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浙江財政

基於種種考慮,陳敬雲把蔣尊簋重新的推到了浙江都督的位置上來。而陳敬雲的這個決定讓很多人都感到意外,首先是福建體系裡的人,包括國民軍裡的一些高級將領以及福建軍政府內部的人都對陳敬雲的這個決定有些意外。

這些原本以爲國民軍既然都打下了整個浙江了,那麼陳敬雲肯定是要把浙江掌控在自己手中的,那麼接下來肯定是要派心腹手下去爭奪這個浙江都督,至於蔣尊簋嘛,很多人都把他當成了可有可無的角色,自從蔣尊簋發出了邀兵通電之後,對整個國民軍體系而言就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

但是對於陳敬雲可不是這樣,對於陳敬雲來說,蔣尊簋固然已經沒有太大作用,但是在自己沒有很好的浙江都督人選之前,他還是很適合的。

退一步說,就算陳敬雲不考慮到手下的野心問題,執意要把蔣尊簋從都督位置上拉下來,那麼自己要把自己人順利的推上去也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同盟會和共和黨肯定會爲了浙江都督這個位置而進行力爭,到最後恐怕陳敬雲就得同時得罪兩家。

同盟會方面,現在的聲勢很大也和陳敬雲還保持了某種友好關係,比如現在陳敬雲就還沒有放棄他同盟會成員的身份。

而這共和黨就有點複雜了,這個共和黨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政黨,而是由多個政黨聯合起來對抗同盟會的產物,裡面不但有着光復會改組的統一黨,還有着籍忠寅組織的國民公會、範源廉、黃遠庸等人發起的國民協進會等數個政黨。並與5月9號在上海張元正式宣佈成立,副總統黎元洪是理事長,號稱南北兩大財神的南財神張謇,章瘋子章太炎,南北和談南方代表伍廷芳,蒙古親王那彥圖爲理事。然後還有好幾十個的幹理事,這些幹理事當中還有一大票的名人:熊希齡、範源濂、章宗元、莊蘊寬、呂公望、趙惟熙、楊增新、胡景伊、程德全。幾乎清一色的士紳商人階層,也可以看成是以前的立憲派大聯合。

實際上,同盟會和共和黨的差別是很大的,同盟會主要是留學生爲骨幹,推行的革命之類的東西,但是共和黨就是以本土商人階層爲骨幹,要的就是一個平穩。

除了這兩個聲勢浩大的黨派外,現在國內還有其他一些黨派,比如蔡鍔弄了個統一共和黨,陳敬雲自己也弄了個國社黨,其他一些軍閥或者政治人物也弄出來一些小黨派,只是這些地方性質的黨派都還侷限於各自地方上,基本上沒有全國範圍的影響力。

如果陳敬雲貿然把蔣尊簋拉下來,那麼在後續的浙江都督人選自己要爭的話就很容易引起現在國內兩個大黨派的共同敵視。不爭的話就是其他派系的人,既然如此又何必多此一舉呢。

正式因爲有着如此多的顧慮,所以陳敬雲支持蔣尊簋回到杭州繼續當他的浙江都督,但是都督這個位置陳敬雲既然不能要,但是陳敬雲同樣不會坐視浙江遊離在國民軍體系之外。

爲了徹底控制浙江,至少從軍事以及財政上控制浙江,陳敬雲推出了一系列的辦法,其中軍事上就是讓浙江也和福建一樣實施軍政分離,政務由軍政府負責,而軍務由國民軍司令部負責。

這方面歸屬軍事安排,加上浙江又在國民軍控制下,就連浙江內的第二十五師都已經接受整編,如此情況下不管是誰都無法阻擋陳敬雲要將浙江徹底控制在國民軍手中的決心。

而政務方面,陳敬雲前後和蔣尊簋同法了多封電報後,最後蔣尊簋宣佈浙江軍政府將仿效福建軍政府的構架,設立各大部,並且親自兼任民政部總長的。而最關鍵的財政上面,總長由蔣尊簋上次任命的舊浙軍軍政府中的財政司長應德閔擔任,而次長卻是國民軍司令部下屬的籌餉處處長莊楠擔任,準確的說是兼任!

從這一點安排上不難看出陳敬雲對浙江財政的看重。

雖然說杭州方面的戰爭並不是陳敬雲預想的,但是打都打了,浙江都已經完整的控制下來了,那麼接下來如果還放任浙江不管的話就實在不像話了。儘管表面功夫還要做,但是實際上控制財政也是必須的。

爲此,陳敬雲不惜和蔣尊簋多次來往電文,並且指明瞭福建軍政府的財政就是由自己一手掌控,而且浙江也必須如此,而且還暗示只要你蔣尊簋安分兼任那個民政總長,那麼陳敬雲就一直支持他。如此情況下蔣尊簋也是毫無辦法,只能接受陳敬雲的意見,但是爲了面子,總長還是由蔣尊簋方面的人來擔任,但是財務部的實際工作將會有籌餉處莊楠負。

