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東南大學

陳敬雲的這種辦事方式完全就是領導張張口,下面人就類似的那種,比如要找出磺胺,那麼多紅色染料都要一一試驗,誰知道要死掉多少隻小白鼠才能找出來啊。再比如青黴素,只說了從發黴的東西提取出來,但是是什麼東西發黴啊,怎麼提取啊全都是空白。總之到現在爲止這些專家們都是一頭霧水。

不過這些專家們聽到陳敬雲說磺胺可以有效的抵抗感染,治療敗血病,可以挽救無數人生命的時候,他們也是意識到了這事的重要性。

清末民初我國的技術人員還是很務實的,絕大多數的科研人員對於學術的鑽研精神不是後世那些科學家官員能夠比較的,只是這年頭國家不能爲他們提供合格的實驗室和科研器材,讓他們沒辦法研究。現在陳敬雲承諾給他們提供足夠的科研經費,足夠的實驗器材,嗯,還有好多好多的小白鼠。所以他們心中雖然忐忑,但是也是滿口的答應了下來。

其實陳敬雲對這事也不急,反正能早點弄出來就早點,遲一些的話也無所謂,畢竟國民軍的大局是不可能因爲一兩種藥物就能得到改變的。

這既然開了藥物研究這個口子,陳敬雲索性也就把自己記下來的衆多東西也都弄起來,指望着立刻出成果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展開前期的預研嘛,反正也花不了幾個錢。

當即,陳敬雲就是指示由福樂電氣出資進行無線電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用於軍隊通訊,現在國民軍的無線電通訊主要是從外國購進的無線電報機,價格都是死貴死貴的,一個無線電報機就要上萬元,好的還好好幾萬呢,所以之前一段時間裡,陳敬雲都只給了師部陪了無線電電報機,然後隨着慢慢擴充後,現在是正在普及團一級別的無線電報通訊。

而現在國內的其他軍閥軍隊無線電通訊也不怎麼樣,只有北洋軍在師級別上普及了無線電通訊,更低一些的團級別根本就沒有,這一點上國民軍還是佔據了一點優勢。

現在的無線電通訊設備都是進口貨,價格太貴,而且據陳敬雲所知,無線電這玩意應該很簡單的,當年他上小學生的時候都自制過一個收音機呢,只要大概的原理知道了,剩下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所以他是指望着福樂電氣這邊早日能夠搞出來無線電報機,也省的花費那麼多錢去進口。

除了無線電這一塊外,陳敬雲又讓東南鋼鐵廠那邊設立研發部門,專門用於研發新型鋼材等基礎材料的研究,比如製造火炮用的鋼材,比如用於造艦用的裝甲鋼等等。

這些基本上都是基礎研究,一時半會是出不了成果的,不過現在慢慢開始發展的話,經過一定時間的沉澱,總是能夠弄出來的。

不過在設立這些研發部門和實驗室的時候,陳敬雲再一次感覺到了技術人才的缺乏,基本上現在閩浙兩省內挑頭的技術人員大多數都是有着留學經歷歸國的人才,而這一批人數量並不多,但是現在國民軍正在快速發展當中,下屬的工業體系也在快速擴張當中,這樣的情況下閩浙兩省就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除了加大力量招攬外,陳敬雲也是把注意瞄到了自主辦學上面來。

首先是福州中學,這所中學某種程度上已經變成了福州軍校的預備學校,中學出來的近半學生都報考了福州軍校,這些熱血學生們甚至都不用去煽動,他們就會被自己的滿腔熱血衝暈了頭,然後義無反顧的加入到國社黨中來,然後報考福州軍校,成爲國民軍大量軍官的來源。這種特殊情況是現今的特使時代所造成的,陳敬雲要改也改不了。

不過除了福州中學外,福建裡頭還有其他的一些學校,比如福州海軍學校,這所學校之前是船政學堂,它並不是單純的海軍學校,裡面的學科還包含了理工方面的東西,比如船舶製造,電氣通訊等等。

除了福州軍校,福州海軍學校,福州中學外,然後其他的就是隻有一個林長明和其他幾個富商豪紳共同所辦的民辦學校還可以看看,稱之爲東南大學,這名字是夠響亮了,不過由於經費缺乏,師生數量不多,一直都沒能發展起來。

幸亥後,陳敬雲注重的也都是軍校建設,對福州軍校投入了重資建設,使得福州軍校現在已經發展成爲一個綜合性的大型軍事院校,裡面的騎科,步科,炮科三大項已經初具規模,其他的電氣,輜重,後勤等科目也是略有小成。

而普通教育就顯得有些慘了,由於國民軍需要大量的經費,所以說雖然陳敬雲手裡錢不少,但是落實到軍政府的辦公經費就沒多少,以福建軍政府爲例,一共不過五百多萬的經費,這裡頭不但要維持軍政府的正常運轉,還得維持各種民生事項,這分攤到教育事業上來就少的可憐的,而這少的可憐的教育經費大多也是被福州中學給拿了。

所以說,這一年都來國民軍發展的紅紅火火,但是福建省內的的教育體系並沒有得到太大的發展,相對而已,同樣是國民軍控制下的浙江就好很多,各種初等小學,高等小學,中學,以及師範學校全都有,而且辛亥後浙江方面雖然動盪不安,但是主要還是士紳一派掌權了權力,加上財政收入不少,所以對於軍政府方面的經費還算寬裕,這分攤下來的教育經費也不少。

