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大戰(三)

鑑於黃莊方向的戰局有着不順利的局面,加上鄧家坳那邊的第二團進展順利,所以林成坤在下午時分就把兩個營的預備部隊抽調了一個營增援警衛師第一團,試圖繼續加強第一團的兵力用於快速攻克黃莊,而更重要的則是企圖在黃莊放下消滅北洋軍的有生力量,而不只是單純的攻克黃莊。

林成坤根據戰局發展調兵遣將的時候,馮國璋則是一臉沉色的坐着,下面則是好幾個北洋軍的高級將領。南京北岸的北洋軍雖然兵力不多,只有六千人不到,但是集中的高級將領卻是非常多,其中多數都是北洋第二軍裡的司令部人員。

“黃莊的防線還過於單薄,紫陽,等會你帶着第三特遣支隊增援黃莊方向,務必守住黃莊!”馮國璋說出了這話後,下面的一衆將領卻是面色各有不同。

其中一個人猶豫了半天后道:“軍長,現在鄧家坳那邊的情況也緊急,這把第三特遣支隊調到黃莊後,鄧家坳那邊恐怕就……”

馮國璋直接道:“無妨,鄧家坳那邊既然守不住就棄守,讓三十一團今夜乘夜色撤往泰山鎮!”

自從國民軍渡江意圖進攻南京以來,馮國璋就以軍長的身份直接接過了南京防守的指揮權,親自指揮這五千餘人進行防守,一開始他就是準備以泰山鎮外中心,試圖建立一個穩固的防守體系,之前的兩天和國民軍的數次交鋒中也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但是他沒有想到之前的國民軍並沒有發揮全部力量,只是試探攻擊而已,而等今天早上國民軍警衛師發動全線總攻之後,原本看似穩固的防線立馬就變得搖搖欲墜了,最前線的夏莊竟然連六個小時都沒有支撐到就已經被國民軍攻克,好在前線指揮官並沒有死守,而是見勢不妙之後立馬撤往夏莊,然後和夏莊守軍一起加強夏莊防線。

然後鄧家坳那邊也是告急,可是此時馮國璋手裡已經沒有更多的兵力可調派了,手中的主力就是一個第八師的第三十團以及半個第三十一團,這加起來三千餘人就是他馮國璋防守南京的主力部隊了,至於其他的附屬部隊工程營和輜重營以及警衛部隊之類的臨時編成了三個特遣支隊,每個支隊把八九百人,在解家莊那邊放了一個,然後泰山鎮以及後方火車站等地佈置了一個支隊,只剩下一個特遣支隊的後備隊。

現在夏莊方向告急,鑑於夏莊方向的重要性,他不得不把這個特遣支隊也調往夏莊方向的,用於增援第第三十團。

馮國璋手裡的第三十團之前可是完全大部建制的部隊,馮國璋在張勳出發去鎮江的時候留下來的,總兵力高達兩千餘人,而這兩千餘人之前防守黃莊之時竟然連六個小時都沒有抵擋住,這讓馮國璋對國民軍警衛師的戰鬥力再一次看高了許多。所以才把第三特遣支隊也派往黃莊用於增強第三十團。至於鄧家坳那邊,位置並不如黃莊那麼重要,而且第三十一團乃是之前防守長江北岸的部隊,被國民軍警衛師一路打的逃到南京之後只剩下千人不到,如此兵力要像防守住鄧家坳已經不太可能,就算加派第三特遣支隊也把握不大,還不如干脆直接撤退轉入泰山鎮。

至於解家莊的第二特遣支隊,馮國璋根據前線的情報得知現在問題不大,暫時還不太需要援軍,如果到時候不濟的話,也可以直接撤回來,問題不大。

其實馮國璋對於防守住黃莊也沒有太大的把握,心裡已經打定主力,如果黃莊方向防守不成的話,他乾脆也把主力也撤回來,然後集中兵力死守泰山鎮等待第七師的南下增援,他就不信憑藉手中五千餘人的兵力連三五天都守不到。

