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蘇浙局勢(一)

餘額不足

黃興等人不顧武漢戰局連夜東逃,造成了極大的惡劣影響,原本湖北民軍在漢陽面對馮國璋統帥的北洋第一軍的猛攻就支持不下去了,黃興等人連夜出逃更是打擊了湖北民軍的士氣,第二天天還沒有完全亮呢,北洋軍就對盤踞在漢陽最後的幾股民軍發起總攻,當天漢陽內固守的湖北民軍發生大規模崩潰,入夜漢陽已經被北洋軍所佔據。

第二天一大早,馮國璋就向北京發去了報捷電文!

二十七號上午,漢陽失守的消息已經被衆多報紙所報道,幾乎全中國的人都第一時間內得知了這個消息。

“馮國璋好樣的,不愧是猛將!”接到報捷電文的載灃滿臉喜色,甚至不顧和別人商量就立即以攝政王的名義下旨,封馮國璋爲子爵,賜黃馬褂等一大批封賞。

可是身爲馮國璋實際上司的袁世凱接到馮國璋的報捷電文後卻是臉色沉色無比:“他眼裡到底還有沒有我!”

袁世凱的心中的佈局在北洋數個高層人士眼中已經不是什麼秘密,那那就是放棄南京,給清廷製造壓力以及恐慌,在湖北方向對革命黨施以壓力,同時在徐州方向預備重兵,防止江蘇的南方聯軍沿津浦線北上。最終目的就是逼迫清廷和南方黨人和談,自己當上大總統。

在馮國璋拿下漢陽之前,局勢一直都按照袁世凱的佈局在走,可是沒想到馮國璋竟然不把他袁某人的暗示放在眼裡,硬是給拿下了漢陽,而且電文中稱大軍已經準備向武昌方向進軍,不用詢月就徹底消滅湖北民軍。

這讓袁世凱氣的連續喝了三杯茶都沒能壓下心中的那股火氣來,而後心中一狠,也顧不上馮國璋是他的得力將領,要給他留面子之類的了。

當即就是對身邊的段祺瑞道:“你去湖北接替馮國璋。具體怎麼做不用我多細說了吧!”

聽到袁世凱突然說讓自己去接替馮國璋,這讓段祺瑞心中震驚的同時也是心中暗喜。原本他以爲袁世凱頂多也就是訓斥馮國璋一番,全然沒想到老頭子竟然會把馮國璋直接給擼下來,並讓自己去擔任第一軍總統官,這可是實實在在的驚喜啊。

要知道武昌事發後,北洋軍分組三軍,第一軍去湖北前線,以馮國璋爲總統官。第二軍是預備用在津浦線,原本預定是讓段祺瑞來做這個總統官的,但是後來的山東禍亂以及袁世凱決定放棄南京後,第二軍也就成了個空架子。第三軍就是京畿地區的禁衛軍等,負責恭維京畿,這個第三軍的總統官老頭子沒有給別人,而是一直空置着。

也就是說目前北洋軍系統裡頭,就只有第一軍的總統官是個實權位置,北洋上下諸多名將都眼巴巴的盯着呢,段祺瑞自然也不例外。

當即段祺瑞就是道:“大人放心,卑職知道該如何行事!絕不會亂了大人的佈局!”

說到這,他又說了句:“馮兄就這麼回來怕是不妥吧!”

袁世凱知道他話裡頭的意思,無非就是顧忌馮國璋不肯順利交權,當即道:“我調他回來當禁衛軍總統官,控衛京畿,想必他是樂意的!”

“你今天就動身,去了後要注意分寸,得給湖北那邊留分面子,但是也不可讓人給看輕了!”袁世凱對湖北那邊還是很關注的,就怕北洋軍一不小心把武昌也給打下來,到時候就不好收場了。

袁世凱因爲馮國璋打下了漢陽而動氣,南邊的黨人也因爲漢陽的失守有些恐慌,湖北那邊就不用說了,黃興爲首的一羣革命黨早就跑的不見蹤影了,而黎元洪也是搬出了武昌城,避免北洋軍的炮擊。

南方聯軍也是多有恐慌!

因爲從南方聯軍的角度而言,如果馮國璋拿下武昌之後,那麼下一步自然就是調集兵力集中津浦線,到時候南京戰局將會敗壞到無法收拾的地步。說到底他們還是沒有對抗北洋的信心,更加不知道袁世凱根本就不想和他們打,一心想着讓兩邊和談然後自己當大總統。

袁世凱的心思南方的黨人自然是不知道的,像陳敬雲這個少數知道些許實情的也不願意到處說,所以南方聯軍的諸多高級將領是着急了起來,徐紹禎更是把指揮部移到前線,鼓勵士氣。

爲了爭奪時間,南京周圍的兩萬多南方聯軍不等形成合圍之勢,前鋒的數部就已經開始了對南京的攻城戰。

南方聯軍正在奮力攻城,國民軍第一旅馬成部也是接到了徐紹禎加速進軍的命令。

第一旅自從到達溫州後,並沒有着急趕路而是就地休整了好幾天,馬成甚至還按照陳敬雲的指示,把溫州原有的巡防營和少量新軍給收編了,編成了兩個守備營,磨磨蹭蹭好多天後第一旅才正式開拔,沿路經過台州府的時候,馬成按照老規矩,雖然不好明面上動當地軍政府,但是卻憑藉着強悍的軍隊勢力把當地的舊巡防營等軍隊給收編了,用的還是南方聯軍的名頭。

