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軍服肩章

餘額不足

南平爲延平府的重鎮,這個位於閩江中游的城市可以說是福建腹地中最具有經濟、軍事地位的城市,從經濟角度而言,南平依靠着閩江中下游連通福州,北部又依靠閩江的上游三條閩江支系連通包括邵武府,建寧府,汀州,可以說是整個福建西北部、北部地區和福州聯繫的中轉點,其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諭。

另外由於它處於閩江中段這個重要的位置,拋開經濟經濟角度而言,這也是個兵家必爭之地,掌控了南平後,北部大軍就可以沿江而下,威脅到福州這個重要城市。鑑於其重要性,歷代軍事家都會在這裡駐以重兵,清軍同樣不例外,在這個小小的沿河城市放了三十八標第一營、四十標第一營兩個步兵營,城內還有相當數量的綠營等舊軍,論其兵力之雄厚,唯有福州才能比之。這南平的兩營新軍加上邵武的一營新軍以及其他的舊軍就共同構成了福建的北部防線。甚至武昌事發之後,孫道仁擔心福州防守力量不足抽調其他新軍進入福州之時,也是抽調福寧府那邊的三十八標第三營,而對南平和邵武的三個新軍步兵營卻是半點沒動。

福州光復後,陳敬雲給南平以及邵武相繼發去了勸降電報以及孫道仁的親筆書信,數天後,三十八標第一營管帶莊先河就宣佈歸屬軍政府領導,並控制了南平的大部分官員衙門,給陳敬雲發報後,陳敬雲立即任命莊先河爲南平守備司令,統轄原部隊堅守南平同時等待國民軍的援軍,駐紮在城外營房的四十標得知莊先河反正後雖然一度趕去平叛,但是被莊先河所部擊退,然後雙方就僵持了起來。

李繼民的第二旅正整編時,人員補充和槍械都排在了第一旅之後,等馬成的第一旅編成開始緊急訓練時,他的第二旅纔開始陸續補充新兵,等到第二旅開拔後,路上又連續遇上好幾個死活不投降的小縣城,弄的李繼民不得不拔掉這些釘子後才能繼續沿江北上,這麼耽誤幾次後就使得第二旅的進軍速度變慢許多。

直到十一月五號纔到達南平附近,這時候不但第一旅已經攻下了福鼎,就連落後第二旅出發的第三旅都已經到達泉州外圍了。

雖然進軍速度極慢,但是李繼明一路上卻是沒有慌,而是一路極爲謹慎。

十一月五號下午,前鋒回報說是和小股清軍接敵,李繼民馬上意識到戰事即將過到來,立即下令所屬第三團加緊步伐進軍,然後不過兩個小時後,李繼民就接到前方回報,說是敵軍已經投降了!

聽到投降這個消息李繼民並沒有感到意外,敵軍是四十標的第一營,所部才六百多人不說而且四十標的協統林肇民都當了福建國民軍副司令了,他們會投降並不奇怪,至於說爲什麼之前不投降,那就得問他們自己了。

對於投降的中低級軍官,李繼民按照之前陳敬雲的吩咐,願意爲國民軍效力的一律按照原軍銜留用,不願意的則送到福州,經過帥選之後再給自由,普通士兵就寬容的多,願意參軍的直接招收,不願意的發一銀元遣散。

投降士兵的選擇基本都差不多,那就是加入國民軍,這年頭當兵在那裡不是當,都一樣拿響,再說了不當兵那一家老小誰來養啊!要知道這年頭新軍最次的也有八塊的月響,和平時期扣除食宿費用後也有五六塊,戰爭時期領全響後收入至少是普通勞動階層的兩倍以上,用在現在的話說就是白領階層,不是什麼人想當就能當上的。

整編過程李繼民根據馬成在連江時的經驗,把投降的清軍士兵組建了四個步兵連,然後替換出第二旅的四個步兵連另外組建一個新步兵營,給陳敬雲發報後,陳敬雲指示將新組建的步兵營和三十八標第一營組建第九團,莊先河任團長,歸屬李繼民統轄,另升李繼民爲上校,李連陽爲中校!

隨後李繼民電報參謀部,請求給予下一步戰略指示!

接到李繼民的電報後,陳敬雲對着福建地圖沉思了足足半個小時,隨後召開司令部會議!