之所以只說三五天,那是因爲他已經收到袁世凱的電報,說已經命令王汝賢的第七師即日南下,通過津浦線鐵路緊急增援之下,頂多三天時間就能夠到達南京外圍地區對馮國璋進行增援。

不過馮國璋不知道的是,袁世凱爲了調動第七師南下可是花費了不少功夫,本來前幾天袁世凱得知國民軍渡江進攻南京的時候,他就已經準備調第七師南下增援了。但是一時間卻是抽不出來足夠的開拔軍費給第七師,導致第七師不能成行,王汝賢雖然說要南下,但是沒見到軍費那是那點沒動身的意思。

而現今北洋政府爲了維持南京方向的三個師作戰,這前後一個月來就已經花費了數百萬之多,而現在還沒有得到善後大借款的北洋政府維持着這麼大一個攤子,養着數十萬的軍隊本來就很吃力了,爲了維持前線部隊花費的數百萬已經是袁世凱從四面八方挪用出來的,根本就拿不出更多的銀子來。

今天又收到馮國璋的求援電報後,他袁某人也顧不上其他的,直接給王汝賢拍發電報,今日內必須開拔,不然他王汝賢這個師長就當到頭了。王汝賢接到電報後當着部下就是罵了:“就知道催我出兵,可是軍費就一毛不給,這讓我如何面對第七師的上萬兄弟!”

心裡不爽歸不爽,但是王汝賢面對袁世凱措辭強硬的電報,也是不得不從第七師的小金庫裡拿出一部分,充當開拔費,雖然只發了一部分但是好歹也是讓那些大頭兵們罵罵咧咧着登上了火車。

王汝賢不滿,他袁世凱更不滿了,辛亥後他袁世凱何曾遇到過指揮不動的事情,可是自從南北和談結束,北洋組閣之後,下面的諸多大將們越來越驕橫,雖然明面上對他依舊恭敬聽令,但是平日裡用着的時候就是有種不順暢的感覺,讓袁世凱越來越感覺原來跟着他起家的那些將領不好帶了。

可是現今這種時刻杯酒釋兵權之類的事情是沒法做也不能做的,南方大局還得靠着那些大將們。可是儘管如此,他還是加快了組建第九師和第十師的步伐,準備在原來的北洋軍體系外建立一個新的軍事體系。

袁世凱很自信,當年他能在小站裡練出來一個北洋軍,那麼今天他就能夠再練出來一支新軍隊。

不管怎麼說,北洋軍第七師終於是磨磨蹭蹭的從山東開始南下了,至於是否能夠和袁世凱以及馮國璋想象的那樣在三天時間左右到達南京及時增援馮國璋所部,那就是誰也不知道了。

當第七師磨磨蹭蹭的時候,南京北城的戰事依舊在繼續,警衛師按照着預定的計劃展開進攻,警衛師第一團順利攻佔夏莊之後又緊隨北洋軍身後開始進攻黃莊。傍晚時分和北洋守軍進行大規模戰鬥,然而進展卻不大,這個除了北洋軍在黃莊周邊集結了高達兩千兵力的因素外,更重要的則是警衛師第一團經過一個白天的激戰,不但士兵的體能消耗嚴重,前線部隊的彈藥也已經短缺,而由於推進速度過快,並且一直處於激戰狀態,後方的補給運送的不太及時,導致傍晚時分發動了一場大規模進攻後就不得不停下了前進的步伐,準備進行短時間的休整以及補充彈藥。

這個時間裡,後方的炮兵團也開始匆忙的把炮兵陣地前移,以便及時的支援前線作戰部隊。

而利用這個時間,黃莊的北洋軍則是緊急的加強防禦,晚上,北洋軍第三特遣支隊也抵達黃莊,不但他來了,而且馮國璋也親自過來檢查防線,會見下面的基層軍官,一直到下半夜才匆匆回到泰山鎮。

