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黎明攻擊

如果當初自攀號能夠冒着日`本的攔截火力繼續深入哪怕兩三海里,哪怕就能夠從自攀號上的對海搜索雷達上發現他們的蹤跡,可是自攀號沒有,而是選擇了轉向脫離,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當時的自攀號遭到了至少三艘日`本軍艦的火力交叉打擊,前後中彈多次,繼續深入的話已經是非常危險,很有可能沒有接近就已經被擊沉。

不管如何,楊坤林的第25分艦隊雖然發現了日`本的兩支大型船隊,但是他們並沒有發現更後方的日`本主力艦隊。

當第25分艦隊把以上情況彙報給第二機動艦隊的呂健中將時,呂健中將終於是確定了攻擊策略,那就是天亮後起飛攻擊機羣,對這兩支的日`本運輸船隊以及護航兵力進行打擊。

凌晨四點四十五分,復涼號遭到重創被迫後撤,被日`本海軍的那智號命中一枚八寸高爆彈,同時還在交戰中陸續被那智號以及另外兩艘日`本輕型軍艦命中多枚六寸炮彈以及120毫米炮彈,激烈的交戰中復涼號的核心艙室雖然沒有收到打擊,但是上部建築和大量的外設電子設備大多數被擊毀,一個主炮炮塔被摧毀,一個被卡主,只剩下一個炮塔完好。

復涼號遭到重創的同時也是戰果輝煌,開戰前五分鐘裡復涼號就擊沉了日`本海軍一艘驅逐艦,隨後的作戰裡又是重創了日`本一艘驅逐艦,並且命中日`本那智號多枚六寸炮彈,並摧毀了那智號上的部分觀瞄設備,使得那智號後續作戰中的命中率大幅度下降,爲世廣號的作戰創造了極爲有利的條件。

凌晨四點五十分,世廣號命中了那智號一枚八寸炮彈,炮彈穿透了那智號的側舷裝甲並在內部爆炸。

凌晨五點,自攀號和自林號組成的偵查小組撤回後,再一次向東北方向高速航行,試圖繞行偵查,但是遭到一艘日軍巡洋艦的火力阻擊未果。

凌晨五點十分,世廣號再一次命中那智號,那智號的艦橋部位被命中,那智號被迫拉開距離。

凌晨五點二十分,第24艦隊的兩艘驅逐艦率先抵達戰場支援第25分艦隊作戰。

凌晨五點三十分,數十海里外的第21分艦隊的航空母艦上,此時天色剛剛放亮,但是航空母艦上的飛機已經是準備妥當,加油裝彈完畢,暖好了機的艦載機陸續離開甲板升空,隨着天空由灰濛濛變成了徹底的白亮,第21分艦隊的攻擊機羣已經是升空完畢並在空中編好了隊形,朝着東北方向飛過去了。

由兩艘航空母艦發出的第一波攻擊機羣由三十二架B18俯衝轟炸機,十六架B14魚雷轟炸機以及護航的二十四架戰鬥機組成。

當第一波機羣發出後,第二波機羣也正在進行的整備當中,同時沒有發出攻擊機羣的第三艘航空母艦則是放飛了戰鬥機以及偵察機,偵察機向周圍海域進行偵查,戰鬥機則是需要擔負整個艦隊的防空任務。

此時楊坤林和呂健都不知道,距離第25分艦隊東北方向約二十海里,一支日軍高速編隊正在疾馳而來,而更遠處日`本海軍爲數不多的一艘航空母艦大鳳號同樣也是起飛了三十餘架艦載機朝着第24分艦隊飛了過去。在奄美羣島以及琉球諸島上,日`本的岸基飛機也是陸續起飛,進行偵查巡邏,並且派出了一部分轟炸機前往交戰海域進行支援。

限於雙方的偵查手段以及距離的限制,到凌晨五點三十分爲止的現在,雙方都不知道對方的主力艦隊已經是在附近了,日本方面是以爲運輸艦隊遭到了中國海軍小規模編隊的攔截,而中國方面則是認爲只是遇上了這支日`本運輸船隊而已。

黑夜給了雙方最好的隱藏,而黑夜過去黎明來臨之際,隨着上方的大量偵察機升空,周圍海域的情況就會成爲半透明,到時候雙方都已經無法隱藏身形了,而到了那個時候,大戰纔算是正式開始!

