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

最高戰略會議結束後,中國就是開始了龐大規模的軍事調動,海軍的主力艦隊開始出海集結,其中的中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力艦隊第二機動艦隊出海後更是保持無線電靜默的同時進行了大範圍的機動,隨後徹底消失在美國海軍視線當中。同時陸軍方面以西伯利亞和中東地區聲勢最大,中國陸軍駐紮中亞地區的第四集團軍是大規模進駐伊朗,第四集團軍甚至把司令部都是搬到了伊朗的首都德黑蘭。

同時部署在西伯利亞地區的第五集團軍、第六集團軍開始了大規模的調動,另外部署在後方的第七集團軍也是緊急進駐。

而這一切都是沒有進行太多的隱瞞,而是公開進行,畢竟怎麼說了,陳敬雲也不是真打算和蘇俄以及美國開戰了,只是要把這個姿態擺出來而已,而擺出姿態來自然是給人看的。

而真正的行動實際上只有一個,那就是對紐約外海進行核彈轟炸!

二月八號,在土耳其停留了一週之久的陳華天回國,等陳華天一回國後,中國就是正式發佈新聞發佈會,宣佈已經和土耳其達成了多項重大的軍事裝備購買合同,包括中國向土耳其提供高達五百輛的坦克以及三百架作戰飛機等,同時宣佈經過中國的邀請,土耳其已經加入亞洲經濟聯合組織。雖然還沒有公佈說中國和土耳其已經達成了軍事同盟協議,但是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這已經是土耳其加入中國軍事聯盟的前奏了。

當天,德國希特勒就是通過廣播發表講話,聲稱中國此舉對於世界和平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德國堅決支持中國和土耳其的聯盟政策,並表示在必要時段德國將會給予一切可能幫助。

而當天晚間,中國外交部、工商部聯合發表聲明,聲稱中國擁有不可侵犯的自由貿易權。言外之意就是中德貿易不會在英美蘇的壓力下中斷。

同時美國方面也是發表了聲明,聲稱中國此舉將會對世界和平造成重大不可挽回的影響,希望中國能夠從世界人民的安全角度出發,慎重考慮中德貿易問題,同時聲明美國軍隊已經做好一切準備,能夠應對任何新生的威脅!

到了這個時候,中美兩國實際上已經是徹底撕下了臉皮,爲了戰後利益大有不惜一戰的架勢!

於此同時,作爲中美衝突最前沿的菲律賓,雖然說中美兩國的駐軍沒有爆發任何大規模軍事衝突的跡象,但是菲律賓的兩個傀儡國卻是局勢衝突頻繁。

二月十號,在菲律賓中部的安拉島,這個處於南菲律賓政府控制下的島嶼遭到了來自北菲律賓部隊的大規模炮擊,隨後數百名北菲律賓政府的國防軍登陸了該島,並和島上的南菲律賓政府軍進行了激烈的交戰!

交戰雙方都是中美兩國下的傀儡部隊,但是武器裝備卻是清一色的高端貨色,南菲律賓政府軍使用的都是美軍現役裝備,而北菲律賓國防軍使用的則是中國的制式裝備。

中國和美國分別佔據了菲律賓後,都是各自扶持了大量傀儡軍,由兩國軍官親自訓練,並且近乎送的價格給予了他們大量軍事援助。

畢竟中美雙方在之前還沒有直接撕破臉皮,但是兩個菲律賓政府之間卻是軍事衝突頻繁,你說他是叛軍,他說你是僞軍,因此菲律賓的內戰實際上在日`本投降之前就已經爆發,只不過礙於雙方都沒有大規模的海軍,因此只能進行小規模的空戰和島嶼爭奪戰而已,影響雖然有,但是並沒有出現不可控的大規模軍事衝突。

而中美雙方也是用這種模式來試探對方的底線!

菲律賓那邊再一次爆發軍事衝突,而在中東地區,英美已經是宣佈對土耳其進行封鎖制裁,盟軍的地中海海軍派出了大量軍艦和飛機,試圖封鎖土耳其和巴爾幹半島的海上聯繫,就連蘇俄也是派出了弱小的黑海艦隊進行配合封鎖。

以往盟軍就試圖過威脅土耳其要對它進行封鎖,但是爲了避免土耳其徹底倒向德國或者中國,加上土耳其的陸軍兵力還是不少的,所以這幾年來一直都保持了剋制,但是現在雖然歐洲戰局德國失敗在即,而土耳其又是有了徹底倒向中國的意圖,所以盟軍方面也是不在顧忌太多了,準備徹底的封鎖土耳其和歐洲大陸的陸上交通聯繫,並徹底切斷土耳其到德國的物資運輸通道。

土耳其,中東,印度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羣島以及整個太平洋上,中美兩國已經是呈現出了一種全面軍事對持並隨時都會爆發大規模戰爭的跡象!