同時,因爲之前特別籌餉處是歸屬於後勤部之下,爲了管理方便,陳敬雲特批籌餉處從後勤部中調出來,直接歸屬司令部也就是陳敬雲本人管轄。

這樣一來,閩浙兩省的政府格局就變的十分怪異。表面上看有福建軍政府,有浙江軍政府,然後還有一個國民軍司令部。其中陳敬雲是福建軍政府的都督,同時又是國民軍的總司令。如此還不算,然後國民軍司令部下屬的籌餉處又管理着浙江軍政府的財務部。這種關係簡直就是亂的讓外人根本就搞不清楚。

而之所以有這種亂糟糟的局面,也是陳敬雲一手造成的,前期他爲了控制軍權並沒有把軍隊歸屬到福建軍務部管轄,而是保留了國民軍司令部。另外前期爲了暗地裡收取浙江南部的財政,陳敬雲就在國民軍後勤部里弄了個特別籌餉處。而現在陳敬云爲了避免各種不好的影響,所以不能直接讓安華林,也就是福建軍政府這邊直接接管浙江財政,同時他也是爲了避免福建軍政府把手插到浙江軍政府那邊去,這才從司令部直接派人接管浙江財政。

其中一個顧慮就是,現在福建軍政府並不是陳敬雲的一言堂,還有着鄭祖蔭和林文英等人呢,如果擴大福建軍政府的權力那麼也就相應的擴大了鄭祖蔭等人的權力,這是陳敬雲所不願意看到的。

按照陳敬雲設想就是,既然不能動鄭祖蔭這些人,那麼就把這些人限制在福建省內。然後自己從新利用國民軍司令部這個系統來聯合自己手下各省的力量。

說的有些亂了,不過陳敬雲的思路卻是很清晰的,那就是避免各種不好影響的情況下掌控閩浙兩省軍權、財權。

“莊楠啊,你的能力我是知道的,這次去杭州希望你能一如既往的努力,儘快把浙江的財政弄好!”都督府內,陳敬雲召見了準備前往浙江任職的莊楠。

莊楠點頭:“司令放心,我莊楠保證一個月內就讓浙江的財政穩定下來,半年內就達到革命前的水平!”

陳敬雲笑着:“如果真能達到革命前的水平,那就可就是你的一大功勞了!”

要知道,浙江的財賦收入可不是福建能夠與之相比的,清末民初的這幾年可是一直都是僅次於江蘇和廣東的存在,另外江蘇現在南北依舊分裂,徐州以北被北洋佔據,以南有南京留守,還有個江蘇都督府等等,局勢動盪財政自然也就亂了。可以講,現在的浙江如果能夠恢復以前的財政收入,那麼排在全國第二的位置是沒有問題的。

到時候大概有四千萬左右的財政收入,拋開浙江軍政府的各項花費後,能夠給國民軍貢獻的軍費至少也有兩千萬左右。而這個50%的比例還是建立在陳敬雲准許浙江方面繼續以前的各種公共建設,教育經費等等,實際上真要打起仗來這些基礎建設基本都會停掉,除了保持軍政府運轉之必要經費外,各大軍閥的錢基本都會投入到軍隊上去。這一點不管是各大軍閥還是北洋這個名義上的中央政府,都是如此。

到時候國民軍有了浙江和福建兩個省的財政支持,就能進一步提供裝備水平和部隊數量了。甚至從某個角度而言還能發展閩浙兩省的重工業,因爲國民軍要擴軍,要更新武器的話就會對福州兵工廠進攻大規模採購,有了錢的福州兵工廠就會擴張。而福州兵工廠相對而言也就代表了重工業,比如鋼鐵,化學等等。

浙江的財政對國民軍有多重要,莊楠也是清楚的。他之前不過是福建軍政府財務部一箇中層官員,因爲較早投靠陳敬雲因而在組建後勤部特別籌餉處的時候陳敬雲就把他推了上去,現今陳敬雲又隨風隨水的把莊楠推到了浙江財務部次長這個位置上,莊楠很清楚自己的定位,那就是爲了自己着想就必須爲國民軍這個整體着想,有了國民軍的擴大自己才能隨之高升,而對國民軍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軍費了。

莊楠次日就登船去杭州了,同去的還有陳敬雲從安華林手下抽調的十幾個財務部官員,他們這次去除了要徹底掌控浙江財政外,還要利用其福建稅制改革的經驗整頓浙江財政,才國民軍之擴張確定軍費的基礎。

財政事務安排好後,陳敬雲針對浙江局勢,再一次做出了大規模的軍事調整。

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24章 殺人奪權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864章 慘烈(一)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353章 王麒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191章 伍世鍾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64章 悅己者容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997章 陰謀(一)第84章 人事任命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97章 航空工業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84章 人事任命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209章 衝鋒(一)第461章 方大山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10章 密議(二)第353章 王麒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369章 十九號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209章 衝鋒(一)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
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24章 殺人奪權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864章 慘烈(一)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353章 王麒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191章 伍世鍾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64章 悅己者容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997章 陰謀(一)第84章 人事任命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97章 航空工業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84章 人事任命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209章 衝鋒(一)第461章 方大山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10章 密議(二)第353章 王麒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369章 十九號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209章 衝鋒(一)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