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北非

希特勒的年齡比陳敬雲小一歲,在陳敬雲崛起的時候,他還在維也納的街頭靠畫肖像畫爲生呢。當陳敬雲帶領中國成爲世界列強中的一員,名聲大噪並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時候,他還在慕尼黑的酒吧裡費勁心思演講吸引民衆加入納粹黨呢。哪怕是希特勒在三十年代中前期已經主政德國,但是在全球的名聲而言,遠不如陳敬雲。

從一戰時期和二十年代的時候,人家一說起中國獨裁者,肯定就知道是陳敬雲,而三十年代後一說起獨裁者,那肯定也會想起陳敬雲,至於希特勒、斯大林和羅斯福這些人在政治資歷上,通通都只能算是陳敬雲的後輩。

陳敬雲名聲崛起爲全球民衆廣爲人知的時候,他們還不知道待在那個角落呢。

而希特勒的納粹黨裡有大量的內容都是被指責參考了中國社會黨的黨章內容,尤其是民族政策以及經濟政策這兩項,納粹黨的相關黨章幾乎就是中國社會黨黨章的翻版,儘管當年陳敬雲抄襲的就是納粹,但是這年頭卻是納粹抄襲中國社會黨的。

而且希特勒在演講的時候也是非常喜歡用手勢來加強語氣,而這一點也一直是陳敬雲的個人習慣,稍微瞭解陳敬雲的人都知道,陳敬雲從內戰時代開始,演講的時候就一直喜歡用手勢來加強語氣。

不過希特勒做的卻是比陳敬雲更加瘋狂,陳敬雲演講的時候雖然也算激情高昂,但那畢竟是後天鍛鍊的,還真比不上希特勒這個天生的演講天才,希特勒那近乎瘋狂的演講足以讓任何德國人爲之瘋狂。

這年頭的獨裁者,實際上都是非常類似的,尤其是蠱惑人心這一方面上,幾乎是所有獨裁者必須具備的技能!

希特勒在廣播裡頭絲毫不顧國家元首的臉龐,就差沒有直接把陳敬雲當成人生導師了,所爲的是什麼?

還不是爲了中國能夠徹底的站到德國這一邊來,甚至是希望獲得中國的核彈技術。

對於德國人的想法和要求,中國自然是毫不猶豫的拒絕的。陳敬雲可不敢讓希特勒這個瘋子也掌控核彈,如果真的讓希特勒也掌控核彈的話,那麼毫不意外的不用多久全球就會陷入核大戰的危險情況,而這種情況不是陳敬雲想要的。如果真的想要把全球都陷入核大戰的危險當中,也用不着希特勒來幫忙,他陳敬雲自己亂扔核彈一樣可以造成這樣的效果。

除了核彈外,徹底站到德國那邊去也不是中國所希望並想要的!

陳敬云爲什麼要和美國進行全球範圍內的對持,可不是爲了德國人民的死活,說的直白些,德國人的下場有多麼悲慘他不管,但是他要的是利益,這個利益就是歐洲利益。

一個掌控着整個歐洲的德國,而且這個德國還有着激進的民族政策,強烈的對外擴張意志。這樣的德國、這樣的歐洲不符合蘇俄的利益,不符合英美的利益,同樣也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因此法西斯化的德國必須完蛋,這是中國、蘇俄以及英美等國的共識。但是在怎麼完蛋,完蛋了後歐洲怎麼處理就是中國和英美、蘇俄的爭端了!

中國不是爲了德國和美國翻臉的,中國是爲了戰後歐洲利益和美國翻臉的!這兩點是有着本質上的不同。

所以希特勒所希望的中國能夠爲了德國就和英美蘇俄開戰的心思註定是不可能達成的。

實際上中國在1945年的前面兩個多月裡做出的這一系列舉動,真正目標並不是爲了幫助德國,而是想要以德國爲籌碼,來和英美蘇三國進行一場利益的劃分。爲了加大自己的籌碼,爲了讓自己獲得更多的戰後利益,中國除了做出一副要爲了德國和英美蘇翻臉的架勢外,更是把B19以及核彈這兩個大殺器給擺了出來。

這一系列的舉動,並不是爲了幫助德國,而是爲了獲得更大的利益!

當中美兩國的爭端引起了全球人的注意時,當中美兩國彷佛隨時都會爆發大規模戰爭的時候,在歐洲和北非方向,軸心國和盟軍雙方的士兵們並沒有坐下來觀看中美爭執的大戲,而是繼續端着步槍、開着飛機坦克進行生死廝殺。

在1944年底開始,美國的大量地面部隊從太平洋戰爭轉移到歐洲、北非方向後,匯合當地英聯邦軍隊在1945年初開始對北非的德軍進行了規模龐大的反擊。

德國的非洲軍團和意大利軍隊雖然拼命抵擋,但是依舊無法挽回軸心國軍隊在北非的崩潰。甚至希特勒把在前兩年在北非戰場上大放異彩,被稱之爲沙漠之狐的隆美爾也重新派到了北非戰場指揮德意聯軍也沒有改變軸心國在北非的崩潰局面。

這種失敗和軍隊的決戰士氣、指揮才能無關,那純粹就是數量上的巨大差距!

