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小別新婚

陳敬雲在碼頭演講完後,並沒有過多的停留,而是直接在衛隊的護送下往都督府回去。

闊別福州已經將近兩月,一路上坐在車內的陳敬雲看着福州的街道,感覺有些不一樣了的,雖然說福州還是原來的那個福州,周圍的建築也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但是陳敬雲依舊感覺到不一樣了。一年前他率領軍隊起兵發動福州起義時,福州依舊沉睡着,大街小巷裡放眼望過去全都是馬褂辮子,處處都充溢着古老而愚昧的氣息,而今天從車窗外看出去,這街道兩側的人羣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

男人們雖然大多還是穿着傳統的馬褂,但是頭上的辮子卻已經見不到了,男人們相互見面時也沒有了屈膝問安之類的,而是改成了握手等禮儀。而街頭上的多數年輕人或者是較爲開明的中年男子已經不再穿着傳統的馬褂,而是換成了西服居多,另外很多年輕人穿着一種類似中山裝的服裝。這種服裝自然不是孫中山所創,而是福州中學學生的制服,而福州中學的制服很大程度上參考了日`本那邊的學生制服,這種制服和西裝不一樣,不過同樣帶有明顯的西化風格,簡便、讓人穿上後更能體現年輕人的朝氣蓬勃精神,這種的類似服裝在辛亥後就流行了起來,加上後來福州軍校的日常學生制服當中也放棄了國民軍軍服,而是改用了類似的福州中學的學生制服,就更是讓年輕人對這種服裝有好感了。街道上的女子明顯也比以前多了,辛亥前福州大街小巷裡頭雖然也有不少婦女走動,更是比例卻是很少的,並且以成婚後的婦女或者必須爲生活拋頭露面的下層女子居多,然而現在一眼看過去,卻是能夠見到不少的年輕女孩子也在街面上走動了。

這些女孩子的穿着就有很大不同了,有傳統的大襟之類的,也有辛亥後一度口號喊的很響亮要復漢家衣裳的晚明風格的漢服,也有很多女子穿着洋人那邊流傳過來的洋裝。甚至偶爾還能在街頭上看見幾個披着皮草披肩、裹着裡頭的旗袍的女子。

看到其他的還好,但是看到這旗袍就讓陳敬雲覺得有些意思了,彷佛置身於舊中國的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一樣。這說起來,旗袍還是他陳敬雲畫圖後讓林韻做的呢,這個時空裡也是林韻最先穿的了。

任何服飾的流行都需要帶頭人的,而林韻明顯就是旗袍流行的源頭了,雖然剛開始覺得陳敬雲畫出來的這種衣服有些暴露,開叉過高,不過她後來略微改了,把開叉放到了膝蓋下做來穿了,天氣略寒時就在外頭加一件皮草的披肩披着。而由於林韻是陳敬雲的妻子,平日裡大多數是不外出,也不參與什麼政治之類的,但是福州里頭的諸多大員的妻女們卻是時不時的來見林韻,這說白了就是夫人外交,那些男人們在外頭建功立業、試圖用政績和軍功獲取陳敬雲的信任,而他們的夫人們也沒閒着,三天兩頭就有國民軍體系裡頭的大員們的妻子來見林韻,或閒聊,或一起喝下午茶、打牌之類的,總之就是希望建立穩定的聯絡關係了。

林韻雖然年輕,但是自從嫁給陳敬雲後或多或少也能接觸一些政治方面的事情,加上柳河巷那邊的陳俞氏那個老太太也明確指點過,那些男人們在外頭忙着,沒時間顧着家裡頭,你呢平時也多照顧他們的內宅。所以對這些應酬林韻也是做的極多,平時大大小小的節日裡,陳敬雲或許會忙着國民軍裡頭的大事,不過林韻乃至柳河巷的陳俞氏都會派遣下人給那些陳敬雲委以重任的軍官或官員家屬送去節禮,禮自然是不重的,但是這個情他們卻不能不記着。