這南京戰事因爲夜色暫告一段落的時候,蘇南地區其他方向的戰事卻是沒有停歇下來。

當警衛師在南京發動總攻之前,國民軍第七師也順利完成迂迴,並且擊潰了少量阻擋的北洋軍之後順利攻佔句容。

當林肇民的第七師攻佔句容之後,在鎮江的曹錕立馬就是察覺到了危險,因爲如果第七師繼續北上的話,只要繼續前進十多公里那麼就能到達長江,也就是說會切斷鎮江方向的第三師以及第八師的退路,而這種情況是曹錕所不願意看到的。於是準備抽調一個旅的部隊回防,準備阻擋國民軍第七師繼續北上。

可是對面的沈綱顯然也是看出來曹錕想要抽調部隊,立即就是發動了相關的攻勢用以牽制曹錕和張勳的部隊,最後雖然成功的部隊抽調出來了,但是爲了掩護這些部隊順利撤出,北洋軍不得不承受了較大的傷亡,這讓曹錕氣的想罵娘。

“曹兄,這麼下去可不行啊,現在彈藥雖然還有些,但是知道南京那邊要打多久,而且這些時間來我們兩部傷亡也大,繼續打下去的話先不說南京那邊能不能守住,就算守住了到時候怕是你我的部隊也都打光了!”張勳憂心忡忡着。

曹錕比他更擔心,事實上,從國民軍渡江進攻南京的時候,他就是有了很不好的預感,但是之前馮國璋命令他加快進攻速度,意圖先一步奪取鎮江。當時曹錕雖然不太滿意,但是也是發動了幾次進攻,但是面對日夜成熟的鎮江防禦體系,這幾次進攻收效甚微,後來曹錕乾脆也就不搭理馮國璋命令他三天拿下鎮江的命令了,磨磨蹭蹭拖着,甚至他心裡已經想着是不是先撤回南京去,畢竟南京那些現在是自顧不暇,第五師那邊也是被拖住了,這個時候萬一國民軍抄他後路的話,他可就是會被包圍的啊!

可是馮國璋那邊沒命令,他也不好公然撤兵。

果然擔心什麼就來什麼,得知句容失守後,曹錕立即就想到了國民軍的用意,他們是想要切斷自己的退路,甚至可能會配合鎮江方面的部隊試圖包圍自己。

雖然說以國民軍的兵力要想包圍自己兩萬多人很困難,但是一旦後路被切斷的話,也會造成很大的麻煩,到時候萬一出了什麼意外可就得不償失了。

如此情況下,曹錕一面派出部隊緊急前往句容,試圖阻擋國民軍的繼續北上,另外一方面他也是給南京的馮國璋發報,請求暫緩鎮江攻勢,准許第三師和第八師先行撤往南京。

馮國璋接到電報後卻是大發雷霆:“他曹錕想要跑,這種緊要關頭他怎麼能撤,他要一撤的話,鎮江方向的國民軍立即就能渡江北上,屆時南京就更守不住了。南京一旦沒守住,南岸的三萬多人可就要全丟了!”

“給他回電,第七師不日將南下,命他牽制住鎮江方向之敵軍!”馮國璋氣呼呼的回了這個電報後,讓曹錕也是鬱悶不已:“第七師,第七師,這都說多少天了,要能來早就來了。不來的話就憑南京成立的幾千烏合之衆能守住?”

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961章 低估(二)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46章 丫頭換裝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353章 王麒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209章 衝鋒(一)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1章 各省局勢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33章 羅漓心思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96章 福州體系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46章 丫頭換裝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918章 F5對P51(二)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429章 ‘抗菌素’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41章 南下北上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598章 鎮壓(一)
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961章 低估(二)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46章 丫頭換裝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353章 王麒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209章 衝鋒(一)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1章 各省局勢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33章 羅漓心思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96章 福州體系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46章 丫頭換裝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918章 F5對P51(二)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429章 ‘抗菌素’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41章 南下北上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598章 鎮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