而正是因爲雙方情報的不透明,這才使得了呂健中間沒有第一時間發出大規模的攻擊機羣,要知道第二機動艦隊可不止一個第21分艦隊,可是足足有三個航空母艦戰鬥羣,九艘艦隊航空母艦。如果全力以赴的話,第一波攻擊機羣可以高達三百架以上。即便不算整個第二機動艦隊,只計算第21分艦隊的話,下屬的三艘航空母艦全力以赴也能夠在第一波攻擊羣中彙集超過百架的艦載機,而不是隻有七十二架。

因爲在之前呂健得到的情況中都現實,奄美羣島以東海域並沒有日`本主力艦隊的存在,只有一支運輸船隊以及少量的護航兵力,而對這麼一個護航兵力的話,第一波七十二架機羣已經足夠,然後第二波再來個五十六架的話,就足以把這個運輸艦隊送進海底了。派遣少量兵力的理由中,除了預計敵軍兵力弱小外不用派遣太多兵力外,也和呂健的謹慎有關。

呂健的性格是屬於一個穩重,不喜歡冒進的將領,而正是因爲他性格穩重,纔會讓他擔任第二機動艦隊這支中國最爲龐大的機動艦隊司令。畢竟1944年的今天已經不是1923年或者1930年那會了,當年的中國海軍實力不足,和日`本海軍打起來就需要用冒險的計策,而今天,毫不客氣的說中國海軍已經不需要什麼計策,要的就是光明正大的平推過去,彙集龐大的主力艦隊逐一消滅日`本海軍殘餘力量,如果日`本海軍殘餘艦隊躲着不肯出來,那麼中國海軍就會對日`本沿海進行嚴密的佈雷封鎖,然後採用艦載機空襲的模式攻擊日`本海軍基地,把這些殘餘軍艦都消滅在港口裡。

所以說,不管是日`本海軍把殘餘主力拿出來決戰還是說龜縮在港口裡,對於中國海軍而言區別不大,要出來決戰自然是最好的,爭取一戰而下就把日`本海軍殘餘主力給滅了。如果他們躲着,中國海軍就用佈雷和空襲。要知道中國海軍爲了實施登陸日`本本土,封鎖日`本沿海,可是建造並改裝了大量的快速佈雷艦。

中國海軍在戰前的快速佈雷艦不算多,只有一些老舊驅逐艦改裝的快速佈雷艦,後來間戰期間也是陸續建造了一批航速在二十節左右的佈雷艦,不過數量也不多就那麼幾艘而已。一直到二戰爆發後,中國海軍纔是大規模發展快速佈雷艦、快速運輸艦等輔助船隻,而這些船隻都有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原型都是海防艦隊中的護衛艦。

二戰前海防艦隊中雖然也有護衛艦,但是主力還是從海軍主力艦隊退役的驅逐艦和巡洋艦,比如海參崴基地中的第四海防艦隊,之前的主力就是兩艘興上級重型巡洋艦,雖然這是有着三十年艦齡的老船了,但是六門八寸主炮、二十八節的航速使得他們依舊能夠發揮不小的作用,然後還有數艘萬字級的驅逐艦。

但是在二戰後,中國海軍主力艦隊對於驅逐艦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新式驅逐艦的價格也非常昂貴,不可能說大量給海防艦隊配屬作爲沿海巡邏兵力使用。這種情況下海軍就被迫發展原來作爲巡邏艦使用的千噸級別、航速只有二十節左右,火力薄弱的護衛艦了。

這些護衛艦價格便宜,而且也沒有什麼技術難度,國內的中小造船廠就能夠造,不用擠佔那些大型造船廠的船臺資源。

因此這些護衛艦就被大量建造出來並配屬給各大海防艦隊,成爲沿海巡邏的主力。而同時這種滿載排水量在一千五百噸到兩千噸之間的護衛艦船體非常實用用來改裝成爲各種輔助艦,包括快速運輸艦,快速佈雷艦,快速供應艦,快速維修艦等。

