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

林少尉所率領的第一波突擊小隊只有二十一個人,但是他們所攜帶的各種輕武器所能發揮出來的火力卻是非常密集,其中有三挺1943年式通用機槍,這款機槍也是中國陸軍自三十年代後到現在爲止所研發的唯一一款班組機槍。

中國陸軍裝備的班組機槍大體上可分爲三個時期,最開始用的就是內戰期間的進口並直接仿製的麥德森輕機槍,國內統一後陸軍開始全面換裝6.8*50標準的步槍彈,並相應研發出了1916年式步槍,1916年式輕機槍。而這個1916年式輕機槍實際上就是麥德森輕機槍的口徑縮小版本。但是實戰效果非常差,很快陸軍就是研發了1921年式輕機槍,並在二十年代全面裝備陸軍,而後的二十多年時間裡,陸軍一直都是把1921年式輕機槍作爲標準的班組機槍使用,雖然有着諸多的改型,但是整體上變化不大。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二戰初期,也就是1939年後,隨着中國陸軍全面換裝火力更爲強大的1937年式半自動步槍,老式的1921年式輕機槍已經越來越無法滿足班組火力的需要,所以當時陸軍就開始研發更新一代的班組機槍,在參考了各國列裝的現役輕機槍後,提出了新式通用機槍的方案,經過多年研發試驗後在1943年定型,並在同年開始裝備陸軍。該槍繼續使用6.8*50標準的步槍彈,可以採用30發的彈夾供彈,同時也可以直接採用彈鏈供彈,氣冷式的槍管可以隨時更換。威力和精度這些就不說了,和老式的1921年式輕機槍差別不大,但是火力持續性確實比1921年式輕機槍好太多,所以很快就是全面裝備陸軍部隊。

目前來說,中國陸軍的機槍大體分爲三種,一種就是1943年式班組機槍,第二種就是7.92毫米機槍彈的1932年式風冷式重機槍,主要是作爲營連級別的支援火力以及作爲車載機槍使用。再有就是12.7毫米口徑的高平兩用機槍,主要用來防空使用。

1943年式輕機槍列裝後,總算是擺脫了1921年式輕機槍時代的火力持續性不足的問題,讓一線步兵?步兵的火力得到了大大加強

林少尉率領的這個突擊小隊除了擁有三挺1943年式輕機槍外,大部分士兵使用的乃是1944年式自動步槍。說起這個1944年式自動步槍,還和去年的中日戰爭有着極大關係。

1937年式半自動步槍自從1937年正式服役後,就一直是作爲中國陸軍的標準單兵武器而是用,在1940年的中蘇奧拉夫武裝衝突中、1941中俄戰爭中都表現出色,但是在去年的中日戰爭中,卻是表現的差強人意,讓陸軍非常不滿。

其原因就是火力密度還是比較差,重量也比較大,在東南亞的叢林地區、島嶼作戰中非常不方便,相反,原本只是作爲近戰武器使用的1936年式衝鋒槍卻是發揮非常出色,雖然射程不遠,但是近距離上火力密度非常高,非常受一線士兵們的歡迎,而原本被軍方寄望深厚,同時在以往的多次實戰中也表現不差的1937年式步槍則是受到了士兵們的排斥,最後導致陸軍不得不從庫存裡抽調大量的1936年式衝鋒槍,同時下達緊急訂單大量製造1936年式衝鋒槍以發放部隊使用。

不過1936年式衝鋒槍雖然火力密度大,但說到底它還只是一款近戰武器,顯然是不可能完全取代步槍成爲單兵主要武器的,所以陸軍在當時除了緊急訂購大量1936年式衝鋒槍以暫緩燃眉之急的同時,也在緊張開發新一代的步槍。而受到當時士兵們反饋回來的火力密度不足等因素,陸軍對新式步槍提出了兩個非常重要的要求,那就是要求新式步槍必須擁有三十發的彈夾,可以採取連射、單射兩種射擊模式。同時爲了避免研發出來一款衝鋒槍,也是要求新式步槍必須具備三百米以上的有效射程,而且在這個射程上還必須確保較高的精度。

