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冬衣風波(一)

餘額不足

福鼎紡織廠就是數年前陳敬雲回國後一力創辦的紡織公司,原先是收購了福鼎的一個小廠子,然後搬遷到福州後購進設備擴張,也沿用了福鼎紡織廠這個名字。這個廠子在數年間裡一直是陳家的主要產業,每年可給陳家提供高額的利潤。

福州起義前陳敬云爲了起義經費還特地抽調了廠子的現款呢,起義後陳敬雲就沒心思管家裡的這些產業了,這兩個多月以來,工廠的總辦李巖恩來見了一次那時候說工廠石頭良好,陳敬雲也不怎麼在意。反正平時裡這些產業都是由五叔陳輝陽`具體管理,母親陳俞氏也會偶爾看看,這麼多年都過來了一直也沒有出現什麼問題。

難道說就這幾個月的功夫就出現問題了?

而且自家的廠子怎麼會和軍購扯上關係,要知道福鼎紡織廠以前可是沒有涉足到成衣生意。

心中瞎想總不是個事,陳敬雲並沒有讓夏興剛離開,而是立即又讓人去叫福鼎紡織廠的總辦李巖恩和管家陳輝陽,他是打定注意了,今天要是不把這事弄個水落石出他就絕不善罷干休。

眼見都督臉色不好看,下邊的陳彩等人也是小心翼翼的,陳敬雲一傳令呢,就立馬有人去傳令呢。

陳敬雲一邊喝茶一邊等着,右手時不時的在桌面上敲擊着,這個習慣動作是陳敬雲早已經養成了,通常時候腦海裡考慮事情的時候都會如此,久而久之身邊人也都是注意到了他這個習慣,而遠遠站着的陳彩更是知道,陳敬雲已經好多天沒有這樣手敲擊桌面了,而前幾次幾乎每一次都是隨後作出了重要的決定,比如決定進軍潮州和溫州,再比如派遣軍隊大舉北上浙江,再比如親自下令抓捕一大批企圖阻礙新稅制改革的官員吏員。而現在陳敬雲又有了這樣的習慣動作,心中肯定已經是在醞釀着什麼大事,而參看現在的情形陳彩覺得有人要倒大黴了。

不用等多久,先是管家陳輝陽到達,眼見他額頭有些微汗顯然是急着跑來的!陳敬雲也不準備先問他的話,只是一言不發的坐着,陳敬雲不發話旁人那裡敢說什麼啊。來的路上已經聽到一些風聲的陳輝陽雖然知道自家少爺生氣了,而且關係軍隊的事物但是具體什麼事他也沒打聽出來,看着旁邊的夏興剛這個後勤部總長臉色慘白,他也是不由得心中忐忑起來。

陳輝陽到達越半刻鐘後,李巖恩才匆匆趕來,他和陳輝陽一樣,也是沒弄清楚到達發生了什麼事,只是看見屋裡的人都是一臉苦色他也是猜測的出今天怕是沒什麼好事情。

眼見人都到了,陳敬雲終於是放下茶杯!然後看向夏興剛:“剛纔你說把冬衣的訂單交給了福鼎紡織廠,現在我把人叫人了!”

隨後他又轉向問李巖恩:“李總辦,方纔夏興剛說廠子接了軍購訂單,但是冬衣沒趕出來是吧?”

李巖恩一聽到這話,纔算是弄明白陳敬云爲什麼要急急忙忙的把他叫過來,原來是爲了軍隊的冬衣,再聯繫起昨夜的那一場雪李巖恩就是弄明白了陳敬云爲何會這麼生氣。

幾乎軍政府體系內以及其他跟陳敬雲親近一些的人都知道,陳敬雲對軍隊那是看得比什麼都重,誰要是敢打他手下軍隊的主意,他陳敬雲就敢讓誰去見閻羅王。

身爲福鼎紡織廠的總辦,李巖恩自然對這筆軍購的冬衣訂單瞭解,可是這時候的他也是露出一臉苦色!

李巖恩擔任福鼎紡織廠總辦已經近三年的時間,可以說福鼎紡織廠就是他一手建立起來的也不爲過,在福州起義之前,,憑藉着先進的機器設備和有效的工廠管理,福鼎紡織廠就已經躋身於福建是省內前三的廠子了,盈利能力讓其他辦實業的商人士紳眼熱不已。等陳敬雲率領新軍起義,並一舉擔任都督之後,福鼎紡織廠也隨着陳敬雲權勢的膨脹一天一天發展起來。

這年頭,講究的都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儘管李巖恩沒有采取過分的手段,但是依舊在掌管陳家產業的陳輝陽支持下迅速擴張,其中也不乏利用陳敬雲的聲勢,比如在收購福建省內第二大紡織廠的時候,陳輝陽就用了些恐嚇等不能見人的手段,最終迫使別人把廠子轉讓給他,合併了這個大廠子以及衆多小廠後,福鼎紡織廠一舉福建省內最大的紡織企業。

不但如此,陳輝陽身爲陳府中衆多產業的實際管理人,不但支持福鼎紡織廠擴張,還大勢擴張着陳府的其他產業,這才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陳府產業就快速膨脹了起來,不但涉及有以前的酒樓商鋪,紡織廠,還強行收購了福州唯一的一家電燈公司,數家小型機器局,茶葉加工廠,甚至還入股了兩家洋行。短短兩個月時間內陳府的資產幾乎達到了近千萬之數,其中部分是通過正規手段收購而來,部分是通過陳敬雲的聲勢壓迫他人低價購置,甚至有部分產業是其他人爲了保全自身以及取得方便而主動送上門來合作的,其中的兩家茶葉加工廠就是如此。

這樣的擴張在陳輝陽看起來是天經地義的,自家少爺是都督,自己打理着陳家產業要是在自家少爺的照拂下不進行擴張的話,簡直就是天理不容啊!

