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授銜儀式

山縣有朋一聽,覺得也是差不多如此,當年日軍爲了攻克旅順的確是死傷了好幾萬人,但是其中絕大部分的傷亡都是因爲乃木希典這個榆木腦袋所造成的,當年旅順之戰後,陸軍和國民們對乃木希典的指責聲可是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認爲當年如果從一開始就是兒玉源太郎指揮的話,攻克旅順那麼日軍的傷亡人數絕不會超過萬人。所以山縣有朋用這個標準去對比的話,就覺得如果中國方面的指揮官不像乃木希典那麼頑固不化的話,那麼傷亡兩三萬人去硬攻一個青島應該是可行的。

只不過這些國民軍的傷亡數字只不過是日`本人自己的猜測而已,攻克青島到底傷亡了多少人,別說日`本人不知道了,就連是絕大部分的中國人同樣不知道,部隊的傷亡數量和戰損比例向來是軍事機密,而這種大戰的具體損失只有少數高級將領才能得知。

徐離善在青島戰役結束後很快就是給南京送回來了青島戰役的整體戰報,而上面也是詳細羅列了這一次進攻的各項損失。

“此次進攻戰中,我軍炮兵損失較大,被擊毀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一門,一百零五毫米加農炮三門、榴彈炮兩門,七十五毫米野炮十三門,山炮八門。”郭恆道:“炮兵部隊的損失主要是集中在戰役的前面數天,敵軍的重炮火力相當猛烈,導致我軍炮兵被壓制!”

“人員方面,根據參戰各部隊統計,我軍傷亡總人數在八千人,其中陣亡兩千五百人,傷五千五百人左右。其中以何宗蓮之第二十八師損失最大,傷亡總數達到三千餘人。其餘數支部隊的傷亡人數大多在千人左右。”

對於這個損失,陳敬雲覺得是完全可以承受的,要知道當初發動戰爭的時候,他可是下定了決心就算把第三軍拼光也要拿下青島的,心理預期的傷亡人數可是兩三萬。如今才八千多人的傷亡就能夠把青島給拿下來,這讓陳敬雲可謂是喜出望外了,也有些慶幸自己爲了青島局勢準備了數個月之久,要知道第三軍已經在數個月之前就在爲了攻克青島而做準備了,空軍也是通過了空中偵查取得了青島的大量工事佈防情報,加上陳敬雲是緊隨英國之後就對德宣戰,而且是在戰爭爆發前就已經封鎖了青島,直接導致了青島內德軍的準備嚴重不足,甚至連糧食儲備都沒有多少,更別是戰前囤積彈藥甚至是和歷史上一樣臨時僱請中國勞工修築工事和部署外圍防線了,因爲由於交通和通訊傳遞的緣故,德國對各國宣戰的消息在前面數天內只有青島內的少數幾個德軍高級將領知道,甚至連克萊曼陸軍少將都不知道這個消息,而青島的軍隊的全面動員是在國民軍逼近青島之後才進行的。7Z小說?

如此諸多的原因加起來,才使得國民軍進攻青島的傷亡人數低於了當時參謀部的預計!

國民軍迅速攻克青島,雖然出於軍事保密的緣故沒有公佈實際戰報和進攻的過程,但是出於宣揚國民軍戰功的緣故,國社黨的宣傳部門採用了有限的材料描繪出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攻堅戰,國民軍士兵在這場戰爭中勇猛無比,而國民軍的戰爭英雄薛志杭再一次出現在各大報紙的副版面,當時中國報業的頭版一般是廣告,第二版纔是類似今天的頭版報道重大時事。實際上薛志杭在青島戰役中,表面並不佳,進攻青島中央堡壘的前期,他率領的32團並沒有立下太大的功勞,充其量也就是攻克了97號、98號陣地而已。只是出於宣傳的需要,才把薛志杭再一次描繪爲戰爭英雄,並着重突出32團第三營進攻97號陣地的事蹟。

而在這場宣傳當中,國民軍所報道出來的是打死打傷德軍三千餘人,俘虜了六千人,其中包括了德國水兵。另外還有二十餘名奧匈帝國的水兵和駐華軍人陣亡。而自身的傷亡人數直接減半宣傳,所以公開戰報就是變成了國民軍傷亡四千人,陣亡千人。

雖然國民軍公佈的這個傷亡數字讓外人無法信服,尤其是日`本人的報紙上更是着重借用了幾個日`本將領的原話,宣稱中隊在攻克青島的過程中,至少傷亡了三萬人以上,而參加了聯軍一起進攻青島,但是始終待在外圍戰線,沒有一死一傷的英軍也是發佈了一些消息,宣城國民軍的傷亡人數大概在一萬八千人到兩萬人之間,至於日`本人說的三萬人太多,而中國人說的四千人太少。而投降的德軍自己也是說不出到底有多少國民軍傷亡,他們說的比較謹慎,只是說死傷在他們手上的國民軍沒有兩萬至少也有一萬五千人以上。

至於實際上的傷亡人數,除了國民軍的少數高級將外,其他人是不知道的,而外界的普通人要真正的得知國民軍在青島戰役中的傷亡人數和比例,估計得等幾十年後那些文件解密以後了。

不管具體情況如何,青島一戰中國勝了是事實!