當時還是戰爭期間,而戰爭時期裡各種新式武器的研發都是非常迅速的,陸軍裝備部給各大國防承包商下發了招標條件後,很快國內的十幾家國防承包商就是拿出了數十種的設計方案,經過緊張的挑選和試驗後,選中了天津友邦機械公司設計的原型槍,並迅速定型爲1944年式步槍。

該步槍標準彈夾容量爲30發,繼續採用中國陸軍的標準步槍彈,也就是6.8*50步槍彈,縮短了槍管後有效射程依舊能夠達到三百米以上,另外該槍有多個備選子型號,比如可以採用摺疊式槍托,進一步縮短槍支長度,提供作戰時的靈活性。另外也可以加掛兩腳支架,採取彈鏈供彈發射的模式,如此一來搖身一變就成爲了一挺輕機槍。

當然這些子型號先不說了,1944年式步槍最爲主要的還是他的連發射擊模式,可以在短時間內傾瀉密集的彈雨。

使用1944年式自動步槍的一箇中國陸軍步兵班,在火力密度上足以壓制一個使用1937年式半自動步槍的步兵排或者壓制一個使用1916年式栓動步槍的步兵連。

雖然說當時研發1944年式步槍的直接目的是爲了獲得一款能夠在叢林地區作戰時的單兵武器。但是他的優秀性能也是然陸軍看到了它的巷戰潛力,所以不但裝備南方陸軍部隊,同時也在北方部隊尤其是機械化部隊中進行大規模裝備。

現在這僅僅是十多支的1944年式自動步槍,所發射出來的彈雨就讓對面的德軍擡不起頭來,更別說反攻了

兩分鐘後,林少尉纔得到了第二波突擊小隊的增援,隨後他就是率領着部隊向前進攻,手榴彈、步槍子彈什麼的不斷髮射,而攜帶的火箭筒也是時不時的發射。不過和德軍發射火箭筒是用來反坦克的不同,林少尉他們的火箭筒更多是用來反德軍的固定工事目標,這不是說他們打不了坦克,而是對面的德軍沒有坦克讓他們打。

當林少尉所率領的突擊隊越過公路並朝着八號建築方向突擊的時候,那兩輛t18坦克也是終於能夠不用繼續執行壓制任務了,剛纔那短短的五六分鐘裡,他們兩輛坦克輪流壓制,每輛車都發射了七八枚的高爆彈,而且對面的德軍也是發射了三枚的火箭彈進行反擊,不過也算是這兩輛t18坦克的運氣好都沒有打中。

火箭筒雖然威力強大,但是精度差、射程近也是它的致命弱點,沒有逆天的運氣,是很難在上百米外擊中運動中的坦克的。

而於此同時伊方圓上尉則是繼續在地圖上看着,現在的他已經無法直接從視線裡看到自己下屬的這些部隊了,只能通過無線電話來確定他們的方位以及指揮。

“讓三排出一個班,靠近二十七號建築,牽制敵軍!再傳令第四阻擊小組,讓他們警戒二十七號建築周邊!”伊方圓不斷的根據各種信息作出了各種細微的戰術調整。

在他的指揮下,他手下的一百多名官兵分散在方圓百米之內的各個建築裡,正在穩健而快速的向前推進。

如此的指揮模式是嚴重依賴了無線電通訊設備,如果沒有無線電電話的話,伊方圓的指揮是絕對不可能如此通常的,而無線電設備也是中國陸軍打巷戰的一大利器。

中國陸軍,尤其是最爲精銳的機械化部隊,無線電話已經是普及到了班,而一些特殊戰鬥小組,比如兩人制的狙擊組,執行偵查任務的偵查小隊都會配屬無線電話。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陸軍裝備的無線電話已經更換了兩代,從最開始的龐然大物,再到現在的可以單兵攜帶,其發展歷程就和中國的電子設備發展速度一樣快。

中國陸軍現在的發展路子用句很時髦的話來說,朝着信息化的道路在前進!

好吧,這麼說是過分了些,畢竟現在連機械化都沒有完成呢,中國陸軍大量步兵部隊還停留在摩托化步兵的時代,但是這個信息化比和後世2013年的美軍去比啊,得和1945年的美軍去比,而這麼一比的話,優越感不就來了嘛!

