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

德國的覆滅已經是註定的了,現在對於各國來說,是該如何結束掉這場戰爭,並從戰爭中獲取最大的利益。

其他各國所追求的利益暫且不談,但是對於中國來說,陳敬雲卻是非常清楚該怎麼從這場戰爭裡頭撈取到足夠的利益。

這個利益不僅僅是說歐洲的戰後市場問題,更加重要的是中國需要在歐洲扶持一個盟友,爲中國在戰後分擔來自英美蘇的龐大壓力,如果不然的話,單單靠中國一家,是很難保住在二戰中收穫的龐大利益的。

而對於中國的全球戰略訴求,英美蘇三國自然是不會輕易讓中國實現的,要不然英美兩國也不會匆匆忙忙的準備登陸法國大西洋沿海地區了,而蘇軍也不會不顧龐大的傷亡發起規模浩大的春季大反攻了。

要知道日`本去年年底才投降,美國在1944年底纔開始把大量兵力調往歐洲地區,在1945年的三月份才徹底收復北非,緊接着又是在四月份登陸意大利南部,這一連串的戰事可謂是進行的非常密集,而一場規模浩大的登陸作戰,是需要長時間來準備的。

如果按照軍事角度來看,英美對法國沿海的登陸行動,至少還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來準備,等到蘇軍在東線大反攻有了極大進展進入波蘭後,而南線在意大利方向也取得重大突破後,這樣纔是最佳的登陸時機,畢竟這個時空裡的德國實力比歷史上的德國要強,而蘇軍又是弱了很多,這樣就導致了英美兩國如果匆忙發動法國登陸行動的話,將會面臨德軍強而有力的抵抗。

雖然大家都知道德軍最後是必敗的局面,但是在戰勝德國的過程中如果損失太大也不是什麼好事情。

但是如今有了中國插手歐洲,中國不但派出了遠征軍登陸巴爾幹半島地區,而且還在謀求保全德國的大部分實力,以獲得在戰後歐洲地區的一個盟友。而這種事情是英美蘇三國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們也是必須趕在中國之前徹底的將德國擊敗,然後把德國徹底分裂。

因此別看1945年的5月份歐洲戰事大體上保持了平靜,但實際上已經是到了各國相互較量的最後關頭,準確的說是中國和美國之間較量的最爲緊張之時間段。

中國不遺餘力的拉攏德國國內部分親華高層,試圖發動政變奪取德國權力,從而實現在中國的支持下讓德國體面的結束掉這場戰爭,而美國則是想要趕在中國成功之前徹底擊潰德國,並把大軍開進柏林。

五月二十一號,南京總統府,陳敬雲又是和少數幾個軍政高層齊坐一堂,舉行着今年的第四次最高戰略會議。

“在歐洲方面,局勢已經是越來越緊張了,我們不能再等下去了,如果說德國人無法把希特勒殺掉並接管德國權力的話,那麼我們就必須有所行動,以改善我國在歐洲地區的戰略劣勢!”陳儀皺着眉頭如此道。

“如果有必要,我們完全可以主動西進羅馬尼亞,搶在蘇俄面前控制住羅馬尼亞,如此一來也能夠從側面上一定程度的延長德國的最後崩潰時間,讓德國人有更多的時間來完成德國的權力交接!”沈綱的主張顯得比較激進。

要知道目前中國爲主導的聯軍和盟軍以及蘇軍之間乃是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雖然沒有采取聯合作戰,但是大家都是進攻德國的,而在聯軍和蘇軍之前的口頭私底下協議中,聯軍負責進攻希臘、南斯拉夫、保加利亞,但是羅馬尼亞卻是由蘇軍負責進攻的。如果中國貿然進攻羅馬尼亞,可以說就是直接撕破了先前大家默認的潛規則,這可不是什麼事情,搞不好就會讓蘇俄和中國徹底撕破臉皮的。

“按照我看,軍情處在德國投入的力量還不夠,支持的力度還不夠大,上一次刺殺希特勒如果安排的更爲周詳些,應該是能夠成功的,可惜最後功虧一簣了,如今要想組織對希特勒的刺殺,就沒有以前那麼容易了!”作爲政務院院長的馬寅初如此道,他和那些軍方大佬解決問題的思維不同,軍方的人想到解決問題的第一念頭就是,出動大軍!

而馬寅初則是更傾向於用政治手段來解決問題!

“僅僅依靠刺殺是無法解決問題的,還得加強和德國國防軍高層將領的聯絡,軍情處的人不是已經秘密見過隆美爾和維茨萊本了嗎,怎麼樣,他們還沒有下定最後的決心嗎?”陳敬雲此時轉頭,看了眼負責德國政變事務的軍情處處長趙子津中將。

趙子津中將是在去年的時候纔開始擔任軍情處處長一職,軍情處和調查局不同,調查局裡的陳彩是數十年不變一直穩坐調查局局長之位,而軍情處處長這個職位卻是已經輪換好多次了,大多數只能擔任三五年的時間,趙子津以前擔任過軍情處美國站的站長,英國戰的戰爭,回國後晉升爲軍情處歐洲司司長,軍銜爲少將,該人一直都是專注於歐洲方向的情報事務,被陳敬雲委以軍情處處長一職後,正值中國和美國全球對抗的最爲激烈時刻,所以軍情處的工作重心也是放在了北美以及歐洲地區。

