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

九月下旬,當英日美三國因爲南太平洋爆發了諸多爭執並直接導致日美兩國都追加了造艦法案外,歐洲的戰爭也是進入了白熾化,各國現今都已經完成了初步動員,整個國家的軍事機器都已經運轉,而當這幾個世界上的列強國家把戰爭機器發動起來後,所造成的後果是極其恐怖的。尤其是在西線,德國和英法等國家交戰,在短短一個多月裡就讓雙方傷亡高達數十萬以上,這個傷亡人數比中國內戰多年國民軍和北洋軍的總傷亡人數都多。

在戰爭之前,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都有着各自的戰略計劃,德國和奧匈兩國的初步計劃是德國在西線的北部,也就是德國與盧森堡、比利時兩國的北部邊境集中高達七十八個師的德軍主力,然後以絕對的優勢兵力橫掃盧森堡和比利時,再突入法國北部地區,攻佔巴黎之餘對法國部署在中線和南線的兵力進行戰略大包圍。雖然戰爭爆發時預定計劃有所調整,但是西線的北部依舊集中了高達五十九個師,而西線南部也有十五個師的力量,而面對俄國的東線地區雖然有所加強,但是也只有十來個師,德軍是準備在東線進行戰略防守,等西線的主力部隊解決了法國之後再轉道向西進攻俄國。爲了配合德軍作戰,奧匈帝國則是把陸軍的主力用在了東線,以求牽制住俄國兵力。

相對於的法國也英國也有着各自的作戰計劃,但是計劃永遠是計劃,真正實施起來的大多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意外,德軍前期的進展雖然勝利,但是在進攻法國北部抵達巴黎邊緣時,卻是被法軍和英軍終於給擋了下來,緊接着回過神來的法軍和英軍集中兵力在馬恩河一帶進行了大反攻,短時間內就把長達兩百公里的戰線向東推進了六十公里,迫使德軍在安娜河一線轉入戰略防禦狀態,如此一來就徹底導致了德軍預計的六週內解決法國的戰略構想徹底失敗,隨後雙方的交戰也就慢慢轉入了陣地戰,也就是所謂的壕溝戰。

而德國和法國英國等國家的前期作戰中,尤其是馬恩河戰役中雙方損失巨大,此役雙方加起來的總傷亡人數超過了六十萬。

西線打的如此熱鬧,東線也沒有閒着,東線德軍雖然一開始就執行了戰略防禦狀態,但是俄國人的敵人不止德國一家,還有一個奧匈帝國呢,奧匈帝國的實力雖然不如德軍,但是好歹也有幾百萬的陸軍,所以擋住俄軍的前期進攻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九月下旬西線已經進入了陣地壕溝戰的時候,德軍也是開始把一部分的部隊抽調到東線增加防禦,如此一來俄軍的壓力也就更大了。

俄軍在國內動員了大量的部隊奔赴前線,由於當時日`本身爲協約國一員,戰爭爆發後也算是盟友關係了,日`本爲了表達和善的誠意,同時爲了平息佔據南太平洋而導致的英國人的怒火,向俄國轉交了部分日俄戰爭時期俘虜的原俄國戰艦,其中包括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當然了日`本之所以那麼痛快的轉讓這些軍艦,主要也是因爲這些繳獲的俄國軍艦早已經過時落後,還給俄國人也不心疼。

而遠東的另外一個主要國家也就是中國,在當時的列強眼中而言,中國自己都還處於內戰紛亂期,根本就不用太大關注,俄國在遠東地區向來也沒有把中國人當成對手,當時一戰之前,日`本和俄國纔是遠東地區的最大對手,對於日`本陸軍而言,俄國人才是主要的敵人,而對於日`本海軍而言,美國人才是最主要的敵人。至於中國,暫時還沒被他們看在眼裡。再說了現在中國也是向德國宣戰了的,雖然中國現在沒有加入協約國,但是在青島戰役中英軍和中國軍隊協同作戰是事實,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也算是協約國的盟友。

如此俄國人認爲遠東地區沒有太大的威脅後,加上歐洲前線吃緊,也就從遠東地區抽調了大量的部隊趕往歐洲前線。當然了,即便是俄國人抽調了部分部隊奔赴歐洲,但是俄國在遠東地區的兵力也不弱,加上陳敬雲也沒有打算現在就和俄國來一場大規模戰爭,他是希望看到歐洲列強打生打死,然後自己一邊看着撈取各種利益,可沒打算過自己也傻乎乎的摻和進去。

所以在解決外蒙古叛亂一事上,陳敬雲顯得極爲謹慎,九月二十六號,陳敬雲很低調的命令第一騎兵師和第二騎兵師分別從內蒙以及黑龍江向外蒙進軍,除了這兩個主力騎兵部隊外,國民軍還想包頭方向進駐了一個步兵團。這些軍事行動都沒有進行廣泛的宣傳,而兩個騎兵師進軍外蒙的理由一開始也只是說剿匪。這一次陳敬雲是不打算來什麼光明大正的戰爭來,只要兩個騎兵師能夠快速趕到庫倫,然後以雷迅不及掩耳之勢就把那羣叛亂王公活佛啊什麼的一股腦抓起來槍斃掉就算完事了。只要這羣人被清理乾淨了,外蒙叛亂一事自然也就愛風消雲散,只要自己行動迅速,不過分刺激俄國的話,俄國在面臨歐洲戰事緊張的情況下,應該不會爲了外蒙就和中國開戰的。

