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

“這是蕪湖重型機械公司設計研發的1932年型105毫米自行榴彈炮,地盤是利用t6系列坦克的地盤,裝備一門10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這門105毫米榴彈炮是根據了1930年型105毫米榴彈炮改裝而來的。”?

裝備部下屬的一個少將走在陳敬雲身邊陪同着,而口中也是解釋着這些裝備,而陳敬雲身邊還另外還跟一大羣的軍方高層將領,上將都好幾個,中將一大羣,按照道理來說這麼重要的場合是不會只有一個少將跟在陳敬雲身邊擔任講解任務的。?

不過眼前的這個少將也不是普通少將,此人名爲羅安,在裝備部下屬的裝甲司擔任處長,當然了裝備部的這個裝甲司並不是參謀部裡那個裝甲司。參謀部裡的裝甲司的司長一職被認爲裝甲派系將領所必須經歷的一關,只有擔任了裝甲司司長之後纔有可能任職裝甲軍軍長一職,是普通摩托化師師長、裝甲師師長這些少將繼續往上升非常重要的一環,這個就和作戰司一樣,普通的少將師長如果能夠擔任一任的作戰司司長,那麼就代表着他已經是被劃入了重點培養的對象,國內陸軍中風頭較勁的那些幾個中將都是擔任過作戰司司長的。?

而這個裝備部的裝甲司自然不像參謀部裡的裝甲司那麼風光,雖然在行政和主官的軍銜級別上都一樣,不過重要性卻是不能同日而語。裝備部裝甲司的任務就和裝備部裡的槍炮司、軍馬司、工械司等部門一樣,都是專門負責陸軍各種新式裝備的研發和裝備,最核心的任務就是研發新式裝備,當然這個研發並不是單單靠裝備部自身去研發,而是做出研發計劃,制定出各種需求裝備,然後向國內的國防承包商簽訂研發合同。軍方五大部中的裝備部性質是有些特殊的,說起來有些像海軍的艦政司,但是也不同,因爲海軍裡的軍艦各種設計都是出自艦政司裡的各個造艦大師手中,而負責造艦的船廠實際上並沒有多大的話語權,只能拿着艦政司的圖紙進行施工而已。但是裝備部的各種新式裝備研發並不是裝備部設計研發,它只是一個主管部門,主要是下達各種研發任務,然後評判各種新技術裝備的性能以及是否大規模裝備。而具體的設計研發是由各大國防承包商進行的。?

由於裝備部所涉及的都是專業技術性的工作,所以裝備部也算得上是一個純技術性的部門了,歷任裝備部高層都是技術性將領,比如羅安,他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陸軍技術少將,從美國留學回國後就是被陸軍裝備部招攬,然後進入了裝甲科工作,這十幾年混下來後也混到了少將的軍銜並擔任了裝備部中較爲重要的裝甲科科長一職。?

他羅安就是一個非常純粹的技術少將,雖然整天和槍炮打交道,但是他自己卻是連開槍都不會,但是就這樣的一個人在今天的場合裡,卻是一舉越過了衆多位高權重的陸軍大佬們,擔任了陳敬雲的講解員。?

而這樣的安排看似有些荒唐,但是也是有理由的,裝備部的現任總長名爲溫同洋,同樣是一個技術中將,不過他年紀有些大了,已經六十多歲的人身體很不好,一個月裡頭大半時候都是在醫院,據傳已經是準備向上級遞馳騁了,而裝備部的次長目前正在德國進行考察,希特勒上臺後中國和德國的關係有些緩解,德國開始大量進口中國的稀有礦產,鎢礦、銻礦等德國缺乏的礦產兩國都有開始大規模合作的跡象,而這些稀有資源出口的同時自然也有些好處的,尤其是新書技術方面的引進。?

