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財政困境

餘額不足

爲了錢財上的事,陳敬雲特地召開了一次軍政府會議,列席的有九大部長以及林成坤。開場第一句陳敬雲就說:“現在軍政府缺錢,你們說說該怎麼辦!”

陳敬雲之前訂購大批軍火的事這些人也有所耳聞,但因爲陳敬雲說軍政分離所以他們也不好多說,安華林這個財政部長向來是看陳敬雲眼色辦事的,陳敬雲讓他拿多少就給多少,其他人來拿錢的話沒陳敬雲的條`子一律不給。另外他們對於陳敬雲購買大批軍械也表示理解,畢竟福建內部不產槍炮,而軍政府纔剛成立不久,四周都面臨着清軍可能發起的進攻,因此保持一定規模的軍隊是很有必要的。

其實林文英等人對陳敬雲目前的擴軍速度略有不滿,認爲陳敬雲的步子跨的太小,君不見湖北黎元洪,湖南焦達峰他們沒幾天功夫就爆出了數萬大軍了嗎,而福建呢,現在滿打滿算也不過一萬餘。

編練軍隊購置軍械是要錢的,陳敬雲讓他們想辦法,這些人也只能是各自沉思了起來,林文英首先開口:“我看可以發動募捐,福州城內富商不少,一家十萬,二十萬的,找個十來家就能弄上百萬來,一時間應該也能頂住缺口了!”

這話剛落下,在場的衆人都是把目光投射在了他身上,爲啥,因爲在場包括陳敬雲,鄭祖蔭,安華林在內都是福州富商,這招富商募捐不就是爲找他們嘛!再說了,這募捐說的好聽個,可是聽林文英的口氣那是白拿的。就算自己在軍政府任職但是誰也不願意當冤大頭啊。林文英說罷後似乎也察覺到了自己說的不適合現在這個場合,小聲的嘀咕了句後也就不說話了。

“呵呵,林文英說的也算是一個法子,不過現在福州纔剛安定下來,我等也不是什麼土匪,白拿自然是不好的!”陳敬雲不聲不響的貶了林文英一句後把視線投向安華林:“財政部的情況怎麼樣,查抄前清餘孽的事情怎麼樣了~”

安華林對自己手裡有多少錢自然是一清二楚的:“墊付了軍購前期款後財政部還有三百九十萬元,查抄的財物中,現在還剩下大約值三百萬元的財務,正在一一變賣,大約還需要一段時間!稅收方面,目前還在按照都督吩咐整頓清理中,所得不多。支出方面,近期預計的花費不少,不算軍械彈藥,目前四旅一團每月要耗費四十萬,軍政府方面支出也要十萬上下,按照手中目前的存銀恐怕是支撐不了多久。另外三個月內還得支付三百三十萬萬的軍械尾款!”

衆人雖然知道軍政府財政困難,但是沒想到會這麼嚴重,按照安華林的說法,別說什麼財政赤字之類的,恐怕是連軍械的尾款都拿不出來了!

鄭祖蔭嘆聲道:“時至今日才知治國難!”

陳敬雲面帶微笑:“鄭先生說的是,治國要是那麼容易,也不會又那麼多的王朝更迭了!”

此時外長林長明也是沉思道:“福州銀行那邊是不是可以想想辦法!”

安華林聽罷後卻搖頭道:“福州銀行內的存銀都是人家存進來的,如果我們用了人家將來要兌換可就拿不出來了!再者,我還準備靠着這批存銀髮行紙幣呢!”

“紙幣!”旁人不解:“現在時局未穩,貿然發行紙幣的話恐怕會引起市面恐慌啊!”

“這是我吩咐的!”陳敬雲打斷了旁人的詢問,主動說了起來:“這印紙幣是爲了節省銀根,緩解財政壓力,只要把匯率維持好,不發生擠兌的話,應該是可行的。”

衆人都不是什麼泥腿子,自然知道銀行是個什麼玩意,也明白這紙幣最重要的就是維持匯率,只要把匯率維持好了,那可就是一兩銀子當兩兩花!

眼見說起了銀行,安華林也說道:“現在紙幣已經快準備好了過兩日去人無誤後就印發,到時候政府收支一律用紙幣。不過現在規模還太小,外人要承認有些難,而且爲了市面穩定和民心,不會強制推廣,所以短時間內只能福州附近用,要和外面交易的話還得真金白銀,所以短期內這紙幣不會太過沖擊市場!”

此時,工商部部長洪子泰朗聲道:“大家看銅元怎麼樣?”

這話一出,立馬就得到了安華林的響應:“對啊,銅元,我怎麼就沒想到這玩意!”

陳敬雲不解問道:“這銅元怎麼個做法!”