當然了,陳輝陽的擴張行爲先不去說,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紡織廠大規模擴張的時候,正值國民軍擴軍中,各種軍服等紡織品所需不在少數,加上福鼎紡織廠本來就是陳敬雲的產業所以後勤部的夏興剛在下訂單的時候自然是傾向於福鼎紡織廠,幾乎讓福鼎紡織廠包辦了八成以上的軍服軍被軍鞋的訂單,前幾次的時候合作也算愉快,並沒有影響到後勤物資的供應,但是在這一批冬衣上卻是出了紕漏。

李巖恩哭耷拉着臉:“都督,我也是苦啊!”

說着,這一大男人竟然眼眶都紅了,竟然是哭了!原本陳敬雲聽到說自家產業憑藉着自己的名頭大行不法之事,欺行霸市強行收購他人產業就已經被氣得冒火了,這看李巖恩竟然哭起來更是怒火中燒,連往日裡絕不會有的罵人話都是說了出來:“你哭個屁,老子還沒找你算賬了,再不把話說清楚,老子立刻就斃了你!”

陳敬雲已經是久居上位,這大聲喝罵的時候雖然沒有小說裡的殺氣什麼的,但是足以讓聽的人心寒膽顫,因爲他們知道,陳敬雲想要這樣做的話他就能這樣做,殺一個李巖恩是輕而易舉的。

眼下,李巖恩也是被嚇怕了,硬是止住了眼淚繼續解釋起來:“因爲廠子擴張的過快,軍服的訂單不但多而且都很急,廠子裡原有的紡紗廠一時產量不足,所以就向外面採購了大批的棉紗,而這批貨出了問題我也知道,就是出在採購的棉紗上,以至於後來以此做出來的冬衣不合格,當初得知出了問題後我立即從其他地方緊急求購棉紗,奈何時間緊迫,加上廠子現銀不足,一時難以成行!”

眼看着陳敬雲那陰沉的連,李巖恩生怕陳敬雲一個怒氣真把自己給槍斃了,連忙又道:“這個採購的不是別人,乃是都督堂兄陳敬安!”

聽到這裡,陳敬雲也不是什麼笨人,已經是大概梳理清楚這次事情的本末了,應該是自己那個堂兄不知道爲何採購了一批劣質棉紗,導致做出來的冬衣不合格。後勤部自然是拒絕接受這樣的冬衣,讓福鼎紡織廠返工。但是福鼎紡織廠一時間也沒有現銀和足夠的原料來繼續生產,加上可能是仗着自己的權勢想要硬讓後勤部接受。夏興剛知道福鼎紡織廠是自己的產業,一時間應該是不敢硬逼,這一來二往就耽誤了時間。

只是陳敬雲沒想到,繞來繞去竟然又繞回了自己家人身上!不過眼前的這幾個人也都不是什麼好鳥,夏興剛明明知道冬衣事關重大,但是還不立即稟告自己而是選擇和李巖恩去扯皮,而李巖恩身爲紡織廠總辦,竟然讓這批劣質棉紗做成冬衣,還有陳輝陽口上說着是爲了陳家產業,可是誰有知道他在這個過程中弄了多大的好處。

右手的手指又是習慣性的敲擊起了桌面。

場面一下子就是冷清了下來,半響後陳敬雲才道:“身爲後勤部總辦,竟然連個冬衣都辦不妥當,這讓我如何放心你掌管全軍數萬軍的生計,夏興剛,回去寫個辭職信遞上來吧!”

夏興剛一聽,臉色慘白,可是張了張口卻是不敢繼續說什麼,只能是心中嘆氣也有些怨念:“這明明就是你陳家自己的麻煩事,我區區一外人能耐得了都督你的產業,當初和福鼎廠交涉時,那派來的人每隔一會就來一句:福鼎是都督產業。我能怎麼辦?”

夏興剛心裡不服陳敬雲可不關心,後勤部總長的位置至關重要,事關全軍數萬人的後勤供應,如果讓夏興剛繼續擔任下去的話,今天是冬衣,以後就可以是夏天軍服,甚至軍鞋甚至連軍隊吃的糧食都可以出現問題,這人,已經讓陳敬雲失去了信任。

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858章 秦海濤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14章 剪辮造反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586章 毒氣彈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235章 岑春煊第1056章 分析(二)第596章 爆發(一)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230章 問與答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22章 明爭暗鬥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207章 空襲(一)第1034章 變化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891章 趙臨東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1054章 戰損(二)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864章 慘烈(一)
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858章 秦海濤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14章 剪辮造反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586章 毒氣彈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235章 岑春煊第1056章 分析(二)第596章 爆發(一)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230章 問與答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22章 明爭暗鬥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207章 空襲(一)第1034章 變化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891章 趙臨東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1054章 戰損(二)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864章 慘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