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中日宣戰

莊楠也是老資格的人了,福建軍政府時代就是籌餉處的處長,國民軍控制閩浙兩省的時候擔任了浙江省財政部次長並實際上掌控了浙江省的財政大權,更加一手推動了浙江省的稅收改革,和福建省財政部總長安華林一起支撐起了國民軍的龐大軍費。

南京臨時共和政府時期他擔任財政部次長,1915年財政部總長安華林升爲政務院院長後,他也就順理成章的接任財政部總長一職,並且在1920年換屆的時候和其他重要角色一樣得到了留任,繼續擔任財政部總長一職。

“雖然今年的財政情況對比去年有所下降,但是軍費對比去年依舊有所增加,額定軍費支出是六億五千萬元。不過俄國那邊已無大規模戰事,花費較小,所以今年的軍費大部分是預備用在採購新式裝備上。如今旅順那邊如果真的打起來,所需的軍費怕是不比前幾年我們在俄國的軍費開支小!”莊楠說到這裡的時候還不忘提醒衆人:“而前幾年我們在俄國的軍費開支英法美三國承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而且除了1919年的鄂木斯克反攻戰役外,我軍也沒有在俄國和蘇軍爆發大規模的戰爭,仗主要還是俄羅斯國防軍打的,所以落到我們自己頭上的軍費開支其實並沒有多少!”

莊楠慢慢的說着:“而這一次旅順的話,前些時候沈綱也和我說了,怕是前期就需要上億的戰費。而財政部這邊呢,建議是陸軍自身擠出來五千萬,然後財政部這邊再從其他方面挪出五千萬來。這樣一來前期所需的一個億的戰費也就有着落了!”

看着莊楠如此說,再看沈綱臉色平靜陳敬雲就猜到軍方和財政部這邊已經是私下裡爲這戰費進行了溝通並達成了初步協議,畢竟這種事情他們也不想在聯合會議上出現問題,然後由陳敬雲親自來裁斷,等把事情鬧到陳敬雲面前的時候就不太好收場了因爲誰也不知道陳敬雲會怎麼做,萬一陳敬雲要陸軍自己全部承擔這臨時戰費又或者是要財政部額外掏出臨時戰費的話,那麼他們自己就得傻眼了。

陳敬雲道:“嗯,這前期一個億也是夠用了,不過雖然預期打不了太久,但是也要防着萬一,所以這後備的軍費開始財政部這邊也要提前預備,免的到時候說沒錢打不了仗!”

莊楠道:“總統放心,財政部這邊已經開始加大第八期國債的發行,國內的數大銀行也是給了我個準信,到時候單是這幾家銀行就能夠承銷至少三個億的第八期國債!”

莊楠口中的國內銀行指的就是華夏銀行和東南銀行以及華興銀行等國內的數大銀行,這些銀行一個比一個有錢,一個個手裡都握着好幾個億的國債,每年從政府手裡拿到的利息就是好幾千萬。對於普通民衆而言購買國債也就是相當於存款又或者是愛國心的表現,但是對於這些大型銀行來說,購買國債那是投資,國債可是能夠給他們的帶來穩定而豐厚的回報,只要政府不倒臺那麼這風險是非常低的,更何況就算政府倒臺了,以國內這些銀行財團的影響力,後繼政府也是不敢不承認這些國債的有效性的。當年陳敬雲那麼強勢,上臺後還不是照樣乖乖的承認前清和北洋時代的各項國內外欠款。

“民政部那邊的也要做好民衆的安撫工作,不要讓軍屬們影響前線戰士的士氣!”陳敬雲如此說着,隨後政務院那邊的交通部乃至監察部和陳彩的調查局都是做出了相關發言,陳彩更是當着衆人的面說:“總統放心,那些日`本間諜們一個也跑不了!”

政務院這邊討論了大半天,而軍方的代表們一個個都是閉緊了嘴巴沒有說話,等唐紹儀又一次發言後陳敬雲纔是把話題轉到了軍方等人身上:“旅順和朝鮮那邊準備的如何了?”

沈綱道:“總統放心呢,我陸軍在東北的部隊已經準備完畢,隨時可以進行作戰!”

這個時候,陳敬雲揮了揮手,唐紹儀等一羣政府官員們陸續出去,現今的中國體系裡軍政分明無比,軍方和政務院那邊的關係就是軍費,除了討論軍費外其他的事情都是沒什麼好說的,而軍方要怎麼行動政務院那邊也是不能管。政務院那邊唯一能夠限制軍方的手段就是軍費了,但是對於軍方的具體行動卻是沒有干涉的權力。

等政務院這邊的人出去了後,沈綱等人這纔開始詳細的說了起來:“我陸軍在東北方向已經部署了三個軍共計十五個步兵師、兩個騎兵師、兩個摩托化師、一個裝甲師以及五個炮兵旅!”