當即洪子泰就解釋起來,說了半天功夫後陳敬雲總算是大概明白了,這造銅元比印紙幣還缺德。日常人們用的都是制錢,近些來來銅元興起後也有用銅元的,按照戶部最初的意思自然是製造足量的銅元,可是奈何各地爲了奪利就製造含銅量不足的劣幣以謀取利潤,短時間內還好,但是時間長了銅元貶值後普通百姓就得忍受越來越高的通貨膨脹。總的來說是地方政府在提高通貨膨脹的基礎上進行圈錢。

陳敬雲一聽,雖然覺得這法子損了點,但是現在缺錢缺的厲害,印製銅元總比後世那些軍閥印了軍票就當銀子用強,再說了全國各地造劣質銅元的多了去,不差自己一個。當即就是拍板定下來,讓洪子泰管理,下令福州福寶局正式印製銅元,爲了謀取利益自然是在含銅量上做了點手腳,比市面上的銅元含量要少一些,雖然少的不多,但是架不住積少成多啊!以福寶局那機器印製的產量,那一個月下來是一堆一堆的銅元出去,換成一堆堆的銀元回來!

按照洪子泰的估算,這一個月下來至少也能賺上三十萬銀元!

陳敬雲聽罷也是略微驚歎,怪不得聽說那麼多的的地方政府都發行銅元,原來是這麼賺錢的生意。

爲了軍政府聲譽和個人名聲,洪子泰建議前期印製前清舊幣,等過些時候就印製湖北那邊發行的共和銅元,反正一句話,就是不在銅元打印上福建軍政府的烙印,免的被後世子孫指着脊樑骨罵。

有了這銅元生錢的法子後,雖然日後可以月入數十萬,但是這一時半會的也解不了現在的財政危機,畢竟現在缺口不是幾十萬,而是幾百上千萬之多,真正要解決財政危機,還得從稅收的根子上下手。

現在福建軍政府雖然名頭掛着福建二字,但是實際上最掌控的也就是福州,長樂附近地區,隨着這些天三旅大軍分別向東北沿海,北部,南部沿海進軍,一路各州縣不是投降就是被攻破,使得不少州縣也逐漸加入到軍政府的管轄之類,但是這些新納州縣一時半會還無法徹底掌控,對稅收的貢獻短時間內幾乎爲零,按照鄭祖蔭的預計,即便軍事行動順利,一到三個月內把福建全省掌控住,但是要把全省的稅收集中上來還得兩個月後。

一句話,這三五個月內是別指望着用福建全省的財力養軍辦工廠了。

爲了儘可能的在控制地區內增加收入,各部總長們紛紛建言,此時,身爲民政總長的鄭祖蔭道:“目前我們的稅收主要集中在厘金上,但是這厘金大頭都是地方上收的,如果能夠把地方的這一部分厘金也集中到省財政上,我看翻一番也是不成問題的!”

說罷後,林長明道:“這地方上也要用錢,如果都收上來,下面的地方政府估計要鬧翻了!”

陳敬雲聽到鄭祖蔭的建議有些心動!反正稅收就這麼多,省政府收多了,下面的地方政府自然收少了,自己把稅收集中起來也省的下面的貪官污吏貪墨。不過,這稅收一事不比尋常,面對的可不是百姓而是下屬的官員,一個處理不好就得亂!

沉思後當即道:“目前的稅收制度已經落後於革命形勢了,滿清封建王朝的稅收制度是不能一味繼承的,比如前清的種類項目太多,太雜,其中該歸納分類的歸納分類,該撤銷的該撤銷,該增設的該增設。還有整個稅收體制問題,我的意思是把稅收系統從縣衙中分出來,由財政部統一派遣官員稅吏主持收稅工作,不受地方縣政府管轄,同時爲了貪污腐敗,監察部也要起到該有的作用,嚴格監察!當然了,具體該怎麼改,還得財務部這邊來把握,安總長,近幾日先把這個落實了,一個月內我要看到效果!”

對於陳敬雲的話語中帶有革命等等大義名分的話,衆人也是聽得多了,而且目前的稅收制度實在是亂了點,民衆的負擔很重,但實際上繳納上來的稅收多數都被貪官污吏給摸進自己口袋了,陳敬雲不指望這次稅制改革能徹底的扭轉這種風氣,但求能借着革命的聲勢好好整頓一番,把稅收提上來。

安華林聽罷後,知道自己頭上又擔了個重擔,不過他絲毫沒推辭,反而是滿臉喜色道:“華林知道!”

在安華林看來,陳敬雲給自己安排任務,給自己加擔子那是看得起自己,仔細看看,自己手中的紙幣計劃,稅收改制無論哪一個都是重任的。都督能夠這等緊要的事物交給自己辦,分明是信任自己。

加入軍政府將近半月,安華林是頭一回覺得自己是真正得到了陳敬雲的信任。

把稅制改革確定下來後,陳敬雲繼續道:“不管是銅元印製還是稅收改革都是長期計劃,但是解決不了我們近期內的巨大財政缺口,所以,我決定發行光復債券。”

陳敬雲說出債券兩字後,在場衆人都是明白人,知道陳敬雲是打算借錢了,福州富商雖然衆多,可是這錢恐怕不是那麼好借的啊!

第961章 低估(二)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22章 明爭暗鬥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83章 軍制改革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1038章 f12對f80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1003章 兄弟(二)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969章 北非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91章 福州冬日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89章 政治聚會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51章 胡陳之爭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277章 教育事(一)
第961章 低估(二)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22章 明爭暗鬥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83章 軍制改革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1038章 f12對f80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1003章 兄弟(二)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969章 北非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91章 福州冬日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89章 政治聚會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51章 胡陳之爭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277章 教育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