這種夫人外交的情況下,林韻在福州上層社會的女眷當中自然也是威望越來越高,而林韻時常穿的旗盤很自然的就讓那些貴婦小姐們仿製了起來,不過現在這些旗袍還只限於上層社會,畢竟這旗袍和普通衣服不一樣,一件絲綢旗袍加上一件搭配的貴重毛皮披肩,足以讓那些中產階層的夫人小姐們都望而止步。不過也沒誰規定旗袍一定要用絲綢做,一定就得搭配貴重的皮草不是,日後時間慢慢久了總會大面積流行的。

不過現在而言還爲時尚早,陳敬雲街頭上見到的那幾個穿着旗袍的無一例外都是貴婦小姐,身邊都跟着僕人女僕的那種。

街頭上的人們穿着和以前有了很大的變化,另瓦街道兩側的商鋪也有了明顯的變化,不少高檔店鋪的商家們已經開始使用電燈,自從福樂電氣在陳敬雲的扶持下大力發展以來,發電量一天比一天高,而福樂電氣投入重資建設的電網也在幾個大型城市裡頭快速成型着,尤其是福州和杭州更是重點,福樂電氣甚至能做到覆蓋大部分的城區。

電網的建設使得電燈開始進入尋常百姓階層,一年前福州里能夠用上電燈的不過是軍政府各部門和少數幾個富豪的宅院,而隨着電網的建設日益完善,加上福樂電氣在一年內多次宣佈降低用電資費,並採取了和美國一家公司合作,獲得了電燈技術的專利授權,開始在福州經濟開發區內投資建廠建設了燈泡廠,使得燈泡這個用電的主要設備售價大幅度降低,種種相結合,才讓福樂電氣的業務開始逐步進入民生用電的階層。在這之前,福樂電氣的業務主要還是向各工商企業供電,比如福州兵工廠這個巨頭,以及其他的一些工廠等等,民用業務卻是不多,而隨着電網和用電設備的費用大幅度降低後,普通居民也開始慢慢接受電燈這樣新鮮事務了。當然了,和其他新鮮東西一樣,這個接受也只限於商鋪或者中產階層的家庭,普通貧困家庭每天都爲吃飽飯而操心呢,哪有閒錢來用電燈,不說以後的每月電費,單單是第一次開動電燈的安裝費就不是他們所能接受的。

商鋪裡展示櫃裡的商品也和以前有了極大變化,來之世界各國的商品先不說,有不少還是閩浙兩省產的商品,比如火柴、肥皂這些基本商品相當大的一部分都產自於閩浙兩省的工商企業。

現在的國民軍控制區下,閩浙兩省的民政和工商事務一般還是歸屬於兩省軍政府所掌管,陳敬雲一般都只是提個大方向,具體事情一般是不參與的,軍務上的事務以及要和袁世凱、美國乃至其他列強打交道就已經夠他操心的了,然後還有一個國社黨呢,如果其他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都得管的話,十個陳敬雲也忙不過來。

陳敬雲把民政和工商等事務放手下面,也讓鄭祖蔭和蔣尊簋等人放心不少。國民軍發展到這個局面,陳敬雲現在的地位已經不是他們所能夠撼動的了,甚至鄭祖蔭早已經斷了和陳敬雲爭一爭領導權的心思,只要陳敬雲把民政和工商事務放手,讓他鄭祖蔭不至於成爲一個空頭民政總長,那麼他就算是接受陳敬雲的領導也無妨。

事實上,陳敬雲他也的確沒有說要把所有權利都集中到手中的打算,現在的國民軍體系雖然表面看上去亂七八糟,有着兩個省軍政府,一個國民軍司令部,然後財政大權被國民軍司令部的籌餉處所把守,最近還聽聞陳敬雲要在國民軍司令部下組建內政處。但是這看上去亂糟糟的同時卻保持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構架。

國民軍司令部掌管軍政、財政大權,然後兩省的民政事務由兩省軍政府各自負責,但是同時他們上面都還有着一個陳敬雲壓着。

所以雖然不倫不類,但是目前來說結構還是相對穩定,各部門的工作也沒有造成太大的不變,這種情況下陳敬雲也沒打算要去改變什麼,至少暫時不會去改變這種構架。他要的是穩定,而不是動亂。