因此自從1937年開始,幾乎海軍發展的每一款護衛艦的船體最後都被改裝成爲了各種輔助艦。

這也算是中國海軍省錢的一個辦法!畢竟這些輔助艦所需的規模非常大,而且對性能的要求也不算小,二十節甚至二十五節的航速一般民用船隻也很難達到,要知道這年頭標準貨輪的航速大多在十節到十三節之間。而超過十五節的貨輪基本都有軍方影響的因素,比如美國的自由輪才11節左右,而後續美國爲了獲得更高航速的貨輪,纔有了十六節左右的勝利論。但是採用了蒸汽輪機的動力系統,直接導致價格更高了。

而在中國國內,由於海軍對於蒸汽輪機的需求量實在太大,驅逐艦、巡洋艦、航空母艦等等都需要,而且一些一萬多噸甚至兩萬多噸的快速補給艦、護航航空母艦也需要蒸汽輪機,而這就導致了國內的蒸汽輪機產量很難能夠挪用出來用在護衛艦或者普通商船中,而實際上就算產量足夠也不可能使用,因爲價格太貴。

實際上目前中國的大量低速船隻,包括民用貨輪大量使用的是三脹式蒸汽機,此外還有部分的柴油機。

而中國發展的護衛艦,使用的就是柴油機,船體也沒有什麼裝甲,火力也不咋地。

總之它的優勢除了價格便宜還是價格便宜!

而它的價格優勢也就讓海軍把這幾個型號的護衛艦大量改裝並發展爲各類快速輔助艦。

當大量二十一二節的快速佈雷艦在主力艦隊的掩護下,前往日`本沿海海域佈雷後,就能夠徹底的封鎖日`本沿海。到時候日`本海軍殘餘主力想要出來都出不來了。

而日`本海軍自然是不會坐以待斃的,隨着中國對日`本宣戰,日`本海軍立即就是啓動了相關的作戰計劃,而第一要務就是封鎖對馬海峽,防備中國通過對馬海峽登陸日`本本土,而第二個就是守住琉球諸島,保持日`本本土到南洋地區的海上運輸通道。

而正是日`本想要守住琉球羣島,這纔會派遣運輸船隊運輸增援兵力以及物資去琉球,同時派遣了主力艦隊給這支龐大的運輸船隊進行護航。

一個想要突破中國海軍的封鎖增援琉球羣島,一個想要徹底封鎖日`本本土和琉球以及南洋地區的海上運輸通道,如此情況下,雙方爆發一場大規模的海戰也就不例外了。

當天色漸亮,隨着雙方的增援兵力陸續抵達交戰海域的時候,雙方這才發現,敵人要比自己預料中的還要強大!

當第21分艦隊發出來的第一波攻擊機羣將要抵達第24分艦隊上空的時候,第25分艦隊的自攀號纔是發現了又有數艘日`本海軍的高速主力艦抵達,但是這個時候雙方依舊還沒有發現對方的主力艦隊。

當中國海軍的第一波攻擊機羣對日`本運輸船隊以及護航兵力發起攻擊五分鐘後,一架偵察機發來緊急情報:距離第25分艦隊東北三十海里,距離第21分艦隊東北八十海里外,發現敵主力艦隊,初步判定敵軍擁有航空母艦兩艘以上,三艘以上戰列艦。

第30章 購軍械(三)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5章 光復餉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598章 鎮壓(一)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621章 陸小曼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454章 狐狸精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209章 衝鋒(一)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1040章 秋熱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865章 慘烈(二)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350章 蔡凝(一)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39章 關餘貸款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90章 蔡鍔心思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835章 h1直升機第10章 密議(二)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28章 購軍械(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212章 大戰(二)第63章 所謂漂亮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
第30章 購軍械(三)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5章 光復餉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598章 鎮壓(一)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621章 陸小曼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454章 狐狸精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209章 衝鋒(一)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1040章 秋熱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865章 慘烈(二)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350章 蔡凝(一)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39章 關餘貸款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90章 蔡鍔心思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835章 h1直升機第10章 密議(二)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28章 購軍械(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212章 大戰(二)第63章 所謂漂亮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