當精確制導炸彈、全新模式的步坦協同作戰模式相繼被中國陸軍展現出來後,塞薩洛尼基這個被德軍基於厚望的城市也是一步一步被中國陸軍進行着蠶食。

而且最爲關鍵的是,德軍所取得的戰果比他們所預期的少太多,中國陸軍正式進攻塞薩洛尼基三天後,傷亡人數只有三百多人,其中陣亡的只有五十多人。這個數字對於這場世界大戰裡動輒好幾萬甚至好幾十萬的傷亡人數來說,完全就是一個怪異無比存在。

哪怕是中國陸軍自己都沒有預料到,傷亡數字竟然會這麼小!

但是如果翻看翻看第四裝甲軍在進攻塞薩洛尼基的時候所消耗的各種作戰物資,那麼就會釋然了,因爲中國陸軍不是在用士兵的生命去打仗,而是用錢在打仗

在這作戰的頭三天裡,參與進攻塞薩洛尼基的一線戰鬥步兵只有六千多人,但是後方爲這六千多人提供各種支援的有足足兩萬多人,105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三百多門,另外還有兩個聯隊加起來總數五百多架的飛機爲他們提供支援。

陸軍方面消耗的各種武器高達八千多噸,單單是一個第二裝甲師,消耗的物資就達到了兩千多噸,也就是說第二裝甲師每天消耗了六百多噸的物資。

空軍方面累計出動了三千多架次,投下了兩千多噸的各種類型的炸彈。

海軍也是派出了艦載機提供了一定支援,而且也派出了兩艘巡洋艦冒險靠近爲陸軍提供了艦炮支援。

這些物資可都是要花錢來買單的啊,毫不客氣的說,1945年的中國陸軍是一羣比美國陸軍還要敗家的敗家子……

這一支只有十多萬人的歐洲遠征軍,整合了中國陸軍最爲精華的各種武器裝備,同時也是整個中國陸軍裡最爲花錢的一支部隊。

而這種近乎奢華的作戰方式也是讓歐洲遠征軍可以採取更爲新式的戰鬥模式,減少士兵的傷亡。

隨着中國陸軍的推進,德軍部署在塞薩洛尼基的部隊雖然在總體數量上遠遠超過中國的進攻部隊,德軍在這裡部署了一個步兵師、一個裝甲師,以及一個殘缺的步兵師,總兵力達到三萬多人,另外還有兩個協助防守的意大利師。

而進攻的中國部隊爲第四裝甲軍,然而實際上說是一個軍進攻呢,但是在前面三天裡,真正參與進攻的只是第四裝甲軍下轄的第二裝甲師中的甲戰鬥羣和乙戰鬥羣,總兵力大體上只有五六千。

在這三天裡,第二裝甲師給防守的德軍造成了大量的殺傷,根據第二裝甲師甲戰鬥羣自身的估計,他們在頭三天的進攻當中,至少打死打傷了兩千多名軸心國軍人,至於真實情況是如何,只有天知道了。

在第二裝甲師的兩個戰鬥羣配合作戰下,第二裝甲師在四月十六號黎明時分,攻佔了塞薩洛尼基的德軍外圍陣地,隨後繼續向前挺進,在大量後方重火力的掩護下對塞薩洛尼基的東南城區發起強攻。

到了四月十八號,第二裝甲師的預備隊丙戰鬥羣也是投入了作戰,接過已經苦戰多天的甲戰鬥羣繼續向東南城區發起進攻,而甲戰鬥羣則是獲得了寶貴的休整時間。

當第二裝甲師對着塞薩洛尼基發動猛攻的時候,第四裝甲軍的另外一支主力部隊,也就是第六十七步兵師也沒有看戲,實際上他們在四月十六號的時候就已經繞過了塞薩洛尼基,在其北方快速挺進,突破了當面一個意大利步兵師防禦後,直插塞薩洛尼基的大後方。

四月十八號,第六十七步兵師攻佔了位於塞薩洛尼基西部的亞歷山德利亞,雖然立即遭到了來自德軍的反攻,但是卻是守住了,而如此一來,就等於中國的歐洲遠征軍已經切斷了塞薩洛尼基的後勤補給通道

