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

鎮江方向的局勢變得很不利起來,這裡面的原因很複雜,但是就是三個方面,一個是國民軍之前缺乏大規模作戰的經驗,成軍時間還太短,面對北洋軍這樣的虎狼之師難免有些吃力。第二就是國民軍在防守作戰中嚴重依賴火力優勢,尤其是迫擊炮和輕重機槍,這樣當後勤的子彈炮彈一下子供應不上來的時候就出現問題,另外這些天的交戰中,北洋軍也不傻自然知道重點打擊這些重武器裝備,使得前線部隊損失了衆多的重武器裝備,尤其是機槍更是損失的多,當沒有了重機槍和迫擊炮後,很多國民軍的基層軍官就不知道該怎麼打仗了。而第三,倒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江蘇第三師的突然崩潰。

戰前陳衛華可是把這個江蘇第三師當成了盟軍來對待,並且讓他們承擔了次要方向的作戰任務,然而這個江蘇第三師在曹錕的北洋軍第三師打擊下根本就抵擋不住,迅速奔潰後造成戰線的全線潰敗。

僅僅兩天時間,鎮江方面就是出現瞭如此重大的變故,這讓陳敬雲得知了消息後氣的掀翻了書房裡的書桌。

“他當初是怎麼向我保證,他說鎮江穩如泰山!”陳敬雲很生氣,這個陳衛華自己一向來都是很看好的,要不然也不會把他放在第一師師長這麼重要的位置上來,並且讓他負責鎮江方面的戰事,然而這才幾天功夫呢,他就讓鎮江方面的局勢敗壞到如此局面,這讓陳敬雲如何不氣。

“要不是李繼民帶着第四師去的快,恐怕他都回不來了!”陳敬雲依舊發泄着,而此時陳敬雲身邊的人並不多,只有林成坤和馮勤兩人而已,這兩個人都是陳敬雲親信中的親信了,如果是放在其他人面前陳敬雲也不會直接罵出口了。

如果說把鎮江戰敗的責任全部放在陳衛華身上也是不太公平的,當時讓江蘇第三師參與鎮江作戰是司令部都同意了的,但是誰都沒想到這個江蘇第三師竟然這麼不經打,沒幾天功夫就徹底奔潰了,以至於讓第一師陷入險境。事發後陳衛華下令撤退轉進也是正確的,不過陳衛華唯一的錯誤就是沒有妥善安排部隊用以阻擊敵人的追兵,以至於讓撤退中的部隊遭受了敵軍騎兵部隊的追擊。

後來就是讓撤退變成了一場潰逃,撤退永遠都比進攻困難,衡量一支軍隊的戰鬥力,看看他能不能順利組織撤退就可以了。

好不容易平息下來心中的怒氣,陳敬雲才問道:“現在第一師和鎮江方面的情況如何了?”

馮勤知道陳敬雲還在氣頭上,所以很是小心的回答:“目前第一師已經收攏整合好了部隊,三個步兵團裡第11團損失過半,13團由於擔負阻敵任務損失也不小,炮兵團也損失了一個營的火炮,只有12團還保持了完整的建制!按照參謀部的估計,排除士氣因素,從兵力上和裝備上估計,第一師應該還保持了七成的戰鬥力。”

“鎮江方面現在第一師已經和第四師部署了聯合防線,並且靠近了江邊上,可以有效的得到海軍的火炮支援!”馮勤快速的解釋着:“不過薩將軍來電,說海軍外出多時,已經對陸地進行了持續數天的炮擊,彈藥和補給都已經缺乏,請求准許回江陰進行補給!”

陳敬雲道:“鎮江距離江陰不遠,讓他們輪流派軍艦回去進行補給就是了,鎮江那邊必須保持海軍的火炮支援!”

有海軍火炮支援都打成這個鬼樣子了要是海軍走了,鎮江還不得立馬就丟了。丟了鎮江後恐怕連上海保不住了。屆時國民軍在蘇南地區的戰略就全部失敗了。

陳敬雲說罷後又道:“給廣州的沈綱去電,讓他即刻乘船來杭州,至於廣州那邊的第三師嘛,你們說誰適合?”

陳敬雲這突然說要把沈綱調來杭州,這話裡頭重用的含義已經很明顯了,蘇南地區的戰事進行到現在,局勢對國民軍已經越來越不利了,雖然陳敬雲把整個國民軍司令部都帶到了杭州,手底下更是有着一大羣人出謀劃策,這些人裡頭留學德國的也有,西點畢業生也有,留日的也有,然後保定軍校以及國內各所陸軍學校出身的更是多不勝數,然而這些人裡頭卻是讓陳敬雲越來越沒安全感。而沈綱,卻是用事實證明了他是個合格的將領,杭州戰事的時候只是小小的露了下頭,然而在廣州那邊的各種戰術調動和佈置卻是讓司令部的一羣人都讚不絕口,別看沈綱制定的各種計劃都普通尋常,然而正是這種普通尋常讓國民軍第三師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損失擊敗了龍濟光的兩萬多人,這種能力放眼現今的國民軍裡頭,還沒有人能夠與其比肩。

沈綱要被重用了,馮勤和林成坤多少是羨慕的,馮勤不用說了,雖然是參謀總長,但是從來就沒帶過部隊,只是個參謀角色,雖然深得陳敬雲重用,但是身爲一個軍人,他又何嘗不想去前線帶領千軍萬馬呢。而林成坤呢,自從起義之久就一直帶着警衛師,基本上行陳敬雲去那裡他就去那裡,想要領兵作戰的話,除非陳敬雲要親自帶着警衛師上前線,不然他暫時是沒這個機會了。

羨慕之餘,兩人考慮了會後馮勤首先道:“第三師師長的人選我建議作戰司的樑訓勤,然後戰略司的陳儀也是可以勝任的,總務司的郭恆思也是不錯的人選!”