一戰時期的德國雖然被打殘了,戰敗後也被搬走了大部分家當,但是德國不愧是能夠數次挑起世界大戰的國家,這僅僅十來年的時間就讓他們緩過氣來了,工業經濟方面就先不說了,希特勒在着一方面還是很有一手的,做起來絲毫不比陳敬雲和羅斯福差多少。而關係到軍事裝備的各種新式技術德國方面恢復的也還算可以,雖然目前還沒有拿出什麼厲害一些的成品,但是讓中國看重的並不是德國能夠設計出一些什麼厲害的軍事裝備,實際上中國目前自身的軍事裝備在國際上不算差,某些方面還是名列前茅,但是中國卻是缺乏足夠的底蘊,比如很簡單的坦克,中國不是設計不出來更好的坦克,但是設計出來了卻造不出來,比如陸軍所規劃的下一代陸軍主力坦克中,紙面上設計的數據非常好看,而且看上去造起來也不算難,但是偏偏就無法量產,勉強造出來的也達不到設計指標,而原因在那裡呢,還是在於基礎技術底蘊上,比起問題最大的動力系統,按照道理來說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中國的發動機水平已經算是不錯的了,不管是軍艦用的蒸汽輪機還是大型柴油機,又或者是飛機所用的航空發動機,又或者是陸軍用的大功率汽油發動機,這些產品中國都有相關企業能夠製造出來,但是艦用的蒸汽輪機和柴油機還好,性能勉強能夠達到一流水平,而汽油機方面的技術就有些差了,航空發動機的性能雖然一年一個臺階,但是人家美國和英國發展的更快,爲了補充航空發動機功率的不足,中國的飛機都在氣動佈局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中國的工業基礎還是過於薄弱,早些年還有美國那邊進行扶持,但是隨着和美國方面的關係淡薄後,很多頂尖技術人家已經不肯給了,比如大口徑艦炮,如果能夠和美國人合作,中國也不用去找法國人一起研發新式艦炮了。如果不是美國那邊不肯提供最新研發的液冷航空發動機的技術,中國也就不用跑那麼遠去找德國人合作了。?

不過也好在這年頭美國雖然在工業規模上是世界第一,但是在技術上卻不是一家獨大,技術好的國家還不少,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甚至日`本和中國都有着某些領先的技術。所以不找美國人合作的話,陳敬雲也就是把目光轉到了歐洲,找法國人,找意大利,找德國,總之誰能夠提供技術他就找誰合作。?

這樣的情況下,纔有了裝備部的次長前往歐洲考察的事情,畢竟也不是什麼技術都需要的,目前中國缺乏的都是一些頂尖級別的基礎性技術,比如性能更優良的鋁合金、鋼材的表面硬化,甚至是性能優良的彈簧、高性能合金製造的螺絲釘等等,基本上都是材料以及材料加工這兩個方面。相反一些性能優越的成品比如法國的火炮,英國人的發動機等都還不是中國最需要的,因爲現在中國的問題不是設計不出來,國內一大票才華滿身的設計師,現在的問題是設計了造不出來。?

裝備部的兩個大佬都不在,所以接待陳敬雲的工作也就只能由下面的各司司長來了,而各司司長中,羅安的資質很深,而且這一次的新式裝備試驗大多數都是裝甲車車輛,這些裝備也都是裝甲司所負責的,於是乎這麼一輪下來,接待陳敬雲的任務就落在了羅安身上。?

羅安是一個很純粹的技術人員,雖然掛着少將的軍銜但是絲毫沒有軍人的氣度和作風,而且也沒有政務院裡那些官員的虛僞作風。所以走在陳敬雲身邊雖然壓力大了一些,但是也沒有完全說不出話來的地步,而說了後見陳敬雲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可怕,於是乎說話就更輕鬆起來了。?

“這個105毫米的自行榴彈炮怎麼會用t6坦克的地盤?”陳敬雲聽到這裡略微皺眉,雖然之前有些改裝坦克地盤的事情出現,但是那都是零星的改裝,如今給他看的這款自行榴彈炮可不是零星的改裝產品,一旦通過批准後,就會大規模的量產,將會成爲陸軍中大量裝備的自行榴彈炮,這種情況下依舊採用十幾年前所設計的t6坦克地盤,這似乎有些不太適合啊。?