畢竟他陳敬雲如果一旦要變動現有體系,那就是一場閩浙兩省官場上的大地震。這文官系統裡可不是軍隊,在軍隊裡陳敬雲是絕對的說一就是一,下面人全都得聽命,權威容不得任何人的質疑。然而文官系統嘛,這點陳敬雲沒把握,如果說要讓鄭祖蔭以及其他的文官准照他的指示執政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是陳敬雲如果說要變動制度,把這些人開革了或者降職之類的,那肯定是會鬧翻的,對兩省的政府運轉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而現在,陳敬雲不想出現太大的變故,他要的是穩定,在穩定的大環境下,一些小毛病則可用其他方法解決。

看着福州在自己的帶領下出現日漸日新的變化,看着街頭上那些充滿朝氣的年輕人,陳敬雲面部帶上了笑容,這一刻,他是有些自豪的:放眼中國,能夠做到如此的軍閥應該是不多吧!

帶着好心情,陳敬雲回到了都督府,而隨同陳敬雲一起回來或者迎接陳敬雲回福州的軍政要員們也沒有停留過久,在都督府前院簡單的一敘過後也就各自回去了,和陳敬雲一樣,對那些跟隨陳敬雲北上蘇南的軍政官員們也有兩個多月沒回來了,雖然建功立業很重要,但是也多思念着家中妻女老母。

此時,都督府後院裡頭,林韻此刻面上帶着喜色,陪着陳俞氏聊着,雖然說着話呢,但是明顯心思是不在這上頭,陳俞氏看着自己這兒媳的神情,自然是知道她爲何會如此,別說林韻這樣滿懷期待的等着,她陳俞氏還不是如此。這種等待兒子即將歸來的心情和數年前等待陳敬雲東渡留洋歸國時是一樣的,不同的是,當年兒子是外出求學,而現在,她的兒子卻是領軍在外。當年陳敬雲東渡留學時,陳俞氏就時常擔心着他吃不好、穿不好,在異國他鄉怕是生病了都無人照顧。而這兩個月陳敬雲領軍在外,更是讓陳俞氏每天都到佛堂禮佛,求佛祖抱有她這個唯一的兒子平平安安,不要遭遇危險,當陳敬雲剛到達蘇南時,從陳奎等幾口人口中得知國民軍在鎮江大敗,北洋軍眼睜睜就要南下數百里之際,她幾乎整天都待在佛堂裡,求的不是國民軍勝利,而是她兒子的平安。

這擔心了數月,陳敬雲總算是回來了,而且還是取得了大勝回來的,這讓陳俞氏一直提起的心終於是放了下來,得知陳敬雲今日回府後,她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來到都督府,表面說是來看林韻的,但是她真正想看的自然是她的兒子。

果然,正午剛過,就有人來通報說艦隊已經到碼頭來了,不久又有人來說陳敬雲已經從碼頭啓程回府了,而這時,羅漓邁着小步,臉上帶着喜色走向了陳俞氏和林韻:“老爺他已經在前院見完那些官員了,就回後院了!”

聽到這,林韻站了起來,然後走出門口向那院門望去,陳俞氏這會也顧不上什麼長輩晚輩之類的禮儀了,也是站了起來,走到了門口向院門看去。

都督府雖然說都是陳敬雲的住宅,但是實際上前院部分是作爲都督府的辦公所在地,這後院纔是陳敬雲的住宅。而剛入後院,陳敬雲遠遠的就能看見林韻翹首以望等着她了,多日未見的她和兩月前沒有太多的不同,今天的她穿着旗袍、肩上披了間白色的狐狸大衣,看上去更加成熟有着少婦的韻味了。

而她身邊的母親陳俞氏看起來確實要比兩月前似乎蒼老了些,遠遠的就能望見她臉上那些歲月留下的痕跡。

陳敬雲快步上前,然後走到陳俞氏的前頭就是要行大禮:“兒子出門在外多日,讓母親擔心了!”

陳俞氏扶着他,拉着他的手:“不擔心的,不擔心,我兒在外頭忙國家大事是應該的。”然後仔細的打量着身穿將官服的陳敬雲,然後纔是點點頭:“好,看上去沒瘦,這就好!”

雖然只有這簡短兩句話,但是陳敬雲卻是感受到了來至於陳俞氏的那股濃厚愛護之心,這是母親對於孩子的關心。

不過陳俞氏也沒霸佔陳敬雲太久:“回來就好!韻兒她們也是等急了呢!”

