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

徐樹錚,這個北洋軍中最爲年輕的中將師長,號稱北洋中年輕一代最爲優秀的將領,在辛亥革命前他的才華名氣就已經傳遍了北洋內部,加上乃是段祺瑞麾下的嫡系將領,這升遷的速度在整個北洋內部無人能夠出其左右。

要知道,當初他少年時棄武從文投靠袁世凱沒能獲得賞識後,就是被段祺瑞看上了,後來更是被段祺瑞親自保送到日`本陸士留學,回國後也一直在段祺瑞手下任職,武昌起義後歷任第一軍總參謀,軍司司長,保定軍校校長等要職,袁世凱編練第十師、第十一師(備註1)時,就是被段祺瑞親自向袁世凱推薦,繼而任職第十一師師長,由此成爲北洋軍中十四個中將師長的其中一員,而去年他擔任第十一師師長的時候不過三十二歲,乃是北洋軍中最爲年輕的中將。

而在辛亥前夕和徐樹錚名望不相上下的人包括蔣方震、蔡鍔在內,現在都已經淡出人們的視野之外,蔣方震雖然也在南方共和政府中擔任要職,但只是一個教育司的少將司長,和名聲在外一舉一動足以影響局勢變化徐樹錚是沒法比了。而蔡鍔,自從去年他到了北京後人們已經選擇性的把他忘卻了,聽說現在的他在北京整日流連於八大胡同內,而且還和一個叫什麼小鳳仙的青樓女子鬧出了花邊新聞。

武昌起義到現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各方英雄是來來去去陸續登場,有的黯然失色退走,有的則是大放異彩迅速成爲人們耀眼的明星,說起耀眼的明星,那肯定是屬於陳敬雲的,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就拉出一支將近二十萬的大軍,佔據了東南諸多省份並在安徽江蘇地區和北洋爭奪中央政府的權力。

只是到了陳敬雲這個地步後,人們都已經把他和袁世凱等同對比,自然不會把徐樹錚、蔣方震、又或者是沈綱、馮國璋這些將領們拿去和他比,不然非要比的話沒有可比性,當然了南方軍隊裡還有一大票二十多歲的年輕將軍,可是這些人的中將、少將的軍銜水分太大,比如說這林成坤,年紀不過二十四歲就是國民軍四大軍長之一了,可是人們都知道,這個林成坤不但是一開始跟隨陳敬雲起家的核心將領,而且還是陳敬雲的姻親,再者南方諸省的軍隊膨脹的速度實在太快,不顧是國民軍還是桂軍或者是滇軍乃是是以前的蘇軍,皖軍,贛軍等等都是在短短兩年內膨脹起來的,那些將領們全都是一夜之間崛起的角色,而且年紀普遍偏下,二十多歲的將軍拉出來可是有一大票!

而基於北洋軍已經成型多年,軍官將領的升遷很慢,並且要講究排資論輩的情況,徐樹錚還能夠如此短的時間內就爬起來成爲中將師長,不管是說他的能力還是說他的機緣都是好的不得了的。

要知道和他一起成爲北洋新編兩師的第十師師長唐天喜可是北洋內部將領升遷的典範了,慢慢從基層做起,從管帶,到標統,再到協統,當上第五旅旅長的唐天喜可是爬了好多年,而且在蘇南戰事中立下了戰功後才被曹錕和馮國璋舉薦爲第十師師長,要不然他要爬上中將師長的位置還得好多年呢。

如此一圈看下來,就會發現徐樹錚這個人真的不簡單!

雖然心思裡有着保存實力的想法,導致他當初在徐州和蚌埠都遲遲不肯南下,並且利用這段時間大肆擴編第十一師,以至於讓他新編出來了一個補充旅。現在北洋軍部隊中,正規師編練一個獨立旅補充旅已經成爲了常態,幾乎每個師都編練了類似擴編部隊,甚至第二混成旅也給自己新擴編了一個補充團,雖然不是每個師新擴編的補充旅都能夠和北洋第三師的獨立旅一樣具備正規混成旅的戰鬥力,但是戰鬥的時候用來補充兵力損失還是可以辦到的。

忙着擴編部隊的徐樹錚爲了保存實力雖然不肯快速南下,但是也不是說他就會眼睜睜的看着合肥和江北給丟了。

能夠如此年紀輕輕就爬上高位的徐樹錚並不是笨蛋,相反他都很清楚的知道北洋這顆大樹是不能倒下的,所以江北和安徽是不能丟的。而按照他的想法,合肥的曹錕第三師乃是北洋軍中戰鬥力最爲強悍的部隊,曹錕和徐樹錚等人不一樣,徐樹錚背後是段祺瑞,乃是段祺瑞的嫡系將領但是他曹錕背後的可是袁世凱,北洋軍那麼多將領中,他曹錕纔是袁世凱的嫡系將領,所以不管是軍費還是武器裝備上,曹錕的第三師都是優先得到了保證,沒有袁世凱的親自支持,曹錕的第三師獨立旅不可能這麼快弄出來,而且還具備了混成旅的戰鬥力。

如此的曹錕第三師還有着安徽省陸軍兩三萬人的協助,要反攻國民軍估計是沒什麼可能性,但是要守住合肥的話應該問題不大。

而江北那邊就更不值得擔心了,雖然段祺瑞和馮國璋不和,導致徐樹錚也和馮國璋不怎麼對付,但是馮國璋手下的第二軍實力強悍卻是毋庸置疑的,手下的三師一旅可是佔據了北洋軍的大半嫡系力量,如果這還能把江北給丟了,那麼徐樹錚就得懷疑馮國璋的腦袋是不是漿糊做的了。

