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教育事(一)

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個在中國裡繼春節之後第一個重要節日在人們的心中依舊極爲重要,元宵節夜,福州街頭佈滿了各式各樣的燈籠,有些是商家打造出來的絢麗多彩燈籠來籠絡客人,而有些則是大門大戶的人家自發花費資金懸掛的燈籠,相對比春節福州的地方政府顯然更在在意元宵夜,組織了商家和大戶人家弄出了好幾個燈節街市,讓人們可以從中充分感受到元宵的氣氛。

不但如此,福州本地的幾家財閥世家還聯合在一起,說是要弄一個煙火盛宴。過去的一年裡,福建的工商界跟在國民軍後頭可是發了不小的財,國民軍一步一步往外擴充勢力,他們的商業渠道以及各種產品也是跟在國民軍的腳步後頭擴散了出去。得利不小的他們今年顯然是要顯擺一番了,幾家聯合在一起,你出幾萬,我出幾萬,就連陳家也拿出了五萬元來辦這個煙火省會,最後竟然收集了將近二十萬的資金,除了傳統的燈籠等飾品外,他們還準備辦一場規模無比宏大的煙花盛宴。

如此規模龐大的盛宴早在春節前就已經傳出了風聲,等元宵夜一道,閩江兩岸竟然集中多大數萬人,江邊的燈籠紅彤彤的,人們一邊猜謎一邊歡笑着等待煙花的升起。

看着下面街頭擁擠的人羣,陳敬雲也是散發出了笑容,身爲一個統治者,再也沒有比看到治下的民衆面帶笑容更滿足了,說起來,這也算是自傲的一種了。

人,總是會變的,處於不同環境下所考慮的事情是不一樣的。普通民衆們考慮的材米油鹽,工作順利不會失業,那些商人們則是算計着今年的收益,而位於社會塔尖的那些統治者們,所關心的已經從那些什麼金錢利益換成了‘名’。

以前的陳敬雲一門心思的擴大勢力,極力讓自己站在最高點,而現在來說,陳敬雲已經算是站在了頂點,處於現在這個層面上,在國民軍這個體系裡權力也爭無可爭,就算是和北洋爭奪九鼎天下也只是把統治區從閩浙擴大到全國而已,但就權力來說已經沒辦法繼續上一步了。至於利,陳敬雲也不需要關注太多了,他的利益所繫在於國民軍,在於整個閩浙,而不是什麼私利上,陳家的那些產業雖然多,但是已經讓陳敬雲不怎麼關注了,也引不起他一絲的興奮了,只要他願意,陳家的產業隨時能夠膨脹十倍,乃至更多,同樣只要他願意,他把陳家產業全部送出去一文錢不要,他陳敬雲照樣還是國民軍的總司令,過的好好的。

正所謂權、利都無法更上一步,乃至無所謂的時候,那麼剩下來能夠追求的不外乎身後名而已。這一點,是所有統治者的通病,不管是古代的皇帝還是所謂的獨裁者都是一樣。當然,也有些人是執着於心中的夢想,比如希特勒,夢想着建立歐亞非帝國,消滅所有猶太人,把南斯拉夫人送進地獄,讓日耳曼人統治地球之類的狂想。

而現在陳敬雲的夢想也是朝着這個方向在邁進,現在國民軍已經發展起來,下一步就是爭奪全國的統治權,等真的掌控全國後,那麼陳敬雲就該想着如此和中國帶到世界之巔了。如果陳敬雲剛穿越醒來的那幾天有這個念頭,那他肯定是個瘋子,如果說在國民軍剛擴張的那段時間,連浙江都還沒拿下的那會有這種念頭,那他至少也得是個幻想愛好者。但是現在嘛,國民軍已經有了這個實力,有了這個基礎後冒出類似的想法就順理成章了,正所謂今時不同往日,事情慢慢再變,人也慢慢再變。

而現在的陳敬雲心裡頭也是有了些類似的心思,並且很自覺的把自己擺在了正確位置上。如此一來看到街面的那些明顯洋溢在節日氣氛裡的民衆,陳敬雲纔會感到由衷的高興:“看啊,正是有着我的帶領,他們才方能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說到底,這還是一種自私,自利!

“這盛會可是很多年都沒見過了!”鄭祖蔭在陳敬雲身邊,一邊看着外面的人羣一邊說着。

陳敬雲道:“這裡頭你可不是花費了不少功夫,辛苦了!”

這煙火盛宴雖然是那幾家富商出資,算是私人行爲,但是規模這麼大的煙火省會自然得有官方的組織,而鄭祖蔭也不嫌棄麻煩,竟然是親自組織相關人力物力,安排妥當了。

鄭祖蔭道:“左右不過是勞累幾天而已,這能夠讓那些勞累了一年的百姓們笑上一笑也就值了!”

“呵呵!聽說爲了民衆一笑,連去年一年的薪資都捐了出來給教育部的獎學金基金裡!”陳敬雲隨意說着:“弄的安華林也不得不把捐出了一年的薪資!”