不過閩浙兩省的初等和中等教育雖然缺乏,不夠普及,但是多少還有,但是高等教育就基本上行是空白了,尤其是能夠起到主導科研研究的高等院校一個都沒有。

而這種學校不是說能建就建的起來的,是需要時間來沉澱,而陳敬雲現在所要做的就是起一個頭,打下一個基礎。

基於這樣的考慮,陳敬雲在設立了衆多研發部門和實驗室之後,找來了林長明,和他商談了教育方面的事情,然後林長明雖然現在是擔任着福建軍政府的外長,不過不管是福建軍政府還是浙江軍政府的外長基本都是擺設,陳敬雲的外交政策向來都是自己決定了,輪不到下面人來指手畫腳,所以林長明當這個福建外長有些鬱悶,甚至早就打算辭職了,不過基於種種原因一直沒能成行。

現在陳敬雲來找到他特意商量東南大學一事,他就起了心思了,然後甚至直接道:“如果司令放心,我就辭去現在的外長一職,去當東南大學的校長,專心把這大學給辦起來。”

如其當一個有名無實的軍政府外長還不如專心搞教育呢,這教育如果辦好了,以後也是能讓後人敬仰的。

林長明突然如此說,陳敬雲也是沒有預料到的,當即道:“這個就以後再說,你真要辭職了我一時半會到那裡找人去當這個外長啊!”

這年頭,找個適合的人當外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街上兩條腿的人多的是,但是要找一個合格的外交人員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儘管這個林長明和鄭祖蔭的關係不淺,但是國民軍現在已經掌控閩浙兩省,未來裡廣東興許也能掌控着呢,而鄭祖蔭卻還是侷限在福州省內,怎麼講呢,陳敬雲已經不把鄭祖蔭當對手好久了。也就無所謂林長明和鄭祖蔭的關係了。

陳敬雲說罷後道:“不過東南大學本來就是你辦的,你也可以先兼任校長嘛!我看看,到時候把福州海軍學校的一些理工課程遷移到東南大學去,然後福州軍校裡頭也有一些想相關的課程也可以遷移到東南大學去,我的意思是先把架子搭起來,以後是要辦一個綜合性大學的。”

“至於師資你也不用擔心,我已經是有數了我們閩浙兩省裡頭那麼多人才,找幾個出來當老師還是足夠的,還有我下面實驗室裡也有不少的專家,讓他們兼任一個大學教授應該也不成問題。然後還可以招攬外國教授嘛,只要肯給錢,那些洋人也是會來的!”陳敬雲如此說是有底氣的。

他把自己要辦一個綜合性大學的構思跟美國人隨便提了一提,然而出乎陳敬雲反應之外的是,美國人熱心的很,甚至比當初要援助陳敬雲重建海軍都還要熱心,美國駐福州領事法勒當即就表示,他會極力幫忙福州方面解決師資問題,甚至連教學經費和設備都可以幫忙。

陳敬雲當初聽到法勒這麼說的時候,差點都認爲這法勒是不是發高燒腦子都糊掉了。後來想到了美國放棄庚子賠款用於幫忙中國辦學的事後也就釋然了,這年頭美國還是很熱心輸出他們的價值觀的,後世裡是用麥當勞和好萊塢電影,而現在則是拿出真金白銀來輸入價值觀,至於其中背後的含義嘛,說白的也簡單,那就是希望用這種方式來取得中國精英階層對美國價值觀的好感。

不得不說這種辦法是相當有效的,後世裡一說起中國的敵人是誰,答案肯定是美國和日`本,然後問同一批人,假如可以讓你移民到美國的話,你去還是不去。99%的人都會選擇去,剩下的1%的人都會選擇讓家人去,然後自己在中國繼續當官。

這就是輸出了價值觀的成果。

所以美國駐福州領事法勒對陳敬雲要辦大學的事情熱心無比,不但是親自聯繫了駐華公使嘉樂恆,然後他還第二天就找到了陳敬雲,說美國方面可以給福州所辦的大學提供必要的教師,甚至辦學經費,然後還可以讓這個大學成爲前往美國留學的預科學校,屆時美國將會接受大量的閩浙兩省的留學生。

這一番話說下來也是讓陳敬雲動心了,現在談價值觀之類的東西還太早了點,現在中國需要的是大批的高等學歷的人才,自己現在培養不了,那麼就去留學嘛,反正去日`本留學和去美國留學也沒多大差別。

這樣一來,這纔有了讓陳敬雲把林長明和幾個士紳小打小鬧的東南大學辦成綜合性大學的心思。

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476章 不孝子第95章 北京兵變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598章 鎮壓(一)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14章 剪辮造反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848章 空襲!!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89章 政治聚會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210章 衝鋒(二)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13章 臨近生變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33章 羅漓心思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316章 陣營選擇
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476章 不孝子第95章 北京兵變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598章 鎮壓(一)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14章 剪辮造反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848章 空襲!!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89章 政治聚會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210章 衝鋒(二)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13章 臨近生變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33章 羅漓心思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316章 陣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