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血腥前夕

1949年4月8號,上海江南造船廠的碼頭上,身穿一身軍裝,但是卻沒有佩戴任何軍銜標識,只在胸前掛了枚五色星勳章以及黃金雙劍勳章的陳華天在海軍元帥呂健等一羣海軍高級將領的陪同下,登上了華山級超級航空母艦的五號艦黃山號。

華山級航空母艦,乃是二戰期間中國海軍第十一海軍發展計劃的產物,其設計定位是爲了尋求一款比九連山級綜合戰鬥力更高,性價比更高的超級航空母艦,首艦華山號於1943年動工,1946年下水舾裝,同年低竣工正式進入海軍服役。而二號艦、三號艦、四號艦相繼在1947年到1938年期間服役。

而今天五號艦黃山號也是正式竣工並服役了,而這一次已經是陳華天第二次參加華山級航空母艦的服役儀式了。

看着這艘龐大的軍艦,陳華天依舊不可避免的產生了一種豪邁,這可是一艘滿載噸位超過八萬噸的大傢伙,比二戰後期服役九連山級航空母艦都要大,這超級航空母艦幾乎就是代表了中國強悍的工業以及軍事力量,這個地球上除了美國無人能及。

這說起美國,人家更變態,二戰後期動工了足足六艘中途島級航空母艦,臨近戰爭結束的時候又是動工了四艘美國級航空母艦,戰後又是連續下了四艘美國航空母艦的訂單,如果不是中國在過去幾年裡都沒有下新的超級航空母艦的訂單,沒刺激到美國,不然爲了追求戰略平衡人家美國人敢一口氣造十幾艘的超級航空母艦,這等財力和工業基礎,是歷盡數十年發展的中國依舊所無法比肩的,這世界老二和世界老大比起來,差距還是有的,而且不小。

戰後短短几年裡,美國人在超級航空母艦這一項上追上了中國的步伐,不過他們的艦載噴氣式飛機進展比較緩慢,一直到1947年纔開始大規模噴氣式戰鬥機的上艦,不過一直到今天都沒能夠徹底解決噴氣式艦載機上艦的高事故率問題,不過人家也不笨,在折騰了幾年液壓彈射器後,終於是下決心玩蒸汽彈射器,不用兩年功夫就是把蒸汽彈射器給搞了出來,並在1948年開始實驗性的裝艦測試,今年就已經是集中裝備到各航空母艦上了,預計到明年美國人的噴氣式艦載機起飛難的問題就會得到徹底解決。

美國那邊爆航空母艦的實力是實打實的,中國可不能和美國這樣一口氣同時開工十幾艘的超級航空母艦,只能說一艘接着一艘的造,儘量不間斷以保持技術的傳承和升級,比如1948年的時候,海軍就是批准了建造一艘航空母艦的計劃,由於還沒有動工和命名,目前只有編號,也就是39準備沿用華山級的大量成熟技術,而排水量上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主要的改變就是細節技術上的改變,某種程度上來說這艘cv39實際上就是爲了不讓江南造船廠的那些能夠造航母的工人不失業而批准的計劃,對於軍事需求來說倒是不太重要。

因爲實際上1949年中美兩國的航空母艦實際上是嚴重過剩的,這又不打仗和平時期那裡用得上幾十艘航空母艦啊,所以大量的航空母艦都是呆在碼頭,雖然名義上還處於海軍現役,但實際上中國的青山級和美國人的埃塞克斯級的大多數都已經是待在碼頭無所事事,和封存也差不多了。

不過怎麼說呢,超級航空母艦這東西,就是用來顯擺或者欺負欺負下小朋友的,總不能真拿着它和美國開戰不是!

既然是顯擺的東西,這看起來自然是威猛無比,讓陳華天震撼也就不爲過了,服役儀式後,陳華天又是在一票海軍高層的陪同下檢閱了駐紮上海嫡屬於第一艦隊的一支分艦隊。

等這些公開活動結束後,陳華天並沒有閒下來,次日夜,呂健就是過來,然後這兩人就是談拉起來。

這呂健是什麼人,是公認的陳華天派系的核心角色,當年可以說就是因爲陳華天的緣故,他才能被陳敬雲提起來成爲元帥,並進入國家軍事委員會成爲常務委員,而1948年關時傑元帥宣佈正式退出海軍現役後,他就成爲了海軍內唯一的一個現役海軍元帥。