鄭祖蔭道:“這不是跟司令學的嘛!”

這話說的就不是今晚的盛宴了,而是年初的教育部總長嚴冠學說盡管教育工作已經發展衆多,但是依舊困難重重,跑到陳敬雲這裡來說項,讓陳敬雲在今年的政府經費當中調撥更多的教育經費。但是國民軍的財政情況那麼緊張,在軍費佔據了大頭的情況下,行政經費已經連續數次壓縮,從最開始的四千多萬年經費壓縮到了三千五百萬,爲此東南宣撫使府還帶頭節約經費,退掉了原本已經訂貨的公用車,迫使各地政府也不得不壓縮開支。

這行政經費本來就這麼緊張了,分道教育部裡的經費就更少了,其中大頭又是被東南大學和閩浙的幾所中學給佔了去,根本就沒有太大的餘力來擴大教育發展。現在閩浙兩省的教育中,浙江的要好很多,原本底子就好加上浙江是財賦大省,哪怕是經過稅制改革後財政權力被收歸中央,但是地方方面依舊有不少的地稅,供應地方的財政開銷之餘,教育事業也沒有太大的停掉。而福建則是要差一些,地方財政根本就供應不了相應的開銷,有些地方還需要宣撫使府的中央財政進行補貼。

如此情況下,教育部嚴冠學說要增加教育經費的開支,這自然是讓陳敬雲有些力不從心了。大規模開辦教育的花費可不是個小數目,那些什麼幾年內就搞定多少人口比例的掃盲,實行免費小學教育的政策大多數只能說來聽聽,或者乾脆就只有一個名義,以中國的人口基數想要完全施行的話,財政破產是絕對的。比如後世中國,也是說的九年免費義務教育,但是所謂的學費免除了但是還有書費,各種亂七八糟的雜費,一個小學生一學期的費用甚至和普通工薪一個月的薪資差不多,如果一個家庭有兩三個孩子的話,那麼一年的學費就能讓父母二人愁白頭髮,這樣的所謂九年義務教育還是義務的嘛?免費的嗎?真正的大範圍包括農村在內的所謂九年免費義務教育還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才得以實現。

而在1913年的中國要實現所謂的免費教育,大規模掃盲和天方夜譚差不多,反正不管是陳敬雲還是教育部裡的嚴冠學等對教育心懷崇高目標的人都還沒有這個奢望,現在嚴冠學在教育部裡私下定下的目標是,力爭在三年內在所有縣建立起三所以上的高等小學,在各鎮建立起至少一所初等小學,然後集中全力在兩省新建各三所中學,爲即將開辦的東南大學提供合格的新生。

而這些學校裡不管是中學還是高等小學又或者初等小學可沒說要免費的,這部分學校以公學爲主,私學爲輔,私學的自然要貴一些,而公學的環境、資源條件可能要差一些,但是學費會更便宜。儘管公學要便宜一些,但依舊不是那些貧苦子弟能夠上得起的,教育的機會不管在什麼時代,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哪怕是現代世界裡號稱最民`主富有的美國,照樣一大羣人上不起大學,爲了大學學費而打工和參軍的年輕人多的是,更不要說上那些哈佛、ITM之類的私立名校了,這些學校的學費能夠讓一個普通中產破產。

當然了,儘管有所差距,但是爲了讓那些優秀但是家中困苦的學生能夠繼續學業,也提出了相應的獎學金,但是這個獎學金並不是公辦的,教育部的錢就那麼大小,大規模開辦公學都不夠了,那裡還能夠免除學生的學費啊,所以教育部主導,吸收社會的捐款用來當做那些優秀學生的獎學金。

爲此,陳敬雲也是以私人名義捐獻了一筆,而這筆錢是用陳敬雲的薪資捐獻的,但實際上陳敬雲到現在爲止就沒拿過職位工資,事實上也沒人敢給他發工資,他之前是福建省都督,現在則是東南宣撫使,連安華林都不知道該給陳敬雲發多少工資,反正陳敬雲的花費都是由宣撫使裡的專門經費支付,甚至很大一部分是陳敬雲的私人資產用來花銷,比如陳敬雲駁回了宣撫使府購買汽車的計劃後,則是用私人資金購買了二十餘輛,充當宣撫使府裡的公車。

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941章 終戰令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13章 臨近生變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92章 定都之爭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891章 趙臨東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129章 夏日情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461章 方大山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87章 洪府娶親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864章 慘烈(一)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51章 胡陳之爭第760章 xb10項目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533章 59號戰艦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33章 羅漓心思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48章 山東亂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31章 財政困境第18章 整編行賞第568章 渡江南下!
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941章 終戰令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13章 臨近生變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92章 定都之爭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891章 趙臨東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129章 夏日情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461章 方大山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87章 洪府娶親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864章 慘烈(一)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51章 胡陳之爭第760章 xb10項目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533章 59號戰艦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33章 羅漓心思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48章 山東亂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31章 財政困境第18章 整編行賞第568章 渡江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