羅安雖然是搞技術性的,但是和大人物待久了自然也能夠猜測一些上層人物的想法,略微琢磨了後他道:“之所以採用t6坦克的地盤,主要是因爲成本問題。之前我們也嘗試過採用t9系列坦克的底盤,不過t9系列坦克的底盤成本高昂,最後做出來的成品在成本上無法接受。而t6系列坦克的底盤雖然性能略差一些,但是這個底盤我們已經做了十幾年了,各種技術積累的相當豐富,生產線也都是現成的,而且之前的t6底盤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裝,改裝效果都比較好。權衡之前,也就採用t6坦克的底盤了。不過爲了保證性能,我們還是在原有的底盤上進行了技術改進,不管是穩定性還是具體性能上,這款底盤已經是不遜於t9坦克系列的底盤了。?

羅安說了這麼多,實際上重點就一個,那就是價格。不是說中國的各大國防承包商拿不出來性能更先進的底盤,而是陸軍買不起也沒有那個必要,陸軍所需要的是大量裝備的自行火炮,而陸軍對自行火炮的要求實際上是非常簡單的,那就是要求能夠跟上坦克部隊進行大範圍快速機動就可以了。畢竟這不是後世裡的網絡遊戲,可沒人會拿着自行火炮直接參與前線的坦克對決,實際運用中,這些自行榴彈炮都會安穩的躲在後方,距離一線少說也有好幾公里以外,作戰方式和傳統的牽引火炮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就是跑的快一些而已。?

所以陸軍對自行火炮的價格是非常敏感的,把價格限制的非常死,這也就導致了自行火炮根本就無法採用更先進的底盤。?

陳敬雲雖然有些不滿,不過也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不太現實,他總想着要更先進的裝備,但是一時間也往了,先進的裝備代表着昂貴的價格。這就和陸軍一直反對在普通步兵師中大規模裝備衝鋒槍一樣,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買不起,用不起。?

這款105毫米榴彈炮看了後,陳敬雲又是看了一款155毫米的自行榴彈炮,然後問了幾句性能後也就過去了,因爲這幾款的自行火炮都是拼湊出來的貨色,成熟老舊的坦克底盤,陸軍現有的火炮,然後修修改改就湊出來一款自行火炮了。?

也許是知道陳敬雲對這些興趣不大,羅安也沒有安排太多的時間去解說,很快衆人就是走到了另外一個展位上,這個展位有些大,上面擺放着一輛坦克,然而和旁邊的那輛t9坦克相比,這輛坦克卻是顯得非常巨大。?

“這是蕪湖特種機械公司研發的一款重型坦克!目前還沒有獲得陸軍的正式番號,廠家編號是z45,屬於陸軍裝甲部下發的四十五噸型坦克研發計劃的其中一個試驗型號。”羅安一邊說着一邊看着陳敬雲的反應,見陳敬雲露出明顯的興趣之色後,他也是提了提精神繼續道:“根據1931年中日戰爭的經驗,裝備部進行了新一代坦克的研發,而研發過程中,有感於之前的各式坦克研發計劃有着重疊,而且噸位大小有些交叉,導致前後坦克的零部件無法通用,因此提出了通用化底盤的構思。?

我們裝甲司的大方向是,根據噸位劃分數種固定噸位的底盤,而根據這些底盤設計製造相關的裝甲車輛,比如在二十五噸級上,就是採用了t9系列坦克的底盤,日後這一噸位的各式裝甲車輛也會選用這一底盤。此外在十噸級上,我們還有t8系列的底盤。但是即便有了這些,我們依舊缺乏三十噸以及四十噸位的底盤系列。而舊有的t7系列坦克因爲技術上的限制發展的潛力不大!所以我們是籌備研發了四十噸到五十噸級別的通用底盤!目前還在選型當中!”?

t7系列的底盤缺乏足夠的發展潛力而被拋棄,實際上t6系列底盤的潛力也不大,不過勝在t6坦克的生產數量比較多,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而後以後就算生產線停了也能夠找到衆多的零部件,加上他的價格低廉,這才成爲了陸軍新式自行榴彈炮的底盤。但是t6系列底盤終究是潛力有限的,目前是先用着,但是等t9系列底盤的技術發展成熟,價格降低下來後,t9系列底盤就會代替t6系列底盤。?

“這款z45坦克的底盤相當多的一部分零部件能夠和t9坦克通用,而且在生產線上也有非常大的共同之處,由於採用了大量t9坦克中的成熟技術,使得z45的研發成本較爲低廉,大概只有t9系列坦克的研發成本五分之一左右!”羅安繼續說着。?