雖然只憑借兩個師無法做到包圍塞薩洛尼基的德意聯軍,但是後路被切斷後也足以讓德意聯軍從塞薩洛尼基後側,以避免被圍殲的命運,一旦他們撤退,就代表着第四裝甲軍的戰術取得了勝利,迫使德意聯軍主動放棄塞薩洛尼基這個堅固要塞式的城市,在他們撤退的過程中第二裝甲師完全可以進行順風追擊,痛打落水狗。甚至把德國人追急了的話,還有可能逼着德國人和自己打一場野戰。

如果說打巷戰德國人還有些優勢的話,那麼打野戰德國人就是徹底的劣勢了,面對第四裝甲軍這種重型機械化部隊,傳統的步兵部隊根本就無法在野戰中抵抗,打野戰的話可以讓第四裝甲軍的戰鬥力得到最大的發揮。

如果說德意聯軍不主動撤退,那估計遠征軍司令杜巖鵬上將會做夢都笑醒,因爲那樣德國人完全就是送上門來讓他圍殲啊!

如果來一場塞薩洛尼基殲滅戰,他杜巖鵬可就一舉躍爲此戰中最耀眼的明星了,胸前少不得要多上一枚鑽石雙劍勳章的。

不過德國人畢竟不是乖乖站在那裡讓你砍的豬頭,德國的將領們打了那麼多年仗,掄起實戰經驗比中國的這些將領們豐富多了,當初部署在塞薩洛尼基北部小鎮基爾基斯的意大利第三十七步兵師被擊潰了後,他們立即就是意識到了危險,但是就是緊急從塞薩洛尼基抽調了兩個步兵團以及一個坦克營的兵力北上攔截,同時還從卡泰里尼等後方抽調部隊前往波利卡斯特隆,試圖在這裡攔住中國的第六十七步兵師。但是德軍沒有想到的是,中國陸軍的第六十七步兵師並沒有直接前往波利卡斯特隆去奪取那一座大橋作爲渡河所用,而是直接從波利卡斯特隆南部的荒野就展開了渡河,依靠強悍的自行化重型舟橋團的作業,僅僅一天時間裡就是架起了一座鋼鐵結構的臨時橋樑,然後坦克、步兵戰車們迅速通過這座橋樑渡河。隨後在德軍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閃擊了波利卡斯特隆,並奪取了該城市內橫跨瓦爾達爾河的一座橋樑,爲第六十七師的西進正途取得了後勤運輸渠道。

緊接着第六十七步兵師又是迅速南下,連續擊潰了兩個軸心國的步兵團後抵達並攻佔亞歷山德里亞。

由此徹底切斷了塞薩洛尼基的後勤補給通道。

面對這種情況,德軍一方面是從希臘的其他方向抽調部隊,試圖反攻亞歷山德里亞,甚至是想要反擊攻佔波利卡斯特隆,從而取得包圍第六十七步兵師的可能性。

這是一場第四裝甲軍試圖切斷德意聯軍的補給線幷包圍他們,同時德意聯軍也是在試圖切斷第六十七步兵師的補給線幷包圍他們的戰役。

對於第四裝甲軍來說,如果運氣爆棚,那麼就能夠圍殲或者是殲滅大部分在塞薩洛尼基的德意聯軍,如果運氣一般,應該能夠重創主動撤出塞薩洛尼基的德意聯軍。但是如果運氣倒黴的話,非但不能拿下塞薩洛尼基,甚至有可能把第六十七師也給葬送了。

而對於德意聯軍來說,如果他們的實力和運氣足夠,反包圍中國陸軍的第六十七步兵師完全是可能的事情,但是一個搞不好,他們的主力就得葬送在塞薩洛尼基了。

至於誰能夠最後實現自己的戰術目標,現在是誰也說不清楚!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864章 慘烈(一)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210章 衝鋒(二)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917章 F5對P51(一)第129章 夏日情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36章 軍服肩章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1040章 秋熱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358章 蔡家崗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478章 97號陣地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599章 鎮壓(二)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36章 軍服肩章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961章 低估(二)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744章 f5戰鬥機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211章 大戰(一)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677章 二月南京
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864章 慘烈(一)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210章 衝鋒(二)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917章 F5對P51(一)第129章 夏日情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36章 軍服肩章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1040章 秋熱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358章 蔡家崗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478章 97號陣地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599章 鎮壓(二)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36章 軍服肩章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961章 低估(二)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744章 f5戰鬥機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211章 大戰(一)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677章 二月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