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局勢急變

歐洲自從1914年爆發戰爭以來,儘管不斷有陸續國家參展,尤其是隨着奧斯曼土耳其、意大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國家的相繼加入使得了這一場戰爭波及了幾乎整個歐洲地區,在前線奮戰的各國軍人總數高達千萬以上,然而儘管規模越來越大,但是佔據卻是一直都是僵持的狀態,英法聯軍在西線儘管佔據了一定的優勢但是他們並沒有能力突破德軍的防線並打到柏林去,而在南線意大利的參戰並沒有幫協約國多大的忙,儘管牽制了奧匈帝國衆多的兵力,但實際上意大利被打的很慘,如果不是有英法兩國派遣援軍來,意大利估計連羅馬都會被德奧聯軍攻克了。

而在東線,俄軍卻是連接戰敗,1915年德軍抽調主力奔赴東線的時候,和奧匈帝國的軍隊一起發動了波蘭戰役,試圖把俄軍主力包圍在波蘭這個口袋中,以徹底殲滅俄軍主力後逼迫俄國投降,此戰俄軍雖然損失高達一百萬多人,但是並沒有讓俄軍徹底喪失主力,相反俄軍還在1916年集結了兩百多萬兵力對德奧聯軍發動了反攻,結果是睜着眼睛都能猜得出來的,參戰雙方不管是進攻方還是防守一方,都是損失慘重。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各種戰役實際上相當無趣的,都是雙方彙集衆多的兵力然後進攻,打上幾個月後各自死傷幾十萬上百萬,然而一如既往的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樣的戰爭打起來也就逐漸演變爲消耗戰,除了比拼各國的工業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比拼各國的後備兵員數量,這一場大戰幾乎讓歐洲的這些參戰國把所有的適齡男子都送上了前線,這也是中國的勞工輸出會受到英法兩國的極大歡迎的原因所在。

在這樣的消耗戰中,除了美中日等幾個國家大把大把的賺着黃金外匯外,實際參戰的各國幾乎都是筋疲力盡,就連英國國內都不得不實行事務配給制度,昔日隨處可見的食物如今已經收到了嚴格的管制,哪怕是那些貴族們舉行酒會晚宴的時候那些廚房人員們也是不得不想着各種辦法從各種渠道籌集各種食物。

英國雖然實行了戰時配給制度,但是民衆好歹能吃得上飯,但是其他幾個參戰國就沒有太好的運氣了,尤其是俄國的情況更爲糟糕。

多年的戰爭讓俄國國內的反戰情緒極大,加上物資奇缺導致連莫斯科的民衆都吃不上黑麪包了,這種情況下普通民衆不發生動亂纔是怪事。實際上俄國並不是沒有獲取這些民生物資的途徑,因爲戰爭的因素導致他們國內的糧食產量降低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俄國卻是可以進口糧食,相對於德國被全面封鎖的情況,而英國面臨着德國無限制潛艇戰的威脅,實際上俄國獲得外援的通道是非常安全的。

然而這種安全不代表着運力就有多高的了,現在俄國獲取外援的通道主要就是依靠遠東鐵路,依靠着遠東鐵路大量中國製造的軍械源源不斷的奔赴俄國歐洲前線,1914年開始中國就開始爲俄軍提供軍械等軍事物質,並且規模不斷擴大,到了1915年的時候,來自中國的軍事物資已經佔據了俄軍全部軍事物資的10%,而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了,爲了滿足對俄的軍械出口,中國甚至在東北投資建設了數家兵工廠,就近對俄軍進行大量的軍械出口。

而到了1916年,尤其是下半年開始俄國國內各工廠相繼爆發罷工等暴`亂後,俄國國內的工業產業進一步遭到重創,而這個時候來自中國的軍事物資就顯得更重要了,相對於日`本、美國貨來說,中國提供的軍事物資價格更低,而起專門爲了出口俄國而配套的工廠所生產出來的也都是俄軍制式武器,另外在運輸上也更爲方便,可以便捷的通過中國、俄國的鐵路網出口俄國,而不用和日`本和美國的一樣要先海運到海參威,而在冬天的時候更是隻能運到朝鮮釜山港或者中國的其他北方不凍港。

如此造成的結果就是來自中國的軍事物資在俄軍中的比例進一步加大,到1917年初的時候來自中國的各種軍事物資已經是佔據了俄軍進口軍事物資的80%,而佔據了當時俄軍所有軍事物資的20%。某種程度上來說,來自中國的物資供應了俄軍至少上百萬的軍隊在作戰!