戰後的1946年陳敬云爲了表彰海陸空三軍的高級將領,又是晉升了六位元帥,其中陸軍三位,包括第九集團軍司令杜巖鵬、第十集團軍司令郭成東、另外還有前參謀部總長趙之科。海軍方面的是前海軍作戰部部長金宏業、曾任第一艦隊司令、第二艦隊司令、海軍部總長等多個要職的溫庭和、空軍那邊則是前空軍作戰部部長李屯洋。

同時又是晉升了一批上將和中將。

但是雖然晉升了諸多元帥和上將,但是隨着戰後大裁軍,在沈綱、陳儀等大佬的帶頭下,一大批年紀老邁的將軍主動退出現役,同時還是藉着裁軍的藉口,陳敬雲又是把一批的將官轉爲預備役,可以說戰後到今天爲止,陳敬雲一直在做的就是大規模的給軍方高層換血。

等到了1949年的時候,中國海軍現役的元帥就只剩呂健一人,其他的關時傑、溫庭和都已經轉爲預備役,而上將也是退役了一大批,現在中國海軍裡上將、中將基本上都是二戰期間崛起的新生代將領,老一輩的基本已經是看不見了。

海軍如此,陸軍更是如此,二戰末期的時候陳敬雲就對死氣沉沉的陸軍極爲不滿,甚至戰爭還沒有結束呢,陳敬雲就已經開始大規模的進行陸軍將領的更新換代,當然首先沈綱、陳儀、左玉剛這幾位大佬當時還在,繼續坐鎮陸軍,而到了1947年的時候,上將這個級別上基本已經看不見所謂的陸軍大佬階層了,這兩年身居陸軍高位的都是陸軍內的第二代將領,而中將級別的中堅將領則是以李玉挺、謝查南爲代表的第三代將領。在完成了陸軍高層將領的大換血後,沈綱和陳儀以及左玉剛和李連陽等陸軍大佬也算是功成身退了,陸續轉爲預備役,其中的李連陽在去年的時候因爲心臟病就去世了。

如今的陸軍內,以杜巖鵬、宋俊鵬爲首,他們都是元帥軍銜,並身居國家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一職,乃是當代的陸軍大佬,不過他們的威望和之前的沈綱以及陳儀都無法比較,以前的沈綱和陳儀兩人可是總領海陸空三軍,同爲元帥的海軍關時傑和空軍伍世鍾都得以後輩甚至下屬自居,現在呢杜巖鵬和宋俊鵬則是要弱勢的多,呂健給沈綱面子,可不會給杜巖鵬他們賣面子,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的海軍和空軍的真正獨立,取得和陸軍相同的地位,是在1947年沈綱、陳儀退出現役之後才真正實現的。

陳敬雲在戰爭後期以及戰後對軍方高層的一系列大換血,其中也有個特點,那就是上位的新生代將領裡頭不是陳華天的支持者就是中間派,前幾年反對陳華天或者是依舊叫嚷着支持陳華俊的海陸空三軍將領們被一股腦給剔除了出去。

陳敬雲此舉非常明顯,就是爲了給陳華天未來的上位鋪路。

而這種鋪路痕跡隨着時間的過去也是越來越明顯!

“主席那邊已經是表態了嗎?不會參加明年的大選?”呂健如此道:“如果主席那邊已經確定了的話,那麼我們是不是也要提前進行準備了!”

面對呂健的話,雖然只有三十六歲,但是爲了給人成熟穩重的形象故意在穿着以及言行上都表現的非常老成,看上去有四十多歲的陳華天沒有第一時間說話,而是沉默了會後道:“這個事恐怕和呂帥想的不太一樣!”

“哦?”呂健聽罷疑惑道:“難道說主席欲行三屆之事?”呂健口中的三屆之事,乃是說1925年第三屆總統選舉,當時陳敬云爲了避嫌,就是沒有參加總統選舉,但是依舊掌控軍政大權實際掌控權力,當時的總統鄭祖蔭只是的傀儡而已。

陳華天卻是搖頭:“這也不是什麼秘密,過兩天家父那邊應該也會正式對外公佈了!”