可是他沒想到,國民軍爲了拿下合肥不惜在安徽彙集了絕大多數的主力部隊,而曹錕在抵擋不住之下爲了自保而選擇了放棄,這樣一來不但把合肥給丟了,而且還是把安徽省陸軍兩個師也都給丟了,合肥一丟,津浦線的戰略態勢立馬就是出現了轉變。

合肥一丟,沒了曹錕牽制敵軍的話,那麼滁州和津浦線就很危險了,到時候滁州一丟,江北也就完蛋了。

而江北如果被國民軍攻佔的話,幾乎已經可以宣告北洋軍在這場生死大決戰之中敗北了。縱然後續還能夠保住山東、河南等地,但是那個時候的北洋已經失去繼續爭霸的能力了,戰略態勢就是轉變成爲國民軍強勢,而北洋軍劣勢。

身爲北洋體系的一份子,徐樹錚很清楚北洋這顆大樹是不能倒下的,一旦北洋這顆大樹倒下了,那麼傍在這顆大樹下的衆多人也是不能倖免,而徐樹錚自己也是不會好到哪裡去。所以在一得到合肥丟失的消息後,徐樹錚也是顧不上什麼保存實力了,當即就是下令部隊進行動員,然後把騎兵團給派了出去偵查消息,並開始聯絡馮國璋和曹錕那邊,意圖探知國民軍的下一步動向。

如果國民軍主力繼續北上的話,那麼他少不得要在淮南和蚌埠一線展開防禦,把國民軍主力給擋下來,而如果國民軍主力前往滁州的話,那麼他就快速南下馳援。

十五號,徐樹錚得知國民軍主力出現在滁州外圍後,和馮國璋一起認定了國民軍的戰略意圖就是在滁州,於是當天就是親自率領了第十一師主力,除了派往淮南的補充旅外,其餘的第十一師主力一萬多人全部都被他帶着南下,雖然大軍早有準備,但是也是需要時間,直到十八號才抵達明光,而全軍的前鋒第十一騎兵團發現了明光以西似乎有大批敵軍正在前來,人數至少也有好幾千,而且是。當即徐樹錚就是當機立斷,指揮部隊迅速抵達明光外圍,然後在國民軍第五混成旅剛進入明光,還沒有來得及部署防禦工事的時候,徐樹錚的第十一師就已經殺了出來。

一個北洋軍的正規主力師對陣一個國民軍混成旅,兩者的士兵素質和軍官素質是半徑八兩,但是武器裝備上徐樹錚的第十一師卻是完勝第五混成旅。加上國民軍第五混成旅歷盡長時間行軍,疲憊不堪,剛抵達明光後也沒來得及準備防禦工事,完全就是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被北洋軍第十一師突襲,如此情況下失敗已經是不可避免的,郭成東原本還打算堅守下去,但是後來發現對面的竟然是有上萬人,而且還是第十一師主力部隊的時候,郭成東就絕望了。

以少勝多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雖然人們一說起什麼戰例的時候都能說出一大堆以少勝多的例子,但是有十倍,百倍以多勝少的戰例沒有被人們看在眼裡,以少勝多之所以被大書特書,那就是因爲它的稀缺性,人們總是對奇蹟般的戰例津津樂道,而對普通戰例嗤之以鼻的。

很明顯,奇蹟之所以是奇蹟,那就是因爲它很少發生,而這樣渺小的發生機率並沒有出現在郭成東身上,所以和通常時候一樣,國民軍第五混成旅在敵軍優勢兵力的打擊下很快支撐不住,被迫轉移,而擔任掩護任務的520團更是被重創,導致520團的第三營全部被包圍,最後被全殲,出現了國民軍第一次被敵軍成建制的消滅一個營。

最後只剩下了半數殘兵急速沿着津浦線南下。

徐樹錚走在被炮火摧毀後的明光內,這些到處都是爆炸後的殘牆斷瓦,第十一師的士兵們正在打掃戰場,一大批身穿棕綠色軍服的國民軍士兵的屍體被擺在一邊,另外一側還是大批垂頭喪氣的國民軍俘虜蹲在地上,身邊自然還有大批的身穿灰色軍服的北洋軍士兵端着槍看守着。

“哼!這就是國民軍,也不過如此嘛!”徐樹錚看着如此場景,心中對國民軍的戰鬥力有些懷疑了,如果國民軍都是這個樣子的話,那麼合肥的曹錕怎麼會被擊敗,甚至還給國民軍圍殲了一個獨立旅,難不成曹錕是故意跑的?

徐樹錚已經是懷疑曹錕是不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故意放棄合肥的了。

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352章 蔡凝(三)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14章 剪辮造反第36章 軍服肩章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83章 軍制改革第32章 陳府景象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408章 煉油廠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64章 悅己者容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95章 北京兵變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71章 各省局勢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9章 密議(一)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334章 上海事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302章 遷移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1056章 分析(二)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
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352章 蔡凝(三)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14章 剪辮造反第36章 軍服肩章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83章 軍制改革第32章 陳府景象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408章 煉油廠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64章 悅己者容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95章 北京兵變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71章 各省局勢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9章 密議(一)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334章 上海事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302章 遷移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1056章 分析(二)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