這種情況下,世界諸多人都是人心惶惶,尤其是中國和美國兩國的普通民衆們更是害怕真正的打起來。

沒有多少普通人是真正的喜歡戰爭的,尤其是一場不能給自己帶來利益甚至有可能讓自己的生活徹底毀滅的戰爭!不管美國民衆如此,中國民衆同樣如此。那些高喊着所謂主義或者國家民族的狂熱好戰分子,在每個國家裡都是屬於極少數的羣體,絕大部分民衆還是希望能夠安安穩穩的生活,讓一家老小幸福的生活纔是他們辛苦掙扎在這個世界裡的動力。

主義、國家和民族這些東西,距離普通人實在太遠了,遠到他們不關心也關心不了。

在中國和美國前期進行的戰爭中,包括中國對俄羅斯宣戰,對日`本宣戰又或者是美國對日`本以及德國宣戰,中美兩國的普通民衆爲什麼會支持?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這些戰爭並不會對他們的真正生活造成什麼危害,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戰爭都遠離國內,普通民衆甚至都感覺不到戰爭的進行,頂多也就是坐在家裡看看報紙上刊登關於戰爭的消息而已。

儘管中國和美國都不同程度上將進行了戰時經濟動員,但這更多是侷限在軍事工業上,對關乎關係民生的輕工業和農業卻是影響不大,甚至某種程度上大量的軍事物資生產爲這兩國創造了更多的工作崗位,使得民衆收入水平比二戰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遠離戰爭的他們在這個時代裡最爲標準的生活方式就是,坐在家裡喝着咖啡或者茶,然後翻看着報紙上關於戰爭的消息,如果看到己方的軍隊取勝了就讚揚兩句,如果前線戰敗了就罵兩句,然後就是放下報紙出門上班,儘管他們的工廠現在還是在生產軍事物資,但是也絕對不會出現說什麼爲了支持戰爭而義務免費加班的情況,就算你想這樣做工會是絕對不允許,現在工會對勞工委員會嚴格控制薪資漲幅就嚴重不滿了,還免費加班呢,你真當主義能當飯吃啊!

戰爭真的距離他們很遙遠!

他們支持戰爭不但是距離戰爭足夠遠,同時這些戰爭甚至能夠給他們帶來一定的利益,大量的軍事物資生產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美國那邊的失業率已經是下降到了百分之零點幾,這個數據已經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而中國由於人口衆多,單純的工人階層不算多,而最能體現這幾年戰爭裡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民衆生活越來越好的自然是城鎮化的高速提升,無數的農民開始離開他們的家鄉,搭上擁擠的火車懷着掙錢的夢想去各大城市,以上海爲例,在1941年的時候,流動人口數量就已經是超出了常住人口的數量,大量農民進城務工導致了上海市區的急劇擴大,同時也是讓上海的大量工廠獲得了充足的勞動力資源。

如此情況和當年英國的早期工業化階段以及後世歷史裡的中國改革開放早期極爲相似,而這也是一個工業國家正常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大量農業人口轉移到工業生產當中來,具體表現爲就是城鎮化的快速加快!

衆多的軍事物資生產,加上中國佔領了諸多地方獲取了大量的廉價原料,當然更重要的是更多的工業產品傾銷市場,而這些都是讓中國的經濟在二戰中得到騰飛的動力,而經濟好了,生活物資充足,民衆的收入上漲,這些事情對於普通民衆來說都是好事情。

戰爭距離他們很遙遠,戰爭能夠給他們帶來利益。這兩條就是中美兩國的民衆支持前期戰爭的主要原因!

但是讓戰爭脫離了這兩點的時候,那麼就是普通民衆所不能接受的了,一旦戰爭打到了家門口,一旦戰爭導致生活物資緊缺,無法讓民衆保持安穩生活的時候,這個時候是不會有多少普通民衆繼續支持戰爭的。

也許這個時候有人要說了,這是爲了華夏復興必經的階段,這是爲了國家和民族所必須的犧牲!

那一大堆人就會反駁:華夏復興的真正目標是什麼?難道不是爲了讓國民們過上富足生活嗎?既然如此爲什麼還要犧牲民衆的利益?

在狂熱好戰分子的眼中和普通民衆的嚴重,華夏復興的目標是不一樣的,也許在軍方的一些激進將領看來,橫掃全球,稱霸地球纔是華夏復興的目標,但是在一些政府經濟派官員的嚴重,中國的經濟得到騰飛,中國掌控全球經濟纔是華夏復興的目標。而在絕大部分民衆的眼中,只要自己的生活過的越來越好,那就是華夏復興的目標,其他的都是虛的。

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775章 演講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51章 胡陳之爭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835章 h1直升機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91章 福州冬日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191章 伍世鍾第429章 ‘抗菌素’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864章 慘烈(一)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143章 飛鴻號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82章 左將軍第31章 財政困境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941章 終戰令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719章 1934年編制
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775章 演講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51章 胡陳之爭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835章 h1直升機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91章 福州冬日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191章 伍世鍾第429章 ‘抗菌素’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864章 慘烈(一)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143章 飛鴻號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82章 左將軍第31章 財政困境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941章 終戰令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719章 1934年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