在1945年初的時候,北非戰爭,實際是除了北非的陸地戰爭外,還包括地中海的海戰。軸心國軍隊在北非戰場上大體分爲三個部分,其中數量最多自然是意大利軍隊,雖然意大利的陸軍戰鬥力不咋滴,但是意大利人的海軍在二戰中表現的還算出色,以劣勢兵力對抗盟軍的優勢兵力,雖然總體來說不斷打敗仗,但是到1944年低的時候依舊可以勉強做到對北非戰場的運輸補給,但是當1944年低日`本一投降,美國的龐大海軍兵力被瞬間解放了出來,雖然說對面還有一個實力不下於美國海軍的中國海軍虎視眈眈着,但是美國海軍還是從太平洋戰場上抽調了少量戰艦,增援大西洋和地中海。

意大利海軍本來應對英美在地中海的兵力就夠嗆的了,等到了1945年美國和英國從太平洋增援了部分了戰艦後,就更是難以支持了,僅有的少量軍艦也是陸續被擊沉擊傷,到了1945年3月的時候,意大利海軍實際上已經是名存實亡,比去年日`本投降的時候日`本海軍的情況都要糟糕,去年日`本雖然投降,但是日`本還是有不少能夠拿得出手的主力艦,輔助艦之類的也還有不少,甚至還有一艘雲龍號航空母艦玩好呢,但是意大利海軍呢,則是被滅了個乾乾淨淨,半片舢板都沒給剩下。

沒有了海軍,也就沒有了海上補給,這就讓原本就苦苦支撐的軸心國北非部隊更加悲慘了。

北非-地中海戰區裡,海上的戰鬥軸心國方面只能是以意大利海軍爲主,德國只是有數量較少的潛艇作爲配合。而空中的戰鬥,意大利空軍不但飛機數量上不足,而且在性能上也不及同時代參戰的英美德等國飛機,因此在整個戰役期間,意大利空軍除了早期派遣了轟炸機和戰鬥機參與對英國轟炸外,也就是在進攻希臘的時候擔任了主力,但是在1941年以後,意大利空軍主要是部署在本土擔任本土防空以及地中海的空中支援任務,至於北非戰場上,只能給德國空軍打打下手了,甚至由於海上補給不通暢,北非戰場上油料缺乏意大利空軍都得優先給德國空軍騰出油料來,因此在整個戰爭期間,意大利空軍是表現平平,非常容易就被人給忽略了。

在地面戰鬥方面,在前期是意大利陸軍擔任主力,但是後來意大利陸軍在北非連續遭遇慘敗,以至於德國不得不從其他戰線抽調兵力組建非洲軍團前往北非作戰,而從那個時候開始,意大利陸軍在北非雖然數量上一直都是比德軍多的多,但都只能是擔任一些輔助性的作戰任務。

後來隨着橫穿伊朗-土耳其的中德陸上貿易線越來越重要,德軍也是陸續對北非戰區進行了增援,最高時期在這一地區的德軍數量高達二十餘萬,此外還有軸心國其他成員的少量部隊,比如匈牙利就是派出了一個步兵師參與北非作戰。

有意思的是,儘管最開始的時候匈牙利的這個師在裝備上並沒有比意大利陸軍好到那裡去,但是在一連串的戰鬥中卻是發揮出色,表現比意大利陸軍好多了,曾經創造出了和德軍的另外一個裝甲師配合作戰重創英軍十餘萬大軍的戰績,隨後德國人見這個部隊戰鬥力不弱,所以在裝備配屬和補給調配上也給予了他們和德軍部隊同樣的待遇,到了1945年的時候,這個匈牙利第八師除了人是匈牙利人外,其他的武器裝備已經是清一色的德械了。

到1945年初的時候,軸心國方面在北非的地面部隊正式番號爲‘非洲集團軍羣’,1945年1月起由隆美爾元帥重新擔任集團軍羣司令,轄有德國第五裝甲軍、第90集團軍。意大利第一軍、意大利第二軍、匈牙利第八師。其中的主力自然是德國的第五裝甲軍,第90集團軍和匈牙利第八師算得上半主力部隊,至於意大利的兩個軍只能算是打醬油的了。

以上部隊中一共三個裝甲師、五個摩托化步兵師、十來個普通步兵師等諸多番號,而總兵力不少,最高峰時期七八十萬呢,當然其中的大部分都是意大利人,把這部分忽略不計的話,只計算能夠算得上主力的部隊,那麼頂多也就是十五萬左右,剩下的都是的打醬油可以忽略不計的。

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13章 臨近生變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998章 陰謀(二)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1034章 變化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5章 光復餉第598章 鎮壓(一)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596章 爆發(一)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157章 長樂號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586章 毒氣彈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621章 陸小曼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37章 擁袁通電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941章 終戰令第918章 F5對P51(二)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212章 大戰(二)第39章 關餘貸款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1032章 技術合作
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13章 臨近生變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998章 陰謀(二)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1034章 變化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5章 光復餉第598章 鎮壓(一)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596章 爆發(一)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157章 長樂號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586章 毒氣彈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621章 陸小曼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37章 擁袁通電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941章 終戰令第918章 F5對P51(二)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212章 大戰(二)第39章 關餘貸款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1032章 技術合作