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廣東亂局(一)

國民軍的軍械一直都是很緊張的,隨着國民軍的三個旅分別向三個方向進軍,從投降以及反正的清軍手中相繼得到了不少槍支,可是這批新得到的槍械中也是型號複雜,漢陽造並不多,其他都是一些老舊槍支,以至於就地新組建的步兵營都得不到統一的漢陽造用,只能是各種槍支混雜着用。

要說起來,其實還是陳敬雲的擴軍步伐太快,以至於槍械根本就跟不上步,整編三旅一團時,陳敬雲搜刮了所有武器裝備才把三個旅統一裝備了漢陽造。現在的情況是除了福州這邊的第四旅和警衛團外,馬成在福鼎收編了兩個營,李繼民在南平收編了兩個營編成了第九團,袁方從泉州和漳州的投降巡防營中也挑出了兩個營的兵力,這些當地擴編的五個步兵營都是由前清軍組成,是老兵。不用怎麼訓練就能拉上戰場,不比那些新招的新兵至少要磨練一段時間後才堪用。

所以新繳獲的那些雜七雜八的槍支基本也就都裝備在這五個營上面了,以至於新組建的第四旅要一直等着,而計劃中的第五旅更是沒影的事!

重武器方面,在這批德國老舊軍械到來之前,整個福建一共就六挺重機槍,十八門火炮,重武器就這麼點,自然就沒什麼好分的。

現在這批軍械到了後,陳敬雲是打算先把第四旅拉出來,至於已經分出去的三個旅等等再說,所以他接着道:“第四旅的旅長還沒有,嗯,就陳奎你來當個代理旅長,代理副旅長就陳衛華,團長的位置你們也都先兼着!”

原本還苦着臉的陳奎一聽,立馬臉色就變得高興起來:“謝都督!”

“先別謝,等我把話說完!”陳敬雲沒搭理他去而是繼續說道:“第四旅再領三門六十毫米山炮,兩挺重機槍,兩挺輕機槍。,這個主要是給你先把架子搭起來,培養人員,等下一批軍械到了再裝備滿員,如果到時候拉上了戰場第四旅成了軟腳蟹我是要軍法從事的,可不要怪我沒有提醒你們!”

後半句陳敬雲的警告陳奎就沒放在心上,當聽到說給自己的第四旅配了輕重機槍四挺的時候,他已經很滿足了,重機槍他是知道的,可是原先國民軍一共也才那麼六挺,這還分了三個方向,第一旅纔拿到了兩挺而已。而自己一下子就拿了四挺輕重機槍,而且第四旅目前還在訓練階段,先把架子搭起來,人員訓練好後下一批軍械到了也不至於沒人會用!

“都督放心,到時候第四旅要是出問題,我陳奎就自裁以報都督!”陳奎也是個愣人,話不經過腦袋就說了出來。

“哼,別動不動就學日本人自殺,我看不慣!”陳敬雲要的不是他的命,而是第四旅的戰鬥力!

解決了第四旅後,盤算着手裡剩下的家當,陳敬雲接着吩咐歐陽天:“手裡的東西也不留了,給三旅、二旅、警衛團各兩挺輕機槍,第三旅給他們補兩挺重機槍;警衛團領三門六十毫米山炮;讓他們先用少量裝備把人員訓練出來!至於剩下的八挺重機槍、四挺輕機槍、六門六十毫米山炮、六門七十五毫米野炮都給第一旅,讓第一旅組建一個滿編的炮兵營!”

給第二旅、第三旅、第四旅、警衛團都裝備了少量的輕重機槍和山炮,雖然數量少形成的戰鬥力有限,但是前期主要是讓他們訓練人員,等以後有了大批軍械後也能夠快速成軍,而把主要的重火力都調給第一旅,除了第一旅的馬成被陳敬雲信任外,更重要的是第一旅位於福鼎,距離溫州只有一牆之隔,不管是以後向浙江擴張還是抵擋北洋南下,第一旅都是首當其衝,也是執行陳敬雲以前規劃的練軍規劃,把重火力集中起來放在主要戰線。就目前來說,福建東北部就是主要戰線。

相對而言,福建西北部的江西已經爆發革命,短時間內是對福建沒有威脅的,唯一剩下的也就是建寧那個半死不活的徐鏡清了。而東南部臨近廣東,廣東省內的新軍也多是心向革命的,威脅並不大,甚至陳敬雲已經盤算着該怎麼拿下廣東了。

分掉這些重火器後,步槍也分掉了!剩下的那批手槍陳敬雲也沒打算留着生鏽,當即道:“魯格手槍安排給營級以上軍官當配槍,那批自動手槍就給我的衛隊,多餘給警衛團練練手!”

