爲陳敬雲會丟掉,認爲國民軍就算再差,但是福建應該還是能守住的。這種想法之前不但存在於外人心裡,衆多的國民軍內部人士也是有這種想法,蘇南戰事前國民軍可是充滿了一種悲觀氣氛,當時就算陳敬雲親自來杭州激勵士氣也沒有多大效果。但是他們沒有想到,國民軍部隊不但沒丟浙北杭州,反而是主動把戰線往北推進,最後和北洋軍在蘇南地區激戰長達一個月之久。

袁世凱的地位權勢來自於他的手下的北洋軍,陳敬雲的地位也來之於國民軍,國民軍在前線的表現直接影響外人對陳敬雲的看法。

現在國民軍在蘇南地區發揮良好,甚至還大有勝利之跡象,那麼外人對陳敬雲的印象和態度也是大爲改觀,這一點從今晚衆人看向陳敬雲的目光裡就可以看出來。

有好奇,有欣賞,有讚歎,有憎恨,有憤怒。恨也好喜歡也好,但就是沒有任何人敢無視現在的陳敬雲,對現在的他表示出不屑神色來。

總體上來說,樓下的這麼一大羣人中,對陳敬雲好奇的佔據了絕大多數。一個年輕軍人在通過短短一年時間裡就建立起了一支擁有十萬人的大軍,並且佔據了中國東南大部分地區。這樣的人毫無疑問會引起人們的好奇。

陳敬雲剛隨着諸位領事走進宴會廳裡,就已經看見了衆人的目光摟在了自己身上,陳敬雲也不想讓自己顯得傲慢無禮,只好是繼續保持着僵硬的微笑。這時候,其餘幾個領事們也是各自散開,融入了周圍的人羣裡頭,英國領事法磊斯爵士本來也是想走的,不過這時候一個身穿大紅裙子金髮碧眼的貴婦卻是走了過來,法磊斯爵士見了後當即快走了兩步,面帶着微笑:“格蘭瑟伯爵夫人,沒想到您竟然也來了,怎麼不提前通知我,也好讓我早些時候派人去派車去接您啊!”

格蘭瑟伯爵夫人看上去是有着日常的保養,也經過了精心細緻的化妝,僅僅是單看這外表無法讓人得知她到底有多大,也許是三十,也許是四十。這女人露出標準的笑容對着法磊斯爵士和陳敬雲略微點頭,那神情彷佛就是在接受着臣下的恭維一樣,讓已經身處高位日久的陳敬雲感覺很不舒服。

但是那法磊斯爵士卻是如同狗見了骨頭一樣,滿臉笑容的上前說話,所說的不外乎就是你今晚多漂亮,穿着多麼有品位之類的廢話,格蘭瑟伯爵夫人偶爾也回一兩句話,讓法磊斯爵士笑容滿臉,幾乎是忘記了身邊還有一個陳敬雲。一邊的陳敬雲看着眼前上演的紳士追求貴婦的戲碼,初時還覺得好笑有趣,但是久了也覺得無趣,正欲轉身離去時,那格蘭瑟伯爵夫人卻是開口道:“爵士,不給我介紹介紹這個年輕人嗎?”

這個時候法磊斯爵士纔想起了身邊還有一個陳敬雲,暗呼着自己失禮之餘連忙介紹起來:“這位是格蘭瑟伯爵夫人,她和她女兒一個星期前剛抵達上海!”

“這位是中國福建省都督,國民軍總司令,中國陸軍上將,陳敬雲侯爵”雖然法磊斯現在還搞不懂陳敬雲的這個中將加上將到底是算中將還是上將,但是本着禮貌和人們都喊陳敬雲是上將,那麼他也是如此介紹了。然後這個侯爵就有些意思了,首先民國當中除了前清遺留的皇族和蒙古貴族外,就沒有其他貴族爵位了,然而北洋政府成立後又是弄出了個勳位令了,雖然名字是勳一位、勳二位,看似不是什麼貴族爵位,但是又明文規定,勳位和前清爵位的對比,大勳位對比親王,勳一位對比公爵,勳二位對比侯爵。雖然國人現在對這些什麼勳位不怎麼在乎,更加知道這些沒什麼實際意義,說起勳位來也直接說勳二位。但是就難爲了外國人,對於他們來說這種所謂的勳一位和勳二位和公爵侯爵只是中國文字上的差別,沒有什麼實際上的變化,所以現在有些外國人就很自然的把勳位和爵位對等了。這些情況對於普通外國人尤其是共和的美國和法國來說沒什麼,但是對於英國這種君主立憲國家來說就有些稱呼問題了,所以這種正式的場合下法磊斯爵士纔會成爲陳敬云爲侯爵。

聽過陳敬雲的一連串頭銜後,那格蘭瑟伯爵夫人對陳敬雲饒有興趣的看了眼,然後手背向上半伸出右手,陳敬雲看到她這手勢有些糊塗,雖然他稀裡糊塗的被袁世凱封了個勳二位,又被法磊斯爵士稀裡糊塗的當成了侯爵,但是他可不是什麼貴族之類的,對這些所謂的貴族禮儀,而且還是英國的貴族禮儀可是一竅不通。

那法磊斯爵士見陳敬雲不動,給陳敬雲連使了兩個眼色後才讓陳敬雲反應過來,這不是握手,而是要行吻手禮。

於是乎活了兩輩子,見多了諸多怪事奇事,親過不知道多少女人的陳敬雲第一次正式的吻過一個伯爵夫人的手背。

“你們中國的將軍都這麼年輕嗎?”伯爵夫人似乎對陳敬雲興趣不小,開始說起話來。

陳敬雲也算是長活了兩輩子了,還是頭一回見到活的貴族,之前的法磊斯雖然頂着爵士的頭銜,但他並不是貴族,爵士只是一個低階的榮譽爵位,不世襲,並不屬於貴族的範圍。這和格蘭瑟伯爵夫人只是簡單交談幾句,陳敬雲就可以很輕易的感受到那一種貴族特有的氣質,和之前的任何一個人帶給他的感覺都不一樣,和她站在一起,彷佛讓他感覺到洗淨了身上的那種軍閥氣息而使得自己變成一個溫雅有禮的君子一般。

就在旁邊的法磊斯爵士越發鬱悶之極,此時,一個身穿着淡紫色裙子,套着白色蕾絲手套,略高的裙襬小腿下穿着一雙紅色小高跟鞋的年輕金髮少女如同蝴蝶一樣闖進了三人中間,攬起了格蘭瑟伯爵夫人的手後微擡頭看着對面的陳敬雲,精緻的小臉露着好奇和驚訝:“你就是陳敬雲?”

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619章 桃花情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73章 白雪紅梅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39章 關餘貸款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67章 關餘貸款第33章 羅漓心思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960章 低估(一)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
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619章 桃花情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73章 白雪紅梅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39章 關餘貸款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67章 關餘貸款第33章 羅漓心思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960章 低估(一)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