這時,陳敬雲轉身走到林韻身前,拉起她的手:“我不在的日子你幸苦了!”

林韻不像陳俞氏那麼沉着,還沒說話呢那眼淚就是嘩嘩的流,一邊的陳俞氏看着這小兩口也是露出了微笑。此時羅漓也是走了過來,雖然沒和林韻流淚,不過眼圈也是紅了。

陳敬雲也拉過她的手:“你也辛苦了!”

陳俞氏看着自家兒子一手拉一個,露出微笑的時候也是側了側身子,然後不動聲色的離去了,這時刻,還是留給她們這兩個女娃吧,自己只要知道自己的兒子平平安安的,沒受傷,沒凍着餓着就已經足夠了。

而自己這個兒子也是不用自己太操心的,雖然內宅的事情處理的亂七八糟的,現在上海那邊都還有個正懷着陳家骨肉的董白氏,不過這事業上卻是無話可說的,說不準以後還真能當上總統呢,有這樣的一個兒子,平生知足了。日後到了地底下,也就有臉面見那老頭子了,想起了亡夫,陳俞氏那蒼老的眼神裡也是帶了絲神異,彷佛想起了年輕時候的模樣。

見到了闊別已久的陳敬雲,讓林韻一時間有些忘情的流下了眼淚,而這時候身邊都還有女僕跟着呢,覺得在下人面前哭着有些丟臉的她還沒反應過來,就是被陳敬雲涌入了懷中,一邊的羅漓雖然看着羨慕,但是也很識趣的沒上前,而是主動的退開了兩步。這林韻本來就是有些不好意思的了,這會被陳敬雲當衆擁抱就更是臉蛋通紅了,趕緊掙扎的出來:“有人呢!”

陳敬雲在她耳邊低語:“沒人呢!”

林韻不信,掙扎着擡起了頭,然後向周圍望了眼,見那些女僕下人們都已經不見了人影。那些女僕們又不是榆木腦袋,見自家老爺和夫人摟摟抱抱親熱着,加上一邊的羅漓使着顏色呢,所以很快就主動退了出去,以至於偌大房間裡頭只剩下陳敬雲和他懷裡的林韻了。

林韻見四周沒了人,這纔是不掙扎了,她和陳敬雲成婚一年多,什麼羞人的事都做過了,摟摟抱抱自然是沒什麼的,但是有外人在的時候自然是不一樣的。現在沒了外人,也就沒了那份不好意思的心思,不僅不掙扎了,反而主動伸出了雙手環抱陳敬雲,然後擡起了頭。

此刻她的臉上還掛着方纔的淚痕,讓陳敬雲看了慾望頓生,低頭就是吻上了紅脣,而一陣激吻過後,陳敬雲在林韻的一聲驚叫中,把林韻抱在了懷裡,然後快步的走入了房間,雖然現在還是大白天呢,但是這兩個年輕男女卻彷佛都忘記了一樣,就連林韻都沒出聲說什麼大白天之類的不能做,反而是把頭埋入了陳敬雲胸膛前,她期待着。

兩人闊別已久,加上兩人成親也不過一年,本來就是熱情似火的年紀裡他們兩人房事頻繁,而闊別兩月裡林韻也是時常想念陳敬雲,有道是小別勝新婚,這忍不住也是正常的。而陳敬雲在上海那邊也是因爲董白氏有身孕,不能行房事,雖說有其他方式解決呢,但是終究不是正道,嚴格來說也算是忍了不短時間了。

兩個乾柴烈火的年輕夫婦沒一會就齊齊滾上了牀,然後衣衫紛飛,呻吟聲和喘息聲逐漸響起……

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235章 岑春煊第23章 收攏軍心第212章 大戰(二)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337章 渡江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833章 直升機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207章 空襲(一)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29章 購軍械(二)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29章 購軍械(二)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9章 密議(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14章 剪辮造反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74章 冬衣風波(一)
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235章 岑春煊第23章 收攏軍心第212章 大戰(二)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337章 渡江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833章 直升機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207章 空襲(一)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29章 購軍械(二)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29章 購軍械(二)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9章 密議(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14章 剪辮造反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74章 冬衣風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