魯格手槍這種高級貨色在陳敬雲看來就純粹是面子貨色,配給高級軍官正好,嗯,自己也得留幾支,毛瑟C96自動手槍配給衛隊是用來保自己的小命的。

分完了軍械,歐陽天和陳奎以及陳衛華也沒好意思繼續留着,眼看着天色將晚他們也都回去了。

這個時候,忙碌了一天的陳敬雲纔回到都督府後院!

“回來了!”一見陳敬雲進來,裡面的羅漓就是小跑了出來,臉上掛着明顯的笑容:“我讓秦嬸教我煲湯了呢!”

“哦,這我可要嘗一嘗!”陳敬雲伸出手來拉着她的手!

雖然是在府內,但是旁邊還有好些丫頭在,羅漓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想要掙扎着拉出來,可是陳敬雲抓的緊,她略微掙扎了下後也就隨陳敬雲了。

吃罷晚飯後,兩人自然又是一場男女大戰,直到羅漓求饒說:“都督你明天還有事呢,就繞了人家吧!”

第二天,也就是十一月十號,正在漳州休整的袁方給陳敬雲發去了電報,根據第三旅向潮州方向派遣的小規模部隊反饋回來的消息,說是潮州九號晚爆發了起義,目前爲止戰局不明,袁方不敢擅自決定,因此向陳敬雲發報請求指示。

拿過電文一看,陳敬雲就知道,廣東的大規模起義應該已經開始了!隨後他直接招來了馮勤等參謀部軍官。

“按照袁旅長的電報,以及早上收到的多封關於廣東發生動亂的消息,屬下以爲廣東的大規模起義已經爆發!”馮勤手中的文件夾內有數張電文,都是和廣東有關的。

“管他亂不亂,直接進軍就是了!”說話的是陳奎,雖然已經貴爲旅長,但是他本質裡是沒什麼見識的親兵出身,說起話來不經過思考。陳敬雲之所以讓他掌管第七團後又升他爲第四旅旅長,只是因爲他是自己的親兵對自己比較忠誠而已,當然爲了保持第四旅的戰鬥力,陳敬雲可是把陳衛華升爲了副旅長,這兩個人配合應該可以確保第四旅無事。

“這貿然進軍會不會影響到我們南方諸省的團結?”這次說話的是林肇民,他雖然現在沒有掌握實權,但是依舊是國民軍副司令,一般的軍事會議他都會參加。

“廣東那邊的力量不小,裝備可比我們強多了,他們的炮二十五標可是有滿編五十四門大炮!到時候如果他們反抗的話,我怕第三旅抗不了!”林成坤也是皺着眉頭如此說着。

說實話,如果不是忌憚廣東那邊的軍事力量太過於強悍,陳敬雲早就下令第三旅南下廣東了,不會弄成這樣只派了點小部隊去查看情況。廣東省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有光復,只要是因爲上一次廣州起義中同盟會損失的力量太大,骨幹基本被一掃而空,同時第二十六鎮被遣散,餘部暫編爲第四十九協,歸屬第二十五鎮龍濟光管轄,不過又被當局所猜忌,派遣到省城之外剿匪,現在省城廣州所駐紮的都是巡防營,這才使得廣東直到現在還沒有光復,成爲清廷在南方唯一還維持着統治的省份。

陳敬雲問:“馮勤,第三旅現在休整的怎麼樣了,新組建的兩個營成軍了嗎?”

馮勤身爲參謀部總長,對各部隊的狀況瞭解的比陳敬雲更清楚,當即道:“自從袁方率部到達漳州後,已經休整了三天,部隊狀況完好!新編的兩個營也是根據馬旅長、李旅長擴編的成例,,先從部隊中抽出骨幹組建新步兵營,由此造成第二旅的缺額由降兵打散補充,目前已經初步成軍,不過軍官極度缺乏!”