隨着沈綱的示意,左玉剛把帶來的作戰地圖掛在了牆上然後用指揮榜再上面一邊指示一邊道:“在旅順方向,是當年攻克青島的第三軍,其軍長由樑訓勤中將擔任!下轄第三師、第五師、第二十七師、第三十六師。其中第三師是當年攻克青島的老部隊了!除了這四個步兵師外,另外有第一炮兵旅、第六炮兵旅,其中第六炮兵旅轄有我軍僅有的兩個攻城重炮營,裝備了六門1919年式155毫米重型加農炮以及六門1920年式兩百四十毫米重型榴彈炮”

1919年式155毫米重型加農炮和陸軍中大量裝備的1918年式155毫米野戰加農炮不同,1918年式155加農炮是陸軍的野戰壓制用炮,雖然口徑大但是機動能力還算可以接受,總量也才十噸左右,而1919年式的155重加農炮純粹是爲了攻堅作戰而生產的,原型可是海軍的六寸艦炮,一共也就六門而已,雖然進行了減重設計但是依舊擁有高達五十倍口徑和重達二十五噸的重量,其射程和彈丸威力只有海軍所用的1915年式六寸五十三倍炮才能超過它,但是海軍所用的艦炮可是不能搬到岸上機動的。

1920年式的兩百四十毫米重型榴彈炮同樣是爲了攻堅而專門研製生產,數量同樣也只有少得可憐的六門,重量將近四十噸,最大射程超過了十五千米。

左玉剛繼續道:“除了四個步兵師和兩個炮兵旅外,由海軍艦炮改裝而來的四門列車炮也正在趕赴旅順,列車炮部隊裝備了四門從海軍接收的210毫米加農炮,剩餘的四門210毫米列車炮正在改裝當中。”

1922年的華盛頓海軍條約中,中國按照條約規定必須拆毀兩艘美造前無畏以及一艘德造裝巡,只剩下了一艘裝巡可以被當成訓練艦。而這些拆毀戰艦上的武備自然是不可能一股腦扔了,海軍把前無畏上的共計八門十二寸的艦炮搬到了陸地,然後分別部署在上海以及廣州當做岸防炮。而剩下的大量八寸、七寸老式艦炮大多也是被改裝爲岸防炮,極大的充實了中國岸防炮的力量。不過受限於陸軍缺乏大口徑重炮的原因,陳敬雲親自抽調了從德造裝巡格奈森瑙號上的八門210毫米艦炮給了陸軍改裝爲列車炮,只是改裝工作緩慢,這小半年過去了也才完成了四門的改裝工作,其他的還在上海兵工廠那邊呢。

爲了攻克旅順要塞,中國陸軍可是把全部家當都拿了出來,大口徑的火炮一門不剩全部拉到了旅順那邊去,除了這四門210毫米列車炮,六門155毫米重型加農炮,六門240毫米重型榴彈炮外,還有大量的155毫米野戰加農炮和榴彈炮。至於更小口徑的105榴彈炮和加農炮以及75毫米的山炮和野炮就是更多了。

“朝鮮那邊有第八軍、第十軍,兩軍共計轄有十一個步兵師、第三騎兵師、以及第二炮兵旅、第三炮兵旅、第八炮兵旅。第十軍軍長爲陳儀中將,第八軍軍長爲李連陽中將,另外裝甲集羣的第二裝甲師、第一摩步師、第九摩步師已經在瀋陽完成集結待命!”

左玉剛說罷後重新坐下,然後沈綱接着道:“前線各部隊早已經是做好了準備,隨時可以進行作戰!”

陳敬雲點頭,軍方的這些部署他之前是知道的,也是他所批准的,環視了在座將領一眼後,他把目光落在了左玉剛身上:“裝甲集羣那邊還少個人,玉剛你準備準備,今晚就趕赴東北。擔任裝甲集羣的司令!”

左玉剛一聽,陳敬雲這話可是大出他的意料之外,他可是沒有想到過自己會被突然調到東北去擔任這裝甲集羣的司令,原本還以爲是原裝甲司的司長、現第二裝甲師的師長方大山會擔任這個司令呢。不過一想到方大山雖然是裝甲部隊的創始人,但是資歷始終過輕,現在還只是個少將,擔任裝甲機羣的司令顯然是不太服衆的。

當即也就是站起來道:“卑職遵命,今晚就去東北!”

說道這裡,陳敬雲又道:“至於東北戰事有着三個軍,一個裝甲集羣,沒個統一指揮也是不行的。戰役總司令的人選你們有什麼意見?”