聽到陳華天這麼說,呂健豎起了耳朵,這說的可陳敬雲退位與否以及繼承人的問題,如果說戰後中國的工商而已整體上處於一種繁榮向上的景象,但是在政治上卻是諸多人憂心忡忡,尤其是過去幾年來陳敬雲對軍方高層大換血,更是引發了種種猜測,而隨着1950年越來越近,陳敬雲是否會違背憲法繼續執政還是說讓位給陳華天,又或者是讓位給其他人,這都是諸多人所關心並憂心的事情。

這些可能性中,沒有幾個人真心支持陳敬雲繼續當總統,這都連任四屆整整二十年了,那羅斯福雖然也說連任了四屆,但是羅斯福這一屆任期才四年呢,而且羅斯福的第四屆任期剛開始就死了,滿打滿算羅斯福的任期也不過十三年而已,但是陳敬雲呢,除了中間缺了一個第三屆外,其他時間都是在當總統,而且這還不算建國前的那幾年時間呢。而且隨着戰爭的結束,並且想中國已經崛起和美國都不相上下了,所以現在世人們也是覺得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那個離不開陳敬雲的中國了。

所以很多人內心裡還是希望陳敬雲能夠主動退下來,當然他們希望陳敬雲退下來,卻是不希望陳敬雲直接把位置交給陳華天,這對於一大票中國人來說是無法接受的事情。

陳華天面對這個呂健,也沒有多收隱瞞,這呂健的榮華富貴是和他陳華天直接聯繫到一起的,呂健和陳華天的關係,別說是軍政高層知道,就算是普通民衆都知道呂健是陳華天的核心支持者,這一旦打上了他陳華天的烙印就絕對託不來了,就和當年那些支持陳華俊的人一樣,在陳華俊被陳敬雲正式放棄之後,那些打上了陳華俊烙印的人,尤其是軍方的高層將領幾乎一個接着一個被踢出軍隊,到1949年的今天,已經是在軍方看不到任何一個所謂的陳華俊派系的高級將領了。

他陳華天要是在未來的爭位失敗了,他呂健也得完蛋。

“來上海之前,我和家父談過一次,他的意思是,明年他是不會再參選總統了,而且也說也讓我緩一緩,不去參選!”陳華天說這話的時候,也是心底裡嘆氣,他幾年前就以爲自己會在1950年換屆的時候接替父親的總統寶座,但是他沒有想到陳敬雲竟然不讓他去競選總統之位。

“怎麼會這樣?”呂健也是有些意外,忙問道:“那主席他到底是如何打算的?”

陳華天道:“這一點,我們還得再等等,看看家父那邊怎麼說!”

陳華天和呂健兩人面對陳敬雲的安排,是有些不理解的,但是陳敬雲有着陳敬雲自己的考慮,他在二戰期間就已經是確定,1950年後就不會繼續擔任總統職位了,準備把總統這個位置交給你陳華天,同時他繼續坐着黨主席和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這兩個位置爲陳華天保駕護航,等陳華天成長起來後,再慢慢把軍權和黨權交給他,實現三步走的權利交接計劃。

但是他沒有想到國內對於自己傳位給陳華天的反對聲音那麼大,而陳敬雲也總不能一直這麼清洗下去,把好好一個國家搞的四分五裂不是,所以他就是選擇了備用計劃,推遲陳華天上位的時間,同時自己也不放棄軍權和黨權,先扶持一個傀儡總統度過這五年的緩衝期,然後再讓陳華天光明正大的參與總統選舉,有自己的威望在,就算陳華天光明正大的去參選,也至少有五成以上的把握成功,剩下的五成把握嘛就得靠陳敬雲用各種手段了。

基於這種考慮,他是這幾年來把軍方來了一個大清洗,一方面是讓軍方更新換代,另外一方面也是挑選出來支持陳華天的人以及中立人士,避免五年過渡期間出現什麼意外的變故。

當做好了這些準備後,陳敬雲也就是開始了正式的權力交接計劃,三天後,陳敬雲進行人生當中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的首次全國電視講話。

第133章 籌餉處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57章 北京初雪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350章 蔡凝(一)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39章 關餘貸款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41章 南下北上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57章 北京初雪第139章 7月調整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18章 整編行賞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1055章 分析(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315章 B3轟炸機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334章 上海事第22章 明爭暗鬥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92章 定都之爭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143章 飛鴻號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31章 財政困境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
第133章 籌餉處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57章 北京初雪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350章 蔡凝(一)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39章 關餘貸款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41章 南下北上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57章 北京初雪第139章 7月調整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18章 整編行賞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1055章 分析(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315章 B3轟炸機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334章 上海事第22章 明爭暗鬥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92章 定都之爭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143章 飛鴻號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31章 財政困境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