身爲新任的軍情處處長,趙子津急需做一件大事來展現自己的能力,而當進入了1945年後中國對德國宣戰,中國高層想要德國發生權力結構的變化,以更好的實行在歐洲扶持出一個盟友的計劃來,而這種事情自然也就被軍情處所包攬。

隨後的一個多月來,軍情處聯合了德國國內的部分軍官們試圖刺殺希特勒,但可惜的是四月份的那次刺殺失敗了,人家希特勒屁事沒有,這讓負責此事的趙子津中將受到了極大的壓力和指責。

此事面對陳敬雲詢問,趙子津立即回答道:“我們的人已經和大部分德國的高層軍政要員進行了暗中接觸,其中包括了隆美爾和維茨萊本。和我們先前預料的一樣,這兩人對希特勒以及納粹黨還是比較反感的,而且對於我們的提議也非常感興趣,現在德國戰的特情官員已經和他們以及其他多位德國將領們進行了解除,有望能夠和他們取得明確的談判結果,最後他們將會配合我們再一次發動對希特勒的刺殺,一旦刺殺希特勒成功,他們就會迅速掌控部隊,最後由德國國防軍掌控德國的最高權力!”

上一次對希特勒的刺殺,實際上是軍情處和部分德國中下層軍官的密謀,雖然不少德國國防軍的高級將領或多或少知道此事,但也只是表示默認而已,並沒有直接參與進來。而希特勒遭遇刺殺之後,在德國展開了大規模的調查和逮捕,數以百計的的人被蓋世太保抓了起來,其中不乏軍方高層將領,而這樣就更讓德國的高層將領階層憂心忡忡了,畢竟他們也不知道希特勒什麼時候就把秘密警察派到他們家門口來了。

所以這一次軍情處再一次和德國的這些高層將領們接觸,也就得到了大量德國高層將領們的直接支持。

其中不乏那些元帥、上將們,比如陸軍元帥埃爾溫??隆美爾、陸軍元帥埃爾溫??馮??維茨萊本、陸軍一級上將路德維希??貝克、前陸軍一級上將艾裡希??赫普納等人,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反對希特勒的人,而且一個個都是威望比較高,一旦刺殺希特勒成功後,憑藉這些陸軍高級將領們的威望就能夠成功控制德國的部隊,併成立臨時軍政府,並在中國的支持下和英美蘇三國進行和平談判,以一種可以接受的體面方式結束戰爭。

有了這些人的支持,那麼軍情處在德國的行動也就會更加順利了。

雖然中國已經確定了要在德國挑起一場軍事政變,並且希望能夠扶持由國防軍率領的德國結束戰爭,並把戰後德國拉進中國的陣營當中來。

但是以上的方式只是最佳的方案,而現實和理想總是相差甚大的,陳敬雲自從福州起義開始,就知道計劃不管有多好,但是從來都沒有能夠用上的時候,事情的發展和變化總是會脫離原先制定的計劃的,所以儘管目前的解決德國問題的方法非常完美,但是中國必須考慮到最壞的變化,併爲此做出相應的準備。

事關整體國家利益,考慮問題往往並不是說先考慮勝利了會獲得多少利益多少利益,而是得先考慮萬一失敗了該怎麼應對。

現在的中國就必須考慮一旦德國徹底失敗,沒有了德國這個盟友後,中國該如何面對戰後的世界局勢。

正是基於這種考慮,中國在歐洲戰事還沒有結束的時候,就已經是開始了爲應對戰後局勢而做出了相應的軍事調動。

首先是諸多人所期望的裁軍計劃再一次被否決,軍費雖然比去年有所降低,但是依舊保持了高昂的比例,海軍和空軍雖然說已經和陸軍一樣結束了前幾年的大擴張步伐,但是卻進入了密集的裝備更新換代時期,其中最爲明顯的標誌就是海空軍都是準備在未來一到兩年到全面實現飛機噴氣化的計劃。

當然以上這些改變外人還不算太過關注,真正引起人們關注的是,中國在四月份向歐洲增派了第二批五個師部隊後,在五月底又是宣佈派遣第三批高達六個師的部隊進入歐洲地區作戰,表面所用的理由是輪換已經在歐洲作戰多月的第一批五個師,但是第一批五個師的部隊被輪換後卻是不會撤回國內,而是撤到土耳其境內進行休整。

也就是說,等第三批增援部隊抵達歐洲後,中國陸軍在歐洲方向部署的兵力就會達到十六個師的龐大兵力,而這些兵力可都是清一色的機械化部隊,乃是中國陸軍的真正精華力量。而中國就是寄望於這些精銳部隊來充當中國在歐洲地區的拳頭。

說白了,這些部隊實際上不是用來打德國的,而是準備和英美蘇開戰所用的!

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24章 殺人奪權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461章 方大山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394章 蔡秘書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24章 殺人奪權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353章 王麒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352章 蔡凝(三)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97章 航空工業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598章 鎮壓(一)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23章 收攏軍心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64章 悅己者容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864章 慘烈(一)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1040章 秋熱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47章 復古風情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139章 7月調整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95章 北京兵變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55章 內部爭鬥(一)
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24章 殺人奪權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461章 方大山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394章 蔡秘書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24章 殺人奪權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353章 王麒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352章 蔡凝(三)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97章 航空工業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598章 鎮壓(一)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23章 收攏軍心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64章 悅己者容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864章 慘烈(一)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1040章 秋熱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47章 復古風情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139章 7月調整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95章 北京兵變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55章 內部爭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