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

當袁方介紹完國民軍所面臨的態勢後,也就重新坐了下來,此時陳敬雲也是開口了,而陳敬雲一開口,低下的將領們都是豎起了耳朵仔細聽着,生怕聽漏了哪怕一個字。

“自打我們國民軍成立以來,在座諸君和我國民軍的全體將士們爲了華夏復興奮戰在最前線,用生命和鮮血給閩浙兩省人民換來了幸福安定的生活,前期的諸多戰事當中,我軍上下英勇奮戰,成功的粉碎了那些獨裁軍閥對我們的壓迫,並阻擋了北方專制政府軍隊的南下。如此戰果無疑是值得驕傲的。 wωw ●тTk ān ●¢o

不過在前期的諸多戰事當中,我軍也暴露出來一些問題,尤其是高層指揮不明的問題,當初在廣州戰事就已經有這個問題,後期在鎮江之戰以及南京戰役當中也多次出現。當然了,我今天之所以這麼說,並不是爲了指責在座的諸君,而是提出來這個具體問題以便大家重視。而司令部對此也做出了相關的研究探討,諸多結論已經表明,我軍已經到了設立軍級別指揮機構的時候了!”

陳敬雲沒有太多的廢話,直接開口就是直奔主題,說出了軍級別指揮機構這個詞,而這個詞彙一出,更是讓下面的諸位將軍們臉色通紅,之前他們雖然大多都猜測到今天會說這個事,但是這件事那麼重要,而且陳敬雲之前也沒有向下面透露口風,所以很多人是不知道事情的具體真相,只能是依照自己心中的猜想來判斷,如今聽到陳敬雲親口說出這樣的話,則是讓他們證實了心中的猜想。

既然設立軍級別指揮機構這個事是真的,那麼接下來衆人的心思就平定不了了,紛紛猜測着誰會會得到提升,甚至爲軍長,甚至有些人則是直接看了幾眼幾個有可能被陳敬雲委以重任的軍長候選人,包括沈綱、馬成、林肇民,甚至警衛師的林成坤。

目前國民軍的部隊當中,有一到十師、警衛師、另外有十個左右的地方守備團。地方守備團一般配屬到各省的重要城市駐紮擔任守備任務,平時不會參與到正常作戰,就算參戰了也起不到什麼作用,這個主要是因爲這些地方守備團的人員和武器裝備都太弱,按照國民軍上一次改組第五師、第六師的經驗,國民軍已經放棄把守備部隊升級改編爲正規部隊的想法,這是因爲投入和收穫不成正比,改編一個地方守備師不比新建一個正規師來的容易多少,更是會因爲地方守備團的原有性質而影響戰鬥力。現在國民軍已經確定了這些地方守備團平時也就是守備地方,戰時則是就近直接給前線野戰部隊補充人員,不到最後關頭是決不讓他們上戰場。

所以這樣一國民軍成立軍級別指揮機構的話,這些地方守備團是會派出在外的,那麼就剩下十個正規師和警衛師了。

而看現在國民軍的佈置,大體上也能夠猜測得出來那些部隊會組成一個軍,比如在廣東的第三師和第十師,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兩個師應該是組建爲一個軍的,然後就是福州的第八師和第九師,這兩個都是美製火炮師,而且都還處於訓練當中,不出意外的話,這也應該是一個軍。這兩個軍都還猜測,但是現在關鍵就在於蘇南的地區的部隊。這個地方可是集中了國民軍的大半主力部隊,第一師、第二師、第四師、第七師、警衛師都在這裡呢,按照兵力來看,至少也能夠整編出兩個軍來,至於金華第六師和福建的第五師,由於這兩支部隊相距太遠,而且都是駐紮在腹地,編成一個軍的話沒有必要。

除了這些野戰師外,還有一個警衛師,然而警衛師在國民軍的體系當中是個特殊產物,這支部隊當初就是作爲陳敬雲的近衛部隊來組建,而且成立以來一直也跟在經驗身邊,就算是在蘇南戰事當中警衛師渡江作戰發動了南京戰役,但是這改變不了警衛師的獨特性,如果硬是要和國民軍其他部隊編入同一個軍的話,那麼很有可能造成很多的麻煩,警衛師裡一大羣軍官都是陳敬雲的親朋故舊,除了同樣是陳敬雲親戚的林成坤和俞若飛能指揮得動他們外,這換成另外一個國民軍高級將領過去肯定是不行的。