此次對日作戰東北需要一個戰區司令,這是人人都知道的。就和駐俄部隊總司令一樣,這個位置被一大票軍方大佬盯着,哪怕是參謀部總長的沈綱都是眼巴巴的盯着這個位置呢。

而說實話能坐上這個位置的人也就那麼幾個,首先這軍銜得是上將,不然管不了下面的一票中將軍長。而中國陸軍的現役上將其實沒有幾個,1915年統一的時候有沈綱、李繼民、袁方、徐離善,另外還得加上一個段芝貴、段祺瑞兩人。隨後幾年段芝貴和段祺瑞兩人陸續轉入預備役,就只剩下了四個人,1919年的時候陳敬雲晉升了林肇民、馬成兩人爲上將,就使得現役上將的人數恢復到了六個人。

這七八年裡陳敬雲一共也就晉升了兩個上將,而說實話現有的六個上將對於高達一百五十多萬的中國陸軍而言是偏少的,只不過統一後沒有什麼大戰爆發,這沒有軍功單憑資歷的話,那些中將們要再一次晉升爲上將,難度不是一般的大,馬成和林肇民他們可都是福州起義時的老人了,這才獲得了上將軍銜,而其他人大多數都是不夠格的。

而這六個人裡頭,李繼民還在俄國,乃是中國駐俄部隊總司令,不能輕易回國的,而徐離善去年才從俄國回國,隨後又是率軍事代表團去英法兩國考察,現在還沒回來呢。袁方呢坐鎮西南,也是走不開。

林肇民還在蘭州,掌管着西北新疆以及俄國的部分軍事部署,也是不能輕易調動。

щщщ●тт kān●¢o

如此算下來,就只剩下沈綱和馬成兩個人了。說實話,這東北戰區總司令的人選並沒有太多的選擇,陳敬雲心裡邊一邊是暗想着:“等過了這一場東北的戰事,自己看來是多提拔幾個上將了,不然實在不夠用!”

至於上將的人選,陳敬雲心裡已經是預定了,不外乎就是陳儀、樑訓勤和左玉剛這幾個人,至於到時候能不能真的獲得提拔,那就得看他們在這場戰事的表現了。

一邊暗想也是一邊道:“沈綱,東北那邊沒人也不行,你就到東北那邊走一趟,負責統籌東北戰事!”

說罷不管沈綱臉上的喜色,當即又是道:“馬成你接任參謀部總長一職,安排後方事務!”

“另外讓徐鏡清去上海,負責統籌沿海諸省的戰備工作,防備日軍從海上登陸我沿海腹地!”陳敬雲一臉說出了好幾個任命後下面幾個人臉色各異,沈綱欣喜無比,要知道他當這個參謀部總長已經好多年了,一直都想着到外頭和李繼民、徐離善等人一樣領軍一方。如今機會總算是來了。

這場會議散了後,當晚沈綱和左玉剛連夜乘坐陸軍專列奔赴東北,爲了趕時間他們一路上除了補給燃料外都沒有停過,直接奔赴瀋陽,隨同他們一起去的還有國家軍事委員會派出的大量參謀人員。

此時,中國已經從政治和軍事上都做好了對日開戰的準備,等的就是5月7號的到來。

5月7號,中國外交部向日`本駐華使館遞交國書,要求日`本按照旅大條約準時歸還旅順,否則一切後果由日`本所承擔!而這個也就是所謂的最後通牒了,相對的日`本同樣對中國發出了強硬的外交口號,要求中國軍方立即從旅順北部的緩衝地區撤退,不但日`本將會採取自己的行動維護日`本在華利益。

當日夜,中國東北的部隊開始驅趕了日`本駐南滿鐵路的守備部隊併發生大規模交火,八號早上六點,隨着最後通牒時間到達後,中國陸軍第六炮兵旅下轄的155毫米重型加農炮開始向旅順展開炮擊。於此同時南京共和政府發言人在衆多等待了一整夜的記者面前宣讀了對日宣戰全文!由此中國對日宣戰!

八號上午十二點,日`本以保衛關東州和朝鮮爲口號向中國宣戰!

1923年5月8號,中日戰爭正式爆發!

第233章 喜與憂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315章 B3轟炸機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1003章 兄弟(二)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1056章 分析(二)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139章 7月調整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454章 狐狸精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461章 方大山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51章 胡陳之爭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27章 袁氏復出
第233章 喜與憂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315章 B3轟炸機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1003章 兄弟(二)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1056章 分析(二)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139章 7月調整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454章 狐狸精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461章 方大山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51章 胡陳之爭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27章 袁氏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