這個收反正士兵的方式是馬成最開始用,主要是怕把反正士兵單獨編隊後忠誠不足,所以才把降兵分散補充各部隊,再從部隊中以排爲單位成建制抽調,重新組建新步兵營。

“軍官那裡都缺,大家都一樣!”陳敬雲說着:“對了,馬成,你記一下,由於軍官缺乏,在福州內籌辦速成軍校,培養基層軍官爲主。”

軍校的事情陳敬雲早就想辦,不過前些時間沒顧得上,今天既然說起了就臨時記下,讓馮勤他們規劃好章程後再做打算。

“言歸正題,廣東那邊的革命兄弟既然已經奮起反抗革命,我們也不能幹看着!”陳敬雲自從昨天和安華林談過話後,就已經放棄了心中原定的穩紮穩打的計劃,而是選擇了短時間內擴張。

而現在的方向,就是廣東!

陳敬雲心思思索着,廣東那邊如果新軍不和自己敵對的話,那麼拿下廣東是不成問題的,但關鍵的是誰也不能保證他們不和自己敵對啊,所以動作要輕,要穩。

“馮勤,你來擬電文,即刻起,第三旅下屬的兩個新編步兵營組建爲第十團,駐紮漳州,廈門,守備地方,第三旅即刻南下潮州!讓他打起革命的旗號來,儘量聯絡廣東那邊的民軍!”陳敬雲說出了這個命令後,下面諸人都是臉色一變,馮勤等人都知道這個決定意味着什麼,那意味着擴張!

陳奎更是一臉興奮:“都督,你看,廣東那邊清軍勢大,是不是把我的第四旅也調過去!”

陳奎想的什麼陳敬雲很清楚,不外乎就是爲了軍功而已,生怕慢了撈不着仗打,沒仗打就沒有軍功。陳敬雲冷看了他一眼:“好好訓練四旅,以後大把機會讓你賺取軍功!”

陳奎被陳敬雲罵了一句,也就不敢繼續開口了。

陳敬雲繼續道:“既然第九團、第十團都編了,福鼎那邊的兩個新組建的營也編成第十一團!讓他們繼續編練,招滿三個營編成滿編團。”

禁制就地徵兵現在是很難控制的,比如之前的第一旅有了傷亡了,需要補充新兵的時候短時間內不能從福州得到補充,陳敬雲就只能允許他們就地招兵。雖然有着手下將領將來不受控制的風險,但是目前來說陳敬雲對手下將領的控制是極爲嚴格的,三個旅都有自己的心腹將領帶領,至於以後等勢力擴張好了,穩定下來了自然會禁制就地招兵,再把軍校開辦後,大批的低級軍官補充下去,現役軍官再以培訓的名義調走,學幾個月後調往其他部隊,這樣就能極大的避免部隊叛變的風險。

馮勤按照命令剛讓電報人員給外面的將領發送電報,就有人拿着一封電報過來。

陳敬雲沒直接看內容,而是先掃了一眼落款,發現竟然是黃興,再仔細一看,臉上慢慢就浮現了喜色。

“正缺着枕頭呢,黃克強就送來了!”

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858章 秦海濤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36章 軍服肩章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586章 毒氣彈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369章 十九號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14章 剪辮造反第28章 購軍械(一)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66章 福寧公司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961章 低估(二)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235章 岑春煊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350章 蔡凝(一)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917章 F5對P51(一)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91章 福州冬日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575章 伏擊戰第46章 丫頭換裝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33章 羅漓心思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4章 花巷所聞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352章 蔡凝(三)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437章 春季攻勢
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858章 秦海濤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36章 軍服肩章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586章 毒氣彈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369章 十九號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14章 剪辮造反第28章 購軍械(一)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66章 福寧公司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961章 低估(二)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235章 岑春煊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350章 蔡凝(一)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917章 F5對P51(一)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91章 福州冬日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575章 伏擊戰第46章 丫頭換裝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33章 羅漓心思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4章 花巷所聞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352章 蔡凝(三)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437章 春季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