相對於直接的軍事行動,陳敬雲更注重的是鐵路的建設,要在蒙古地區真正的紮下根來並防備和沙俄發生軍事衝突,那麼一條從北京延伸到包頭,再延伸到外蒙古庫倫的鐵路是很有必要的,到達包頭的話那麼就能夠開發包頭的鐵礦,而延伸到庫倫的話有着鐵路的支撐,中國才能夠在外蒙古方向部署重兵。

而在外蒙古部署重兵的話,才能夠在未來和俄國發生軍事衝突時佔據戰略主動優勢,到時候只要外蒙古方向出兵切斷遠東鐵路,那麼遠東地區的俄軍就會失去補給和增援,這將會給中國軍隊帶來極大的戰略優勢。

當然鐵路的建設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的,現在全中國都處於鐵路建設的高速發展期,陳敬雲也不可能把全部的資源都投入到外蒙古方向,所以這條鐵路要建成通車的話,還得要好幾年的時間。

外蒙古那邊只要俄國人不插手,那麼收拾當地的叛軍兩個騎兵師已經足夠了,如果俄國人插手的話,那麼就不太好解決了,不過現在俄國正在歐洲大戰中,只要中國保持一定的剋制,避免兩國間的大規模軍事衝突還是可能的。

給兩個騎兵師下達了進軍庫倫的命令後,陳敬雲也是開始着手把國內的其他幾家軍閥給收拾了。

任何人都知道陳敬雲在擊敗北洋後,那麼肯定是要把南方的那些軍閥也一一干掉的,這一點當年還沒死的袁世凱知道,陳敬雲自己知道,而另外幾個當事人比如閻錫山、陸榮廷和唐繼堯都清楚的很。

所以去年長沙戰役一結束後,爲了長沙的控制權陸榮廷就跟唐繼堯聯合起來排擠了國民軍,當時國民軍的北伐正值緊要關頭,所以陳敬雲就是把這口氣給忍了下來,最後形成了三方共管長沙的局面。

而在長沙戰役之後,國民軍除了進行北伐戰役和進攻湖北外,也是陸續增加了廣東、湖南方向的兵力,現在國民軍在廣東除了原有的第十四混成旅外,還接受了龍濟光的第二十四混成旅,而在湖南方向,國民軍則是部署了第四軍的全部,包括了第十師、第一混成旅、第二混成旅、第三混成旅、第四混成旅。

青島戰役一結束,眼瞅着日本也沒有大規模因爲青島而進攻中國的動向,加上日本人在南太平洋地區和英美兩個鬧的不可開交,日`本陸軍已經向南太平洋地區陸續派遣了兩個師團的兵力,分別駐紮新幾內亞島和其他島嶼。如此情況下繼續在東北、直隸、山東以及江蘇、浙江等沿海省份保持重兵已經是沒有太大的必要性了,畢竟國民軍的總兵力也是有限的,如果把主力還放在沿海各省的話,那麼對付起西南諸軍閥來也是很吃力的。

如此情況下,國民軍在九月份陸續通過海運向廣州增援了第十一師,第十一師作爲國民軍在去年北伐之前組建的一支部隊,它裝備了1912年式步槍,元年式手槍以及mg08重機槍和麥德森輕機槍,所有火炮都是清一色的美國進口,也就是日軍38式野炮以及41式山炮的美國仿製版本。第十一師成軍後久經訓練,裝備之精良堪比警衛師,在現今國民軍大多數部隊都沒有滿編的時候,第十一師卻是始終保持了滿編制,這等待遇放眼國民軍數十個師旅當中,只有警衛師和第十一師才能擁有。

警衛師不用多說,身爲陳敬雲的近衛部隊,保護陳敬雲的個人安全始終是這支部隊的唯一目標,部隊中的所有中高級軍官清一色是陳敬雲的親朋子弟不說,而且警衛師的裝備和其他待遇始終是國民軍最好的,當年從日`本進口的第一批38式野炮和41式山炮就是裝備到了警衛師,警衛師同時也是第一支全面換裝1912年式步槍的部隊。去年進行渡江作戰的時候,警衛師始終待在南京不動搖,哪怕是巢湖前線一度緊張之際,陳敬雲也是抽調其他部隊去增援,但是警衛師始終待在南京沒動過。只有在江北戰役後期即將勝利之際,陳敬雲這才讓警衛師渡江配合其他部隊進攻江北的北洋軍殘敵,這個主要是爲了讓警衛師獲得一部分的戰鬥經驗,另外也讓警衛師的那些軍官們撈一份功勞,日後也好晉升。而江北戰役一結束,警衛師連滁州都被越過就直接返回了南京。後續的北伐戰爭裡警衛師除了派遣了少量炮兵部隊和部分軍官加強到第一軍中作戰外,就沒有執行其他作戰任務了。

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82章 左將軍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408章 煉油廠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760章 xb10項目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208章 空襲(二)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478章 97號陣地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133章 籌餉處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7章 林家有女第95章 北京兵變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67章 關餘貸款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998章 陰謀(二)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744章 f5戰鬥機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67章 關餘貸款第48章 山東亂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350章 蔡凝(一)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408章 煉油廠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459章 教育興國
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82章 左將軍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408章 煉油廠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760章 xb10項目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208章 空襲(二)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478章 97號陣地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133章 籌餉處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7章 林家有女第95章 北京兵變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67章 關餘貸款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998章 陰謀(二)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744章 f5戰鬥機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67章 關餘貸款第48章 山東亂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350章 蔡凝(一)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408章 煉油廠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459章 教育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