由於陳敬雲準備舉行一場大規模的授銜儀式,八月二十五號徐離善等一羣第三軍將領在處理完了青島戰役剩餘事務後乘坐火車返回南京,而在徐離善之前,坐鎮湖南的第四軍軍長林成坤、坐鎮湖北的第八軍軍長林肇民、直隸地區的第一軍軍長李繼民、東北地區的第十軍軍長徐鏡清都已經相繼趕回了南京,除了這些軍長外,另外還有位於交通方便地區的各師旅將軍們也是陸續回到了南京。

八月末,南京城內雲集了大批的國民軍將領,在福州起義之後,國民軍的各大高級將領就沒有像今天這樣齊全過,就算是去年七月成立大元帥府並宣佈北伐的時候南京都沒有聚集過這麼多的將領。除了國民軍自身體系的將領外,滇軍、桂軍和晉軍也是有部分重要將領抵達南京參加這一次的授銜儀式,甚至是四川的段芝貴都是派了第三十一師師長來到南京參加。當然這些軍閥的頭腦比如唐繼堯、陸榮廷和閻錫山或者是段芝貴他們肯定是不會親自去南京的,怕一去南京陳敬雲就不讓他們回去了。實際上陳敬雲還真有這種想法,如果唐繼堯或者陸榮廷他們真來了南京,就算讓外人有閒話說但是陳敬雲也是不會輕易讓他們離開南京的。

九月一號,南京共和政府舉行了盛大是授銜儀式,參加儀式的清一色中華共和國的高級將領,除了差不多兩百人的實權將領外,還有大批軍事顧問等虛職將領,這些人都是少將或者中將,屬於那種只領軍餉但是沒有實權的名譽將領,大多數是前清投降將領和北洋投降將領。

儘管沒有實權,但是卻也是實打實的中華共和國的將領,不少還是中將銜。

於是乎,在這一羣三百多位將領參加的授銜儀式上,陳敬雲正式授予第二軍軍長袁方爲陸軍上將銜,並授予金雙劍勳章,以表彰其在北伐戰役、河南戰役、湖北戰役中的卓越貢獻。又正式授予第三軍軍長徐離善爲陸軍上將銜,授予黃金雙劍勳章,以表彰其在北伐戰役、青島戰役中的卓越貢獻。

這兩人的晉升自然也是這一場授銜儀式的重點,而這兩個人被晉升爲上將後,也就成爲了國民軍體系內的第三位和第四位陸軍上將,如果加上薩鎮冰這個海軍上將的話,那麼國民軍體系內現今爲止已經出現了五位上將。

而黃金雙劍勳章也第一次大規模的頒發,除了袁方和徐離善獲得了黃金雙劍勳章外,第九師師長左玉剛少將也是獲得了黃金雙劍勳章、第一師師長趙之科少將以及其他幾個中高級將領也是獲得了黃金雙劍勳章。除了這些中高級將領外,還有一個空軍飛行員黃壽清也是獲得了黃金雙劍勳章,此人駕駛B3轟炸機在青島戰役中出動二十餘次,投下的炸彈摧毀了德軍一門二百八十毫米的重炮,兩門兩百一十毫米的加農炮以及其他四門重炮,幾乎佔據了空軍戰果的七成。這對於一個普通的轟炸機飛行員而言,其軍功已經足以讓他從一名少尉直接晉升爲上尉,並被破天荒的授予黃金雙劍勳章,成爲了第二十三枚黃金雙劍勳章的獲得者,也是除了陸軍外第一個獲得黃金雙劍勳章的海空兩大軍種的軍人。

這場規模宏大的授銜儀式可以說就是一場對去年北伐戰爭到現今爲止的軍功獎勵大會,除了兩名上將外,另外有八人被晉升爲中將,另外有十三人被晉升爲少將,除了軍銜外,黃金雙劍勳章一次性的頒發了十餘枚之多,超過以往國民軍頒發黃金雙劍勳章總數,另外頒發了一百餘枚白銀雙劍勳章,基本上讓國民軍的所有少將以上級別的將領都獲得了一枚白銀雙劍勳章。除了高級軍官外,也挑選了一些中下層軍官以及立下大功的普通士兵和士官們到場接受陳敬雲的親自授銜和授勳。

升官發財,這一直是陳敬雲籠絡手下的重要手段,沒有什麼比晉升軍銜和授勳更能拉攏這些將軍們的忠誠了。

在這一場的大規模授銜儀式結束後,那些師旅級別的各部隊主官都是匆匆的趕回各自的部隊。但是各軍軍長們卻是被陳敬雲留了下來,而讓他們留下來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參謀部的教育司的蔣方震和其他多名參謀部的將領向陳敬雲正式提交了“陸軍整編方案”。

此方案大體內容就是蔣方震等一批軍事理論家們根據國民軍的歷次戰役所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進一步完善國民軍的編制,而另外一個重要點就是根據全國的戰略需求,提出整編四十個步兵師的計劃!

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1038章 f12對f80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28章 購軍械(一)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64章 悅己者容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97章 航空工業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157章 長樂號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18章 整編行賞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143章 飛鴻號第72章 牽手賞梅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408章 煉油廠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48章 山東亂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1034章 變化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213章 大戰(三)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11章 午夜暗香
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1038章 f12對f80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28章 購軍械(一)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64章 悅己者容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97章 航空工業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157章 長樂號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18章 整編行賞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143章 飛鴻號第72章 牽手賞梅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408章 煉油廠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48章 山東亂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1034章 變化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213章 大戰(三)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11章 午夜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