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戰爭爆發!

雖然這沒有正式邀請中國加入協約國,但是英國方面卻是對中國對德宣戰保持了默認態度,對中國進攻青島的行爲保持了支持態度。

英國人的這個態度讓陳敬雲心中大安,只要有了英國人這句話,那麼他就不用害怕日`本人要強行插上一手了,畢竟世界老大說的話日`本人也要聽。

當然,英國人的支持是一方面,而己方的軍事準備也是更爲重要的,東北的部隊已經進入了戰備狀態,直隸地區的部隊也是準備隨時進入東北地區。

八月二號,德國駐華大使辛慈正式拒絕了陳敬雲贖回青島之要求。

四月三號,總統府的巨大會議室中,陳敬雲再一次召開軍政要員的全體會議,和上次的軍事會議不同的是,這一次參加會議的除了軍方各重要將領外,還有政務院的諸多高級文官。而除了國民軍體系的老人外,就連段祺瑞都是參加了這一次會議。

已經就職參謀部常務次長的段祺瑞雖然沒有融入到國民軍的核心體系裡頭,但是多多少少也能接觸到一些事情了,他知道陳敬雲一直準備着對青島作戰,更明白現在國民軍的整體部署就是防備着日`本的進攻。

身爲曾經的北洋第二號人物,他也是站在了全國局勢上來來考慮問題的,而越是這樣考慮就越是覺得陳敬雲幾乎是膽大包天。

段祺瑞可是非常明白國內軍隊和列強軍隊的差距,哪怕是國民軍比北洋軍還有強上一些,但是在段祺瑞看來還是不如日`本軍隊,更不用說是德軍了,然而陳敬雲卻是不管戰鬥力上的差距就敢直接說打青島,而且這還是在國內局勢不穩,西南有着數大軍閥虎視眈眈的情況下進行的,難道他陳敬雲就不怕在山東戰敗嗎?

更讓段祺瑞無法理解的是,陳敬雲這樣做一大羣國民軍的軍政要員非但沒有進行阻止,反而是一個個都叫嚷着說趕緊對德宣戰,然後收回青島和租界,並沒收德方在華資產等等。軍方的幾個將領更是拍着胸口保證多少天拿下青島之類的。

作戰司司長郭恆思用着認真無比的神情對在場諸君說:“作戰司已經完成了對青島作戰計劃,只要總統一聲令下,前線部隊立即就能夠展開對青島的進攻!”

而對於對日本要插手的擔憂,參謀部總長沈綱親自發話:“我軍在東北、直隸和山東一線部署部隊接近二十萬,除非日`本打算髮動全面進攻,不然他們就跨不過我軍防線!”

這個時候,文官序列那邊的工商部部長洪子泰道:“如果日`本全面進攻呢!”

沈綱絲毫都沒有考慮就道:“那麼那就是我華夏民族生死存亡之戰,我國必須做好失陷東北、華北之準備,以空間換取時間,以全國之力量進行總體戰,一年打不贏就打兩年,兩年打不贏就是五年,五年打不贏就十年!”

這個時候財政部總長安華林也是出言:“如果我估計的不錯,現在的日`本財政能夠維持正常運轉就是奇蹟了,他們絕對沒有足夠的軍費來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而外部資金支持的話,歐洲各國正忙着自己的戰爭,可沒有餘力對日`本進行支持,而美國那可是站在陳敬雲背後的大佬,日`本和美國已經相互視爲潛在敵國,日`本人能夠從美國人手裡得到戰爭貸款才見鬼了。沒有外國資金的支持,以日`本現今的財政情況是無法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的。

當然了,軍方也沒有把話說的太死,沈綱道:“根據參謀部的推演,和日`本方面發生小規模衝突還是極有可能的,只要到時候我們把戰爭規模控制下一定程度下,那麼就不會讓事情發展到無法控制之地步!”

隨後,軍方和政務院雙方的軍政要員你一言我一語,口水橫飛,有支持立即發動青島戰爭的,有支持包圍青島即可,然後採用封鎖迫使德國屈服,,也有的人更激進,不但希望能夠趁着歐洲大戰收復青島,更希望趁着這個機會把所有的外國租界都給收回來。

陳敬雲和往常一樣,在會議的前期並沒有說太多的話,只是靜靜的聽着,給予手下人充分的辯論時間,而陳敬雲的這個會議習慣衆人也是清楚的,所以一個個都像是沒有看到坐在首位的陳敬雲一樣,大聲的辯論着,試圖用自己的論點說服對方,說服陳敬雲。

半個小時後,有意見的人說的已經差不多了,陳敬雲環視一圈,然後把視線落在段祺瑞身上,他發現這個段祺瑞在會議期間一句話也沒有說,雖然明白他是在明哲保身,但是陳敬雲想起這個人之前也是北洋的風雲人物,聽聽他的意見也好,當即開口道:“段次長,不知道你對青島一事可有什麼意見?”