零部件通用,生產線通用,研發成本低廉這些都是這款z45坦克的極大優點,零部件通用就不用是了,將會給中國裝甲部隊的維護帶來極大的便利性,而且對於大規模量產也極有好處,至於研發成本比t9坦克要低,那是因爲研發t9坦克的時候,各部件的承包商幾乎都要進行技術攻關,可以說是從零開始研發,花費了多年的時間才把t9坦克給弄出來,而z45坦克則是由於設計時間較晚,所以研發的時候都直接用了大量成熟的技術,所以研發成本並不算高。?

“這款坦克由於是定位於重型坦克,預定作戰地區是我國北方地區,西伯利亞地區,中亞地區等,至於我國南方和東南亞地區的裝甲作戰,則是由輕型坦克承擔。”地形的不同導致了中國陸軍所裝備的坦克出行了多樣化,南方地區裝甲部隊的坦克和裝甲車和北方部隊的是大不相同,北方地區的裝甲車輛基本不用考慮重量問題,需要的是性能,而在南方作戰則是需要考慮到重量問題,因爲重量太重的話,在南方水網密佈的地區根本無法作戰,別說四十五噸的z45坦克了,就連二十七噸的t9坦克陸軍都嫌重,前些年陸軍在南方部署的坦克都是隻有六噸重的t8輕型坦克以及部分二十噸重的t6中型坦克,最新式的t9中型坦克因爲重量的問題一直都沒部署到南方地區。?

羅安繼續說着:“越野最高速度爲三十五公里每小時,車體前裝甲爲八十毫米並傾斜三十度,搭載的是一門專門研發的105毫米坦克炮,身管長爲四十倍口徑。”?

聽着羅安簡單的羅列着數據,陳敬雲是越聽越欣喜,因爲他發現這款坦克各方面的性能似乎已經不遜於二戰時期各國的重型坦克了,甚至還有所超越,當然最明顯的對比就是,這款z45坦克比中國陸軍目前現役最新銳的t9坦克要強悍太多,甚至速度都快要趕上了,t9坦克的原始型號速度只有三十四公里沒小時,後來`經過了發動機升級後,現役的t9系列改進型號中的t9c才把速度提高到了三十六公里每小時。然而現在z45坦克的速度都有三十五公里沒小時了,要知道,這兩者是不同等級的東西,t9坦克是二十七噸的中型坦克,而這z45可是四十五度的大傢伙,這兩者跑起來如果速度還相差不多的話,那麼t9坦克就體現不出現中型坦克的優勢了。?

陳敬雲是越看越滿意,這個時候也是叫過來李繼民,李繼民這兩年在中亞那邊任職,對蘇俄的最新情況瞭解的比較多。?

“你說說,如果我們裝備這種坦克,應該能夠徹底壓過蘇俄的裝甲部隊了吧!”陳敬雲漫漶信心的說着。?

李繼民道:“如果這款坦克大量服役並投入到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使用的話,無疑會給我軍帶來極大的戰略優勢!”?

蘇俄的坦克發展算是比較緩慢,直到這幾年纔算是慢慢走上正規,由於兩者的敵對關係,所以蘇俄的坦克基本上也都是針對中國的裝甲部隊所設計,同時也是受到了歐洲那邊坦克設計的風格影響,除了輕型偵查坦克外,其他的主戰坦克重量都比較大,而且防護比較厚,火力也不弱,當然速度就提不上去了。實際上也正是蘇俄的坦克防禦越來越厚,才迫使中國陸軍不斷的加大坦克的火力,中型坦克從t6系列的五十七毫米坦克炮提升到了t9系列的七十五毫米三十五倍坦克炮,那門炮比三十五噸級t7重型坦克的75毫米30倍坦克炮都要猛。?

而重型坦克更是直接從t7系列的七十五毫米口徑飆到了一百零五毫米的口徑,中間甚至連個八十或者八十五之類的過渡口徑都沒有。?

之所以這樣做,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擁有更強大的坦克火力來對抗蘇俄的裝甲部隊。?