國民軍目前的這些態勢在座的人也都是知道的,他們大多數也推測出陳敬雲可能是要成立四個軍。當然了他們也不會知道陳敬雲會不會有另外的想法,這是都還是未知數。

但就目前來說,也就能夠確定四個軍的軍長位置,那麼軍長的人選就很重要了。這個軍長的人選幾乎人人關心,而在座的諸多將軍裡頭有資格當軍長的也就那麼幾個,但是爲什麼那些少將們也關心呢,原因很簡單,比如沈綱或者林肇民,他們要是升任軍長的話,那麼原來的師長位置不就空出來了嘛,那些師長們都眼盯着軍長的位置,而那些副師長們,司令部的各司司長這些少將們可都還眼巴巴的盯着師長的位置呢。只要陳敬雲要設立軍級別的指揮機構,那麼而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人事調動,而可以預見的是調動中絕大部分都會是升職爲主。

面對諸多將軍的猜測和臉上的着急神情,陳敬雲並沒有着急,而是繼續道:“我軍設立軍級別指揮機構一事,我已經和參謀部方面做過詳細的討論,大體的方案已經做好。下面袁次長你來說一說!”

身爲參謀次長,而現今參謀總長位置又是空缺的情況下,袁方被陳敬雲從福州調來上海代理支持參謀部工作,雖然現在還名不正言不順,但是好歹是主持參謀部工作的,陳敬雲要才成立軍級別指揮機構,也是和袁方說過,可以說他袁方和作戰司樑訓勤以及陳儀三個人是爲數不多知道詳情的人了。

袁方這個時候站了起來,然後拿出了手中的報告書開始唸了起來:“根據我軍的發展形勢,爲了後期作戰之指揮便利,遵照司令之指示參謀部對現有部隊做出重大調整,成立軍級別指揮機構用於負責一個方向之作戰任務,今特命令如下:

成立國民軍第一軍,轄第一師、第四師,負責鎮江、上海、揚州方向守備任務。

成立國民軍第二軍,轄第二師、第七師,負責南京、溧水、南京以西方向守備任務。

成立國民軍第三軍,轄第三師、第十師、負責廣東守備任務。

成立國民軍第四軍,轄第八師、第九師、暫無作戰任務,以訓練爲主。

其餘第五師、第六師、警衛師以及各地方守備團暫由司令部直接統屬。”

袁方簡短的說完這一個命令後,衆人並沒有感到太大的意外,這個編制大體上還是遵照了國民軍現有兵力配置來設立的,問題不大,衆人真正關心的是,誰來當這個四個軍的軍長。

而任命高級軍官的權力向來是由陳敬雲獨斷的,哪怕是參謀部也沒不能過問,事實上到目前爲止袁方也不知道陳敬雲到底要任命誰來擔任軍長,或多或少也幻想過自己能擔任一軍軍長,不過袁方也知道這個可能性很小,在國民軍體系當中,雖然名義上參謀部總長看上去權力是除了陳敬雲外就最大了,但是重要性遠不如一軍之長,因爲參謀部總長雖然在司令部裡,但是上面還有一個陳敬雲,要調動軍隊以及其他重大決定時都必須是陳敬雲親自決定,說白了參謀部總長就是一個管家類的角色,以前的馮勤是,現在的袁方也是,何況現在袁方還只是個參謀次長,現在他唯一想的就是陳敬雲把他的位置給扶正了,當個名正言順的參謀總長。

此時,陳敬雲也是站了起來:“下面我來宣佈人事任命!”

此話一出加上陳敬雲也站了起來,下面的一大羣將軍們都是齊刷刷站了起來,全部眼盯着陳敬雲。

“今任命原第一師師長沈綱中將爲第一軍軍長,原戰略司副司長陳延甲上校加少將銜爲第一軍參謀長,另軍指揮部不設副職!”陳敬雲剛說話,下方的沈綱就是敬了個軍禮,而陳延甲也是滿臉通紅的敬禮,沈綱的表情很平靜,軍長之位算是在他的預料之中。然而陳延甲卻是極爲興奮,他在國民軍體系當中算是個異數,乃是爲數不多的美國軍校出身的人,雖然畢業於西點軍校,但是被蔣方震邀請到國民軍任職後,卻一直沒有被上層看中,先是在戰略司當科長,然後升任副司長,在這個位置上足足待了大半年了,在國民軍的快速擴張過程當中,諸多人外調到部隊當中擔任部隊主官,但是他依舊在司令部裡頭,多少也有些鬱悶,而現在陳敬雲一個任命就直接把他升爲少將調任一軍參謀長的職位,讓他有些驚喜有加。

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47章 復古風情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1055章 分析(一)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858章 秦海濤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211章 大戰(一)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71章 各省局勢第599章 鎮壓(二)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997章 陰謀(一)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73章 白雪紅梅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744章 f5戰鬥機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5章 光復餉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31章 財政困境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718章 兒女初長
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47章 復古風情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1055章 分析(一)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858章 秦海濤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211章 大戰(一)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71章 各省局勢第599章 鎮壓(二)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997章 陰謀(一)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73章 白雪紅梅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744章 f5戰鬥機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5章 光復餉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31章 財政困境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718章 兒女初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