當初陳敬雲、陳其美、湯壽潛等幾個南方都督組建南方聯軍的時候,按照各部隊的編組了數個部分,福建國民軍第一旅自然是單獨編組,有了這個名頭後馬成也不客氣,沿路北上的時候把浙江的那些巡防營等舊軍通通都給收編了。

馬成之所以敢這麼做,除了盯着南方聯軍的名頭外,也和浙江內的主要軍事力量第二十一鎮不在省內有關,現在第二十一鎮的大部分都在南京周邊呢,浙江省內就剩下一些巡防營等舊軍,而革命黨人素來是對這些舊軍不放心,不信任的如果不是怕他們兵亂的話早就把這些舊軍遣散了。

如此情況下,馬成在收編這些舊軍的過程中竟然是沒有遇到什麼實際性的阻礙。

這些舊軍被收編後,和第一旅的老部隊混編,然後再成立單獨成立步兵營等,如此一路走下來,當他們走到紹興的時候,竟然是把浙江的舊軍整編了半數還多,編成了六個守備營,爲此在浙江內單獨成立了兩個守備團的編制,陳敬雲從福州另派了心腹將領前去統帥,加強訓練,以其早日成軍作戰。

而當馬成的第一旅走到紹興時,卻是停了下來,表面功夫上自然是說走了這麼久士兵疲憊需要休整的,但是實際上的原因就是,如果要繼續往前走的話,下一步就是杭州的。而杭州可是浙江的省城,城內的革命黨人、士紳富商等勢力龐大,不是那麼好去的。如果不打杭州的注意,那麼繼續往北就得進入江蘇地界了。

說實話,那地方太遠、太危險,陳敬雲擔心自己的這個第一旅去了就回不來了,所以命令馬成就地駐紮。

馬成第一旅的北上進軍,雖然說沿途沒有把各地政府都清理一遍後納入福州軍政府的管轄,但是馬成卻是把沿途的舊軍都給收編了,單純從軍事角度而言,則將浙江南部沿海的大部分地區已經落入了國民軍的掌控之中。

這種藉着革命的名號實際佔地盤的行爲,在辛亥革命前期做的如此赤裸裸的只有陳敬雲一個人!

“現在浙江那邊是不是但單薄了些!”福州參謀部內,馮勤正在和陳敬雲等少數幾個高級軍官商討浙江方面的戰略規劃。馮勤指着地圖繼續道:“現在第一旅的主力駐紮在紹興,距離杭州不過百里,朝夕可至,據瞭解杭州城內的力量不小,以二十一鎮少量兵力以及城內舊軍組成的軍事力量連日擴充,目前已經達到了萬餘人的規模。”

馮勤的這番話明顯是和杭州城裡的軍隊當成敵人了!他有這樣的想法也得歸功於陳敬雲,自從軍政府成立後,陳敬雲指揮着部隊收復省內後,又快速的向廣東、浙江方向推進,而觀袁方在潮州和馬成在浙江的所作所爲,就不難看出陳敬雲想要佔據地盤的心思。對於自己的這種心思,陳敬雲對馮勤、林成坤、馬成等高級將領也是不隱瞞的,不然馬成也不會按照陳敬雲的指示把浙江南部的舊軍都給收編了。

馮勤繼續道:“而且紹興已經靠近江蘇,南京戰局目前僵持不下,萬一南京方面戰事不妙的話,北洋軍大舉南下單憑一個第二旅當不下來啊!”

一邊的林成坤也是點頭道:“馮參謀長的話不錯,現在我們國民軍在浙江雖然有第一旅和兩個守備團,但是那兩個守備團剛收編不久,槍械也都是老舊貨色,戰鬥力縱然比新兵好一些但是也是極其有限的,跟何況這兩個團分散在臺州、溫州、寧波各地駐防,到時候真的發生戰事,真正能打的還是隻有一個第一旅啊!”

對於浙江那邊的兵力不足,陳敬雲心中是清楚的。但是他身爲國民軍總司令,眼中所看的並不只有一個浙江,他還要關注福建省內的情況,還要關注廣東那邊,還要關注江西的情況。福建本來的兵力就不多,還要兼顧這麼多方向自然就造成兵力不足了。

陳敬雲也不知道事情是不是真的會和前世一樣,南方聯軍順利攻下南京城,然後南北議和。但是自己既然都出現在了這裡,歷史的蘇浙聯軍變成了南方聯軍,自己手下的國民軍不但收復了福建,而且還兵發廣東和浙江,這造成的變數已經太多太多,他對未來的戰略態勢會如何發展一時間也是難以拿捏。

對着地圖沉思片刻後他才道:“省內的各地守備營編成的怎麼樣了!”

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337章 渡江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33章 羅漓心思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36章 軍服肩章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918章 F5對P51(二)第143章 飛鴻號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71章 各省局勢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4章 花巷所聞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51章 胡陳之爭第621章 陸小曼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46章 丫頭換裝第4章 花巷所聞第67章 關餘貸款第596章 爆發(一)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6章 孫府逸事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835章 h1直升機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73章 白雪紅梅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379章 休閒日第14章 剪辮造反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557章 石油儲備
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337章 渡江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33章 羅漓心思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36章 軍服肩章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918章 F5對P51(二)第143章 飛鴻號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71章 各省局勢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4章 花巷所聞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51章 胡陳之爭第621章 陸小曼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46章 丫頭換裝第4章 花巷所聞第67章 關餘貸款第596章 爆發(一)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6章 孫府逸事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835章 h1直升機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73章 白雪紅梅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379章 休閒日第14章 剪辮造反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557章 石油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