這個z45坦克性能是優越的,當場陳敬雲就是給定下了t11坦克正式陸軍裝備編號,同時指示陸軍先採購一批進行試驗,看能不能大批量裝備,但是他口中的大批量裝備實際上總體數量也不會多,因爲這個t11重型坦克價格不是一般的便宜,就跟軍艦按噸位計算一樣,同樣的技術水平下,噸位大的坦克肯定比噸位小的坦克貴。儘管陳敬雲還不知道一個具體的價格,但是這個t11坦克價格昂貴是肯定的,就算今後成爲陸軍的主力重型坦克,這開始兩年的採購數量頂多也就幾十輛而已。?

看了這個t11坦克後,陳敬雲興趣很濃,緊接着就是看了一款t9系列坦克的改進型號。?

“這雖然說是t9系列的改進型號,不過我們設計上進行了很大的改動,除了外表可能t9系列坦克像一些外,實際上裡頭已經是完全不同,我們不但改進了底盤的設計,同樣還更換了更大功率的發動機,另外還有威力更大的七十五毫米四十倍口徑坦克炮。結構上更加緊湊,重量上比原有的t9坦克輕了兩噸,也就是說這款改進後的坦克重量只有二十五噸重,更關鍵的是速度大幅度提升到了四十公里每小時。這一系列的改進實際上已經不適合把這款坦克稱之爲t9系列坦克了。”羅安如此說着,實際上這個t9的改進型號是他所主持的,今天也是頭一次公開露面,前後也只是進行了三次的試驗測試而已,距離正式定型還有段時間,距離大規模服役至少也得需要兩三年的時間。?

陳敬雲聽到這些後道:“既然不適合那就單獨給一編號吧!t12坦克,嗯,就這樣!”坦克的型號命名規則和其他裝備不太一樣,陸軍的諸多武器都是喜歡用年份命名的,但是坦克的卻是一個t字母開口後加數字,而這個數字基本上就是代表着陸軍的第幾種正式裝備坦克,比如t9坦克,具體含義就是:陸軍第九種授予編號的坦克,不過正式編號裡是沒有中型、重型這些區分的,只是人們的口頭用語會這麼說而已,正式文件上是t9坦克,t12坦克等。?

陳敬雲這麼說着,而這只是一個稱呼上的問題而已陸軍的其他人自然是沒有什麼意見的,叫t9u和叫t12a都是差不多的事情。?

接着又是看了另外一款已經投入現役的坦克,也就是t10坦克,這是一款只有十六噸重的坦克,是專門爲了南方地區作戰而研發的坦克,速度還可以有四十公里每小時,不過防護就是略差了些,只有二十五毫米的傾斜裝甲,此外坦克炮也只是一門五十七毫米的四十倍坦克炮。這款坦克早就開始研發了,1931年中日戰爭時期剛好完成研發,不過也沒來得及大規模裝備中日戰爭就結束了,直到這兩年纔開始大規模裝備南方地區的裝甲部隊,將會作爲南方地區裝甲部隊的主力坦克。?

這好幾個型號的坦克看下來後,陳敬雲又是看了其他一些裝備,比如新式火炮,反坦克炮之類的,不過興趣都不太大,但是臨近結束的時候,他卻是看到了一個怪模怪樣的坦克,說是坦克吧,他沒有炮塔,說不是坦克吧,他偏偏使用的底盤底盤而且上頭還有一門炮。?

“這是什麼?”?

羅安是裝備部的人,自然知道這些東西,當即解釋道:“這是我們實驗的一款新概念裝甲戰爭,在坦克底盤上裝備更大口徑的坦克炮,以取得超過同噸位坦克的火力,比如這一款採用的是t9坦克的底盤,但是裝備的卻是一門一百零五毫米的長身管加農炮,火力上不遜於我們的t11重型坦克!”?

看到這裡,陳敬雲興趣又來了走了上去仔細看,而後頭那些人自然是跟着。

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961章 低估(二)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596章 爆發(一)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56章 北巡(一)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476章 不孝子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24章 殺人奪權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207章 空襲(一)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
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961章 低估(二)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596章 爆發(一)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56章 北巡(一)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476章 不孝子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24章 殺人奪權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207章 空襲(一)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