關閉<廣告>

而俄國也由此成爲了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出口國,僅次於美國,而然這種出口幾乎全都是軍事物資的出口,並沒有其他的什麼工業品,更沒有俄國國內急需的糧食。

中國之所以沒能向俄國出口大量的糧食,其中第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自己的糧食產量都不夠,儘管這幾年中國爲了進行土地改革而花費了大力氣,而且每年投入了巨資興建了衆多水利設施,然而糧食平均產量的偏低卻是個硬傷,爲了提高糧食產量這幾年南京共和政府可是施行了數種龐大的政策,第一就是修建水利,而第二個就是鼓勵農業活動中使用化肥,並對化肥企業施行優惠近乎免稅的政策用以降低化肥的成本和促進國內的化肥產業的發展,另外一個就是繼續鼓勵國內那些人口過多但是土地過少的省份中的部分人口向人少低多的地區進行移民,尤其是向東北地區移民。

然而這些措施雖然增加了一定的糧食產量,擴大了總耕地的數量,但是糧食問題依舊緊張,而且這幾年老天爺實在不太給陳敬雲面子,幾乎年年都有大範圍的地區受災,雖然沒有出現餓死幾萬幾十萬人的事情,但是造成的糧食減產卻是事實,這讓原本就糧食緊張的中國更加感受到了糧食緊缺,爲了緩解糧食緊缺的問題,中國這幾年每年都從東南亞地區進口大量的糧食。

所以中國自身而言,是沒用多餘的糧食可以出口給俄國的。但是中國沒有糧食不代表其他國家沒有糧食了,其他的不說了,太平洋對面的美國家裡糧食多到發黴,只要有錢隨便買,實際上俄國也侍從從美國等國家購買糧食,但是糧食買到了也只能堆積在海參威而已。

而這裡就是俄國民衆無法獲得糧食外援的第二個原因了,那就是遠東鐵路的運力無比同時滿足運輸大量來自中國等國家的軍事物資的同時還運輸大量等民生物資,哪怕是運輸那些糧食中絕大部分也是作爲軍糧使用的,爲了保障前線部隊的正常作戰,俄國已經把遠東鐵路這條單線鐵路的運力發揮到了極致,可是抽不出什麼運力來給莫斯科的民衆運送糧食的。

1917年二月份,就在俄國國內因爲反戰和糧食緊缺的原因爆發暴`亂的時候,俄國在海參威囤積的衆多糧食卻是在發黴,不得不說,有糧食運不回去吃不上也是一件鬱悶事。

俄國在二月份爆發的內亂不但影響到了他們自身,更是嚴重影響到了世界局勢!

俄國革命剛爆發之際,幾乎全世界的眼睛都頂住了俄國國內的局勢,甚至就連德軍都是暫停了在東線的進攻,而觀望着俄國國內的局勢,因爲這場革命來的太突然,參與戰爭的雙方都是搞不清楚,推翻了沙皇的那去哪革命黨到底是什麼人,那羣革命黨到底是會繼續沙皇時代的戰爭還是說會結束戰爭,或者乾脆加入到同盟國陣營中?叛徒這種事情已經出現了一個意大利,兩年前意大利能夠背叛德國加入協約國,那麼代表着俄國同樣能夠背叛協約國加入同盟國!

當俄國國內亂哄哄的時候,英國駐華大使朱爾典緊急求見陳敬雲,正式以盟友的身份要求中國對俄的內亂做出必要之反應,包括應對俄國可能出現的背叛,包括採用各種手段迫使俄國繼續把這場戰爭繼續下去!

而這種建議是正合陳敬雲的胃口的,他還愁着沒借口出兵呢,現在既然老大英國都自動找上門來要求了,那麼自己的行動也就能夠變得更合情合理一些了。

似乎是協約國爲了展示其壓力一樣,在俄國臨時政府成立的第三天,和英國已經簽訂對德共同防禦條約,協約國的一員,過去三年來俄國最重要的外援盟友——中國發布二級動員令,對位於東北、西北、外蒙地區的高達三十個師的部隊進行動員,以求在半個月內完成人員和裝備的補充,使得這三十個師和中國的另外五個戰備師一樣達到戰時滿編制狀態,無獨有偶,自1914年攻佔新幾內亞後的日`本再一次發動了動員令,動員了兩個師團隨時準備應對俄國內亂的局勢。

協約國擺出的架勢看上去有些嚇人的味道,那就是俄國要是敢背叛,那麼中日兩國就會出兵俄國,同樣的俄國要是敢於和德國人私自進行和談,那麼中日兩國也有可能會出兵!!

一句話,協約國需要俄國繼續打下去!英國人需要他繼續打下去,日`本人需要他繼續打下去,中國同樣需要俄國繼續打下去。就連還沒有參戰,但是已經準備着參戰的美國人也是想要俄國人繼續打下去!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要是俄國臨時政府真的和德國人達成了停戰協議,到時候的協約國也沒有什麼很好的辦法,頂多就是在遠東地區小打小鬧一場,或者是扶持俄國國內的其他勢力掌控權力。

陳敬雲之所以擺出一副大戰的姿勢,除了心底裡想要奪回部分土地外,更重要的還是防備俄國人鬧革命鬧暈了頭真的背叛協約國掉過頭來打自己,歷史上雖然沒發生過這些事情但是也不能不防,另外更重要的是,陳敬雲還在等待着俄國的那羣社工黨人出現,等待着俄國戰爭爆發內亂的時候出現,而那個時候,早有準備的中國軍隊才能做出隨時的應變!

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5章 光復餉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918章 F5對P51(二)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41章 南下北上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353章 王麒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302章 遷移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14章 剪辮造反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91章 福州冬日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133章 籌餉處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1054章 戰損(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73章 白雪紅梅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29章 購軍械(二)
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5章 光復餉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918章 F5對P51(二)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41章 南下北上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353章 王麒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302章 遷移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14章 剪辮造反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91章 福州冬日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133章 籌餉處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1054章 戰損(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73章 白雪紅梅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29章 購軍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