馮勤一下子說出了三個人選,而這些人基本都是參謀部下屬各司的重要人員,效仿沈綱之前例的話,擔任第三師的師長應該是可以的了!

而林成坤這時候也道:“我本來也是打算提議這幾個人的,不過馮參謀長既然說了他們我也就不說了,我就說說另外幾個,一個是第六師的副師長莊先河,另外一個是第五師的副師長徐離善,他們兩人都是早年加入我們國民軍的了,資格夠老,而且帶兵經驗是有的。再者就是第一師13團的團長徐鏡清,這個人不管是在之前杭州戰事中作戰還是這幾天的作戰中,打的都很不錯。”

陳敬雲聽罷後道:“徐鏡清現在是第一師的13團團長,現在第一師正值緊要關頭,調走他是得不償失,至於樑訓勤和陳儀以及郭恆思現在都在參謀部擔任要職,蘇南戰事都要用着他們,也不能輕易調離,這樣,讓第五師的副師長徐離善到廣州去擔任第三師師長。”

這樣決定了下來了後,馮勤看了看陳敬雲的臉色,然後小聲的問陳敬雲:“司令,這調沈綱回來的話,是準備讓他擔任?”

沈綱雖然還是少將,他之前是第三師的師長這次被陳敬雲調來杭州的話,那麼可以判定是需要擔任重擔的,那麼他能夠去那裡呢,在司令部裡擔任職務是不太可能的了,因爲現在的各司司長都有人選,而就算讓沈綱擔任各司司長的話那就不是提升而是降職了,如果是更上一部的話,那麼就是三大部的總長和次長了,這些總長次長也不是那麼好換的,參謀部的總長馮勤暫時還看不到自己會被撤換的跡象,而次長嘛則是袁方,他也不好換,至於後勤部和裝備部那地方就不適合沈綱這樣帶兵的將領去。說以轉來轉去就剩下一個方向,那就是下屬各師的師長了。

而最後可能的就是第一師師長的位置,現在的陳衛華雖然是陳敬雲甚爲喜愛的將領,一路走上來也順風順水,但是鎮江那邊現在出了那麼大的紕漏他總得出來負責的,甚至直接被陳敬雲撤下來都有可能的。

陳敬雲深思了會後道:“給沈綱加中將銜,讓他回來擔任第一師師長!”

陳敬雲的這番話倒是沒讓馮勤和林成坤意外,畢竟讓沈綱那麼老遠的來到杭州,陳敬雲總不會讓他做冷板凳的。

說罷後陳敬雲接着道:“現第一師師長陳衛華調任都督府侍從武官長,原副師長撤職,安排到福州軍校那邊去講學吧。第一師13團團長徐鏡清因作戰有功升少將銜並調任第一師副師長,13團團長由副團長繼任。”

陳敬雲這簡短的一番話就已經宣示了現在第一師的兩個主官的悲劇命運了,不過好歹陳衛華沒有被直接撤職,以後調任都督府侍從武官長的話也算是跟在陳敬雲身邊的人,日後未必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性。陳敬雲之所以這樣做,原因也簡單,人活一輩子誰能保證自己一直沒有過錯,身爲一個將軍更不可能一直打勝仗的,如果打了敗仗的將領陳敬雲都直接撤掉以後永不敘用的話,估計以後國民軍都找不到幾個高級將領來帶兵打仗了。當初袁方差點讓13團被包圍陳敬雲都沒有直接把他撤職,現在陳衛華遭遇戰敗後陳敬雲也同樣不會這麼做,當然了,讓他從前線下來冷靜一段時間是一定的了,以後嘛看情況而言,誰也說不準以後就用上他了。

有人悲就有人喜,陳衛華從前線黯然而回,而徐鏡清則是從團長一舉躍爲副師長,從上校變成了少將,徹底進入了國民軍高級將領的行列當中來。

除了人事調整外,爲了穩住鎮江那邊的局勢,陳敬雲命令鎮江方面收攏江蘇第三師的殘兵,利用這些殘兵組成了一個守備團協助防守,然後命令溧水的第一師和第七師發動相關攻勢,牽制南京方向的北洋軍,用以減輕鎮江方向的壓力,馬成還聯合了第二師和第七師的偵查騎兵營,臨時組建了一個小規模的騎兵部隊前往南京到鎮江的鐵路沿線上擾襲北洋軍的補給線。

就在蘇南局勢對國民軍越來越不利的情況下,二十九號蔡鍔正式對外界宣佈將準備啓程前往北京,行程是先做鐵路到法屬河內,然後乘船到上海,再到北京,並表示希望能夠都和陳敬雲見一見,談一談。

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456章 北巡(一)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129章 夏日情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66章 福寧公司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233章 喜與憂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302章 遷移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211章 大戰(一)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48章 山東亂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209章 衝鋒(一)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351章 蔡凝(二)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51章 胡陳之爭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84章 人事任命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94章 軍校演講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864章 慘烈(一)第71章 各省局勢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334章 上海事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969章 北非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
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456章 北巡(一)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129章 夏日情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66章 福寧公司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233章 喜與憂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302章 遷移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211章 大戰(一)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48章 山東亂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209章 衝鋒(一)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351章 蔡凝(二)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51章 胡陳之爭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84章 人事任命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94章 軍校演講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864章 慘烈(一)第71章 各省局勢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334章 上海事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969章 北非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