段祺瑞明顯是沒有想到陳敬雲會點名讓他說話,和陳敬雲想的一樣,自從到了南京擔任參謀部常務次長後,段祺瑞就一直深居簡出,甚至爲了避嫌連那些幾個北洋舊部都沒有再聯繫,前些時候投誠國民軍之後被任命爲第三十師師長的曹錕來求見,都被他找了藉口避而不見。爲的就是不讓自己陷入危險之中,來南京之前他還不知道,來了之後才知道陳敬雲手下有個軍事調查局這個恐怖機構,這個專門針對內部的特務機構幾乎受到了國民軍體系下的所有軍政要員的憎恨,調查局的陳局長更是惡名遠揚,段祺瑞自從知道自己了這個機構後就是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正在被調查局監視着,那裡還敢光明正大的去聯絡舊部啊。

按照他的心思自然是先埋伏一兩年的時間,等北洋舊部融入了國民軍體系之後再利用舊部關係讓自己再爬上一層的。

可是今天陳敬雲卻是點名讓他說話,瞬間段祺瑞就是感受到了數十道投來的視線,知道這事也躲不過去,所以段祺瑞沉思了會後才朗聲道:

“方纔也聽諸位同僚說了許多,對於諸位同僚的意見段某也是深以爲同的!”說罷環視一週,算是做了個開場白,當然他並沒有說支持什麼,反對什麼。

隨後他繼續道:“歐洲那邊爆發大戰,這對於我華夏復興而言自然是天大的機會!”到了南京這邊後,段祺瑞也是研究過一些國社黨的東西,說話的時候爲了合羣也會用上幾句國民軍體系的專屬名詞,比如華夏復興!

“不過越是這種時候就要越警惕,青島那邊的戰事個人認爲越快解決越好,如果拖延數個月以上的話,非但會損失過大,影響軍心士氣。更會招來日`本方面的阻擾,非但如此到時候國內恐怕也是會出現一些反對的聲音!”

說到這裡,段祺瑞下了一個定語:“久則生變,如果確定要打,那麼就要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去打!”

段祺瑞口中的所謂的反對聲音聽在其他人耳中,除了會認定爲南京共和政府內部的一些人的反對外,更重的是指尚遊離在中央之外的西南以及西北諸省。明眼人都知道現在中國只是保持了表面上的統一,實際上還是分裂成爲了好幾塊,而用腳趾頭想都知道陳敬雲肯定是不會滿足於現在的這種表面統一,肯定是會用各種方法推動實際上的統一,到時候不管是戰爭手段還是政治手段,這就註定了西南的諸軍閥已經成爲了南京共和政府的敵人。

如果到時候國民軍在青島上牽制了過多的力量,甚至到時候和日`本發生衝突的時候,西南諸軍閥趁着這個機會從背後捅刀子,那麼國民軍就算再強恐怕也得重複北洋老路啊!

陳敬雲聽罷也是點頭:“說的不錯,此事決不能有任何的拖延!”

當即陳敬雲又是環視在座諸人一週:“今天我可以明確的告訴諸位,這青島是必定要拿回來的,如果能夠通過談判的方式拿回來最好,如果不能,那麼國民軍將用大炮和子彈來奪回屬於中國的領土!”

陳敬雲說完這句話後,幾乎就是已經定下了調子,而接下來的就是吩咐軍政各部門務必要做好萬全準備,準備應對戰爭。

會議散後,陳敬雲和沈綱等軍方將領又是詳細的商討攻打青島的一些戰術戰略,以及將來面對日`本插手時該如何行動。

沈綱道:“目前兩個獨立炮兵團已經就位,隨時可爲前線的第三師提供火力支援。第三軍的兵力已經雲集青島城下,隨時可發動進攻!另外蘇北地區的第二軍的第五師、第七、直隸地區的第一軍第九師都已經做好了隨時增援山東前線之準備。海軍和空軍方面也已經做好了全面之準備!”

這個時候,海軍部總長薩鎮冰接上了話頭:“我海軍之第一戰列艦艦隊和第一巡洋艦大隊、第一驅逐艦大隊已經組成特遣艦隊,目前正在封鎖膠州灣。另第二巡洋艦大隊、第三巡洋艦大隊、第二驅逐艦大隊組成的機動艦隊正巡弋在膠州灣外圍。”

爲了準備應對青島局勢,海軍幾乎是傾巢而出,第一艦隊的所有主力都已經出擊,除了水面艦艇外,海軍部剛成軍沒有多久的海航部隊也是進駐了山東。

而這個時候,空軍部的伍世鍾也是開口道:“空軍已經向山東派遣了兩個戰鬥機中隊,兩個偵察機中隊,三個轟炸機中隊!”說道這裡,他看了旁邊的薩鎮冰一眼,然後繼續道:“爲了補充海軍海航部隊的不足,我空軍的一個轟炸機中隊已經經過改裝,屆時可以搭載重型炸彈對敵工事堡壘或者軍艦進行轟炸!”

對於空軍和海軍的這些小矛盾,陳敬雲沒有去理,聽完了各部的回報後陳敬雲沉思了片刻就在沈綱提交的作戰計劃上籤下了自己的大名!

戰爭終於爆發了!

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865章 慘烈(二)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969章 北非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408章 煉油廠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84章 人事任命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90章 蔡鍔心思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848章 空襲!!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83章 軍制改革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212章 大戰(二)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143章 飛鴻號第1054章 戰損(二)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209章 衝鋒(一)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891章 趙臨東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
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865章 慘烈(二)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969章 北非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408章 煉油廠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84章 人事任命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90章 蔡鍔心思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848章 空襲!!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83章 軍制改革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212章 大戰(二)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143章 飛鴻號第1054章 戰損(二)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209章 衝鋒(一)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891章 趙臨東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