“根據目前的態勢,北部地區我們已經掌控了主動權,下一步不管是繼續北上邵武還是東進建寧,都掌握在我們手中!”馮勤自從擔任參謀部總長後,整個人越發顯得精神起來,肩膀上的上校軍銜肩章也顯得鮮豔無比。

現在軍務部林文英等人閒得慌,就把軍服、肩章、軍銜重新設計了一遍,軍銜前文已經說過,肩章如下:軍官肩章以黃色爲基調,將官依次是一顆到三顆五角星;校官則是中間加了一道白槓,依次爲一到三顆五角星;尉官則是中間有兩道白槓,依次爲一到三顆五角星;准尉是一道白槓不配五角星;士官以及士兵的肩章以紅色爲基調,士兵依次一到三顆星,士官加一道黃槓,依次爲一到三顆星(史爲北洋1912軍銜肩章);

軍服的式樣沒什麼變化,就是把軍服的顏色給改成了棕綠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爲了區別清軍,另外在野戰以及巷戰中也能有效隱蔽。

軍務部那邊現在還在繼續設計,說是要準備把軍服的樣式改成具有革命性質的軍服,陳敬雲對此也不反對,由得他們去鬧了。

而此刻,馮勤就是身穿棕綠色軍官常服,肩上彆着一槓三星的上校軍銜,手中拿着指揮棒在牆上的大幅軍事地圖上指着。

“而根據外部電報消息,江西已經光復,因此短期內我們將不會面臨來自江西的清軍,不過邵武府還有原四十標的一個營,許崇智起義前就已經失去了聯繫,雖然我們數次給邵武府發去了電報,但是均無迴應,目前情況不明。南平東部的建寧府有巡防營徐鏡清的一千五百人,目前也沒有可靠消息傳來!”

當即,下方的軍官參謀們開始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話,有的說要立即進軍邵武府,有的說要進軍建寧,也有的說兵分兩路,陳敬雲也不打擾他們,直接靜靜聽着他們的意見。

半晌後陳敬雲才擺了擺手,讓衆人停了下來:“諸位的意見都是中肯的,現在南平重鎮已經南下,下一步第二旅肯定是要繼續進軍的,至於方向嘛就定在建寧府!邵武府那邊也派部隊去查看探明情況!南平本身也要留下相當部隊駐守。”

說罷後,他也不給衆人說話的機會,直接道:“馮參謀長,你記一記,命令李繼民率第九團、第三團休整三天後進軍建寧,第四團駐守南平肅清周圍清軍餘孽,嗯,再派些人去邵武府摸摸情況。”

“命令馬成調回部隊駐防連江、福安等地,肅清福寧府和福州府北部的土匪清軍餘孽,同時讓他派個營去溫州那裡看看情況,有機會就拿下來;再把駐守連江的那個營抽調回福州!”陳敬雲一邊說着,腦海中已經浮現了一整張福建的地圖。

“陳奎!”陳敬雲看了眼陳奎:“我把這個營編入第七團,這樣你的第七團就有三個步兵營,也算是初步成軍了!把部隊拉到長樂鞏固福州外圍防禦,先好好訓練着等外購的軍械回來後,再給你配齊山炮和機槍。”

陳奎聽罷後雖然還板着臉,但是喜色卻是掩飾不住:“是!陳奎絕不辜負都督厚望!”

這時候,一邊的馮勤卻是輕聲問道:“都督,把第七團調到長樂的話,福州的防衛是不是弱了些!”

本來福州城內有警衛團和第七團兩部拱衛福州安全問題,至於陳衛華的第八團只搭起了架子,新兵雖然有了七八百人但是因爲沒有槍支所以只能是當擺設。

陳敬雲卻笑道:“無妨,城內還有一個警衛團兩千多號人呢,再說長樂也不遠,半天功夫第七團就趕過來了!”

聽到陳敬雲這麼說,馮勤也就不說話了!

這一番軍事調動除了軍事方面的考慮外,陳敬雲考慮更多的則是軍權以及政治問題,首先是南平那邊,陳敬雲把第九團和第三團湊在一起配屬給李繼民前往建寧,主要目的就是爲了讓李繼民和他的嫡系部隊第四團剝離開來,至於不派兵北上邵武府,是因爲許崇智在那裡,雖然現在還沒有邵武府以及許崇智的消息,但是陳敬雲打算先把邵武放一放,靜觀其變,不然貿然把部隊派過去後很可能就被許崇智給吞併了,畢竟許崇智在同盟會內部的聲望比陳敬雲強得多,而在原第十鎮的軍職又比陳敬雲高,正所謂不可不防。

而讓馬成肅清境內土匪自然是爲了軍政府的聲譽問題,而派小規模部隊去溫州試探情況,純粹是看看有沒有便宜可以撿,如果有機會的話陳敬雲不介意把溫州拿到手。把第七團放在長樂,主要是爲了鞏固福州外圍安全。

當李繼民接到了陳敬雲的命令後,他人也不笨隱約也猜到了陳敬雲的用意,不過他早也預料到了這種情況,現在已經帶着一旅數千人的他很明白,犯不着爲了手中的那幾百個嫡系手下而葬送大好前程,所以他很乾脆的把第四團留下後,帶着第九團和第三團在休整兩天後就是前往建寧。

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314章 D5系列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51章 胡陳之爭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23章 收攏軍心第48章 山東亂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10章 密議(二)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744章 f5戰鬥機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833章 直升機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1055章 分析(一)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94章 軍校演講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319章 南北,戰!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
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314章 D5系列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51章 胡陳之爭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23章 收攏軍心第48章 山東亂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10章 密議(二)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744章 f5戰鬥機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833章 直升機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1055章 分析(一)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94章 軍校演講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319章 南北,戰!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